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尋找正向意義 (silver lining) 、與經驗的重新解構( reframing ); 以及人本取向 技術則運用處理情緒反應的技術與促進同理反應的技術,近年來對於過動以及

專注力不足、衝動等的行為,也開始有神經回饋相關的治療能提供青少年不同 程度的改善。

(三)親職諮詢

在經歷青少年的治療經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到醫院的父母親經常訴苦老師 對他們的不是,家長們反芻這些壓力找不到出口只好往醫院送過來,有時候似 乎會經歷著深淵;長期以來學校中如果老的無力以及盼望這些家長能多為孩子 做一些努力,以減輕他們的痛苦,而看不到家庭也相對等的盡力,誤會衝突跟 溝通不良就此而產生,甚至可能會惡性循環,老師和家長就有很多對對方的猜 測,甚至在學校的個案討論會上彼此爭執,引發口舌論戰。

因收容是對少年的隔離、保護也是暫時處份,以往不願意跟父母互動的少 年,在少觀所內有反省了時間與機會,當父母來接見時可進一步有機會親子溝 通,機長多聽心理師的建議,也跟心理師保持著高度合作的互動關係,主動討 論有關教養的細節,這些家長幾乎是跟少年們同步學習,收容的階段,家長教 養的改變意願較為強烈,事後經研究者詢問,他們接受了建議,而且也正努力 朝著建議繼續執行,也感受到孩子改變的效果。

如何改革家庭環境,重新迎接收容少年返家,進行新的教育與監督計畫為 心理師可以提供的親職諮詢方向。

一般論述

5

或 譯 文

(四)團體治療

團體治療可運用團體發展理論與介入技術如:理解與促發團體之發展 階段、認可少年之參與、觀察團體反應、促使所有成員參與團體、主題討論 相關技術。舉例說明,為配合科學實徵之毒品犯處遇模式,透過結構化團體,

經由影片講解示範、成員間的交流、認知行為遊戲活動三種主要小團體諮 商策略,讓入所少年在有效率地完成「正確用藥與醫療諮詢」、「戒毒成功 人士教育」、「成癮概念及戒癮策略」、「家庭及人際關係」、」「職涯發 展與財務管理」、「毒品危害及法律責任」、「衛生教育與愛滋防治」七大 面向等心理療癒短期模式,以符合法務部矯正署度科學實證之毒品犯處遇需 求。

1.

方案之執行

在科學實證毒品犯處於模式的計畫心理師開辦小團體課程,目標在於

(1)

協助成員探索毒品對自身之影響,提昇戒毒動機。

(2)

教導成員覺察復發 情境與因應技巧,預防復發。

(3)

增進親子溝通的效能與品質,協助成員認 識家庭關係,了解家庭對自己而言的意義,並在過程中學習認識自己的價 值。

(4)

增加對成員發展與使用藥物之動機的理解與覺察。

(5)

促成成員能夠 賦能,真正落實毒品不再犯,並使未來主動成員防毒宣導之小勇士。表一為 小團體內容課程。

2.

課程概述

根據表一之團體執行方案,將課程細部內容詳述如下。

表1:小團體內容課程

梯次 主題 團體進行方式

第一次 正確用藥與醫療諮詢 閱讀文獻以及衛教 第二次 戒毒成功人士教育 戒毒紀錄片賞析與評論 第三次 成癮概念及戒癮策略 團體討論與交流

第四次 家庭及人際關係 桌遊

第五次 職涯發展與財務管理 桌遊

第六次 毒品危害及法律責任 閱讀文獻與案例分享 第七次 衛生教育與愛滋防治 藝術治療—海報製作

青少年犯罪分析與處遇模式探究— 以臺南少年觀護所為例

1

)第一梯次正確用藥與醫療諮詢

藥物是指任何能改變情精神狀態或身體功能的化學物質,跟毒品有雷同之 處,毒品與藥物濫用已經成為毒品犯的不歸路,對社會的危害也趨嚴重,例如,

在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列管唯一級毒品的嗎啡,同時也可以做為醫療性質,

能夠減輕病患疼痛,物質被視為「毒」或者是「藥」,通常是基於劑量、使用 方式,還有是否有違法議題。少年對於毒品的醫療認知有限,正確使用藥物的 資訊管道也較為匱乏,朋友吸毒,接受引誘自己也吸毒幾乎是必經過程,所以 單純的呼口號宣傳並不能有效嚇阻毒品氾濫的發生,因此,我們在團體設計中,

必須進行衛教宣導,藉由著衛教知識,教導成員正確用藥的醫療概念,以及提 供醫療諮詢的機會,讓成員在無知的世界中,為自己的出路找到解答,而且可 以有長久性深遠的改變影響。

2

)第二梯次:戒毒成功人士教育

藉由紀錄片的探討、分析、詮釋,透過實際戒毒成功人士的分享,讓少年 們了解戒斷症狀是那些

?

走上歧途的原因、有哪些誘惑

?

以及何以複吸率這麼

?

最困難的就是完全強制隔離不再犯,經由團體成員的探討,使成員有更好 的楷模學習,讓戒毒成功的人士能夠鼓勵、引為借鏡,使吸毒少年能夠有毅力 遠離毒品。

議題一

(

影片一

)

:《紀錄

大時代》戒毒所

(2)-

傷痕

:

害己及人

新型毒品如冰毒對於人大腦的損害遠超我們的想像,吸食過多會讓一個人 徹底瘋掉。紀錄片引用在於跟收容人經歷貼近,讓青少年能夠感同身受

!

在戒 毒所採訪時有個戒毒人員表示又一次他為了追求毒品的刺激,注射毒品劑量過 大,當場就休克了,如果不是及時送到醫院救治,他可能就這樣離開人世。在 吸毒的群體中有不少人因吸毒死去,有因產生幻覺跳樓的,有吸毒後開車無法 自控而出車禍的,有因為吸毒暴力情緒被放大在和別人爭執中被捅死的,有因 共用注射針具感染愛滋病而病死的。毒品在深深的傷害著吸毒者同時,也給他 們的親人帶來了無法彌合的傷痕。

議題二

(

影片二

)

:《紀錄

大時代》戒毒所

(1)-

沉淪

:

走上歧途

一般論述

5

或 譯 文 影片介紹在強制隔離戒毒所裡,這些強制戒毒人員接受了節目組的專

訪。在戒毒所裡,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嚴格而規律的生活。在得到戒毒所批准 後,他們中的一些向我們訴說了自己走上歧途的原因、對家人的懊悔虧欠,

以及對重返新生活的期許。

議題三

(

影片三

)

:吳金龍《戒毒一條龍》星火飛騰

336

故事中主角自小跟毒品為伍,更嚴重得患上精神病,每天不由自主地 活在幻想世界。不過今天他走出黑暗,找到自己人生,過往經歷足讓青少年 引以為鑑。

議題四

(

影片四

)

:《紀錄

大時代》戒毒所

(5)-

歸去

:

魔鬼的誘惑 影片介紹,在北京天堂河強制隔離戒毒所中有很多人是多次吸毒被抓 的“二進宮”甚至“三進宮”人員。戒毒後複吸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有報 導稱戒毒人員的複吸率高達

90%

。高複吸率背後不僅僅是毒品本身的誘惑,

還有他們回歸社會後面臨的家庭、工作、經濟等各方面問題。曾經在北京做 古董生意的李維奇在結束兩年的強制隔離戒毒期後回歸社會,他又回到了他 熟悉的古董圈,身邊的朋友依舊是從前的毒友。結果禁不住誘惑又複吸了,

如今是他第二次被強戒了。當我們問他知不知道回到原來的圈子會再次複吸 時,他說他當然知道,但是他也只能在這個圈子裡賺錢,這個圈子是他的飯 碗,離開這裡他也不知道該去哪兒。從影片中協助青少年收容人,提醒出所 後的高複吸率,介意討論環境中的脆弱因子有哪些,給青少年作為警惕。

由影片來探討:

1.

少年可能獲得初次之藥物來源,並知道進一步濫用之 藥源;

2.

青少年習得使用藥物之方法;

3.

青少年了解藥物效果,產生對藥物 效果之期待;

4.

青少年有時尋求同儕團體的接納,以使用藥物表示認同,團 體也會要求成員濫用藥物以示效忠。這些議題能夠幫助少年思考,如何才能 夠真正的阻斷對藥物的誘惑以及如何預防複吸率問題

3

)第三梯次:成癮概念及戒癮策略

具有改變個人情緒與知覺之藥物,通常被稱為心理活動藥物,可經由

青少年犯罪分析與處遇模式探究— 以臺南少年觀護所為例

影響意識、思考及情緒而改變人的行為。通常心理活動藥物包含三類,即興奮 劑、抑鬱劑及迷幻劑。藥物濫用所指稱之藥物,除前述心理活動藥物外,尚包 括大麻類、鴉片類及有機溶劑類。與藥物濫用有關的一些名詞,包括藥物成癮、

藥物誤用、麻醉藥物成癮,當一個藥物濫用者多次使用藥物而成習或成癮後,

將對個人身心及社會安全構成相當的危險性。

延續第一梯次的課程,引導個案思考成癮的流程,回想過去自己使用毒品 的歷程,並認識何謂耐受性、藥物戒斷等定義,透過詳細的案例分享,並透過 團體成員間的相同經驗與共鳴,討論出成癮的流程,並引用行為治療理論,教 導成員如何繪製自己的行為紀錄表,找出行為治療理論中的前置事件、增強物、

嫌惡刺激、行為後果、行為的強度以及頻率等紀錄,以利於進行行為分析如表 二。

瞭解青少年進入藥物世界,其成長背景、發展過程中的障礙及自我特質均 應考慮在內,就特質而言,例如衝動性高、自制力弱、追求刺激、自尊心低,

這些性格都易於導致濫用藥物的行為。有學者將酗酒青少年的特質歸納,現將 此等特質亦可反映出青少年之所以濫用藥物的一些狀況:如焦慮與沮喪:這類 青少年在緊密的人際關係中常覺得不自在,緊張、無法放鬆,而沮喪的感覺常 伴隨疲倦、無精打采、生活在過去、為自己難過。以及情緒上的憤怒:借用藥 物表達對自己的憤怒,想要懲罰自己,亦是企圖毀滅他人的一種方式。

表2:成癮行為分析表與範例

前置因子 情緒 認知 行為 增強物 復發因子 後果

交友複雜 自卑 價值觀扭曲 衝動控制 獲取金錢

貪圖利益 渴望 販毒 被認同 朋友引誘 再度吸食

環境適應 憂鬱 友誼 經濟匱乏 再度犯案

心理因素 低自我效能

我不值得 爭取更好

生活

犯罪事實 金錢 父母管調 態度

一般論述

5

或 譯 文

或 譯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