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研究

在文檔中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頁 116-139)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6.3 未來研究

本論文在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和語言變化上已獲得初步成果,但仍有許多 未盡完善以及待深究之議題。首先,研究方法方面,受限於筆者的雅美/達悟語能 力,本論文主要透過請受測者唸字卡的方式蒐集語料。這個方法雖能在短時間內 獲得大量語料,但遇到無法辨識漢字的受測者時便有執行上的困難。此外,唸字 卡也容易使受測者感到緊張、不自在,進而導致不自然的發音。為解決此問題,

筆者仍需精進雅美/達悟語能力,希望日後能以自由談話的方式蒐集到自然語料。

其次,語料內容方面,本論文主要考察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但事實上,

雅美/達悟語與華語接觸過程中也借入大量華語借詞,甚至進一步以華語借詞結合 雅美/達悟語詞綴形成所謂的混合借詞(loanblend)。82但這一類借詞考察不易,在時 間的考量下,雅美/達悟語的華語借詞只能留待日後探討。

另外,筆者分析語音時發現,不同世代和不同部落的受測者語調(intonation) 也有所不同,惟目前只靠聽覺感知,在語料結果的客觀性上仍嫌不足,因此,

日後還需進一步結合語音分析軟體以提供更科學、更客觀的分析結果。

最後,同樣在時間因素的限制下,本論文採顯象時間法考察今日雅美/達悟語 的語言變化,希望日後能重返該語言社群進行真實時間的語言變化考察,同時 整合日治時期學者所採集的語料,以完整呈現雅美/達悟語百年來的歷時變異。

82 舉例來說,雅美/達悟語說話者會在動詞前綴 mi-後面接華語動詞,例如,mi 看電視;或者在靜 態動詞前綴 ma-後面接靜態動詞,例如,ma 奇怪。

參考文獻

一、中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大新書局編輯室編,1965,《綜合日華大辭典》,臺北:大新書局。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國語日報社。

李園會,1983,《日據時期之臺灣初等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李園會,1984,《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硏究》,高雄:復文 圖書出版社。

李壬癸、何月玲,1988,〈蘭嶼雅美語初步調查報告〉,《漢學研究通訊》,第 7 卷 第4 期,頁 224-232。

李壬癸,1992,《臺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系統》,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壬癸,1999,《臺灣原住民史 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何德華,1995,〈雙聲帶與雙語教育〉,《華文世界》,第 77 期,頁 17-34。

何德華,1995,〈雅美語的語言活力〉, 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小型研討會論文,中 研院民族所,6月16日。

何德華、董瑪女,2006,《達悟語:語料、參考語法、及詞彙》,臺北:中央研究 院語言學研究所。

何大安,1998 二版,《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

余光弘、董森永,1998,《臺灣原住民史 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品桐編譯,2001,《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教育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 : 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

(清)胡傳,1983,《臺東州採訪修志冊》,台北:成文出版社。

施添福等編,2001,《臺東縣史‧文教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編譯,1998,《我的台灣紀行》,台北:南天書 局。

徐大明等,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清)夏獻綸編審,1959,《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

夏曼‧藍波安,1992,《八代灣的神話》,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玉美纂修,2001,《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許文文,2003,《阿美語的日語借詞》,新竹: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佩賢,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耀宗,2008,〈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的教師角色分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第14 輯,頁 1-17。

黃宣範,1994 二版,《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2,《台灣的原住民──達悟族》,台北 : 臺原 出版社‧ 臺元藝術文化基金會,頁 124-126。

劉其偉,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編,1961,《臺東縣統計要覽 第十期》,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編,1970,《臺東縣統計要覽 第十九期》,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編,1980,《臺東縣統計要覽 第二十九期》,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編,1990,《臺東縣統計要覽 第三十九期》,臺東: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編,2000,《臺東縣統計要覽 第四十九期》,臺東:臺東縣政府。

謝震隆,2008,映像蘭嶼,臺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

關曉榮,2007,《蘭嶼報告 1987-2007》,臺北: 人間出版社。

蘭嶼鄉公所主計室編,2009,《蘭嶼鄉統計要覽 第六期》,臺東:蘭嶼鄉公所。

二、日文

大形太郎,1942(昭和十七年),《高砂族》,東京:育生社弘道閣。

鈴木作太郎,1932(昭和七年),《臺灣の蕃族研究(下)》,臺北:臺灣史籍 刊行會。

移川子之藏,1931(昭和六年),〈紅頭嶼ヤミ族と南方に列なる比律賓バタンの 島瓡。口碑傳承と事實〉,《南方土俗》第一卷第一期,頁15-37。

稻葉直通、瀨川孝吉,1931(昭和六年),《紅頭嶼》,東京:生き物趣味の會。

臺東廳,1926(大正十五年),《臺東廳第八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27(昭和二年),《臺東廳第九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28(昭和三年),《臺東廳第十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3(昭和八年),《臺東廳第十二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4(昭和九年),《臺東廳第十三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5(昭和十年),《臺東廳第十四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6(昭和十一年),《臺東廳第十五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7(昭和十二年),《臺東廳第十六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東廳,1938(昭和十三年),《臺東廳第十七統計書》,臺東:臺東廳。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5(昭和十年),《高砂族の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 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3(昭和十八年),《高砂族の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 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44(昭和十九年),《高砂族の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 務局。

臺灣總督府官房企畫部,1940(昭和十五年),《臺灣常住戶口統計》,臺北:臺灣 總督府官房企畫部。

三、西文

Appel, Rene and Muysken, Pieter. 1987.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London:

Edward Arnold.

Asai, Erin. (淺井惠倫). 1936. A Study of Yami Language: An Indonesian Language

Spoken on Botel Tobago Island. Leiden: Universiteits boekhandel en

Antiquariaat J. Ginsberg.

Bloomfield, Leonard. 1933. Languag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Chambers, Jack K. 1995. Sociolinguistic Theory. Oxford, England: B. Blackwell.

Chambers, Jack K. and Peter Trudgill. 1998. Dialectology. 2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Hui-Ping. (陳慧萍). 1998.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Attitude among the Yami in Lanyu.

MA thesis, Providence University.

Clyne, Michael. 2003. Dynamics of Language Contact: English and Immigrant

Language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sold, Ralph. 1984.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Oxford; New York: Blackwell.

Ferguson, Charles A.. 1971 [1959]. Diglossia. In Dil, Anwar S. (ed.)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Use: Essays by Charles A. Fergus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ishman, Joshua A. 1971. Advance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 Volume 1. Hague:

Mouton.

Gal, Susan. 1979. Language Shift: Social Determinants of Linguistic Change in

Bilingual Austria.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spelmath, Martin and Tadmor, Uri (eds.) 2009. Loanwords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

a Comparative Handbook.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Haugen, Einar. 1950.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 210-231.

Ho, Arlene Y. L. (何月玲). 1990. Yami Structure: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Yami

Language.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Holmes, Janet.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London; New York : Longman.

Labov, William. 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lia Press.

Labov, William. 1994.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Volume 1: Internal factors.

Oxford;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Labov, William. 2001.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Change, Volume 2, Social Factors.

Oxford ;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Lin, Jasmine Yi-Hui (林宜慧). 2007.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n Yami Language Vitality

and Maintenance. MA thesis, Providence University.

McMahon, April M S.. 1994. Understanding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roy, Lesley. 1987. Language and Social Networks. 2nd edition. Oxford; New York:

Blackwell.

Poplack, Shana; Sankoff, David and Miller, Christopher. 1988. The Social Correlates

and LinguisticProcesses of Lexical Borrowing and Assimilation. Linguistics 26

(1): 47-104.

Rau, D.Victoria. (何德華). 1992. Language Contact in the Philippines. Philippin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3 (1) & (2): 91-109.

Rau, D. Victoria, Hui-Huan Ann Chang, and Maa-Neu Dong. 2009. A tale of two diphthongs in an indigenous minority language. In Stanford, James N. and Preston, Dennis R. (eds.) Variationist Approaches to Indigenous Minority

Languag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homason, Sarah G.. 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omason, Sarah G.. 2001. Language contact: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Trudgill, Peter. 1974. The Social Differentiation of English in Norwich.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sujimura, Natsuko. (辻村成津子).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Malden, Mass.: Blackwell.

Weinreich, Uriel. 1953.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New York: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Winford, Donal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 Malden, Mass.:

Blackwell.

四、網路資源

內政部臺灣行政區域圖http://taiwanarmap.moi.gov.tw 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

達悟語線上詞典http://yamibow.cs.pu.edu.tw/index.htm 臺東縣政統計網站: 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 臺東縣觀光旅遊網http://tour.taitung.gov.tw

附錄一 深度訪談內容 日治時期蘭嶼教育所推展情形

筆者:日治時期每週上課天數以及上學/放學時間為何?

受訪者:日治時期每週上課五天,每天只上半天課,中午十二點就 放學了。

筆者:教育所設備是否充足?每個年級有獨立的教室嗎?

受訪者:日治時期紅頭嶼教育所的設備比較充足,有兩間教室,教 室裡有兩個不同年級的學生,老師各自把學生帶開上課。東清教育 所只有一間教室,所以不同年級的學生都聚集在一個空間裡,同樣 是各自帶開上課。

筆者:日治時期教師的國籍或族別為何?是否兼任其他職務?

受訪者:日治時期學校裡有日籍老師和台灣的原住民老師,平時多 由日籍老師從事教學工作,師資不足的時候原住民老師會來協助。

因為當時師資很缺乏,所以學校老師都是由駐在所的警員兼任的。

筆者:日治時期老師使用何種語言教學?是否有人擔任翻譯?剛入學時是 否曾面臨學習上的困難?

受訪者:老師一開始就用日語上課,可是學生剛入學的時候完全不 懂日語,所以如果遇到日籍老師的話,大部分時間都聽不懂老師在 教什麼,大概要到二年級開始才能真正進入狀況;但如果是台灣原 住民老師的話,因為原住民老師已經在蘭嶼居住一段時間,略通雅 美/達悟語,所以可以直接用雅美/達悟語較學,學生也比較容易理 解。

筆者:日語課的教材內容為何?

受訪者:剛入學的時候先學日語五十音,接下來老師會教一些常用

詞彙,例如:數字、身體部位、蔬菜水果、親屬稱謂的日語說法,

再來是短句和問候語,例如: 「我是一年級的學生」 、 「我的年紀小」 、

「放學回家吧」 。高年級的時候,有些日語比較好的同學已經可以 讀日文文章或用日文寫作。

筆者:除了日語課外,學校還教授哪些科目?

受訪者:教學科目還有寫字、算術、體育、唱歌,老師也會教學生 日本人的規矩和習俗。還有一門實科課,這門課通常是到戶外拔 草、搬石頭或整地,有長官來巡視學校的時候老師會叫學生去摘地 瓜、芋頭和抓鰻魚來宴請長官。

筆者:學校是否定期舉行學業評量?老師是否施予獎懲?

受訪者:日治時期也有定期的考試,每個老師的要求不一:有些老 師很嚴格,會用藤條處罰考不好的同學,部分同學因為怕被處罰,

考試時會偷看其他同學的答案;有些老師要求比較寬鬆,不會處罰 考不好的學生,只是提醒我們要認真。至於成績好的同學老師也不 會有特別的獎勵

筆者:是否有學生逃避去學校上課?逃學的原因為何?逃學是否會被處 罰?

受訪者:學生通常是因為考試考差了被老師打而害怕上學,其實那

些同學並不是真的那麼笨,有時候是因為聽不懂老師在教什麼。還

有一些同學是因為家住太遠,偶爾會偷懶不想去上課,逃學的人回

學校後會被老師打或罰做勞役。

筆者:老師是否曾宣布語言使用規範?在學校沒說日語是否會被處罰?

受訪者:老師宣布在學校裡要講日語不能講母語,但下課的時候學 生還是習慣講母語,老師聽到學生講母語並不會處罰學生,只會勸 導學生不能說母語,要說日語。

筆者:除了學校場域以外,是否會在其他場合使用日語?會教家人講日語 嗎?

受訪者:除了學校以外,不會在其他場合講日語,回家後也不會教 家人講日語。

筆者:日治時期警察宣導政令時,如何與當地居民溝通?

受訪者:日治時期一般民眾都不會日語,所以警察到民眾家中宣導 政令的時候會帶一個翻譯;如果是原住民警察的話,因為會講一點 雅美/達悟語,所以可以直接跟民眾溝通。

筆者:是否因為日語是官方語言而覺得日語的地位較高,雅美/達悟語的地 位較低?

受訪者:不會,因為即使在學校裡不小心說母語也不會被處罰,放

學後都講母語,母語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語言,所以不會覺得母語

地位比較低。

附錄一 深度訪談內容(續)國民政府領台以來蘭嶼初等教育推展情形

受訪者簡介

編號 年齡 性別 居住地(部落) 就讀學校 入學年齡 入學年度

7 64 男 漁人 椰油國民小學85 8 44

8 58 男 漁人 蘭嶼國民小學 7 48

9 47 女 椰油 椰油國民小學 7 58

10 39 女 朗島 朗島國民小學 8 68

11 34 女 紅頭 蘭嶼國民小學 7 71

12 29 男 東清 東清國民小學 8 77 訪談內容86

筆者:小學教師的籍貫及年齡層?

受訪者:國民政府領台初期學校老師大部分是外省人,年齡應該有 六十幾歲;後來台灣老師的比例逐漸提高,年齡約四、五十歲。另 外,幾位在台灣完成學業的蘭嶼青年也陸續返鄉教書。

筆者:課堂上老師以華語教學,剛入學時是否曾面臨學習上的困難?

受訪者:上小學以前根本不會講華語,加上早期的老師大多是外省 人,說話的時候都帶有各省份的口音,學習華語聲調的時候老師問 學生: 「請問這是第幾聲啊?」很多學生都不知道怎麼選。一些比 較不認真的同學學習狀況很差,跟老師講話時結結巴巴的很吃力,

老師也聽不懂這些學生到底要表達什麼,就覺得這些學生很笨。所

85 蘭嶼國小分班沿革為:民國三十六年(1947)椰油部落成立椰油分班,民國五十二年(1963)奉准獨 立設校。東清國小分班沿革則是:1.民國三十五年(1946)朗島部落成立朗島分班,民國五十六年(1967) 奉準獨立設校2.民國五十一年(1962)野銀部落成立野銀分班,民國六十四年(1975)成立野銀分校,

民國八十七年(1998)野銀分校裁撤。另外,民國五十七年(1968)九月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原國民 學校改稱國民小學。

86 國民政府領台後六位受訪者的入學時間跨越四十三年之久,所處時代不同每位受訪者學習經歷 也不盡相同,因此若有訪談內容無法整合處,兼採每位受訪者的說法以保留語料的完整性。

以學生一年級的時候都是半懂半不懂,一直要到二、三年級才會進 入狀況。民國六○年代以後華語已經相當普及,愈來愈多孩童進入 小學以前就已學會華語,入學後較沒有適應的問題。

筆者:每週上課天數?上學及放學時間?

受訪者:以前星期一到六都要上課,星期一到星期五讀整天,星期 六讀半天。起初是上午九點開始上學,下午四點放學,後來調整為 早上八點上學,下午四點半放學。

筆者:學校是否按照課表授課?

受訪者:一、二年級的時候比較會按照課表上課,三、四年級開始,

早上九點到學校,十點多老師就叫學生去撿木耳、抓青蛙、鰻魚、

蝦子給老師或者拿去勞軍;

87

有時候有些人要開墾土地老師也會叫 學生去幫忙。以前的學生比較像在出工差而不是在讀書。

筆者:學校的教學設備是否充足?每個年級有獨立的教室嗎?

8 號受訪者:我讀的椰油國小是分校,剛入學的時候學校只有一間 教室,因為一年級沒多少人,二年級也沒多少人,所以就一年級跟 二年級就擠在同一間教室上課,造成互相干擾的現象。

88

另一方面,

以前的教室是是用木頭搭的,屋頂用鐵皮搭建,鐵皮上面再蓋一層

87 9 號受訪者表示:「這聽起來這好像跟教育有點偏離,其實老師也要維持自己的生活,老師是吃 公家飯,被分派到蘭嶼他們也不願意,而且冬季的時候常常兩、三個月才有補給船停靠,有時候難 免動員學生。至於勞軍,以前這裡軍人好多,每個部落都有一個哨,勞軍活動很盛行,勞軍就是學

87 9 號受訪者表示:「這聽起來這好像跟教育有點偏離,其實老師也要維持自己的生活,老師是吃 公家飯,被分派到蘭嶼他們也不願意,而且冬季的時候常常兩、三個月才有補給船停靠,有時候難 免動員學生。至於勞軍,以前這裡軍人好多,每個部落都有一個哨,勞軍活動很盛行,勞軍就是學

在文檔中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頁 11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