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動機

台灣1是個多族群社會,數百年來閩南、客家、外省與原住民族共同建立起多 元的語言和文化寶庫。2對執政者而言,在執政便利的優先考量下,自然需要制定 全台通行的標準語。此舉雖有效解除語言上的隔閡,卻嚴重壓制了其他族群的語 言發展。其中,又以對原住民族的語言發展影響最鉅。一來,身為少數民族的原 住民,語言保存本來就不容易,倘若日常生活中又長期僅用標準語,影響所及不 只是個人母語能力的流失,更可能導致整個族群語言轉移。目前,台灣各原住民 族群都已普遍面臨這個現象。

在所有原住民語中,筆者特別聚焦於雅美/達悟語的理由有二:首先,就人口 數而言,蘭嶼雅美/達悟族屬於較小的族群,語言流失的問題因而較其他族群嚴重,

亟需各界對雅美/達悟語投入更多關注。其次,學者(移川子之藏 1931; Asai 1936:3-6;

李壬癸1999:8-31)考證,雅美/達悟族不管在語言或文化淵源上都與菲律賓巴丹群 島聯繫較緊密,而與台灣其他的原住民族存在顯著差異。筆者認為,獨特的文化 淵源與獨立的地理位置使蘭嶼自成一語言社群,雅美/達悟語的發展與語言社群的 互動應深具研究價值,因此,本論文即以語言社群脈絡為主要研究途徑,探討雅 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和語言變化。3

1「台」、「臺」二字,本論文統一使用「台」字,文獻引言、書籍或機構名稱則不在此限。

2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目前共採認十四個原住民族群,除了延續日 治時期人類學者區分的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雅美/達悟九族外,近 年陸續採認邵族(2001)、噶瑪蘭族(2002)、太魯閣族(2004)、撒奇萊雅族(2007)以及賽德克族(2008)。

3 近年來,雅美/達悟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逐漸獲得重視,相關著作如:李壬癸、何月玲(1988),何德 華(1995), Chen (1998), Lin (2007), Rau et al. (2009)等。

1.2 研究問題

本論文旨在探究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和語言變化

(language change)兩大論題。語言接觸,依(Weinreich 1953:1)之見,當說話者在同 一個空間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即可視為語言接觸,語言接觸後,可能進一步造 成彼此的語言變化。何謂語言變化?依Holmes (1992:211-212)之見,當語音、詞彙 或語法等各種語言形式隨著時間不斷演變而逐漸與原始形式產生差異時,即為語 言變化。

語言接觸部分,本論文考察重點有:

1. 歷史上,雅美/達悟語曾與哪些外來語言接觸?造成語言接觸的原因為何?

2. 促進外來語言傳播的途徑為何?外來語的普及情形為何?

3. 當語言社群同時存在兩種以上的語言時,社群成員的語言使用情形為何?

語言變化方面,考察重點有:

1. 語言接觸後,雅美/達悟語在哪些層面上產生變化?

2. 承上題,造成語言變化的因素為何?

3. 語言社群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何?

1.3 語言名稱選用

本論文共提及雅美/達悟語、日語、華語三個語言,語言名稱的選用及考量因 素如下:

1. 雅美/達悟語

明治三十年(1897),日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於赴蘭嶼考查發現當地人以“Yami”

自稱,此後「雅美」便成為官方採認的族名。4民國八○年代以來,隨著族群意識 抬頭,部分族人認為雅美“Yami”在母語中無實際意義,且當地人向來以“pongso no tao”(島上的人民)自稱,因而主張正名為達悟族(“tao”,人)。民國八十七年(1998),

原民會曾於蘭嶼鄉椰油國小召開正名座談會,然族名問題始終未達共識。目前,原 民會的作法是將雅美族(達悟族)兩個名稱並列。筆者訪問過程中,也多次遇到 受測者對族名認定不一致的情形。因此,本論文中文部分一律將雅美/達悟並列,

英文則統一稱為“Yami”。

2. 日語與華語

Appel & Muysken (1987: 1)指出,語言接觸歷程大致反映出國家或民族間的交 流史,語言社群今日的狀態可以說是歷史活動下的產物。同樣地,自蘭嶼被劃入台 灣版圖後,該語言社群的發展便與台灣的社會、政治發展休戚與共。

清朝末年以來,台灣先後歷經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不同時期的執政者,

基於統治上的便利及促進族群溝通等因素,無不大力推行語言政策。日治時期,

總督府廣設初等教育機構,希望藉此達成「普及国語」的目標;國民政府時期,

則以義務教育和「國語運動」為途徑,強化推展華語的成效。就執政者的角度而 言,不同時期執政當局皆大力推行「國語」;但就語言的角度而言,日治時期的「国 語」指的是日語;國民政府時期的「國語」則是華語,為避免閱讀時產生混淆,

行文時除了文獻引言或專有名詞外,直接以日語或華語稱之。

1.4 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計六章:第一章導言,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考察重點,並說明 語言名稱之選用。第二章語言社群簡介,依序介紹蘭嶼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蘭嶼的歷史沿革以及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歷程,並介紹蘭嶼人口和產業活動的

4 鳥居龍藏(1996:252)。

今昔變化,以便將雅美/達悟語的發展與語言社群的社會歷史脈絡相互聯結。第三 章文獻回顧,筆者參閱(一)語言接觸與借用(二)雙語與分語現象(三)社會 語言學觀點的語言變化(四)語言轉移等四大領域的研究論著,以作為本論文之 理論架構。第四章研究方法,依序說明深度訪談法、引出(elicitation)法、問卷調查 法的考察內容以及執行流程。第五章結果與討論,第一節為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 觸,筆者整合深度訪談蒐集而得的口述語料與文獻資料,說明雅美/達悟語與日語、

華語的接觸過程,進而考察語言接觸後,語言社群的發展狀態。第二節雅美/達悟 語的語言變化,首先列出雅美/達悟語日語借詞類別,並探討詞彙接觸過程中,雅 美/達悟語的反應機制與詞彙競爭結果。其次,本論文以年齡、性別、社會網絡三 個社會變項,考察不同群組的語音變化和語言使用模式,進一步推測日後語言社 群的發展趨勢。第六章結論,簡述本論文的研究貢獻與成果,同時提出該論文的 侷限以及待日後深究的論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