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之重要性

太極拳從清代蓬勃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之的歷史,儘管已出現多位的太極 拳宗師,但是在學術領域上以太極拳為研究對象作研究的卻屬少數;又以兩家太 極拳作比較的相關研究更是空白一片,因此觸發研究者蒙生研究的念頭,希望能 在此領域能拋磚引玉作出微薄的供獻。

一、開拓學術研究之價值

太極拳在民間研究的風氣非常盛行,而研究的成果也非常豐碩。於眾多從事 太極拳研究之研究者當中,大部份都較著重研究一家之太極拳術為主。至於研究 兩家或以上之研究者,確實少之又少。陳志雄於1994 年以傳統楊家老架太極拳與 亞運太極拳套路之比較分析,在期刊中刊登之外,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其他類似之 研究論述。至於以論文方式來研究兩家太極拳之比較,至今尚未有人研究,所以 本研究試圖以拋磚引玉之方式,希冀往後會有更多之研究者會朝此方向作出研究。

二、提供太極拳學習多元選擇之面向

太極拳在東西方社會造成風潮,不但在華人社會生根,外國人也心羨著迷,

全球每天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在世界各個角落練太極拳,學拳的人口大量而持續 的增加著(杜素月,2004)。況且楊家太極拳,經三代研習而定型,今已遍及世界。

然而由於楊家早期傳授過程的演變,各地流傳拳勢不一。也有某些學者,未得正 體而擅自妄改,遂以訛傳訛(趙斌、趙幼斌、路迪民,1991)。至於鄭曼青精心集 結的太極拳法-鄭子太極拳,自1960 年代初期由中國傳入西方世界後,逐漸在北 美洲及歐洲地區立穩根基,受到重視(法雲明,2002)。

目光呢?不過學習太極拳也會受到個人之先天條件不同而引起取向的不同。何以 見得?假如身體健壯、或是體格較好者會選擇楊家太極拳。因為其拳架為大開大 合,架式舒展,步樁蹲低,練習起來的確會有挑戰性,所以身體較強者都會愛不 釋手。至於鄭子太極拳之拳架,相形之下則顯得步樁較高,因此一般人看起來有 點不像運動似的,像是老人在做健身操般,反而身體虛弱、生病者或是較安靜之 文人所喜愛。因此本研究試著以楊澄甫和鄭曼青兩人晚年定型之拳架為標準,作 一鋪陳,讓往後之學習者可依個人之條件或是喜好來選擇,希望能達到多元選擇 之面向。

三、自我知能與技能學習之提昇

為了要準備此研究題目,研究者必須於短時間之內蒐集大量的文本資料和翻 查大量的書籍;甚至於網際網路這個大資料庫中尋查大批的資料,並且進行大量 的閱讀與思考。於不知不覺之間,已反覆地閱讀了不少有關於太極拳淵源之論述 文章,以及各派太極拳之源流何在?甚至不少人也為了拳架之不像而論戰一番。

於眾多之資料當中也有很多拳論的新詮釋,至於各路同好與各路明師之心得也鋪 在網路上與君分享;以及練拳時該注意之事項何在等都一覽無遺,研究者於練習 太極拳時把已獲得之知能加以融會貫通於拳架中,無形中連自己的技能也一併提 昇。

第六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和「內容分析」兩種研究方法。太極拳本身就是一 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體育運動,能把一己之心得記錄下來而成書者,必定是少數。

本研究仍蒐集前人留下之書籍文本,或是文獻資料,透過彙集整理、分析來處理,

因此採取文獻分析法。本研究的重點,主要的是比較楊家太極拳和鄭子太極拳異 同之處,所以在處理資料當中會採取分析與比較的部份,因此會使用到內容分析 法。本節先就本研究所採用之文獻分析法及內容分析法作一說明,最後會呈現研 究流程、架構與各章節之分析。

一、文獻分析法

以下針對文獻分析法之意義及進行文獻分析該注意的事項作一整理,並說明 本研究各章節文獻分析所採用之策略。

(一)文獻分析法之意義

文獻分析法是尋求歷史資料、檢視歷史紀錄並客觀地分析、評鑑這些資料 的研究方法,由於常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歷史文獻法。當研 究者對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去所獲致的 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葉至誠,2000)。

(二)文獻分析之注意事項

1. 採取文獻分析法進行資料的分析時,必須先對文獻進行檢閱,不論是第一 手或是次級資料,均應確定其可靠性和可信度(葉至誠,2000)。

2. 不同的文獻,對於研究會有不同的助益或侷限。例如正規記錄,包括了官 方資料和年報等,是文獻研究時最大宗的來源,其多半從正面、應然的角 度立論存據;若觀察角度與概念適合,是一種質量俱備的資料形式;然而,

正規文件亦可能誇大了應然面的成效,卻可能忽略、歪曲了某些有利益牴 觸或自行判斷「不重要」的部分(鍾倫納,1992:153)。

3. 當符合研究主旨與可供解答的文獻蒐集、檢證完畢後,接下來便是重要的 分析工作。文獻資料分析法的應用具有幾項特點,包括:其研究的事件與 使用的資料是過去的紀錄與遺跡、是種間接而非直接的觀察、分析的結果 可用以解釋現況、預測未來等(葉至誠,2000:102)。

本研究第一章緒論主要為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目的,引用之文獻資料完全都 是以前人研究之成果;第二章是介紹太極拳歷史淵源之發展與目前應用之現況;

也都是以文獻分析法為主軸。尤其在第二章太極拳之源流部分歷史相當悠久,所 留下來之文獻資料、書籍、甚至口口相傳之口訣等紀錄,數量也算龐大。研究者 必須對這些資料進行蒐集、透過檢驗與分析,才能從中了解其歷史背景與發展,

方可判定其結論。

二、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亦稱為資訊分析(informational analysis)或文 獻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是一種具有量化色彩的研究方法(王文科,2007)。

內容分析法的初創時期(1921-1938),主要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魏理教授

(Malcolm Willey)以鄉村報紙(The Country Newspaper)作為研究對象(吳紹群,

2002)。而接下來發展及推廣時期(1939-1951)開始被廣泛地應用在宣傳上的分析,

並大量應用在分析美國政治選舉文化中發生的優缺點。最後在1952 年之後,內容 分析法漸趨完備。

研究資料的蒐集有直接與間接兩個途徑,直接的如觀察法(observation)、訪 問法(interview)、問卷(questionnaire)等;間接的是從現成的資料著手,如從現 有的相關文件(document)及檔案(archives)中蒐集所需資料。內容分析法,是

屬於間接途徑的一種,由大眾傳播研究中發展出來,最開始是美國學者對報紙的 分析,接下來擴充為電視、電影、廣播、演講、書籍、日記等對語言的傳播,之 後再擴及非語言的傳播(閻沁恒,1972)。

我們可以分析許多文件式的溝通資料,例如:教科書、報紙、雜誌、小說、

食譜等,但並非侷限於文件分析,舉凡歌曲、演說、電視廣告、信念、態度、價 值觀等亦可是內容分析的對象。事實上,幾乎任何型態的溝通內容都可以分析。

而內容分析的資料來源如(高明,2006)所提出(一)正式文件如:雜誌、檔案、

教科書、印刷品等;(二)私人文件如:日記、遺囑、個人信函等;(三)數量紀 錄如:統計調查資料、學校預算、成績、入學率、出生率等;(四)口頭證詞與口 述歷史(oral history)如:目擊事件說出證詞經錄音訪談,逐字抄錄而得等。

如上所述,溝通方式的型態非常多樣化,我們可以藉由分析這些溝通的內容 了解一些人類行為。為了分析這些訊息,就需要一種方法去將大量的材料加以組 織。研究者可以藉由適當的類目(categories)、等級(ratings)、分數(scores)等,

來做一些後續的比較,以說明其研究的內容。

本研究第三章主要是介紹楊家太極拳拳架之特色與第四章鄭子太極拳拳架之 特色,因為光是兩套拳架下來,兩家之特色也很多,所以必須要選擇具代表性之 部份,如:手、眼、身、步、法等。至於行拳要領之部份則選擇太極拳十要與要 與行拳之要領。第五章則介紹兩家太極拳拳論基礎之異同。一般而言,太極拳拳 論多以歌訣為主,因此這二章會以內容分析法為主、文獻分析法為輔。

第六章主要是將前面需要比較之項目整理、歸類、編排,並以表列之方式來 呈示,此章會以內容分析法為主要的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