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楊家太極拳與鄭子太極拳拳論基礎之特色

第二節 楊家太極拳拳論

楊家太極拳拳論主要是在陳家太極拳拳論的基礎中發展出來的,陳鑫(1987)

於陳氏太極拳圖說凡例提到,「學太極拳學陰陽開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陰陽 開合。非教者所能加損也。」之陰陽基礎上,研發出多篇之拳論,以下收錄自清 代至今楊家流傳以及保存下來之拳經拳論,成為至今楊家最為珍貴之珍寶。

一、王宗岳之十三勢

十三勢者,掤、捋、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也。

二、王宗岳之打手要言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三、功用解

輕靈活潑求懂勁,陰陽相濟無滯病。若得四兩撥千斤,開闔鼓蕩主中定。

四、心會歌

腰脊為第一之主宰,喉頭為第二之主宰,心地為第三之主宰;

丹田為第一之賓輔,指掌為第二之賓輔,足掌為第三之賓輔。

五、周身大用論

一要性心與意靜,自然無處不輕靈;二要遍體氣流行,一定繼續不能停;

三要喉頭永不拋,問盡天下眾英豪,如詢大用緣何得,表裏精細無不到。

六、八門五步

掤(南)捋(西)擠(東)按(北)採(西北)挒(東南)肘(東北)靠(西 南)方位。坎離兌震巽乾坤艮八門。方位八門,乃為陰陽顛倒之理,週而復始,

隨其所行也。總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也。夫掤捋擠按,是四正之手;採挒肘 靠,是四隅之手。合正隅之手,得門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撐八面。

五行者,進步(火)、退步(水)、左顧(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夫進 退為水火之步、顧盼為金木之步;以中土為樞機之軸,懷藏八卦,腳踏五行,手 步八五、其數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勢也,名之曰八門五步。

七、粘黏連隨

粘者,提上拔高之謂也;黏者,留戀繢綣之謂也;

連者,捨己無離之謂也;隨者;彼動此應之謂也。

眾知人之知覺運動,非明粘黏連隨不可,斯粘黏連隨之功夫,亦甚細矣。

八、頂扁丟抗

頂者,出頭之謂也;扁者,不及之謂也;

丟者,離開之謂也;抗者,太過之謂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乃不明粘黏連隨,不明知覺運動也。初學對手,不可不 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難者,粘黏連隨,而不許頂扁丟抗,是所不易也。

九、太極圈

退圈容易進圈難,不離腰頂後與前。所難中土不離位,退易進難仔細研。

此為動功非站定,倚身進退並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緩,雲龍風虎象週旋。

要用天盤從此覓,久而久之出天然。

十、太極進退不已功

掤捋擠按自然理,陰陽水火既相濟。先知四手得來真,採挒肘靠方可許。

四隅從此演出來,十三勢架永無己。所以因之名長拳,任君開展與收斂,

千萬不可離太極。

十一、太極體用解

理為精氣神之體,精氣神為身之體,身為心之用,勁力為身之用,心身有一 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氣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誠也,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

俱不外意念須臾之間。要知天人同體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氣,其氣意之流行,

精神自隱,微乎理矣,夫而後言乃武乃文,乃聖則得。若特以武事論之於心身,

用之於勁力,仍歸於道之本也。故不獨以末技云爾。

勁由於筋,力由於骨,如以持物論之,有力能執數百斤,是骨節皮毛之外操 也,故有硬力。如以全體之有勁,似不能持幾斤,是精氣之內壯也,雖然若是功 成後,猶有妙出於勁力者,修身體育之道然也。

十二、太極文武解

文者體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氣神也;為之體育,武功得文;體 於心身也,為之武事。夫文武又有火候之謂,在放拳得其時中,體育之本也。文

武使於對待之際,在蓄發當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為柔軟體操也。

精氣神之筋勁,武事武用,剛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無武之預備,謂之有 體無用。武無文之侶伴,為之有無用體。如獨木難支,孤掌不響。不惟體育武事 之功,事事皆如此理也。文者內理也,武者外數也。有外數沒無內理,必為血氣 之勇。失於本來面目,欺敵必敗。爾有內理,無外數,徒使安靜之學,未之用的。

對敵差微,如無耳目。故文武二字之義,豈不可解哉。

十三、太極懂勁解

自己懂勁,接及神明,為之文成。而後對敵,身中之候,七十有二,無時不 然,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勁,隨視聽之際遇而變化,自得曲誠之妙。形與意合,不勞運動知覺 也。功至此,可為攸往咸宜,無須有心之運用矣。

十四、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為長。滔滔不斷,週而復始,所以名 長拳也。須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決不可失其綿 軟。周身往復,精神意氣之本。用久自然貫通,無往不至,無堅不推也!

於人對待,四手當先,亦是自八門五步而來。站四手,四手碾磨,進退四手,

中四手,上下四手,三才四手,由下乘長拳四手起,大開大展,煉至緊湊伸屈自 由之功,則升至中上乘矣!

十五、太極分文武三成解

蓋言道者,非自修身無由得也。然又分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

文修於內,武修於外,體育內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內外表裏成功集大成,

即上乘也。由體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體育之文,即中乘也。

然獨知體育不知武事而成者,或專武事不為體育而成者,即小乘也。

十六、太極武功事解

太極之武,外操柔軟,內含堅剛,練習之久,而求柔軟之於外,久而久之,

自得內之堅剛,非有心之堅剛,實有心之柔軟也。所難者,內要含蓄堅剛,而不 施外,終柔軟而迎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堅剛盡化烏有矣。其功何以得乎。須 粘黏連隨已成,自得運用知覺,方為懂勁。而後神而明之,即所謂極柔軟練出極 堅剛,如發勁無堅不摧矣。

十七、太極正功解

太極者元也,無論內外左右上下,不離此元也。太極者,方也。無論內外左 右上下,不離此方也。

元之出入,方之進退,隨方就元之往來也。方為開展,元為緊湊。方元規矩 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如此得心應手,仰高鑽堅,神乎其神,見隱顯微,明 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罷不能。

十八、太極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謂掤捋擠按也。初不知方,焉能使圓。方圓反複始之理無 已,焉能出隅之手。緣人外之肢體,內之神氣,弗緝輕重方圓四正之功,始出輕 重沉浮之病,則有隅矣!

譬如半重偏重,滯而不正,自然為採挒肘靠之隅手。或雙重填實,亦出隅手 也。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而歸圓中方正之手。雖然至低者,肘靠亦及

此以補其所缺,以後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須獲採挒而仍歸大中至正,是四隅之 所用者,因失體而補缺云爾。

十九、太極平準腰頂解

頂如準,故曰頂頭懸也。兩手平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準。

所謂輕重浮沉,分釐毫絲則偏顯然矣。有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尻門也。

上下一條線,全憑兩平轉。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

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

合則發放去,不必淩霄箭。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傳,開門見中天。

二十、武禹襄之長拳十三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掤、捋、擠、按、採、挒、

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四正方也。採、挒、肘、

靠、四隅也。進、退、顧、盼、定、即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也。

二十一、武禹襄之十三勢行功心解

解曰,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 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 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勁須沉著鬆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 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 貓。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 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連而不斷。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 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 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養氣 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 斷。

又曰,一動,周身俱皆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

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 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 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 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意,斯其 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

以心行氣,務沉著,乃能收斂入骨。(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

(所謂氣偏身軀不稍癡也。)

發勁須沉著鬆靜,專主一方。(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也。)

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所謂因敵變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所謂勢勢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間也。)

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腹內鬆靜氣騰然也。)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謂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也。)

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所謂屈伸開合聽自由也。)

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二十二、武禹襄之身法

涵胸 拔背 裹襠 護肫 提頂 弔襠 鬆肩 沉肘 騰挪 閃戰

二十三、武禹襄之四字密訣

敷 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蓋 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對 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

吞 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吞 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