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小學與主敬為被動地潛移默化與主動地收斂身心

第四章 《大學》明明德的實踐工夫

第二節 小學與主敬為被動地潛移默化與主動地收斂身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9

第二節 小學與主敬為被動地潛移默化與主動地收斂身心

小學與主敬的工夫,雖然不在《大學》八條目之中,但朱子認為,學者在實 踐《大學》具體工夫之前,實際上須要有先行的基礎。這一基礎,就古代完整的 學習歷程來說,即是由小學到大學的連貫相續,而若是錯失了小學之教的時機,

則可以由主敬予以代替。簡要地說,在朱子看來,小學、主敬和《大學》具體工 夫的前後相續,才真正形構了理想的學習歷程。

(一)由小學到大學的相續是理想的學習歷程

朱子《大學或問》說:

或問:大學之道,吾子以爲大人之學,何也?曰:此對小子之學言之也。

曰:敢問其爲小子之學,何也。曰:愚於序文已略陳之,而古法之宜於今 者,亦既輯而爲書矣,學者不可以不之考也。曰:吾聞君子務其遠者大者,

小人務其近者小者。今子方將語人以大學之道,而又欲其考乎小學之書,

何也?曰:學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爲道則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 習之於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爲大學之基本。及其長也,

不進之於大學,則無以察其義理、措諸事業,而收小學之成功。是則學之 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長所習之異宜,而有高下淺深先後緩急之殊,非若 古今之辨、義利之分,判然如薫蕕冰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學 之士,必先有以自盡乎灑掃應對進退之間、禮樂射御書數之習,俟其既長,

而後進乎明德、新民,以止於至善,是乃次第之當然,又何爲而不可哉?343

朱子認為大學是相對於小學的名稱,也就是說,大人之學的成立,乃是基於有小 子之學這一前提,而這實際上意謂著,小學與大學是兩個前後相續的學習階段。

朱子不僅在《大學章句》的序文中,簡要地表明了小學與大學乃是三代盛世的教 學之法,344而且更蒐羅編輯了《小學》這一部書,以提供學者參考之用,345由此

343 朱熹:《大學或問》,《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505。

344 〈大學章句序〉:「三代之隆,其法寖備,然後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

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 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 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朱熹:《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 6 冊,頁 13。

345 〈小學原序〉:「今其全書雖不可見,而雜出於傳記者亦多。讀者往往直以古今異宜而莫之行,

殊不知其無古今之異者,固未始不可行也。今頗蒐輯以爲此書,授之童蒙,資其講習,庶幾有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0

可見其對小學的重視與用心。只不過,有些人認為君子所該重視的是大人之學,

而非小子之學,因此無法理解朱子為何要在談論大學之道前,希望學者能先對小 學之書有所探究。對此,朱子回答說︰「學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爲道則一而 已」,這是朱子之所以視小學與大學為前後相續之學習階段的主要原因:小子之 學與大人之學,其所側重的學習層面固然有所不同,但兩者的性質都為成德之道 卻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小學與大學是同一成德之道的兩個學習階段,其用以成 德的方式雖有不同,但其同為成德之道則是一致的。而且,如果學者在年幼時能 學習小子之學,而在年長時能學習大人之學,則兩個學習階段既能揮發各自應有 的作用,也能產生相互輔成的效果。其之所以如此,乃因小子之學與大人之學的 區分,是依照學者年幼與年長時所適合的學習樣態來規劃的,所以兩者雖然有學 習層面與階段上的深淺及先後,但都是成就學者德性的活動與歷程,因此是彼此 相容而非互為對反的關係,此即朱子所謂:「學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長所習 之異宜,而有高下淺深先後緩急之殊。」

更進一步來看,如果說,大人之學可以用三綱領、八條目來概括,那麼小子 之學主要的學習項目則是灑掃應對進退與禮樂射御書數。如上所說,小子之學與 大人之學是因應著學者的不同年齡而有的適宜區分,而這則意謂著,兩者雖然都 是以成就德性為其目標,但是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上,卻有著各適其宜的差異性。

對此,請看底下幾則文獻的說法:

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 六七入大學,然後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346

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矩做去。大 學是發明此事之理。347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

皆所以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

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扞格不勝之患也。348

朱子認為,小子之學是教之以事,而大人之學則進一步教之以理。也就是說,在 學者年紀尚幼的時候,其心智的發展還不夠成熟,此時無須強求其了解道德的所

於風化之萬一云爾。」,朱熹:《小學》,《朱子全書》第 13 冊,頁 393。

346 《朱子語類》卷 7,《朱子全書》第 14 冊,頁 268。

347 《朱子語類》卷 7,《朱子全書》第 14 冊,頁 269。

348 朱熹:《小學.小學原序》,《朱子全書》第 13 冊,頁 3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1

以然之理。在這一階段培養其道德品性的合宜方式,主要是採取被動地潛移默 化,讓年幼的學者直接在事的層面上,學習傳統的行為規範與基本才能,使其在 實習中逐漸養成良好的品格。並且,小子之學重在被動地潛移默化,這一方式除 了切合於普遍年幼學者的心智狀態,同時也是相應於其氣稟物欲的樣態。因為,

個體所具有的氣稟與物欲,往往會伴隨著年齡的成長而逐漸地增厚、強化,當心 智較為成熟之時,也很可能正是本心受到陷溺而積重難返之時,此時個體對道德 規範往往會有先在而強烈的抗拒傾向。相對來說,在年幼的階段,個體較不會被 深重的氣稟物欲所拘蔽,因此對於道德規範便容易予以接受和學習。此所以朱子 認為,理想的小子之學「必使其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

而無扞格不勝之患也」,在被動地潛移默化之中,與學者之心智一同逐漸成長的 乃是正面的道德品性,而不是負面的氣稟物欲。簡言之,小子之學以被動地潛移 默化作為主要的成德方式,正好能與普遍年幼學者的心智與氣質相切應。至於大 人之學,因伴隨著年齡的成長,學者的心智已經較為成熟,這時培養其道德品性 的方式,便不能只是要求他被動地按照傳統的規範去實習,而是須要進一步地使 他理解何以須如此行事作為,其之所以須如此的根據原由為何,使令學者在理解 事之所以然之理後,能自覺而主動地要求自身實踐道德義理、成就道德行為。

不過,雖然小學與大學在培養道德品性的方式上有其側重點的差異,但前者 乃後者的根基,而後者則是前者的進一步發展與完成,兩者依然是相續而連貫的 成德歷程。此所以朱子一再表示:

如今為學甚難,緣小學無人習得。如今卻是從頭起。古人於小學小事中,

便皆存個大學大事底道理在。大學,只是推將開闊去。向來小時做底道理 存其中,正似一個坯素相似。349

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面點化出些精彩。350

朱子將小子之學納入成德歷程以與大人之學相連接,這一觀點確實有其洞見與價 值。如果說,儒者是以成德為生命的本懷與學習的宗旨,那麼相應於個體心智乃 由幼稚以逐漸至於成熟的發長歷程,便應當有與之相適宜的學習階段,以使其無 論在年幼或年長之時都能培養其道德品性。也就是說,培養德性這件事,不是年 長之後才有的需求,在年幼時即須要予以培養。而且,學者在年幼之時,其氣稟 物欲的負面拘蔽相對來說是較微小的,因此這時若加以培養德性,一方面其道德 素質更容易生根而後逐漸茁壯,二方面對氣稟物欲也能有正面的引導與調節的作

349 《朱子語類》卷 8,《朱子全書》第 14 冊,頁 278。

350 《朱子語類》卷 7,《朱子全書》第 14 冊,頁 27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2

用。此所以朱子相信,學者若能在年幼之時學習小子之學,則將能為自身的道德 品性扎下深厚的根基,到了年長學習大人之學時,便能憑藉著此一深厚的根基而 進一步地充實與成就道德人格。因此,道德實踐固然以自覺與主動為可貴,而且 個體最終也確實必須進展至此,但是,卻不該因而就輕視以被動地潛移默化為主 的小子之學。相反的,正因小子之學較能與年幼學者的存在樣態相契應,使其能 奠定良好的德性根基,以與大人之學相接相續,所以其意義與價值同樣值得給予 重視和肯定。

總的來說,朱子將成德歷程的視野擴大,依學者的心智與氣質的存在樣態,

劃分了既有所區別卻又相續相成的兩大學習階段,由年幼以至年長,由小學至於 大學,從被動地潛移默化到自覺主動地實踐道德,使德性的培養能在生命歷程的 早期即植下根基,並在此一基礎上與大人之學相接續,而形構了理想的學習歷 程,使個體的生命能持續地在成德之道上升進。

(二)主敬可以代替小學而為大學的前行工夫

由上所述,可知小子之學有其正面的價值與作用,不過,在肯定這一層面的 同時,卻有一個問題必須面對與解決。對此,請看朱子《大學或問》的論說:

曰:幼學之士,以子之言而得循序漸進,以免於躐等陵節之病,則誠幸矣。

曰:幼學之士,以子之言而得循序漸進,以免於躐等陵節之病,則誠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