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言接觸與借用

第三章 文獻回顧

3.1 語言接觸與借用

Weinreich (1953:1)認為,當說話者在同一個空間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即可視 為語言接觸。由此觀之,自古以來,語言接觸活動便在各地頻繁進行著。Appel &

Muysken (1987:1-6)指出,產生語言接觸的情況眾多,例如:居住於國界邊境的民 眾,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便產生語言接觸;再如個人旅行、通婚或國家間的貿易、

征戰等,都會造成語言接觸。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海外殖民探險和遠洋貿 易活動打破了語言接觸的地域框架,政經優勢者的語言經常連同殖民或貿易活動 擴展至相對弱勢的地區。二十世紀後殖民時代(post-colonial)以來,則是大批第三世 界移民遷移至北美洲或歐洲,其原鄉語言也隨之傳入移入地區,形成反方向的語 言傳播。

學者(Thomason 2001:2; Winford 2003:29)指出,除了直接對話外,語言亦可透 過電影、音樂、網路、文學作品等形式傳播,例如: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許多非 英語地區的民眾在各種管道的浸濡下也都具備英語能力。

語言接觸經常伴隨語言的借用(borrowing),Thomason (1988:21, 74-95)指出,

借用是受語(recipient language)說話者借用源語(source language)的語言成分,使外 來語言成分加到當地語言的現象。Thomason 指出,語言各個層面都可能被借用,

大體而言,輕度的語言接觸通常僅止於詞彙(lexical)的借用;頻繁的接觸則可能擴 及音韻(phonology)、構詞(morphology)或句法(syntax)層面的借用。其中,詞彙是最 常見被借用的語言成分。

所有詞彙中,詞彙的可借用性(hierarchy of borrowability)主要取決於詞類 (word-class)。前人研究(Haugen 1950; Poplack et al. 1988; Winford 2003:51)指出,由 於名詞和形容詞可單獨存在,因此,容易單獨被截取出來成為借詞;動詞則通常 是句子的核心,借用過程中需經歷語法層面的整合,因此不容易被借出。至於介 係詞、代名詞、連接詞等不具實義的功能詞因受到高度的語法牽制,是最不容易 被借用的詞類。

至於詞彙借用的動機,學者(Weinreich 1953:56; Ferguson 1971:13)認為,不同 文化體在接觸、互動的過程中,受語說話者接觸到來自源語的新事物或觀念,當 這些新事物或觀念在受語說話者所處的文化情境裡找不到相應的品項來稱呼時,

受語說話者為語言使用上的需要而借入源語的詞彙。許多語言社群在現代化過程 中,都曾經歷這個過程。此外,語言聲望(prestige)也是詞彙借用的重要因素──當 源語具有政治或經濟上的優勢時,受語說話者受到社會壓力(social pressure)的驅 使,而借用優勢語的詞彙,希望藉此獲得優勢群體的認同。

Haugen (1950)提到,受語說話者接觸新事物或觀念時,通常採取詞彙借用或 自創詞兩套機制:

1. 詞彙借用(lexical borrowings)

詞彙借用係指受語說話者以原詞為基礎進行不同程度的借用,其中,純粹借 詞(pure loanwords)和語義轉借(semantic loans)是較常見借用類型。純粹借詞指的是 直接借用原詞語音和語義(甚至字形),例如:雅美/達悟語直接借用日語的卡車 トラック/torakku/ [toakk]一詞。語義轉借則是沿用原詞的語音(和字形),語 義上則因應各受語的語言社群情境略作調整,使語義產生轉變的一種借用方式。

Bloomfield (1933:451-452)指出,常見的語義變化(semantic change)類型有語義 擴大(widening)、語義窄化(narrowing)以及隱喻(metaphor)三類,以下分別舉例說 明:18

(1) 語義擴大:中古英語 bridde 專指雛鳥,現代英語的 bird 泛指鳥類。

(2) 語義窄化:古英語 mete 泛指食物,現代英語的 meat 專指可食用的肉類。

(3) 隱喻:指同一個詞彙雖然產生語義變化,但新舊語義間仍具一定程度的相 關性。例如:古英語ceace 為顎、牙床之義,現代英語的 cheek 則轉換成 臉頰的意思;再如古英語cniht 為男僕、男孩之義,現代英語的 knight 則 轉變成具有正面含意的騎士、武士之義。

2. 自創詞(creations)

自創詞指的是受語說話者以自己的語言成分創造新詞,例如:桌子這項物品 傳入蘭嶼之初是以日語借詞つくえ/tsukue/ [tske]的形式存在,考量桌子的使用 功能後,雅美/達悟語說話者也以自己的語言成分創造了/pivatevatekan/(寫字的地 方)和/akanan/(吃飯的地方)兩個詞來指稱桌子。

此外,Winford (2003:33-37)提到,理論上,語言接觸時,彼此的地位是相等的,

因此,語言借用的方向也應該是雙向的。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弱勢的一方單向地借 用具有政經優勢的語言成分,形成不對稱的語言借用(asymmetrical borrowings)。在 某些情形下,語言不對等借用的情形比較緩和,這可能與說話者對自己的語言忠 誠度(language loyalty)和語言認同度(language identity)較高有關。

18 語義變化主要應用於歷史語言學領域,目的在考察詞彙的古今語義演變,亦可用來考察詞彙借 用後,原詞與借詞的語義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