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主要涵蓋兩大部份,首先探討寬頻網路之興起以及其所衍生出的數位落 差現象在資訊社會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進而歸納世界各國對於寬頻網路的定義 以及目前各類的固定與行動寬頻網路接取技術。另一方面,本章也探求普及服務 的起源與理論基礎,彙整國內外從過去到目前對於普及服務的論述,除了了解普 及服務相關議題的最新發展之外,同時也藉由文獻的回顧以區別本研究與過去研 究的差異之處。

第一節 寬頻網路

一、資訊社會中的寬頻競賽與數位落差

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一詞最早起源於 1960 年代的日本,出現在

建築師 Kisho Kurokawa 以及歷史人類學家 Tudao Umesao 於 1961 年的一次對話 中。資訊社會一詞出現在書面文字上則是在日本 1964 年的《資訊社會的社會學》

一書。然而,經過幾十年的變化,資訊社會才逐漸衍伸為目前大眾所認同的觀點 (Karvalics, 2007)。 

 

在預測未來社會遠景的著作當中,Toffler 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與 Naisbitt 的《大趨勢》(Megatrends)這兩本膾炙人口的書籍都宣稱資訊社會的來 臨。Toffler 與 Naisbitt 認為資訊已經繼土地、勞力、資本之後,成為經濟生產活 動的第四大要素。具體而言,資訊社會的定義就是暢通無阻的資訊可以促使附加 價值的創造與利用,使稀少資源的分配更為平均,資源的利用更具效率,最終將 可以提昇社會、國家的競爭力與公眾的福祉。在二十一世紀中,資訊社會中的個 人或團體,若無充足的資訊可以運用,就會處於劣勢的地位(項靖,2003)。 

 

Webster(1995)在《資訊社會理論》一書中曾歸納資訊社會在五大面向上 的定義: 

1. 科技面定義-

如同 Naisbitt 所言,「電腦科技之於資訊時代,就如同機械化之於工業革命。」

這是最常見的資訊社會定義,認為資訊處理、儲存、傳輸等方面的發展,以及電 腦和電信傳輸工具的成本下降,使之得以運用於生活各方面,並使社會連帶發生 變化。電腦的相連成網如同電力方格,將每個家庭、辦公室、工廠、商店連接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來提供電力,是一種提供資訊的「資訊方格」(information grid);整體的數位 網路則提供骨幹以支應資訊社會的需要,可以說微電腦之力將人類推向新的「矽 文明」(silicon civilisation)。

2. 經濟面定義-

這類的說法主要將一些資訊經濟現象加以量化分析,試圖找出資訊產業的規模及 動向,藉以建立測量資訊社會的標準。其中以 Machlup 最著名,他將五十個資訊 相關職業分為五個產業群,計算其經濟值並追蹤其在國民生產毛額中所佔的百分 比,結果發現確實有升高的趨勢,因此據以推論資訊經濟已隨著時間逐漸形成。

3. 職業面定義-

職業變遷是另一個測量資訊社會的標準,若社會上大多數職業屬於資訊工作,那 麼就等於進入了資訊社會,這個定義的取向通常會與經濟測量的取向結合。

4. 空間面定義-

資訊網路在資訊社會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這些網路將散落在各個地方的位置連結 成網,對於以往的空間及時間的組織及概念,產生了戲劇化的效應。如同 Giddens 所稱的「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空間的限制縮減了,時間本身 也萎縮了,身處資訊社會的人,在時間與空間上能擁有前所未有的選擇。

5. 文化面定義-

與以往的文化相較,當代文明承載了更多的資訊色彩,生活環境充斥著媒體,生 活的本質也概括為「符號化」(symbolisation)的觀念,許多學者認定我們已經 進入資訊社會,就是因為資訊的爆炸。

 

        May(2002)則認為資訊社會的討論通常伴隨著社會革命、新經濟、資訊政 治、國家衰退這四個面向。就社會革命而言,在資訊社會的討論中最重要的就是 認定新資訊科技是新時代領航者的論點,電腦革命廣泛被拿來與兩個過去的「革 命」互相比較,分別是印刷術的誕生以及工業組織的轉變。從新經濟面向關切資 訊社會的研究,則構成了「加州意識型態」(Californian Ideology)的基礎,其 核心思想是既存的社會、政治和法定權力結構將逐漸衰退、凋零,並被自主個體 擺脫束縛後的自由互動所取代。在資訊政治面向上,倡導者多半認為在資訊社會 中民主內涵以及參與模式的性質都在改變,儘管虛擬網路仍舊存有使用與控制公 共空間的問題。最後,在國家衰退的面向上,資訊社會的討論對政府存有潛在的 不信任感,並經常以直言不諱的形式呈現,這種方式使得市民社會足以成功對抗 國家,因為國家已經過時且不再是組織社會最有效率的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Pruulmann-Vengerfeldt(2006)則從另一個角度反映資訊社會的面貌,認為 資訊社會應該更廣泛包含資通訊科技使用的社會及文化面向,其論述著重在個人 層次如何使用資通訊科技,諸如個人對於網路的態度與評估、個人在什麼樣的資 源限制下接近使用資通訊科技、如何在各種環境使用資通訊科技與他人互動,以 及個人參與什麼類型的網路活動會形塑出怎樣的網路生活風格。

國際研究機構IDC/World Times自 1996年 即 開 始 建 立 「 資 訊 社 會 指 標 」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 ISI)以衡量「一個國家利用資訊相關設備來存 取、處理、利用與創造資訊的能力」。指標共涵蓋四大構面(資策會FIND,

2002;資策會FIND網頁http://www.find.org.tw/0105/trend/1162.htm):

1. 電腦資訊基礎建設-衡量電腦普及率、電腦連網比例與軟硬體之相對花 費,具體衡量項目包括:(1)平均家戶擁有的個人電腦數,或政府與企業中平 均每位員工擁有的個人電腦數;(2)學校中,平均每位師生所擁有的電腦數;

(3)非家用電腦部份的連網電腦比例;(4)軟體相對於硬體之花費。

2. 網際網路基礎建設-衡量上網人口比例與電子商務之花費概況,具體衡 量項目包括:(1)非農業工作力的商業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比例;(2)家戶的上 網人口數;(3)學校中師生的上網比例;(4)上網人口於電子商務之平均花費。

3. 資訊基礎建設-衡量相關通訊設備持有率、通訊費用與品質,具體衡量 項目包括:(1)有線電視普及率;(2)平均國民擁有的手機數、傳真機數、收 音機數、電視機數;(3)平均每家戶所擁有的電話線數目;(4)電話費率,電 話線錯誤率。

4. 社會基礎建設-衡量民主開放程度與人民教育素質概況,具體衡量項目 包括:(1)人民自由權;(2)報紙的普及率;(3)出版自由度;(4)中等學 校程度的人口比例、大專程度的人口比例。

由資訊社會指標可知,資訊社會與網際網路的關係密不可分,網路的崛起讓 資訊的傳遞穿越時空的限制,讓資訊暢所無阻的流通成為了可能。然而,正因為 資訊有了網路做為載具,因此在網路世界中的資訊量呈現了爆炸性的成長,龐大 且多元的資訊早已使得窄頻網路無法滿足現代人對於資訊取得的需求,取而代之 的是寬頻網路的應用。歐盟執委會委員 Viviane Reding 就曾指出:「高速網路是 資訊社會的通行證,是經濟成長的必要條件」(EC, 2008b)。

與 Viviane Reding 想法呼應的其實就是資訊經濟(Information Economy)或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 或 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概念。依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澳洲政府的定義,資訊經濟是資通訊科技所帶來的經濟與社會活動轉變。在資訊 經濟中,資訊、知識和教育是商業與社會活動中的主要內容,然而資訊經濟並非 一種新的經濟型態,而是在資訊經濟中,以資通訊為主之創新的快速發展與散布 正在改變社會中的所有產業部門與社會面向。簡言之,資訊經濟所依據的就是知 識、資訊與服務,而非有形商品和服務的交換。

此外,依據 OECD 於 1996 年的定義,知識經濟是指以擁有、創造、獲取、

傳播及應用「知識」為重心的經濟型態,主要以人力資本、知識累積及使用做為 主要的生產要素。例如,運用新的技術、員工創新、企業家的毅力與冒險精神,

做為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我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則認為知識經濟是超越資 本、有形資產和勞動力等傳統的生產要素,與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並列的新經濟 型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網頁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27 5&ex=+&ic=)。

無論是資訊經濟或知識經濟,都有賴寬頻網路做為資訊傳遞的重要媒介,世 界經濟組織於 2010 年公佈的調查報告就顯示,全球的寬頻網路使用者已經在 2009 年超過了十億。2009 年 9 月,有超過 4 億 6500 萬的有線寬頻網路使用者,

較 2004 年 12 月時成長了三倍。無線寬頻網路的使用者更以驚人的速率成長,在 2009 年 9 月時已超過了 5 億 7500 萬,幾乎是 2004 年 12 月底的 20 倍。預估到 了 2013 年,如果將目前的窄頻網路都進行升級,則全球有線與無線寬頻網路的 使用者會超過三十億。由此可見,對於寬頻網路的需求在未來只會呈現不斷增加 的趨勢,世界各國有鑒於寬頻網路在資訊社會中的需求性以及寬頻網路為國家帶 來的重大影響,於是紛紛開始提出高速寬頻網路的建置與接取計畫,展開一場國 際的寬頻競賽。

日本提出 u-Japan 推動計畫,預定在 2015 年提供日本 100%的家戶接取 100 Mbps 以上的超高速寬頻網路;南韓提出的國家資訊化發展願景則是在 2013 年提 供韓國 85%的家戶接取 50~100 Mbps 的有線寬頻網路,最高的傳輸速率可達 1 Gbps,同時也要提供 30 萬用戶接取平均 10 Mbps 的無線寬頻網路;英國政府則 頒佈數位英國最終報告,提出要在 2017 年讓全英國 90%以上的家戶可以接取到 次世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美國也公告了國家寬頻計畫,預

日本提出 u-Japan 推動計畫,預定在 2015 年提供日本 100%的家戶接取 100 Mbps 以上的超高速寬頻網路;南韓提出的國家資訊化發展願景則是在 2013 年提 供韓國 85%的家戶接取 50~100 Mbps 的有線寬頻網路,最高的傳輸速率可達 1 Gbps,同時也要提供 30 萬用戶接取平均 10 Mbps 的無線寬頻網路;英國政府則 頒佈數位英國最終報告,提出要在 2017 年讓全英國 90%以上的家戶可以接取到 次世代網路(Next Generation Network, NGN);美國也公告了國家寬頻計畫,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