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楊家太極拳拳架之特色

第三章 楊家太極拳拳架之探討

第二節 楊家太極拳拳架之特色

楊家太極拳傳承中對手型、眼神、身型、步型、法則都有其嚴格的要求,在 練拳和推手對練當中,這五項要求務求做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現依此五大面 向,逐一為之說明。

一、手型

手型、眼神、身型、步型、法則五大面向,把手型放在第一位,確實顯示其 重要性。在整套拳的動作當中,手型的動作是最多的;甚至在技擊上,手型也是 攻擊性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手的型狀、手的動作、抑或手的位置等若能達到合理 而準確的話,就會起到相當的作用。相反地,則會影響到平常的練習和使用的效 果。而楊家太極拳手的部分則可分為掌、拳、鉤手和採手四種,其功能分述如下:

(一)掌

楊家太極拳的掌,其基本的要求是五指關節自然伸直,掌背關節不可隆起,

指間稍離,掌心稍窩。四指向前引順伸直,微有間隔,拇指在下也要向前引直,

不宜向外張開虎口。基本上是似張非張,指掌引直而達到「氣宜直養」的地步。

其掌型則有如下十四種:

1. 坐腕立掌:坐腕是指手心向前。這種掌法運用較多,一般往前推均使用此 掌,如:雙按坐掌;摟膝抝步的上手掌等。

2. 不坐腕的立掌:不坐腕是指手掌向前微俯。如:倒攆猴的前掌;另外還有 手心向左、右的立掌;如:肘底捶的上掌等。

3. 坡掌:手背成斜坡形,手心斜向前推。如:抱虎歸山的左推掌。

4. 仰掌:手心向上的掌,如:高探馬的左手拉掌、捋的左下掌。

5. 俯掌:手心向下的掌,如:白鶴亮翅的左掌、左摟膝抝步的左掌等。

6. 橫掌:可分為手心向前橫向擺掌,如:白鶴亮翅的右上掌、扇桶背的右上 掌。另一種則是手心向內,如:左掤手的左手等、右擠的右掤手。

7. 扣掌:掌根向裡微扣,如:轉身擺蓮開始的雙掌。

8. 垂掌:指尖向下,如:海底針的插掌、蛇身下勢之左手下、摟膝拗步之下 手掌。

9. 反掌:指尖指向一側,或偏向一側,掌心向外者,如:玉女穿梭、雲手之 由掤手轉採手的掌。

10. 直掌:掌心向下或偏向下,不問指尖指向何方者,如:由雙按轉單鞭之過 渡式、起勢之雙臂提手、收勢之雙按手等。

11. 側掌:大拇指指尖向上手掌側立,如:搬攔捶之左攔掌。

12. 正掌:掌心向前而指尖向上,如:白鶴亮翅之右手、玉女穿梭之上手掌。

13. 吐信掌:掌心向上而指尖朝上,如:白蛇吐信。

14. 打虎掌:左、右掌心向下,指尖朝內,如:左右打虎式。

其實運用不同的掌會有不同的勁點,若能辨別勁點之所在,才能達到意到 氣到勁到的地步。比如說:坐腕立掌的勁點在全掌;橫掌是在小指一側;坡掌 在掌心;俯掌在虎口或小指一側等。無論是在練拳和推手當中,若能掌握到掌 的勁點是十分重要。楊家太極拳要求手是出了名的,正如前賢所傳:「楊家摺疊 手,天下無敵手。」所以手打出的方向、位置都具有攻擊與防衛的意識。至於 手掌的俯仰、前後、左右運轉還得講究用意,不能隨便出手,像做太極操般,

簡單地完成動作就算了事。

(二)拳

楊家太極拳拳的握法是閤握法。閤握是指四指向掌根閤攏,就是手指的第 二節及指根關節彎屈,第一關節伸直,拇指橫在食指上及接觸到中指的第二節

(鄧時海,1997)。拳頭外形成一個三角形,拳心中空。在整套太極拳裡,用拳 的動作也很多,除太極五捶外,還有左右打虎、雙風貫耳、上步七星、彎弓射

虎等。而楊家太極拳的拳型有以下七種:

1. 立拳:拳眼向上或向下都稱之為立拳,如:進步搬攔捶的右拳、彎弓射虎 的雙拳、左右打虎的上手拳等。

2. 扣拳:拳腕稍微向裡扣,如:雙風貫耳的雙拳。

3. 仰拳:拳心向上,如:撇身捶的右拳。

4. 倒拳:出拳時虎口在下,拳心向外,如:彎弓射虎之右捶。

5. 栽捶:指拳往下栽,或偏向下方,虎口微斜對外,如:進步栽捶。

6. 指襠捶:拳往下襠打出,拳面向前,虎口朝上,如:指襠捶。

7. 打虎拳:左、右拳面朝內,拳心朝外,置於前額左或右邊,如:打虎式。

在楊家太極拳的拳裡都包含著意念和勁兩樣技法。比如說:立拳一般而言 都在拳面,而仰拳則在拳的背面等,所以初學者不得不多加揣摩才行。

(三)鉤手:楊家太極拳的鉤手是指五指捏鉤,手心垂直朝下,稱之為正鉤手,

如:雙按接單鞭右鉤手。

(四)採手:是指五指垂下微微張開,採手的形狀只有一種,便是手心垂直地 面,叫正採手,如:抱虎歸山接單鞭採手。

楊家太極拳手的動作是非常豐富的,可算是稱得上無處不是手,總括起來 大體上可歸納有:掤、捋、擠、按、採、挒、摟、搬、攔、封、抱、撇、雲、

探、分、貫等。而所有手的動作都有它實際練習的重點,在練習上必須全神貫 注,方能得心應手。

二、眼神

楊家太極拳非常講究眼神。相傳楊澄甫與人推手或交手,發勁時眼神向對方 一看,對方受力則向他眼看的方向跌出。從楊少侯遺像看,他的雙目似有精光射 出,這是長期練習眼法及內氣貫注的結果(楊振基,2000)。接著又提到楊澄甫曾

經說過:「目光雖然向前平視,有時當隨身法而轉移,其視線雖屬空虛亦為變化中 一緊要之動作,而補身法之不足也。」所以楊家太極拳對眼神的要求是如此的重 視。在武術研究的範圍裡,眼神除了眼之外,肩膀以上的部分,也包含頭頂、臉、

頷、鼻、口、舌等部位。現就其功用而分述如下:

(一)眼

兩眼向前平視:一般而言,眼神是向前平視的;通常是以手的方向而定,

最好能照顧到手,但不是死看著手。眼睛也有向前或向下看的時候,這就要根 據拳式的動作來確定眼神所看之方向而定。

(二)頂

頂的部分是指頭的頂端,是人體最高的部位。全身的動作是受到頭的影響,

而頭的活動則受限於頂,所以頂有統領整體動作的主宰。在太極拳術十要的首 要是虛靈頂勁,所謂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

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陳微 明,2002)。除此之外頭頂上有著極重要的穴竅,名之為百會穴。若要修煉到「氣 沖百會」,就會煉到「神養丹田」,甚至可以達到「泥丸開竅」等上乘的功夫,

所以都是直接跟頭頂有密切的關係(鄧時海,1997)。

在太極拳裡處處都會提及「頂頭懸」。而所謂的頂頭懸,正如鄭曼青(1977)

所說的譬如有辮子時。將其辮子繫於樑上。體亦懸空離地。此時使之全身旋轉 則可。若單使頭部俯仰。及左右擺動。則不可得也。虛靈頂勁。及頂頭懸之意。

亦若此而已。須於練功架時。將玉枕骨豎起。而神與氣。不期然而相遇於頂焉。

假如能達到如此地步,才會感覺到頭部輕鬆靈活,甚至更可達到「滿身輕行頂 頭懸」的層次。

(三)頷

頷就是指下巴的部位。頷是人體頭部的舵,頭部若是要前俯後仰,以及左 右歪斜的話都得靠頷來帶領。練習太極拳最講求的是「收頷虛領」。頷往喉部微

微地收貼,才能達到「虛靈頂勁」的效果。精神才能提得起;氣血才能通泰;

目光才能遠視。如果頷沒有往後微收的話,頭必定會仰,臉也會向上仰起,因 而會失去「虛靈頂勁」的要求(鄧時海,1997)。

(四)鼻

鼻孔是人體與外界交換氣體之門戶,更是頭容正直的準繩。鼻子也是人體 的最前端,一般動物都以下巴為最前面。而人類在站立的時候,若能做到虛靈 頂勁、頂頭懸,這都是會運用鼻子的原因。

在太極拳的修煉當中,鼻子是講求「順暢舒通」。所以練拳的時候,呼吸時 不能讓鼻子用力地呼吸,更不能發出呼吸的聲音,這會影響呼吸的自然規律,

進一步地會使內氣上浮,因而達不到氣沈丹田的要求。假如鼻子能做到順暢舒 通的要求,一呼一吸幾乎完全沒有感覺的話,即意味著已達到呼吸自然的地步。

三、身型

楊家太極拳的身法在套拳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套拳中所謂的身法是指人的 中部,即從肩背至胯部為止。從生理學上說,身是指五臟六腑所在的地方,包括 了肩、背、胸、腹、脊、腰、胯等重要的部位。在傳統的理論當中所提到的尾閭 中正、含胸拔背、氣沉丹田、鬆腰落胯、斂臀、吊襠等,都是針對中部的要求而 言。對於這些要點,楊家的前輩們早已有詳盡的論述,這裡不再重複。這裡所談 的身的規矩,可分為腰脊、胸腹和氣息三大部分。

(一)腰脊

楊家太極拳在拳論中提到「腰為軸」、「腰如車軸」、「主宰於腰」、「命意源 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等。腰的重要性普遍為世人所公認,以致武術 界有太極腰、八卦掌之說。若要把腰練到拳的動作上,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腰脊最主要的是講求「立身正直」、「尾閭中正」和「圓腰豎直」三部分。

立身正直:是指身體的方向保持正確;直是指身體豎直,不偏不倚及無前 俯後仰。身體的重心線由百會經尾閭,垂落地面成垂直線,即為直。在套拳中 除了手揮琵琶、指襠棰、海底針、栽棰、蛇身下式等式之外,身體必須要前俯 之外,其他的式子處處都得保持豎直。

尾閭中正:是指尾閭骨向內扣,使末稍正置於身體的中央,百會、尾閭即 為一直線垂直地面。海底得以空出來,放鬆之後而不覺有壓迫的感覺,這會便 於「提罡」的修煉。王子和(2002)在正功修煉正法大目提要裡指到:「身形腰 頂豈可無,缺一何必費工夫,腰頂窮研生不已,身形順我自伸舒。」由此可知 腰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不注意腰脊即等於「枉費功夫貽嘆息」,因為它能 決定身形的一切。

圓腰豎直:是指腰椎要成圓弧形,而脊骨必須豎直而使背部拔直。而人體 的脊椎是有著某種程度的彎曲,它的作用是在於緩衝人體運動時的振動。但將

圓腰豎直:是指腰椎要成圓弧形,而脊骨必須豎直而使背部拔直。而人體 的脊椎是有著某種程度的彎曲,它的作用是在於緩衝人體運動時的振動。但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