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逐漸的積累到自然的貫通乃成德的進程

第三章 成德之學的總綱、要道與進程

第三節 由逐漸的積累到自然的貫通乃成德的進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的,朱子正是因為對聖賢的這一心意有所體認,所以才會說「欲求道以入德者,

舍此為無所用其心矣」,也因此,假如捨棄經典而另走他路,實際上與「聖人作 經,以詔後世」的用意並不相契。可見,朱子自覺地認為:用學習聖賢經典並以 身心體驗來作為入德的要道,並不是標新立異的觀點,而是聖賢原初的期望、儒 家本有的傳統。第二,既然學習聖賢經典是初學者不可或缺的步驟,那麼究竟該 閱讀哪些經典呢?主張儒者應當博學多聞的朱子,對於經史子集各類書籍自然是 鼓勵學者多加接觸的,但與此同時,朱子也確實認為各類書籍有其價值的高低與 先後的次序。其中,經書的位次遠較其他類別的書籍為優先,而經書之中,《四 書》又較《六經》為優先。這主要是因為,相較於《六經》,《四書》的內容更容 易理解,並且因其以道德義理為主,所以與道德生命的關係也更為貼近。

總結地說,表面上,讀書的活動似乎是透過外在的文字以認知義理,但實際 上,在朱子性善論的預設中,個體的心性原本即涵有天所賦予的道德價值,只不 過,這種涵有對於氣質混濁、物欲雜多的眾人來說,往往是一種潛存的狀態。在 此種視野下,閱讀聖賢經典便依舊有其必要,因為藉由讀書的活動,眾人將能夠 依著聖賢的指引,使心性中本有但卻潛存的價值義理得以突破氣質物欲的干擾而 加以呈現。換言之,讀書並非只是向外求知,它實際上可以引發內在的道德力量,

而使本心本性逐步突破氣質物欲的侷限而恢復其本來面目。朱子正是有鑑於此,

所以將入德的主要途徑概括為學習《四書》並加以身心的體驗,這既是朱子對初 學者進入聖賢之域的指導,同時也是他自身以成德為本、以《四書》為宗的一貫 表述。

第三節 由逐漸的積累到自然的貫通乃成德的進程

當個體真的能在身心上進行工夫修養時,還有一個問題值得留意,這即是成 德的進程。因為,伴隨著修養工夫的實踐,則個體的道德境界必然有所轉變或提 升,而成德的進程便是關於這一轉變與提升之樣態的說明。更淺白地說,成德的 進程主要說明的是:成就道德的過程應當是何種樣態。換個角度說,也就是何種 成就道德的過程是較為適宜的。而當確立了某種提升樣態是較為合宜時,相應 的,它也會以適當的工夫作為配合。因此,不同的成德進程,往往會有其不同的 工夫修養方式。在中國思想史上,一個關於成德進程的常見劃分是:漸修與頓悟。

固然,這兩者不一定是矛盾與排斥的關係,不過,粗略地就其之所以劃分為二的 意義而言,漸修與頓悟代表的是兩種關於境界之提升與工夫之採取的基本型態。

如果借用這兩個詞語來描述朱子對成德進程的看法,則可以稱之為由漸修而頓 悟。或者,用朱子本人慣用的詞語,更適切的表述是:由逐漸的積累到自然的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通 。 關 於 朱 子 這 一 由 積 累 而 貫 通 的 成 德 進 程 , 本 文 將 以 其 對 孔 子 與 曾 參

(505-436B.C.)之修德方式的論說為中心。之所以如此,主要的著眼點有二:

一則,朱子對成德進程的看法,乃以孔子「下學而上達」的言說作為思想的根基,

然後再進一步予以闡述、發揮,因此,如果能對這一議題進行較詳細的討論,則 對於其成德進程的思想將能有根本性的掌握;二則,朱子對曾子長久篤實的實踐 工夫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並且將其與孔門弟子如顏回(521-481B.C.)、子貢

(520-450B.C.)、曾點(542-?B.C.)等人進行了比較,而這一以具體人物為例 證的論說,鮮明地突顯了朱子對於何為合宜之成德進程的理解。

(一)須是下學方能上達乃聖人之教

「下學而上達」一語,出自《論語》中孔子與子貢的一次對話: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

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296

本來,由工夫而達境界,乃是一種自然的發展趨勢,因此,這裡更值得讀者關注 的是:由何種工夫而達何種境界。在此,孔子認為自己是透過下學之工夫而進入 到上達之境界的。此中的根本關鍵是:工夫為下學、境界為上達,並且其先後次 序乃由下學而上達。這既點出了工夫與境界各自的基本意涵,也表示了兩者之間 的次序關係。

對於這一章,朱子在《論語集注》、《論語或問》有以下的注解和說明:

不得於天而不怨天,不合於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此但自言 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無以甚異於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語意,則 見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獨知之之妙。〔……〕(程子)又曰:「學者須守 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然習而不察,

則亦不能以上達矣。」297

或問:不怨不尤,下學上達,何以人莫之知而天偏知之也?曰:其不怨不 尤也,則不責之人而責之己。其下學人事也,則又不求之遠而求之近。此 固無與於人,而不駭於俗矣,人亦何自而知之耶?及其上達而與天為一 焉,則又有非人之所及知者,而獨於天理之相關耳,此所以人莫之知而天

296 朱熹:《論語集注.憲問第十四》,《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197。

297 朱熹:《論語集注.憲問第十四》,《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1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6

獨知之也。298

此中,有幾項重點是本文要特別指出的。第一,依朱子之意,下學的基本意義為 下學人事,而上達則指上達天理、與天為一。第二,所謂「不怨天、不尤人」, 朱子認為其意乃在表示「反己自修」、「不責之人而責之己」,換言之,對儒者而 言,對德性修養的自我要求是基本且首要的。第三,朱子對於孔子由下學而上達 的先後次序有準確的掌握,這從「但知下學而自然上達」、「其下學人事也,〔……〕

及其上達而與天為一焉」等語句可以得知。第四,朱子不僅掌握了先下學而後上 達的次序,更指出了這一歷程的基本特點,這即是「不求之遠而求之近」、「循序 漸進」、「自然上達」。也是就說,由下學而上達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捨近求遠的事,

而是一個由近處做起,能依序而逐漸自然升進的歷程。綜合以上四點,朱子理解 中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可以表述為:儒者以德性修養為基本且 首要的自我要求,而其具體的工夫乃在日用平常中由近處作起,如此將能逐漸地 提升道德人格,最終自然會達至與天理為一的境界。

有了以上的基本理解,底下再進一步著重說明兩個議題:一是,為何成德的 次序是先下學、後上達,二是,為何下學的工夫要由近處做起。請先看朱子關於 前者的論述:

1.只聞「下學而上達」,不聞「上達而下學。」

2.聖人只是理會下學,而自然上達。下學是立腳只在這裏,上達是見識自 然超詣。到得後來,上達便只是這下學,元不相離。下學者,下學此事;

上達者,上達此理。

3.下學者,事也;上達者,理也。理只在事中。若真能盡得下學之事,則 上達之理便在此。

4.下學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達。

5.須是下學,方能上達。然人亦有下學而不能上達者,只緣下學得不是當。

若下學得是當,未有不能上達。釋氏只說上達,更不理會下學。然不理會 下學,如何上達!

6.學者學夫人事,形而下者也;而其事之理,則固天之理也,形而上者也。

學是事而通其理,即夫形而下者而得其形而上者焉,非達天理而何哉?299

298 朱熹:《論語或問》,《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839。

299 第一則見《朱子語類》卷 8,《朱子全書》第 14 冊,頁 295。第二至五則,見《朱子語類》卷 44,《朱子全書》第 15 冊,頁 1567-1569。第六則,見朱熹:《論語或問》,《四書或問》,《朱子 全書》第 6 冊,頁 8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7

以上六則文獻,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立場,那就是先下學而後上達。朱子這一先下 學、後上達的次序界定,既是遵循著孔子「下學而上達」的意旨,同時也符合了 由工夫而境界的自然趨勢。然則,何以「須是下學,方能上達」呢?依朱子之意,

下學和上達並非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其具體的指涉,下學乃是下學人事,而上達 則是上達天理。其中,人世間的事物屬於形而下的範圍,而天理則處在形而上的 位階,此即所謂「學者學夫人事,形而下者也;而其事之理,則固天之理也,形 而上者也。」這一形上、形下的區分,其意義之一乃在:天理、人事雖都是真實 的存在,但天理因其形而上的位階,是以超越了感官而不易為人所知,相較來說,

形而下的人間事物則是一般人能與之直接接觸而容易知曉的。因此,就學習的角 度來說,形而下的事物提供了個體更為具體而直接的認識條件。並且,更重要的 是:雖說天理、人事有著形上、形下的不同,但兩者卻不是相互隔絕、無所聯繫 的關係,所謂「下學者,事也;上達者,理也。理只在事中」、「學是事而通其理,

即夫形而下者而得其形而上者焉」,諸如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等天理之內涵,乃 普遍地蘊含在世間的種種人事物當中。簡言之,形上的天理不在別處,即在形下 的人事之中,形上與形下有差別而無斷裂,因此,藉由學習形而下的人間事物,

然後通曉與體悟其中的形而上之理,乃是一條自然而適宜的路徑。

此外,朱子說:「然人亦有下學而不能上達者,只緣下學得不是當。若下學 得是當,未有不能上達」,這表示成德的次序固然是先下學而後上達,但下學的 工夫能否適宜,更是上達與否的關鍵。那麼,如何才算是「下學得是當」呢?所 謂「下學是立腳只在這裏」、「下學是低心下意做」,都是在說明下學的工夫要虛 心踏實地從近處做起。然則,為什麼下學的工夫要由近處做起呢?關於這一點,

此外,朱子說:「然人亦有下學而不能上達者,只緣下學得不是當。若下學 得是當,未有不能上達」,這表示成德的次序固然是先下學而後上達,但下學的 工夫能否適宜,更是上達與否的關鍵。那麼,如何才算是「下學得是當」呢?所 謂「下學是立腳只在這裏」、「下學是低心下意做」,都是在說明下學的工夫要虛 心踏實地從近處做起。然則,為什麼下學的工夫要由近處做起呢?關於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