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本節是根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分別整理出太極拳歷史淵源與發展;楊家 太極拳與鄭子太極拳之拳架特色;楊家太極拳與鄭子太極拳經論基礎之異同及楊 家太極拳與鄭子太極拳於應用上之價值,為本節之結論。

一、太極拳之歷史淵源之發展與應用現況

(一)宋元以前之導引術、小九天法式、先天拳、三十七式或後天法式,到現 在為止還沒出現進一步的證據,來證明與太極拳發展是有關係的。

(二)相傳是張三丰創太極拳之說,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此傳

(三)明代以後陳家所發展出來的太極拳經論,陰陽開合的理論確實影響到往 後太極拳之發展,且王宗岳所創的太極拳經論,確實是太極拳承先啟後 之宗師。

(四)應用於哲學思想上之現況

太極拳是道家修身養性的功法,在訓練樁步的過程中會產生正形和定靜 的效果;進而修正一己的德業和藝業;再而與天地結合為一體,形成身 體內外與自然融會在一體的境界。

(五)應用於健康與養生上之現況

所有研究文獻都顥示對體適能、平衡能力都有正面影響,尤其對中老年 人的生理及心理效益都有顯著的改善。研究者經過閱讀以上的文獻之 後,太極拳除了對心肺功能、體適能、防趺倒之外,提昇身體的覺察能 力最為明顯。

(六)應用於醫療衛生上之現況

所有研究文獻都顯示對心血管疾病、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和交感神經的活 性、自律神經、膽固醇、睡眠品質及工作壓力、膝關節肌力、踝關節肌 力、骨質疏鬆都有明顯地改善。

二、楊家與鄭子太極拳之特色

(一)兩家太極拳在拳架上之異同,楊家108 式去掉海底針、扇桶背、撇身捶、

高探馬、二起腳、打虎、雙風貫耳、野馬分鬃、白蛇吐信、指襠捶式子和 重覆的式弓子,保留下來的式子便是鄭子太極拳。在動作風格上,因手、

眼、身、步、法之差異,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

(二)在手型的部分:楊家太極的採手和攏拳較特別;鄭子太極以美人手著稱。

(三)眼神的部分:楊家太極的眼神較有威勢、目光如電;鄭子太極以沉靜的

神氣為主。

(四)身型的部分:楊家太極的沉身內外轉、進身、回身、翻身、長身都具特 色;鄭子太極則以鬆沉、虛靈頂勁、磨轉心不轉為主。

(五)步子的部分:楊家太極的較開展而沉穩;鄭子太極的則較小而靈活。

(六)法則的部分:楊家太極的手法中,節節放鬆、上下一條線,全憑兩手轉 、不動手、擳疊手都是有名的;鄭子太極卻抓住「不動手,動手非太極」

和擳疊手兩大要領。至於運用到全身上下楊家講求的是大開大合、舒展 簡潔,動作和順,速度均勻,綿綿不斷,整個架式結構嚴謹,中正圓滿,

輕靈沈著,渾厚莊重;鄭子太極則講求鬆沉、虛實要分清、虛靈頂勁、

磨轉心不轉、四兩撥千金,甚至最好要達到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 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三、楊家太極拳與鄭子太極拳拳論基礎之異同

楊家所留傳下來的太極拳經論,數量很多,除了六篇太極拳經論受到兩家太 極的共同推崇,鄭曼青精簡其要,對於內容重覆者予以刪除,而且由共同的六篇 基本經論延伸,去蕪存菁後,產生出體用歌、行功語錄和宗師說三篇經論;不重 要的也不予採納,因此而有別於楊家27 篇的大量經論,形成鄭子與楊家太極拳在 拳架上產生出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