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家長式領導之相關理論

本節旨在探討家長式領導的理論基礎,包含家長式領導的意涵、家長 式領導的層面兩部分,分述如下:

壹、家長式領導之意涵

領導風格在多數情況底下,反映出的是領導者本身所處的文化社會,

而非個人的意志決定(Hofstede,1980;曾素惠,2008)。在全球化的浪潮之 下, 文化差異性(cultural diversity) 的理論與管理卻變得日益重要(楊 國樞,2000)。在管理的學術研究上,許多的研究已經證實了全世界各地 區、國家或社會,文化價值觀是不同的,管理與領導也必須「因地制宜」

的配合文化價值觀的殊異性,方能「事半功倍」,另外, 從社會比較的觀 點, 亦證實了華人社會與其經濟發展所表現的是一個特殊發展軌跡,而 非西方式的(Hofstede,1980;Hofstede & Bond,1988;周怡君,2006;曾素 惠,2008)。由於華人社會數千年的歷史演變底蘊下,具有獨特的文化價 值觀,因此,華人的組織與管理是有異於西方社會的,不能等同視之(楊 國樞,1995;鄭伯壎,1995;Redding,1990;Westwood,1997;曾素惠,

2008)。從社會比較的觀點,亦證實了華人社會的經濟發展所表現的是一 個特殊發展的軌跡,而非西方式的( 周怡君,2006;Boisot & Child, 1996; Hamilton, 1990 )。

研究發現,華人企業的領導擁有清晰、鮮明的特色,表現出父權的作 風,不但具有強大的權威,也有照顧、體諒部屬及樹立權威的領導成分在 內,便稱之為「家長式領導」(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鄭伯壎,1990;楊 國樞,2000;周怡君,2006;Farh & Cheng, 2000;Pye,1985)。家長式領導 是華人特有的領導風格,西方國家重法治,東方國家重人治,因此在東方 國家的領導風格中,領導人位居一個重要的角色。

以學校說明,學校是一個具體而微的社會,當校長扮演家長式領導者 時,校長會展現其威嚴的一面,亦視情況展現其和藹、仁慈的一面,當然 在其個人行事上更是需以身作則,成為教師的模範。以下為中外學者對家 長式領導之說明。

一、Silin 開家長式領導研究之濫觴

1976年,美國哈佛大學學者Silin首先訪問台灣大同股份有限公司進行 個案研究,探討儒家、法家文化及家族觀念對組織領導的影響,針對領導 人、經理人、員工進行深度訪談,並從旁觀察領導人與部屬間的互動關係,

結果發現了一套與西方文化重視個別分析極為不同的領導特質,著重於個 人與群體無法分割觀點的領導風格,我們稱之為中國式領導觀點,Silin促 使家長式領導概念及研究的蓬勃興起,開啟了家長式領導研究之濫觴(林 龍和,2005;周怡君,2006;夏小琪,2006;鄭莉伶,2006;張能發,2007;

莫素雲,2008;吳尉嘉,2010;Silin,1976)。Silin的著作《Leadership and Values》提出華人領導人的領導風格與行為模式歸納如下::

(一)教誨式(didactic)領導:領導者的首要角色就是作為教導者,傳達 自身獲取成功的方法給部屬,而這些方法通常為領導者的想法,

即如何將心法中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實際可教授的成功策略,是領 導者重要的領導原則。

(二)德行領導:領導者具備專業知能,能夠將抽象的理念或構想轉化 為具體的經濟績效與經營成效,並且道德高尚,可以犧牲自我私 慾,顧全大局。

(三)集權權威:組織的管理權力集中於領導者,其權力固若金湯,為 組織的核心理念,且其不認為一定要依賴部屬來執行工作。故決 策的關鍵在於領導者,而非授權部屬的全員商討方式。

(四)上下保持距離:在組織中,領導者在個人接觸或工作上,會與部 屬自然而然保持一種疏離感,讓部屬保持某種敬畏心理,以維持 組織的穩定性。

(五)不明確表達意圖:領導者很少明確表達其真正想法,以維護自身 權威。而部屬需要花費時間來體察上意,領導者藉此來考察下屬 是否值得信賴。

(六)施展控制策略:領導者會使用以下四種策略來控制部屬:一,領 導者較少公開表達對部屬的信任與信心,但在私下卻會加以表達 對部屬能力的肯定與信賴;二,採取分化管理策略,使部屬間互 相競爭,以達成組織的目標;三,領導者不會讓部屬清楚知道他 的計畫是什麼,以確保自身的控制權:四,領導者會提拔忠誠者,

讓其居於要津,使自己可以掌握全局不會被蒙蔽。

Silin的研究認為華人領導者的領導行為與西方領導者有其差異性,西 方領導理論並不能完全適用於東方組織。Silin雖未提及「家長式領導」一 詞,但是其研究發現卻導引出更多中外學者對於華人組織領導行為的興

趣,並著手投入進行相關之研究。

二、Redding的研究建構出家長式領導的基礎

1980年代,Redding因受海外華人家族企業的成功領導案例的啟發,將 家長式領導置入一個較廣泛的文化範疇與歷史背景中,開始著手研究台 灣、香港、新加坡、菲律賓及印尼等華人家族企業之組織結構與管理風格,

經過長期、持續而有系統的剖析,並透過深度訪談企業領導者後,發現華 人的經濟文化具有其悠久文化上特殊的風貌,稱之為中國式資本主義社會 (Chinese capitalism),其中父權主義(paternalism)是一大重要的構成因素。

Redding歸納出七大華人領導風格,分述如下(林龍和,2005;樊景立、鄭 伯壎,2000a;Redding, 1990):

(一)部屬在心態上為依賴領導者:部屬在心態依賴著領導者,並透過 忠誠的行為來獲取領導者的認同與信任。

(二)偏私性的忠誠讓部屬樂於服從:華人領導者對於自己所信任之部 屬會加以照顧與提拔。

(三)領導者體察部屬觀點,並隨時修改其權威模式:領導者會觀察部 屬之回饋,作為自我領導績效的了解,並隨時修正自身的領導模 式。

(四)權威是不能被部屬視而不見的:領導者不輕易分享他的權力,以 掌控他人的自由,並維護自身的權威。

(五)階級中具有社會距離及冷漠存在:華人社會中重視輩分層級,父 親的角色是冷淡且有距離的,此觀念延用於社會中的所有組織中。

(六)考量領導者的意圖而保持鬆散的制度:領導者不會將計劃詳細告 知部屬,以保留讓部屬可以自我運作之彈性空間。另外,此作法 亦可在部屬表現不好時,讓雙方不至於發生尷尬場面。

(七)領導者猶如模範與良師:領導者要有德行、仁慈、憐憫、誠實、

忠誠與禮節等,以作為部屬學習、效法之圭臬與榜樣。

Redding 和 Silin的研究結論相同的是兩者皆提及權威領導與道德領

導,然而Redding的研究長達二十年,當中抽取的樣本也涵蓋許多華人家族 企業,所以,其信、效度較Silin為佳(蔡秉峰,2003)。此外,Redding 提出仁慈領導的概念,認為仁慈是指「像父親般照顧、體諒部屬」與「對 部屬的觀點敏感」,對華人家族企業的社會學分析極具啟發性(周怡君,

2006;曾素惠,2008;鄭莉伶,2007;陳裕國,2011)。Redding(1990)也 指出華人社會有非常明顯的人治主義傾向(personalism),也就是說「人」

的因素常常是影響決策的關鍵;然而華人企業也有許多的優點,如:部屬 服從性高、策略有彈性、能快速將理論轉化為具體行動。

三、Westwood and Chan的研究提出職權的概念

Westwood and Chan(1992)提出了職權(headship)的概念,認為西 方文化注重民主和參與的風格,強調領導者透過本身的行為或人格,去影 響部屬,以達成組織目標。然而東方可能較習於接受專制、命令的風格,

意指領導者位居之地位,控制了組織所有的資源及決策(樊景立、鄭伯壎,

2000a;夏小琪,2006;Westwood & Chan,1992 ;Westwood,1997)。

Westwood and Chan提出職權/領導(headship/leadership)模式,包含 二大特色、八大構面及九大策略:

(一)二大特色

1.命令與服從的需求:

東方文化為一種高權力文化,即權力分配不均,具有階級結構的 存在。因為東方文化的階級制度主要以「父權」為核心,強調人們要 尊重權威和忠於自我角色地位,此結構使成員易於接納階級間的不平 等,甚至於形式的上司-部屬之間的關係(林龍和,2005;Westwood &

Chan,1992)。

2.和諧的需求:

東方社會文化中,組織和諧可以鞏固權力,因為組織文化如果不 和諧,可能威脅到領導者地位。和諧重於效率,故組織和諧為東方領 導架構之關鍵價值(林龍和,2005;Westwood & Chan,1992)。

「命令與服從」與「和諧」的兩大需求可以相輔相成,因為堅守 自我的角色地位及接受權威,有助於和諧之維持,而階級與權威結構 需要和諧的文化來支持(謝金青,2004)。領導者確保部屬的忠誠,

鞏固其地位。

(二)八大構面

職權/領導模式透過「命令與服從」與「和諧」兩大需求基石,發 展出八大構面(謝金青,2004;吳尉嘉,2010;Westwood & Chan,1992):

1.員工依賴導向:東方社會的組織決策方式為中央集權,領導者擁有決 定組織一切的家長般權力,與西方領導者在決策時對外開誠布公不 同。而部屬對於這樣的方式是認同的,是合法的,不會期待去參與重 要的決定。

2.人格主義:東方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和「人際關係」,規章、命令 和職權是不確定的。組織決策並非取決於客觀的準則或方法,而是倚 賴領導者的個人決斷力與直覺,因此,人際關係對於決策品質的影響 很大,人際關係的品質才是對決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因素,這意味著 強調人與人的互動品質。因此,領導者領導力的強弱取決於其所建立 的情感網絡,這種特色和西方文化根據客觀的標準與方法及法定職權 有極大的差異。

3.精神領導:東方社會的領導者被期待表現出精神領袖,期待被視為具 有崇高的道德,故其展現出卓越的道德態度與行為,以扮演組織中的 楷模。其表現如博愛、憐憫、誠實正直、富同情心、謙遜、按規矩行 事,以達到領導的合理性,並以其卓越的道德態度與行為的展現來扮 演團體中的模範角色。

4.塑造和諧:東方領導者的重要領導任務為塑造和維持和諧,和諧氣氛

4.塑造和諧:東方領導者的重要領導任務為塑造和維持和諧,和諧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