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成果

在文檔中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頁 113-116)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6.2 研究成果

蘭嶼原為一獨立的單語社群,清朝末年甲午之役後,因台灣治權轉移之故,

開啟雅美/達悟語與日語接觸的序幕。日治時期,總督府廣設初等教育機構以推行 日語。就蘭嶼而言,在地理隔閡以及禁止外人墾殖的限制下,初等教育機構成了 傳播日語的首要途徑,透過學校教育習得日語的學童,便順勢成為語言社群裡少 數的雅美/達悟-日語雙語者。是時,日語主要作為政令宣導和教學之用,雅美/達

悟語則用於家庭成員和朋友之間,形成語言高度分工的分語現象。但從學齡兒童 人數有限、日語普及率不及兩成看來,雅美/達悟語和日語接觸後並未形成廣泛的 雅美/達悟-日語雙語現象,語言社群接近 Fishman 所謂有分語但無雙語現象的狀 態。

國民政府領台後以華語作為全台通行的標準語,自國民政府領台至民國五○

年代末期,施行國民義務教育使雅美/達悟-華語雙語者急速增加,語言社群逐漸 形成廣泛的雅美/達悟-華語雙語現象。但華語通行範圍僅限於行政部門和學校,

學校以外的場域仍以雅美/達悟語為主要語言。由此觀之,該時期語言社群較接近 兼具分語和雙語現象的狀態。

民國六○年代以來,在國民義務教育年限延長以及華語人口遷入等因素的影 響下,目前中年世代以下的社群成員大多具備流利的雅美/達悟-華語雙語能力,

惟雅美/達悟語和華語的使用場域已不再高度互補──年輕世代在家庭場域廣泛使 用華語,雅美/達悟語也列入學校課程,因此,今日的語言社群較接近Fishman 所 謂有雙語但無分語現象的狀態。

語言變化方面,為通盤看出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變化,本論文分別從語言的微 觀和鉅觀層面考察之。微觀層面旨在考察雅美/達悟語的日語詞彙和語音變化,鉅 觀層面則聚焦於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轉移。首先,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部分,雅 美/達悟語與日語接觸後,因文化差異、語言聲望、語言使用的實際需要等因素陸 續借入日語詞彙,其中,以時間和現代社會類借詞為大宗──前者有助於社群成 員培養新式時間觀念;後者則可看出語言社群在社會型態以及物質、精神層面的 轉變。詞彙接觸時,雅美/達悟語說話者有借用或自創詞兩套機制。但在雅美/達悟 語自創詞表義功能有限且歧異度高的情況下,基於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和便利性,

雅美/達悟語說話者傾向直接使用日語借詞。日語借詞被借入雅美/達悟語後,部分 日語音段需歷經語音整合的過程。一般而言,雅美/達悟語說話者傾向以原有、發

音相近的語音取代日語音段。值得注意的是,當日語借詞中出現/s/ [s], /su/ [s], /tsu/ [ts]等組合形式時,雅美/達悟語說話者並非以發音相近的音段取代之,而是 模仿日語語音。但這些語音只見於日語借詞,未成為雅美/達悟語的獨立音位。

雅美/達悟語的語音變化方面,本論文從年齡、性別、社會網絡三個社會變項 探討不同群組的語音表現。語料顯示,年齡和社會網絡強度是影響語音表現的重 要因素──較年長和社會網絡指數較高的群組維持/li/顎化(實際音值[])和選用 傳統脣齒音/v/(實際音值[v])的比例較高;反之,較年輕和社會網絡較弱的群組 /li/顎化現象流失(實際音值[l])和選用新脣齒音/v/(實際音值[f])的比例較高。

進一步考察不同世代兩性的語音表現可知,中、老年世代兩性在/li/顎化和脣齒音/v/

語音變體使用上皆無性別差異;但在青壯年世代中,女性/li/顎化現象流失和使用 新脣齒音變體的比例則明顯高於男性,這個結果大致呼應女性為音變先驅的說法。

最後考察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轉移現象。筆者從年齡、性別、社會網絡和對話 者四個面向考察雅美/達悟語說話者的語言使用模式。統計結果顯示,較年長和社 會網絡指數較高的群組,使用雅美/達悟語的頻率最高;其次,中年世代和中度社 會網絡的群組使用雅美/達悟語的比例約佔五成,雅美/達悟-華語混用者約佔三 成,其餘兩成則僅用華語;青壯年世代和社會網絡強度較弱的群組,僅用雅美/達 悟語者低於一成,雙語混用者約佔六成,僅用華語者則約佔三成。進一步聯結年 齡和性別變項後發現,老年世代兩性一律僅用雅美/達悟語;中年和青壯年世代中,

女性使用雅美/達悟語的比例雖略低於男性,但整體而言兩性的語言使用模式未存 在顯著差異。對話者方面,當對話者為較年長或與自己年紀相仿者,雅美/達悟語 仍是較通行的語言;當對話者為年紀較輕的晚輩時,則使用華語居多。值得注意 的是,家庭場域中,已有50%中年世代的父母親直接以華語跟小孩或晚輩溝通,

顯見雅美/達悟語正面臨急速的語言轉移。

綜觀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變化可知,雅美/達悟語在微觀和鉅觀層面皆已產生變 化,可以預期的是,當老年世代逐漸凋零後,舊有的語言形式可能逐漸被取代,

從而使雅美/達悟語的語言生態產生明顯的轉變。

在文檔中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頁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