• 沒有找到結果。

尊德性與道問學的相資相應乃進德的總綱

第三章 成德之學的總綱、要道與進程

第一節 尊德性與道問學的相資相應乃進德的總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第三章 成德之學的總綱、要道與進程

本章的設立,其基本的出發點是希望在進入朱子《四書》具體工夫的討論之 前,讀者能夠先對其工夫進路的基本原則與主要方向,有一個整體概要式的理 解。全章共分為三節,將依序說明三項要點:一、尊德性與道問學的相資相應乃 進德的總綱;二、學習聖賢經典並以身心體驗乃入德的要道;三、由逐漸的積累 到自然的貫通乃成德的進程。透過這些要點的論述,不僅能對朱子本身的工夫思 路有根本性的體會與整體性的掌握,同時對其《四書》具體工夫的詮釋,也將能 夠有一良性的引導基礎,使得在解讀其說時,能有較為適切的視角,而不致於與 朱子的工夫思路相互背離。

第一節 尊德性與道問學的相資相應乃進德的總綱

對某些學者而言,朱子與陸九淵之學的異同,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是一種道 問學與尊德性的異同。之所以會造成這一種印象,其形成的原因與過程或許頗為 複雜。對此,本文雖然無法加以細論,但其中有一點卻是值得特別指出的。那就 是:朱、陸兩位當事人,曾直接以這一組概念來對彼此作出評論,而這一舉動即 使不是造成上述印象的全部原因,但視之為一個根本的主因,應當是不為過的。

其中,陸九淵對朱子如下的一段評論,是眾多學者都知曉的典型表述:

朱元晦曾作書與學者云:「陸子靜專以尊德性誨人,故游其門者多踐履之 士,然於道問學處欠了。某教人豈不是道問學處多了些子?故游某之門者 踐履多不及之。」觀此,則是元晦欲去兩短,合兩長。然吾以爲不可,既 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謂道問學?244

在這一段言論中,陸九淵最關鍵的話語是:「元晦欲去兩短,合兩長。然吾以爲 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謂道問學?」本來,如果說朱子希望能將兩者的優 點結合,也就是將尊德性與道問學並重看待,那麼應當是一個適切合宜的觀點。

但是,從陸九淵整體語脈所呈現的對反差異而言,則其言下之意似乎在表明:朱 子想要將尊德性與道問學並重的想法是不合宜的,或者說是無法達到其希望的,

因為根本的原因在於朱子無法先尊德性,而既無法先尊德性,則所謂的道問學便

244 陸九淵:《陸九淵集》卷 34〈語錄上〉,頁 400。須要指出的是,陸九淵在此乃陳述朱子的大 意,而不是援引其原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談不上能對道德踐履有什麼真實的功用。換言之,在陸九淵的視野中,其立基點 不在尊德性與道問學的並重,而是在於能否先尊德性,必須先以尊德性為重,然 後道問學才能談得上有輔助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只有先尊德性了之後,道問學 才有意義,沒有先尊德性,而卻想要尊德性與道問學並重,這是不合宜的作法。

如果以上的解讀沒有錯誤的話,那麼,可以得出一個觀察:對陸九淵而言,稱其 學為以尊德性為主為先,是適切而不為過的。然而問題是,即使陸九淵認為自己 的學問乃以尊德性為主為先,但學者卻不能依此而推論朱子便是以道問學為主為 先的。如果有此推想,則不免是受到了朱陸必有異同且必然對反的誤解所影響,

誤認為既然陸九淵說自己是以尊德性為主為先,並且還判斷朱子無法先尊德性,

那麼便表示與其學相反的朱子之學乃以道問學為主為先。這種由學派之對立而來 的誤解,實際上是許多人難以避免的先入之見。然而,這一先入之見終究是須要 探究而辨別其真偽的,否則朱子之學在有意無意之間,將只成了陸九淵之學的對 立面,彷彿陸氏一旦說白,則朱子必然言黑,但這樣的一分為二、非此即彼的區 分,實際上並無法認識真正的朱子之學。底下,將本節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 以朱子正面的立論為內容,第二部分以朱子對時弊的批評為說明,以看出他對尊 德性與道問學之地位與關係的論述。245

(一)尊德性與道問學同為修德凝道的工夫

尊德性與道問學這一組概念出自於《中庸》,在此先引述其原文,然後再進 行說明: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 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 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 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

245 陳榮捷曾說:「以尊德性為本,而與道問學交相為用,可謂之朱子晚年定論矣」,〈「尊德性而 道問學」〉,《朱子新探索》,頁 280-287;引文為頁 283。而牟宗三則認為:「『去兩短、合兩長』,

自是可以。然就朱子言,必須知『尊德性』不是泛說的尊德性,而是必須能直下肯認道德本心之 道德踐履上之直貫義,如是方能『沛然莫之能禦』,『溥博淵泉,而時出之。』〔……〕然而朱子 卻終生不能正視此本心之道德踐履上之直貫義,故其道問學常於道德踐履並無多大助益,此其『於 緊要事上多不得力』之故。蓋此種外在知解、文字理會之明理本與道德踐履並無本質的相干者。」,

〈象山與朱子之爭辯〉,《從陸象山到劉蕺山》,頁 93-94。陳榮捷認為朱子乃以尊德性為本,同 時並重道問學,本文的基本立場與此相近,但在具體論證上,則希望能更詳盡細密;至於牟宗三 以陸九淵為直貫形態是以能真尊德性,而朱子乃靜涵形態故只能道問學而無法尊德性,則非本文 所能接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246

在此將《中庸》這一章的原文全部列出,對於理解尊德性與道問學的意義,是有 所助益的。因為,當尊德性與道問學成為後來儒者的習慣用語之後,在使用上有 時反而會忽略其本來的語境文脈,而加上使用者自身的不同思路或當下特殊的語 脈,因而對這兩個詞語的涵義不免會有增減變化的情形。是以,有時即使雙方都 使用著相同的詞語,但卻因為彼此的理解實際上並不相同,以致於連想要達到最 基本的有效溝通,每每都成了一大問題。現在,回歸到《中庸》本來的語境文脈,

那麼對尊德性與道問學的意義,將能有一個較原本的理解基礎。

《中庸》第二十七章的開頭,標明的是「大哉聖人之道」,這是整章的主題 所在,也是理解全章文義的關鍵。換言之,這一章談論的不是其他別的義理,而 是在談論偉大的聖人之道。因此,如果要理解尊德性與道問學的基本意義,就應 當順著這一主題來談,離開了這一主題,則便離開了其本來的語境文脈。對此,

朱子在《中庸或問》有明確的掌握,且先看他如下的表示:

大抵此五句,承章首道體大小而言,故一句之内,皆具大小二意。如德性 也、廣大也、高明也、故也、厚也,道之大也;問學也、精微也、中庸也、

新也、禮也,道之小也。尊之、道之、致之、盡之、極之、道之、溫之、

知之、敦之、崇之,所以修是德而凝是道也。以其於道之大小無所不體,

故居上居下,在治在亂,無所不宜。此又一章之通旨也。247

聖人之道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既能涵蓋廣大的一面,又能蘊含細小的一面。對 此,朱子在《中庸章句》分別注解說:「此言道之極於至大而無外也」、「此言道 之入於至小而無間也」,248能大能小、小大兼備,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大哉」,

這是真正的、最高的大,而不是虛無飄渺卻無法落實的抽象之大,更不是只有廣 大卻遺漏細小的偏頗之大。所以朱子說以德性為首的這一組概念,正代表著聖人 之道的大的一面,而以問學為首的這一組概念,正表徵著聖人之道的小的一面,

小大兩面都是聖人之道本有的面向,是以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面,聖人之道 便不完整,也就不能真正成其為至高至大之道。簡言之,本章的主題是聖人之道,

而聖人之道之所以偉大,乃在其能小大兼備、無外無間。再進一步說,這種小大 兼備的聖人之道,必須「待其人而後行」,正因如此,所以說「苟不至德,至道 不凝焉」,沒有最高德性的修養,就無法成就這最高的聖人之道;唯有至德之人

246 朱熹:《中庸章句.第二十七章》,《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53-54。

247 朱熹:《中庸或問》,《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601。

248 朱熹:《中庸章句.第二十七章》,《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5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的存在,至高之道才得以在現實中被完成。那麼,如何成就最高的品德呢?這便 是《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問學」等五句的用意所在,君子就是用這五句話作 為修養品德的根本總綱,依此而行,然後才有可能將偉大的聖人之道加以體現與 落實。此所以朱子在《中庸或問》說,從尊之、道之一直到敦之、崇之,都是「所 以修是德而凝是道也。」換言之,「尊德性而道問學」等五句,著重的是工夫層 面,是用來修養人之品德以凝成聖人之道的工夫,而正因為聖人之道小大兼備,

所以「尊德性而道問學」等五句,也就蘊含了廣大與精微兩個面向,通過這兩個 面向的工夫才能真正成就小大兼備的品德,進而體現與落實那小大兼備的聖人之 道。簡言之,聖人之道小大兼備,而通往此道的修養工夫,同樣也是小大兼具的。

有了以上的掌握,接著再觀看朱子對《中庸》第二十七章的一段重要注解: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於天之正理。道,由也。溫,猶燖 溫之溫,謂故學之矣,復時習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 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二者,修德凝道之 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篤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於天之正理。道,由也。溫,猶燖 溫之溫,謂故學之矣,復時習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 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二者,修德凝道之 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