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宋元以前之太極拳源流

第二章 太極拳之歷史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 宋元以前之太極拳源流

太極拳之源流傳說自古以來就存在,現代的研究祇是缺乏歷代遺留下來的書 面資料作為考證而已。現就近代多位太極拳研究者之研究,來論述宋元以前太極 拳之源流。

一、太極拳衍生於煉氣之導引術

太極拳除了形體修煉之外,更著重鍊氣。如氣沉丹田、氣宜鼓盪、以氣運身 等,許多太極拳法都有練氣的指導。再加上太極拳的架式著法,尤其在退符(鬆 柔)之層次都是圓順相隨的,與練氣的動作非常相似,所以有人說太極拳是衍生 於最古老的伏羲氏之鍊氣或黃帝的導引術(鄧時海,1997)。

二、宋靈洗之小九天法式

程靈洗字元滌,是南北朝梁武帝時江南徽州府休寧人,其太極拳是受業於韓

拱月。侯景之亂,惟歙縣能保全者,皆靈洗之力也。梁元帝授以本郡太守,卒後 諡忠壯。傳至程珌,為宋紹興中進士,授為昌化主簿,累官至吏部尚書,拜翰林 院學士。為人立朝剛正,風節凜然,晉封新安郡侯,以端明殿學士致仕卒。程珌 將太極功改名為小九天,追流溯源,為韓拱月所傳也,共十四式。其中提手、單 鞭、穿梭、大小襠捶、攬雀尾等數式,與太極拳十三式名稱相同。此外如葉裹花,

即肘底捶、猴頂雲類似倒攆猴,其餘亦大同小異。宋遠橋所說的:「無論何等名目 拳法,惟太極不能有兩說。」由此可知太極拳種類名稱雖不一,要皆出於一源而 變化各異者也(宋志堅,2001;李璉,2002;馬有清,1988;曾昭然,1979;趙 斌,2005;鄧時海,1997)。

三、李道子之先天拳

李道子是唐末大和間(西元827-835 年前後)江北懷寧人。童年學道於九華山,

名字早已忘記,人以方士而稱為道子。當時隱潛山林築觀修煉,避火食,日啖麥 麩數合,鄉村頑劣者稱麩子李,欣然應之。嘗雲遊武當,久居南岩宮。擅長太極 功,又名先天長拳,亦曰長拳。其拳法至宋代時傳於江南寧國府涇縣人俞清慧、

俞一誠、俞蓮舟等人。先天拳亦如三十七式,而為太極拳之別名。至明代時宋遠 橋、俞蓮舟、俞代岩、張松溪、張翠山、殷利亨等得其傳承。其鍛鍊主旨在於盡 性立命,而進功之階,始於無形無象,繼之全身透空,終於應物自然。名為先天,

洵非虛語。蓋已失傳久矣(宋志堅,2001;李璉,2002;趙斌,2005;陳泮嶺,

1974;鄧時海,1997)。

四、許宣平之三十七式

許宣平是唐代歙州(今安徽省歙縣)城北許村人。隱居於新安城陽山,結茅 庵作棲息,避食煙火。身長七尺六寸,髯長至臍,髮長至足,行及奔馬。每負薪

入市販賣,獨吟曰:「負薪朝出賣,沽酒日夕歸。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識 者知為有道之士,專程訪之。所傳之太極功又名三十七勢長拳,其拳勢運動如大 江流水,滔滔不絕無間,勢名大抵與十三式太極拳相若。其不同之名稱,為彎弓 射雁、簸箕式、雁起尾、彈指、泰山生氣、掛樹蹬腳數式;尚有四正、四隅、九 宮步、七星八步、雙鞭、雙擺蓮等六手外,以鍛鍊腰腿,舒展血脈。其鍛鍊之法 為單式練習,一手練成再練另一手。而所練之手亦不固定次序,惟在練者自擇,

至三十七式逐一練成,則自然貫串,能一氣呵成,故又名長拳。其所傳心法要訣 計有八字歌、心會論、周身大用論、十六關要論、功用歌等,後傳至宋遠橋(宋 志堅,2001;李璉,2002;馬有清,1988;董英傑,1989;曾昭然,1979;陳泮 嶺,1974;趙斌,2005;鄧時海,1997)。

五、殷利亨之後天法式

殷利亨所傳的拳,許禹生(2009)在他的太極拳勢圖解中,稱之為後天法,

後來傳到揚州胡鏡子,胡氏再傳安州宋仲殊,後天法共十七式,雖然名目不相同,

但是其功用卻是一樣。宋仲殊學太極拳於胡鏡子,而胡鏡子不知其姓氏,此都是 在揚州自稱之名。仲殊是安州人,嘗遊姑蘇台,柱上倒書一絕云:「天長地久任悠 悠,你既無心我亦休。浪跡天涯人不管,春風吹笛酒家樓。」所傳之人有殷利亨,

其拳法名後天法,亦以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為主,與太極拳十三勢 功用相同,根本則一。殷利亨之後,其法尚在,而其承傳則不詳(鄧時海,1997)。

六、張三丰(豐)與太極拳

從前人研究的文獻當中,都會重覆出現張三丰與太極拳的關係,以下用羅列 的方式來呈現各研究者之論述:

(一)張三丰為宋代技擊家,也作張三峯,武當丹士,精拳法。另一說為明代 道,遼東懿州人,…曾居武當山…明史有傳(辭源,1994)。

(二)《寧波府志》張松溪所載:「三豐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夢 玄帝授之拳法」(李英昂,1974)。

(三)「太極拳傳自張真人,…道號三豐…一日在屋誦經,有喜雀在院,其嗚如 爭論,真入由窗視之,雀在柏樹,如鷹下觀,地上有一長蛇蟠結仰視。

少頃,二物相爭,雀鳴聲飛下,展翅扇打。長蛇搖首彼微閃,躲過雀翅,

雀自下隨飛樹上,少時性燥。又飛下翅打,長蛇又蜿蜒輕身閃過,仍作 盤形。如是多次,並未打著。後真人出,雀末蛇走,真人由此而悟,蟠 如太極,以柔克剛之理。由太極變化而組成太極拳。」(楊澄甫,1975;

董英傑,1989)。

(四)黃黎洲先生為王征南作墓誌銘,其銘述及內家拳法,均言張三丰為內家,

固之將太極拳與內家拳扯上關係。另外還提及三丰之術,百年以後,流 傳於陜西,而王宗為最著(曾昭然,1979)。

(五)吳國忠(1991)整理太極拳之傳承道統時指出近世太極拳術相傳為宋朝 年丹士張三丰所創,百餘年之後到明代,漸漸流傳於陜西、浙江等地,

其間最著名為山右王宗岳。

(六)宋朝武當道士張三豐,加以研究整理,創造了十三勢長拳。太極拳手法 為八法,它的名稱是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步法為進、退、

左顧、右盼、中定。總其名稱曰「太極拳十三式」(趙芳仁,1991)。

(七)太極拳祖師為宋朝武當道士張三豐,生於1247 年,他創造了十三勢長拳 ,後來傳給沈萬山,再傳到王宗岳,最後傳給楊露禪創編楊家太極拳(薛

乃印,1999)。

(八)顏紫元(2000)提及:「元張三丰祖師創太極拳後,其術便在武當及寶雞 金台觀道人中秘傳,百餘年後其中一支由明雲遊道人傳山西王宗岳,由

王宗岳傳河南溫縣陳家…」。

(九)楊澄甫(2001)《太極拳體用全書》自序中提到:「先大父更詔之日,太 極拳創自宋末張三豐,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 承不絕。陳長興師,乃蔣先生發惟一之弟子。」

(十)孫祿堂(2002)於太極拳學自序中記載:「元順帝時,張三豐修道於武當

,見修丹之士兼拳術者,後天之力用之過當,不能得其中和之氣,以致 傷丹,而損元氣,故遵前二 經之義,用周子太極圖之形,取河洛之理,

先後易之數,順其理之自然,作太極拳術,闡明養身之妙。」

(十一)陳微明(2002)於太極拳術一書自序中提出:「吾不秘惜,於是從學七 年,以澄甫先生口授之太極拳及大小履諸式,筆之於書以傳於世。太 極拳術,宋張三丰祖師所傳也。…」

(十二)許禹生(2009)於太極拳勢圖解一書當中曾記載張三丰為元朝儒者,

洪武初召之入朝,路阻武當,夜夢玄天大帝授以拳法,旦以破賊,故 名其拳為武當派,或謂內家拳。書內還簡單地介紹內家拳之意與其傳 承。內家拳者, 儒家之意,以別於方外(道家)也,又因八門五步,

為此拳之要訣,故名十三式。傳七人:宋遠橋、俞連舟、俞岱岩、張 松溪、張翠山、殷利亨、莫谷聲,而張松溪、張翠山再傳者稱拳名叫 十三式。在王宗岳太極拳論篇後有:「此論係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 岳所作」。之添註,遂有太極拳創自張三丰之說。

從前面多位太極拳研究者之研究發現,在殷利亨以前之傳承較為分歧,沒有 一位固定的傳人。不過自張三丰之出現後,幾乎所有傳承太極拳之傳人,或是研 究者都傾向張三丰。尤以楊家太極拳的傳承,都直指張三丰是太極拳的創始人,

究竟張三丰是否為太極拳的創拳者,這必須具備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