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母親與身障兒圖像

第二節 宛如鐵人的寬媽

一、個案背景

寬媽今年 46 歲,擔任國小教職,在原生家庭排行老三,與同為國小教職人 員的寬爸結縭 19 年,育有三名子女,家庭經濟穩定,生活無虞。老大小寬,男 孩,患有唐氏症,屬染色體異常,一出生透過基因檢測即確認身心障礙之事實。

面對此突如其來的變故,雖始料未及,但寬媽沒有過多的否認、憤怒、怨天尤 人…..等負面情緒,在半年的時間,自我調適,接受此殘酷事實。

82

寬媽身為教育人員,本身即具備良好之教育素養,透過閱讀相關文獻,不斷 自我增能,學習唐氏症孩子之教養方法,並積極掌握早療黃金期,透過專業醫療 評估,協助小寬在學齡前展開一連串之療育歷程。小寬之障礙類別為智能障礙,

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如同一般唐氏症孩子,小寬的主要問題為智能不足、肌肉張 力偏低,發展遲緩等,需透過物理、職能、語言治療等方式,早期介入,開發其 潛能,達其基因所具備之智能水準。透過一對一的早療課程,寬媽能更精確掌握 療育課程的執行方式,在生活中,扮演小寬的老師,將療育課程的教學目標融入 生活情境中。寬媽一向以「一般的孩子」看待小寬,雖然小寬有其先天的限制,

寬媽卻廣開學習大門,給與小寬「最少的限制」,凡所有的家庭活動,小寬均是 重要且必要成員,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協助小寬成長。

雖然初任母職即面臨教養唐氏症孩子的考驗,寬媽卻能擺脫此陰影,接連生 下老二(小涵),老三(小庭)。小涵、小庭皆是身心正常的女孩,與小寬的發展 特質迥異,在寬媽的良好身教與耳濡目染之下,逐漸發展出接納、包容、關懷的 手足之情。

小寬在學齡前就讀幼兒園的融合班,與其他非身障類的孩子一起共學,因小 寬個性溫和,並無適應不良之問題。在國小階段,小寬安置在普通班,同時接受 資源班服務,由個案管理老師負責撰寫及其個別化教育計畫,其課程包含語文、

數學、生活技能、社會適應…..等,除上述個別化之課程外,小寬仍有部分課程回 到普通班,與一般的孩子一起互動、學習,此種教育安置讓小寬的學習環境較趨 於常態,同時,也讓一般的孩子有機會學習小寬共處。至國中階段,由於同儕環 境相對不友善,經整體評估,寬媽選擇將小寬安置於特教班;在國中階段之特教 班,教師皆具有專業之特教背景,同時具有較高的師生比,每位學生所獲得的學 習關照相對提高,有利提昇小寬的學習成效。

至高中階段,考量學校特教資源及小寬之能力銜接問題,寬媽選擇將小寬安 置在特教學校。小寬目前是高二學生,學校生活適應情形良好,未來之規劃為參 與民間機構所籌辦之就業輔導組織(如庇護工場、歡喜家園….等),以期能習得 一技之長,培養獨立自主之謀生能力,並能與社會接軌。

83

二、母職經驗

(一)初為人母

寬媽初次懷孕,雖面臨著身心之巨大變化,然而生活作息適應良好,並無 因為懷孕帶來過多的不良感受;此外,因為寬媽一直以來均保持良好之運動習 慣,對於順利生產頗有自信,面對生產一事,非常平常心,並無特別的焦慮與 忐忑,甚至當陣痛來襲,寬媽仍「如常」的去上班,交接好各項事務後,才至 醫院待產。生產過程,果如寬媽所料,非常順利,15 分鐘即順利(自然產)產 下小寬。

剛懷第一胎,身材樣子、心裡感覺都有很大的變化,但,生活狀況很 好,沒什麼大問題,吃、睡都很正常,…我有運動的習慣,生產前,我 一直覺得自已會很順利,我還記得,那時在陣痛了,我還去上班,因為 我想第一胎,應該沒那麼快,而且要放寒假了,很多事要交接…,等到 陣痛很密集了,我們才到醫院待產,進產房,一下子,大概 15 分鐘左右 就生下來了(M2-01-01/2015/03/25)。

新生兒呱呱墜地的剎那,是歡喜、卻也是錯愕,是接受事實的開始。小寬 是唐氏症,先天染色體異常,一出生,即可辨識出小寬在外觀長相有別於一般 正常孩子,如:五官較扁平,下巴較突出…….等。雖然小寬的異狀在產檢時未篩 出,但,當寬媽看到小寬的第一眼,心中已有隱憂,在等待醫學報告出爐前,

寬媽心情緒頗為複雜:一方面抱著希望,期待他一切正常,另一方面卻也醞釀 著做好心理準備,以接受事實。

當時只有抽血檢驗,並沒有做到羊膜穿刺,因為羊膜穿刺畢竟屬於侵 入性的,只要不是高危險群…醫生並無主動要我們做…但他一生出 來,長相就跟別人不大一樣,一般的小孩五官會比較立體,他的臉就 很扁,下巴特別凸出來,小孩就長得怪怪的,看到這樣,其實就有一 點心理準備了,醫生也不敢直接說,只告訴我要進一步做染色體的檢 查,聽到這樣,一方面希望他不是,另一方面也是告訴自己心理要有 底了(M2-01-02/2015/03/25)。

84

在高度懷疑中,醫生透過檢驗報告,告知寬媽,小寬是唐氏症。得知答案 的當下,在震驚之餘,或許是因為已有了心理建設,或許是正向人格特質的影 響,或許是堅強的個性使然,寬媽並無呼天搶地的情緒表現、並無怨天尤人的 責怪醫療體系,她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不斷閱讀相關文獻,努力追尋答案,

得知唐氏症是生物學上的基因突變,「它」的出現與發生是機率的問題,非屬特 定的個人因素所造成,且無法透過任何預防之道避免發生;寬媽在尋求原因的 過程中,同時進行自我調適,逐漸接受了這個在人生中非預期、非預警之事 實。面對這個事實,寬媽心中的聲音是:「今後,要幫這個小孩做很多事……」

確定的當下,當然震驚,但是怪任何人有用嗎?…我大概花了半年的時 間去調適,花了半年去接受這個事實,這半年當中,我不斷的去查資 料,我想去瞭解,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但是實際上查不出來,就 是說,沒有一個資料確切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裡,它是遺傳?還是在懷孕 過程有吃到什麼?…都沒有,都是疑似,這種孩子已經存在很久,即使 在文獻上對唐寶寶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無法透過預防,讓它不發生,如 果以生物學角度來看,它是基因突變的話,它是會一直不斷發生的,它 會是一個機率的問題,所以找不出任何原因的情況下,說真的,也只有 接受,從頭到尾都接受,接受後,就告訴自己,要為小孩做很多事(M2-01-03/2015/03/25)。

小寬剛出生時,因吸吮能力不佳(每次只能吸 10─15c.c.的奶水),且因黃 疸指數過高,待在加護病房一段時間,確定健康無虞後,寬媽帶著小寬返回南 部娘家坐月子。坐月子期間,寬媽並無刻意告知娘家親人小寬的情況,也許是 家族中的溝通模式已慣於「心照不宣」,也許是寬媽透過「不說」來減低事件的 衝擊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擔憂,當時的寬媽選擇讓時間來說明:隨著小寬的成 長步伐,時間到了,身邊關心的人自然能了解小寬的特殊情況。由於擔心在北 部,難以找到適合、願意帶小寬的保母,因此寬媽決定讓小寬暫時留置娘家。

襁褓時期的小寬,由外婆全力照顧,除日夜顛倒的問題較令人費心外,並無太 多照顧上的困擾。因有娘家親人的充分支持,寬媽做完月子後得以返回北部任 教。此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寬爸寬媽順利請調回南部任教,以充分陪伴小寬

85

的成長。待小寬將近 3 歲,接近早療介入之年齡,寬媽在考量早療資源、家庭 人力、交通便利、對家庭生活的影響…..等相關因素下,決定返回北部協助小寬 進行早療課程。

老大一出生,因為黃疸指數過高,再加上一次只能吸 10─15c.c.的奶 水,住過加護病房,一段時間穩定後,就出院了,我們就一起帶小孩回 娘家。在照顧上,大部分都還好,但他的習慣就是晚上時不睡覺,半夜 2、3 點就起來玩,到快天亮時,拼命睡,基本上,他很少哭,餵奶方 面,在一個多月後就比較順利了…3 歲前都待在娘家,…但實際上,放在 南部,我們事先也沒規劃,因為如果在北部,小孩這種狀況,我心想,

保母不會願意照顧他,所以我們就先放在南部。我媽也願意照顧他,娘 家在那個時期給了很多支持,老大都是跟阿嬤一起睡,一起作息的,後 來我和先生一起請調回南部,就近照顧老大,不久,老二也出生了,老 大將近滿 3 歲時,因為考量北部資源較多,交通較方便,我們就一起再 搬回北部(M2-01-06/2015/03/25)。

(二)母職之路 1.小寬的早療歷程

小寬的早療課程,在國家醫學中心級的 A 醫院開始。選擇大型醫院的寬媽,

無非是期待其能提供專業、妥善、周全的療程規劃,以期掌握早療黃金期,啟發 小寬更多的潛能。無奈,A 醫院長達半年、漫長的評估過程,讓寬媽陷入焦急的 等待,且即使在評估結果出爐後,卻只能進行短暫之課程,這樣醫療評估流程雖 有其嚴謹性,然而卻不符合寬媽之期待;且在評估期間,發生了醫生懷疑小寬為

「重度聽覺障礙」事件,為此,寬媽奔波於各醫療機構間,最後竟是烏龍一場。

此事件雖屬虛驚,讓寬媽哭笑不得,但卻讓寬媽進一步去思考大醫院的早療品質 與醫病關係;在唯恐錯失早療黃金期的前提下,寬媽當機立斷,轉往民間之感統 治療中心進行早療課程。

他的早療本來一開始要在 A 醫院,在那邊整個 team 和資源算是最完整 的,但是真的很麻煩,光評估就要半年,幾乎是要做全身性的檢查,每

86

次檢查都要掛號,後續的課程只能為期 3 個月,他們不會排很多課給

次檢查都要掛號,後續的課程只能為期 3 個月,他們不會排很多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