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旨在為生活與社會課程(中一至中三)的學與教提供指引和建議。本部分應 與《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2)》一併閱 讀,以便了解以下有關生活與社會課程學與教的建議。

4.1

主導原則

本課程的內容體現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個人與群性發展」、「資 源與經濟活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學習範疇的學習元素。這三個範疇既 各自擁有特定的知識、概念和技能,亦有共通的學習層面。配合有效的學與教策 略,學生可以建構最新的基礎知識,還可以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共通能力和培養價 值觀及態度。合適的學與教策略取決於學習目標、單元性質以及學生的能力和興 趣、教師的專長及教學風格等因素。以下爲生活與社會課程(中一至中三)有效 學與教的主導原則。

● 建基於現有優勢:學與教策略的選取應建基於現有的優勢。相對其他地區 的課堂而言,香港的課堂,在學與教的實踐上已有很多優勢。香港教師勤 奮認真,大部分教師都能善用全班教學的優點,並能盡量結合不同的學與 教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香港學生普遍勤奮好學,並有多樣的學 習潛能。加上香港是自由開放的社會,教師和學生更容易透過不同的媒體 接觸不同的資訊。教師應就我們的優勢,擴闊及掌握自己的教學策略,並 根據不同的情況和目的,適切地運用出來。

● 掌握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學生的學習應建基於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組 構和理解新的知識。所以,教師在進行每項學習活動前,宜先採取不同策 略以探求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並據此訂定學習目標。本課程指引第 61 至64 頁已提供小學常識科的核心學習元素供教師參考,教師須了解學生在 小學時的學習經歷,避免他們因欠缺基礎知識而妨礙本科的學習。教師亦 應避免無意義的重複內容,以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 訂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期望學習活動應達至的結果。為使學生 全面而均衡學習,學習進程應循序漸進,教師宜因應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 況,擬訂明確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與概念的基礎上,

積極探究、理解與建構新的知識。為配合本課程的特色,學與教的安排也 應具彈性,以應付各種突發需要,為未可預計的學習機會留有學習的空間。

● 激發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推動、導引和維持學習的原動力。學習的效能 繫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宜運用適當的策略,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 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 進行促進理解的教學:有意義的學習應是理解性學習,而不應只是強記硬

89

● 促進自主學習:教師應配合課程內容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與設計適當的情 境,讓學生主動經歷、積極參與,發展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有 效地自主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自我管理,培養自己為學 習負責的態度;並應能清楚說出自己所學和未學的內容,以及提出改善學 習的措施。

● 善用各種資源:教師宜因應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力與需要,配合相應的學 習重點,靈活選擇及運用適當的學與教資源,設計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提 升學與教的效能。本課程指引第六章對此會有詳細介紹。

● 協調評估和學與教:回饋與評估是學習與施教不可或缺的一環。評估的內 容應配合學習目標,才能達至有效的評估。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 宜透過多元化的評估策略,找出學生的強項與弱點,並給予適當的回饋與 支援。教師可透過不同評估方式,例如課堂觀察、學習日誌、口頭報告與 海報發表、專題研習、實地考察等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請參考本課程指 引第五章的詳細介紹。

● 照顧學習者多樣化:學生的學習性向和潛能發展,因人而異。教師宜了解 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因應不同的學習需要,擬訂不同的學習重點,調節學 習要求,運用各種適當的策略,靈活組織學習活動,編選不同的學習素材,

使能力、性向不同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4.2

取向

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等不同的教學取向,均適用於學習本課程的課題。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可參考本課程的設計理念、課題的特性、課堂的教學目標 及學生的特質等因素,選取合適的教學取向。

本課程涵蓋「個人與群性發展」、「資源與經濟活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

三個學習範疇的學習元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概念和視角,促進學生在高 中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和通識教育科的學習。如果教師希望能清晰、直 接、有效率地幫助學生掌握某些課題的基礎資料時,以教師為中心的取向較為適 合。

不過,上述三個範疇涉及個人、經濟、社會和政治等複雜而多變的議題,學生需 要掌握基本的探究和自學技巧,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自行獲取最新知識,以 適應未來在高中的學習。那些複雜而多變的議題亦沒有絕對的答案,不同持份者 有不同的觀點或判斷,而他們的觀點亦可能隨時間或社會環境的轉變而改變。「香

90

港政治制度的發展」及「中國政府在經濟發展擔當的角色」等便屬於這類議題。

在處理這些發展性的議題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可能會有較佳的學習成 效;這取向既有助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亦有助他們學習掌握這些發展性議題的 技巧。此外,本課程亦要裝備學生面對日常和未來的挑戰,在多元文化和價值的 社會中懂得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就個人和社會議題作出有識見而負責任的抉擇,

並承擔公民的責任。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著重學生積極參與,較有效幫助學 生達至這些目標。

由於不同的教學取向切合不同的學習目的,哪一種取向才是最好的,並沒有一定 的規律,教師可因應需要和設計作出選取。圖4.1 展示不同的學與教取向,當中 教師擔當着不同的角色,包括傳授已確立的知識,或作為資訊提供者、學習推動 者、顧問、輔導者、評估者等,學生亦可以不同形式參與學習。另外,圖中亦展 示學與教的基本架構,以及相配合的教學策略。

學習是 成果 過程 共同建構

學習社群

Ú

有意義的學習

怎樣學?

(教學及評估)

Ú

共通能力

Ú

學甚麼?

(課程)

知識內容

教學是 直接傳授 探究 共同建構

C E

B D

A

圖 4.1 學與教的取向

91

圖中A 至 E 表示不同的教學策略,當中策略 A 是直接教學法,它以教師直接傳 授為主,配合有效的提問技巧,幫助學生有效率地掌握知識內容。教師在處理香 港特區政府的一些基本資料時可考慮這策略。

教師提供指引著學生搜集不同持份者對政府應否復建居屋的意見,並引導學生把 資料歸類及分析,從中歸納出市民期望政府在經濟領域所擔當的角色。這種探究 式學習是圖4.1 策略 B 的一個例子。它包含著教師傳授有關政府功能的一些基礎 知識,再配合學生搜集和分析資料、進行歸納等探究活動,使學生從中建構知識 及發展一些共通能力。

生活與社會課程(中一至中三)涉及很多社會議題,如特區政府的決策過程和香 港市民的參與等,教師可透過不同個案讓學生學習和鞏固他們對這課題的知識。

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及自學能力,教師可在學期開始時把學生分組,組內的每位同 學需專注搜集某項社會議題的資料,如房屋、貧富差距、言論自由等。組員定期 開會,分享他們各自負責的議題,介紹並討論政府的決策過程如何反映市民的參 與。教師亦需參與他們的會議,提供指引,共同加深對課題的掌握。這策略體現 了學習社群的特色,師生共同建構,教學相長。這策略屬於圖4.1 中的策略 E。

圖4.1 中的教學策略 A 至 E 是一個延續的排列,因此,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和互動 程度在策略C 和 D 是界乎策略 B 和 E 之間。

4.3

策略

4.3.1 選取策略的原則

在選取學與教策略時,教師應考慮有關策略能否配合本課程的特色,能否提升學 生學習的成效以及照顧學習者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