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國際漢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inology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Education for Oversea Chines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Change on Orchid Island. 研究生:賴莉芳 Graduate Student: Li-Fang Lai 指導教授:許慧如 博士 Advisor: Dr. Hui-Ju Hsu 藤井倫明 博士 Dr. Michiaki Fujii 中華民國 100 年 2 月 February 2011.

(2)

(3) 謝誌. 完成這篇論文得力於許多人的包容和協助: 感謝家人的支持與包容,使我得以在堅強的後盾下專注研究寫作; 感謝慧如老師、藤井老師的悉心指導與鼓勵,助我從蒙昧中啟發,挫 折中堅定信念; 感謝口試委員的指教與建議,讓我重新檢視缺失,使論文更臻完備; 感謝每一位蘭嶼受訪者的無私和慷慨,沒有各位提供的語料,這篇論 文將只是空中樓閣,無從落實;其中,特別感謝蘇瑞清先生、鍾馬雄 先生以及賴美惠小姐給予的協助,使訪問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最後,感謝讀書小組成員:資芳、維真、彩蓉、成錦、瑜庭以及台文 所薈雯、怡君的時相討論與驅策,讓我得以循序完成這篇論文。 古語云: 「讀書之法,貴於循序致精;致精之本,則在居敬持志。」 語言學宏博精深,本論文只是我所邁出的第一步,期盼自己未來能以 勤勉、謙虛與謹慎的態度,持續在語言學領域探索精進。. 賴莉芳謹誌. ii. 2011 年 2 月.

(4) 摘要 本論文旨在考察蘭嶼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兩大論題。 語言接觸經常反映出群體間的政治社會關係,因台灣治權轉移之故,雅美 /達悟語分別與日語、華語展開接觸。語言接觸以來,該語言社群已經歷三個發 展階段:日治時期,雅美/達悟語和日語的使用場域高度互補,但在雅美/達悟 -日語雙語者有限的情況下,語言社群屬於有分語但無雙語現象的狀態。國民 政府領台至民國五○年代末,雅美/達悟語和華語的使用場域仍可清楚劃分;在 此同時,因推行義務教育之故,雅美/達悟-華語雙語者迅速增加,語言社群也 逐漸發展成兼具分語和雙語現象的狀態。民國六○年代以來,義務教育年限延 長以及華語人口遷入等因素,進一步強化了語言社群的雅美/達悟-華語雙語現 象,但雅美/達悟語和華語的使用場域卻開始相互滲透,不再明顯區隔。由此觀 之,今日的語言社群較接近有雙語但無分語現象的狀態。 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變化主要體現於三方面:首先,雅美/達悟語與日語接 觸後陸續借入日語詞彙,這些日語借詞不僅擴充了雅美/達悟語的詞彙層,後人 也可從大量匯入的時間詞和現代器物詞看出,語言社群裡現代時間觀念之形成 與物質型態的轉變。其次,本論文從年齡、性別、社會網絡三個變項探討不同 群體所使用的社會方言。語料顯示,較年輕和社會網絡強度較弱的群組/li/和/v/ 的音變比例最高,這個現象意味著,語言社群內/li/、/v/兩個音正處於不穩定的 狀態。最後,本論文從年齡、性別、社會網絡、對話者四個面向考察受測者的 語言使用模式。語料顯示,較年長和社會網絡指數較高的群組使用雅美/達悟語 的頻率比其他群組高。另外,當對話者為較年長或與自己同齡者,雅美/達悟語 仍是較通行的語言;當對話者為較年輕的晚輩時,則以使用華語的情形較常 見。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場域中,已經有五成中年世代的父母親直接以華語跟 小孩或晚輩溝通。顯然,年輕世代正面臨顯著的語言轉移,若未積極進行族語 復振,日後多數的語言社群成員可能直接將語言轉移成華語。 關鍵字:語言接觸、語言變化、社會方言、社會網絡、語言轉移 iii.

(5) Abstract The thesis aims to discuss language contact and examine language changes in the Yami language. As a result of the shift of governing power, the Yami speech community was forc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Japanese and Mandarin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 period, Yami and Japanese wer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Yami-Janpanese bilingualism, the speech community could only be regarded as diglossia without bilingualism. From 1945 to the late 1960s, as Yami came into contact with Mandarin, these two languages were highly domain-specific for different social functions. Meanwhile,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Yami-Mandarin bilingualism, the speech community had developed into 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 Since the 1970s, as the locals have had more access to Mandarin, Yami-Mandarin bilingualism had been broadly established within the speech community, but Yami and Mandarin had not been as highly domain-specific as that in the past, which had turned the speech community into bilingualism without diglossia. As the thesis discusses language changes in Yami,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Japanese loanwords in Yami, phonetic vari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nd language use pattern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influx of Japanese loanwords concerning time and modern innovations has not only expanded the lexicon of Yami but also signified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sense and material life in the Yami speech community. Secondly, phonetic vari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social dialects classified by age, gender, and social network fac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rticipants of the younger age and the weaker social network groups have higher percentage of phonetic variations, which also manifest the phonetic unstability in the Yami language. Finally, as the language use patterns show, older generations and those with stronger social network ties use Yami more frequently than other groups. Besides, when speaking to someone of the same age or older, the Yami people are accustomed to using Yami. When talking to younger generations, the Yami people tend to speak Mandarin instead.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fifty percent of the middle-aged parents use Mandarin exclusively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hildren at home, which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a rapid language shift from Yami to Mandarin within the speech community in the next few decades. Keyword: language contact, language change, social dialect, social network, language shift iv.

(6) 目錄 碩士學位論文通過合格證明書…………………………………….. i.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導言………………………………………………………..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問題……………………………………………………. 2. 1.3. 語言名稱選用……………………………………………….. 2. 1.4. 章節安排……………………………………………………. 3. 第二章. 語言社群簡介…………………………………………….. 5. 2.1. 雅美/達悟族的文化與語言淵源………………………………. 2.2.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6. 2.3. 蘭嶼的歷史沿革與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進程………………. 2.4. 人口概況與產業結構………………………………………... 9. 5. 7. 第三章 文獻回顧………………………………………………….. 12 3.1. 語言接觸與借用…………………………………………….. 12. 3.2. 雙語與分語現象……………………………………….......... 15. 3.3. 社會語言學觀點的語言變化…………………………………. 19. 3.4. 語言轉移……………………………………………………. 25. 第四章 研究方法………………………………………………….. 30 4.1. 深度訪談法…………………………………………………. 30. 4.2. 引出法…………………………………………………….... 34. 4.3. 問卷調查法………………………………………………………….. 38.

(7)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43. 5.1. 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 43. 5.1.1.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的語言接觸………………………….... 43. 5.1.2. 雅美/達悟語與華語的語言接觸………………………….... 50. 5.2. 雅美/達悟語的語言變化…………………………………….. 55. 5.2.1. 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 55. 5.2.2. 雅美/達悟語的語音變化………………………………….. 75. 5.2.3. 語言轉移………………………………………………… 92. 第六章 結論……………………………………………………….. 102 6.1. 研究貢獻……………………………………………………. 102. 6.2. 研究成果……………………………………………………. 102. 6.3. 未來研究……………………………………………………. 105. 參考文獻…………………………………………………………….. 106 附錄一. 深度訪談內容………………………………………………… 112. 附錄二. 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 附錄三. 受測者社會網絡指數統計……………………………………... 126. 附錄四. 受測者基本資料及語言使用模式………………………………. 122. 128.

(8) 圖目錄 圖次. 名稱. 圖 2-1. 古巴丹群語言分支圖……………………………………….... 圖 2-2. 蘭嶼鄉行政區域圖…………………………………………... 6. 圖 2-3. 日治時期以來蘭嶼的人口組成……………………………….. 10. 圖 2-4. 蘭嶼近十三年農戶數比例……………………………………. 11. 圖 2-5. 蘭嶼近八年遊客人數……………………………………….... 11. 圖 3-1. 國民政府領台以來華語和閩南語的互動發展…………………….. 18. 圖 3-2. 國民政府領台初期台灣的交疊分語現象………………………. 18. 圖 3-3. 今日台灣的夾層分語現象……………………………………. 19. 圖 3-4. 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縱軸為新語音……………………….... 21. 圖 3-5. 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縱軸為地方語音………………………. 21. 圖 3-6. 一般語音變體圖……………………………………………... 22. 圖 3-7. 1978 年奧地利 Oberwart 地區語言轉移情形…………………… 27. 圖 4-1. 論文研究架構……………………………………………….. 42. 圖 5-1. 昭和年間紅頭嶼教育所天長節紀念照……………………….... 45. 圖 5-2. 昭和四年(1929)紅頭嶼教育所師生……………………………. 45. 圖 5-3. 日治時期紅頭嶼教育所實科(農業)課上課情形………………... 46. 圖 5-4. 日治時期雅美/達悟語與日語的分語現象……………………... 圖 5-5. 國民政府領台初期雅美/達悟語與華語、日語的分語情形……… 52. 圖 5-6. 民國六○年代以來雅美/達悟語與華語的分語情形……………. 53. 圖 5-7. 蘭嶼語言社群發展概況………………………………………. 54. 圖 5-8. 雅美/達悟語日語借詞類別………………………………….... 56. 圖 5-9. 雅美/達悟語詞彙與日語借詞的競爭結果…………………….... 64. 圖 5-10.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元音比較圖………………………………. 65. 5. 49.

(9) 圖 5-11. 雅美/達悟語/li/語音變體圖………………………………....... 79. 圖 5-12. 雅美/達悟語脣齒音/v/語音變體圖…………………………..... 82. 圖 5-13. 近十三年蘭嶼語言社群成員的教育程度………………………. 101.

(10) 表目錄 表次. 名稱. 表 3-1. 雙語與分語現象交互作用下的語言社群………………………. 表 3-2. 語言變化類型……………………………………………….. 23. 表 4-1. 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受訪者…………………………………. 表 4-2. 深度訪談問題──日治時期入學者…………………………... 32. 表 4-3. 深度訪談問卷──國民政府領台後入學者……………………. 33. 表 4-4. 雅美/達悟語語言變化受測者……………………………….... 34. 表 4-5. 雅美/達悟語日語借詞調查表…………………………………. 36. 表 4-6. 雅美/達悟語詞彙調查表…………………………………….... 37. 表 4-7. 語言使用模式問卷…………………………………………... 38. 表 4-8. 社會網絡指數問卷…………………………………………... 39. 表 5-1. 日治時期蘭嶼兩所教育所的學生數…………………………... 47. 表 5-2. 昭和年間全台教育所學童就學率……………………………... 48. 表 5-3. 昭和年間行政區域外原住民族日語普及率……………………. 49. 表 5-4. 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時間詞…………………………….. 56. 表 5-5. 雅美/達悟語的日語借詞-現代社會類…………………........... 58. 表 5-6. 雅美/達悟語自創詞…………………….................................. 61. 表 5-7. 雅美/達悟語詞彙與日語借詞的競爭結果…………………….... 表 5-8.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的月份名稱………………………………. 63. 表 5-9.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輔音比較表………………………………. 66. 表 5-10.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音段對應特例…………………………….. 72. 表 5-11. 雅美/達悟語與日語音段對應總表…………………………….. 73. 表 5-12. 雅美/達悟語語音變化考察詞項………………………………. 75. 表 5-13. 雅美/達悟語語音變化考察組合………………………………. 76. 16. 31. 62.

(11) 表 5-14. 雅美/達悟語語音分析判斷標準………………………………. 76. 表 5-15. 語音表現-年齡× /li/顎化現象………………………….......... 77. 表 5-16. 年齡× /li/顎化現象統計結果………………………………….. 表 5-17. 語音表現-年齡×脣齒音/v/語音變體使用…………………….. 80. 表 5-18. 年齡×脣齒音/v/語音變體使用統計結果……………………….. 表 5-19. 不同世代兩性× /li/顎化現象統計結果……………………….... 83. 表 5-20. 不同世代兩性×脣齒音/v/語音變體使用統計結果…………….... 84. 表 5-21. 語音表現-社會網絡× /li/顎化現象………………………….... 86. 表 5-22. 社會網絡× /li/顎化現象統計結果………………………........... 87. 表 5-23. 語音表現-社會網絡×脣齒音/v/語音變體使用……………….... 88. 表 5-24. 社會網絡×脣齒音/v/語音變體使用統計結果…………………... 89. 表 5-25. /li/組詞彙音變比…………………………….......................... 90. 表 5-26. /v/組詞彙音變比………………………………....................... 表 5-27. 年齡×語言使用模式…………………………………………. 93. 表 5-28. 年齡×語言使用模式統計結果……………………………….... 94. 表 5-29. 不同世代兩性語言使用模式統計結果……………………….... 95. 表 5-30. 社會網絡×語言使用模式……………………………………... 96. 表 5-31. 社會網絡×語言使用模式統計結果……………………………. 97. 表 5-32. 對話者×語言使用模式統計結果……………………………… 99. 78. 81. 91.

(12)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動機 台灣 1是個多族群社會,數百年來閩南、客家、外省與原住民族共同建立起多 元的語言和文化寶庫。 2對執政者而言,在執政便利的優先考量下,自然需要制定 全台通行的標準語。此舉雖有效解除語言上的隔閡,卻嚴重壓制了其他族群的語 言發展。其中,又以對原住民族的語言發展影響最鉅。一來,身為少數民族的原 住民,語言保存本來就不容易,倘若日常生活中又長期僅用標準語,影響所及不 只是個人母語能力的流失,更可能導致整個族群語言轉移。目前,台灣各原住民 族群都已普遍面臨這個現象。 在所有原住民語中,筆者特別聚焦於雅美/達悟語的理由有二:首先,就人口 數而言,蘭嶼雅美/達悟族屬於較小的族群,語言流失的問題因而較其他族群嚴重, 亟需各界對雅美/達悟語投入更多關注。其次,學者(移川子之藏 1931; Asai 1936:3-6; 李壬癸 1999:8-31)考證,雅美/達悟族不管在語言或文化淵源上都與菲律賓巴丹群 島聯繫較緊密,而與台灣其他的原住民族存在顯著差異。筆者認為,獨特的文化 淵源與獨立的地理位置使蘭嶼自成一語言社群,雅美/達悟語的發展與語言社群的 互動應深具研究價值,因此,本論文即以語言社群脈絡為主要研究途徑,探討雅 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和語言變化。 3. 1. 「台」 、「臺」二字,本論文統一使用「台」字,文獻引言、書籍或機構名稱則不在此限。. 2. 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目前共採認十四個原住民族群,除了延續日. 治時期人類學者區分的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雅美/達悟九族外,近 年陸續採認邵族(2001)、噶瑪蘭族(2002)、太魯閣族(2004)、撒奇萊雅族(2007)以及賽德克族(2008)。 3. 近年來,雅美/達悟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逐漸獲得重視,相關著作如:李壬癸、何月玲(1988),何德. 華(1995), Chen (1998), Lin (2007), Rau et al. (2009)等。 1.

(13) 1.2 研究問題 本論文旨在探究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和語言變化 (language change)兩大論題。語言接觸,依(Weinreich 1953:1)之見,當說話者在同 一個空間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即可視為語言接觸,語言接觸後,可能進一步造 成彼此的語言變化。何謂語言變化?依 Holmes (1992:211-212)之見,當語音、詞彙 或語法等各種語言形式隨著時間不斷演變而逐漸與原始形式產生差異時,即為語 言變化。 語言接觸部分,本論文考察重點有: 1.. 歷史上,雅美/達悟語曾與哪些外來語言接觸?造成語言接觸的原因為何?. 2.. 促進外來語言傳播的途徑為何?外來語的普及情形為何?. 3.. 當語言社群同時存在兩種以上的語言時,社群成員的語言使用情形為何? 語言變化方面,考察重點有:. 1.. 語言接觸後,雅美/達悟語在哪些層面上產生變化?. 2.. 承上題,造成語言變化的因素為何?. 3.. 語言社群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何?. 1.3 語言名稱選用 本論文共提及雅美/達悟語、日語、華語三個語言,語言名稱的選用及考量因 素如下:. 1.. 雅美/達悟語 明治三十年(1897),日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於赴蘭嶼考查發現當地人以“Yami”. 2.

(14) 自稱,此後「雅美」便成為官方採認的族名。 4民國八○年代以來,隨著族群意識 抬頭,部分族人認為雅美“Yami”在母語中無實際意義,且當地人向來以“pongso no tao”(島上的人民)自稱,因而主張正名為達悟族(“tao”,人) 。民國八十七年(1998), 原民會曾於蘭嶼鄉椰油國小召開正名座談會,然族名問題始終未達共識。目前,原 民會的作法是將雅美族(達悟族)兩個名稱並列。筆者訪問過程中,也多次遇到 受測者對族名認定不一致的情形。因此,本論文中文部分一律將雅美/達悟並列, 英文則統一稱為“Yami”。. 2.. 日語與華語 Appel & Muysken (1987: 1)指出,語言接觸歷程大致反映出國家或民族間的交. 流史,語言社群今日的狀態可以說是歷史活動下的產物。同樣地,自蘭嶼被劃入台 灣版圖後,該語言社群的發展便與台灣的社會、政治發展休戚與共。 清朝末年以來,台灣先後歷經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不同時期的執政者, 基於統治上的便利及促進族群溝通等因素,無不大力推行語言政策。日治時期, 總督府廣設初等教育機構,希望藉此達成「普及国語」的目標;國民政府時期, 則以義務教育和「國語運動」為途徑,強化推展華語的成效。就執政者的角度而 言,不同時期執政當局皆大力推行「國語」 ;但就語言的角度而言,日治時期的「国 語」指的是日語;國民政府時期的「國語」則是華語,為避免閱讀時產生混淆, 行文時除了文獻引言或專有名詞外,直接以日語或華語稱之。. 1.4 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計六章:第一章導言,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考察重點,並說明 語言名稱之選用。第二章語言社群簡介,依序介紹蘭嶼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蘭嶼的歷史沿革以及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歷程,並介紹蘭嶼人口和產業活動的 4. 鳥居龍藏(1996:252)。 3.

(15) 今昔變化,以便將雅美/達悟語的發展與語言社群的社會歷史脈絡相互聯結。第三 章文獻回顧,筆者參閱(一)語言接觸與借用(二)雙語與分語現象(三)社會 語言學觀點的語言變化(四)語言轉移等四大領域的研究論著,以作為本論文之 理論架構。第四章研究方法,依序說明深度訪談法、引出(elicitation)法、問卷調查 法的考察內容以及執行流程。第五章結果與討論,第一節為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 觸,筆者整合深度訪談蒐集而得的口述語料與文獻資料,說明雅美/達悟語與日語、 華語的接觸過程,進而考察語言接觸後,語言社群的發展狀態。第二節雅美/達悟 語的語言變化,首先列出雅美/達悟語日語借詞類別,並探討詞彙接觸過程中,雅 美/達悟語的反應機制與詞彙競爭結果。其次,本論文以年齡、性別、社會網絡三 個社會變項,考察不同群組的語音變化和語言使用模式,進一步推測日後語言社 群的發展趨勢。第六章結論,簡述本論文的研究貢獻與成果,同時提出該論文的 侷限以及待日後深究的論題。. 4.

(16) 第二章 語言社群簡介 語言發展是在語言內外部因素互動下所構成的動態過程,因此,要了解一個 語言,也要對該語言社群的文化淵源及社會脈絡進行初步理解。. 2.1 雅美/達悟族的文化與語言淵源 日治時期,日籍人類學者移川子之藏(1931)比較雅美/達悟族和巴丹島族的髮 式、衣飾、文物、器物名稱、社會制度後,認為蘭嶼的雅美/達悟族可能是從巴丹 島移民而來。 李壬癸(1999:40)則從語言學觀點考察雅美/達悟族和巴丹群島的淵源。李壬癸 指出,雅美/達悟語和巴丹群島的Itbayat,Ivasay,Isamorong,Babuyan四個方言相 當接近,其中,雅美/達悟語和Itbayat方言最為接近,雙方溝通並無困難。進一步 比較雅美/達悟語和Itbayat方言的詞彙和音韻後可推知:古巴丹群語言最先分化成 南北兩支:南支為Ivatan和Babuyan,北支為雅美/達悟和Itbayat, 5如圖 2-1 所示:. 雅美/達悟 Itbayat 古巴丹語. Ivasay Ivatan. Isamorong. Babuyan 圖 2-1 古巴丹群語言分支圖 說明:圖 2-1 參考李壬癸(1999:62)繪成。. 2.2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5. 李壬癸(1999:61-63)推測,古巴丹人大約在一千年前分化為南北兩支,今日雅美/達悟人的祖先大. 約在五百年前,由巴丹群島北端的 Itbayat 島向北遷徙而來。 5.

(17) 蘭嶼(121.3°E,22.5°N),舊稱紅頭嶼, 6獨立於台東縣東南方四十九海浬的太 平洋上,於清‧光緒三年(1877)併入台灣版圖,時屬恒春縣。甲午之役隔年(1895), 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明令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蘭嶼)成為日本 屬地,自此進入日本統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台灣總督府重劃行政區,蘭嶼 改隸台東廳管轄;國民政府領台後,因當地盛產蘭花,遂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 更名為蘭嶼鄉至今。今日,蘭嶼島上共有四個村六個部落,分別是:椰油村 (Yayo)、 紅頭村(紅頭(Imowrod)、漁人(Iratay))、東清村(東清(Iranmilek)、野銀(Ivalino))及朗 島村(Iraralay),詳見圖 2-2:. 圖 2-2 蘭嶼鄉行政區域圖 圖片出處:內政部臺灣行政區域圖: http://taiwanarmap.moi.gov.tw/moi/adminImg.aspx?AdminName=蘭嶼鄉. 6. 陳玉美(2001: 29-36)指出,清朝的官方文獻,如: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陳炯倫《海國聞見錄》、. 夏獻綸《臺灣輿圖》 、屠繼善《恆春縣志》 、胡傳《臺東州采訪修志冊》等,皆以紅頭嶼稱蘭嶼,日 治時期總督府亦沿用此名。本論文除文獻引言或專有名詞外,一律以蘭嶼稱之。 6.

(18) 2.3 蘭嶼的歷史沿革與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進程 歷史上,蘭嶼大致可分為:清領以前、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 各時期的沿革與語言接觸過程如下:. 1.. 清領以前( ~ -1877) 學者(移川子之藏 1931、李壬癸 1999:40)考證,雅美/達悟族和巴丹島族在. 文化和語言上關係密切,惟現有文獻中,並沒有記載兩地交流的直接證據,只能 從人類學者的考察報告或雅美/達悟神話傳說等旁證,推知早期兩地的互動。例如: 明治三十年(1897),日籍人類學者鳥居龍藏赴蘭嶼考察時提到: 7. 土人對紅頭嶼以外的地方,知道有什麼國家嗎?在他們的心目中, 第一個大國便是“Manila"(指菲律賓),其次才輪到“Tanasai" (火燒島,﹝綠島﹞)、“Buattan"(台灣本島)……等等。 其他關於巴丹島族跟雅美/達悟族交流的例子如:劉其偉(1995:199-200)援引雅 美/達悟族與巴丹島人進行黃金交易的傳說;夏曼‧藍波安(1992:28-37)提及巴丹島 魔鬼俘虜雅美/達悟族婦人,婦人的丈夫和子女歷險救回婦人的故事。綜合上述人 類學考察和神話傳說,似乎間接說明了雅美/達悟族與巴丹群島的關係曾經是相當 密切的。但兩地究竟在何時因何事而中止交流,目前仍無從得知。 時隔數百年後,蘭嶼與巴丹島因學術研究和兩地聯姻等因素,於 1998 年重啟 交流。8此後,兩地又陸續於 1999, 2003, 2007 以及 2010 年舉行四次文化交流活動。. 7. 鳥居龍藏(1996:253)。. 8. 余光弘、董森永(1998:96-97)提到,民國七○年代,學者 Dezso Benedek 從事蘭嶼與巴丹群島的文. 化比較期間,曾偕同蘭嶼椰油部落青年 Si-Mogaz 訪問巴丹群島的 Itbayat 島,Si-Mogaz 因而結識當 地的 Lida 女士並與之結婚,兩地聯姻因而成為促成蘭嶼和巴丹島恢復交流的重要推手之一。 7.

(19) 2.. 清領時期(1877-1894) 蘭嶼雖於清‧光緒三年(1877)併入台灣版圖,但如余光弘、董森永(1998:99). 所言,或因獨立的地理位置與缺乏經濟價值物產之故,清朝政府並未留心治理蘭 嶼,官方文獻中,對蘭嶼的描述向來十分簡略。例如:清‧光緒五年(1879),夏獻 綸編審的《臺灣輿圖‧恆春縣輿圖說略》 9對蘭嶼的記載為:. 紅頭嶼,在恆春縣八十里。孤懸荒島,番族穴居;不諳耕稼,以蒔 雜糧、捕魚、牧養維生。樹多椰實;有雞、羊、豕,無他畜。形狀 無異臺番,性最馴良。……語音有與大西洋相似者,實莫測其所由。 即使成書於清‧光緒二十(1894)年,胡傳纂輯的《臺東州采訪修志冊》 10對蘭 嶼仍然僅以「紅頭嶼:在巴塱衛之東海中。望之,其嶼較大於火燒嶼。其. 人從不至埤南;無船往來,不能知其詳」數語帶過。有限的文字記載或許正 反映出清領時期,蘭嶼與台灣的交流是極為有限的,語言社群大抵維持原先的單 語狀態。. 3.. 日治時期(1895-1945) 總督府治台之始,為使各項政務有效推展,遂於治台隔年起,著手建立現代. 教育體制, 11冀能透過初等教育系統實踐普及日語的目標。 12相較於初等教育在台 灣早已蓬勃發展,總督府直到大正十二年(1923)才在蘭嶼設立初等教育機構。這個 時期,總督府將蘭嶼劃為人類學者的研究區,僅少數官派的人類學者如鳥居龍藏、. 9. 夏獻綸(1959:51-52)。. 10. 胡傳(1983:230)。. 11. 許佩賢(2005:19)指出,今日台灣所見的學校型態,是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引進台灣的近代學校。. 近代學校的特徵之一是國家權力強力介入,透過學校教育各種誘導、規訓、懲罰、監視的機制統合 國民,凝聚國民共同意識,學校體系也在國家力量支持下得以逐漸發展、普遍化。 12. 林品桐(2001:1430)指出,台灣首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抵台後,在〈目前急. 要之教育關係事項〉中揭示,台灣教育的首要目標是讓「新領地之人民設法迅速學習日語。」 8.

(20) 宮本延人等曾至此考察。在鮮少與外界溝通的情況下,學校教育可以說是傳播日 語的唯一管道,透過學校教育習得日語的學童,便成為語言社群裡少數的雅美/達 悟-日語雙語者。. 4.. 國民政府時期(1945 以來) 民國三十四年(1945)國民政府領台初期,政府的黨政軍要職多由外省人士擔. 任,華語也順勢被拔擢為台灣的標準語。 13民國三十六年(1947)起,國民政府並行 國民義務教育 14和國語運動,從而開啟了雅美/達悟語和華語大規模且歷時久遠的 語言接觸。 國民政府領台到民國五○年代末期,蘭嶼因山地管制法的限制,15社群成員極 少與外界交流,語言社群內也只有少數來自台灣的公教人員任職於此。在此情形 下,學校教育同樣是傳播華語的主要途徑。民國六○年代以來,在國民教育年限 延長以及華語人口遷入等因素的影響下,社群成員使用華語的次數日漸頻繁。今 日,中年世代大多具備流利的雅美/達悟-華語雙語能力,青少年世代則以使用華 語為主。. 2.4 人口概況與產業結構 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截至 2010 年十二月止,蘭嶼鄉總人口為 4499 人,其中,. 13. 黃宣範(1994:21)推估,台灣閩南語使用者約佔全台總人數的七成,何以閩南語沒被選為標準語,. 而是以使用人口僅佔 13%的華語為標準語?Holmes (1992:111-112)指出,執行語言計畫時包含選擇 (selection)、規範化(codification)、擴充(elaboration)和提升接受度(securing its acceptance)四個程序。 其中,選擇和提升接受度兩項與社會政治因素密切相關;規範化和擴充則為語言學家的職責所在。 14. 民國三十六年(1947)公佈的〈臺灣省學齡兒童強迫入學方法〉規定,自三十六學年度起,全台實. 施六年制國民義務教育。 15. 陳玉美(2001:71)指出,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將蘭嶼劃為山地鄉,一般民眾不得任意往. 返此地,民國五十六年(1967)解除山地管制,外資得以進入蘭嶼;民國六十年(1971),蘭嶼始開放 為觀光旅遊區。 9.

(21) 男性為 2329 人,女性為 2170 人。 16人口組成方面,雅美/達悟族人口約佔 85%, 來自台灣的公教人員、商人、配偶等其他族裔的人口約佔 15%。統計資料顯示, 日治時期以來,蘭嶼的外來人口已增加 15.3%,詳見圖 2-3: 17. 100. 99.8. 99.1. 93.1. 95.9. 91.1. 84.5. 90. 84.5. 89.9. 80 比 例. 70 60. 雅美/達悟族 其他. (%) 50 40 30. 15.5. 20 10 0. 4 0.2. 15.5 6.9. 8.9. 10.1. 0.9. 1929 1939 1960 1969 1979 1989 1999 2009 年份 圖 2-3 日治時期以來蘭嶼的人口組成 各年份數據出處:1929 年:稻葉直通、瀨川孝吉(1931:22);1939 年: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40:160-161);1960-1999 年:臺東縣政府主計處(1961:18, 1970:6, 1980:18, 1990:18, 2000:30);2009 年:臺東縣政統計網站: 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p3/12345/p3/2.htm.. 產業活動方面,傳統蘭嶼社會以農業活動為主,輔以漁撈、畜牧等第一級產 業活動,長期以來,青壯年人口外流問題嚴重。近年因觀光產業興起,青壯年人 口逐漸回流,紛紛投入旅遊、飲食、商業等服務導向的工作,使傳統農戶數大量 減少,當地傳統的社會經濟結構正面臨顯著的轉型,詳見圖 2-4, 2-5:. 16.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 http://www.ris.gov.tw/ch4/static/m0s809912.xls.. 17. 日治時期其他族裔人口主要是派駐在蘭嶼的警務人員及其眷屬;國民政府領台後,可得的統計. 數據始於民國四十九年(1960),故圖 2.3 缺少 1949 年和 1959 年的數據。其中,1959 年的數據以 1960 年的統計資料取代之。另外,圖 2.3 顯示,1960 年代蘭嶼的外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筆者推測,這 可能與國民政府在此駐軍,軍人與當地女子結婚並定居於此有關。 10.

(22) 100 90 80. 農 戶 數 比. 68.6. 70 60 50. 54. 55.7. 51.4 52.3. 48.1. 41.2 42.3 39.1 37.5 35.8 34.9 33.1. (%) 40 30 20 1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份 圖 2-4 蘭嶼近十三年農戶數比例 數據出處:蘭嶼鄉公所主計室(2009:54)。. 65000 61093 60000. 57993. 58588. 59230. 2008. 2009. 57350. 遊 客. 55000 47513. 人 數. 50000 45326. 46946. 45000 40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10. 年度 圖 2-5 蘭嶼近八年遊客人數 數據出處:臺東縣觀光旅遊網景點遊客統計: http://tour.taitung.gov.tw/ch/NodeTree.aspx?path=548. 11.

(23) 第三章 文獻回顧 本章回顧語言接觸與借用、雙語與分語現象、社會語言學觀點的語言變化以 及語言轉移等四個領域的相關研究,以作為本論文的理論依據。. 3.1 語言接觸與借用 Weinreich (1953:1)認為,當說話者在同一個空間中使用兩種以上的語言即可視 為語言接觸。由此觀之,自古以來,語言接觸活動便在各地頻繁進行著。Appel & Muysken (1987:1-6)指出,產生語言接觸的情況眾多,例如:居住於國界邊境的民 眾,在日常生活的互動中便產生語言接觸;再如個人旅行、通婚或國家間的貿易、 征戰等,都會造成語言接觸。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以來,海外殖民探險和遠洋貿 易活動打破了語言接觸的地域框架,政經優勢者的語言經常連同殖民或貿易活動 擴展至相對弱勢的地區。二十世紀後殖民時代(post-colonial)以來,則是大批第三世 界移民遷移至北美洲或歐洲,其原鄉語言也隨之傳入移入地區,形成反方向的語 言傳播。 學者(Thomason 2001:2; Winford 2003:29)指出,除了直接對話外,語言亦可透 過電影、音樂、網路、文學作品等形式傳播,例如: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許多非 英語地區的民眾在各種管道的浸濡下也都具備英語能力。 語言接觸經常伴隨語言的借用(borrowing),Thomason (1988:21, 74-95)指出, 借用是受語(recipient language)說話者借用源語(source language)的語言成分,使外 來語言成分加到當地語言的現象。Thomason 指出,語言各個層面都可能被借用, 大體而言,輕度的語言接觸通常僅止於詞彙(lexical)的借用;頻繁的接觸則可能擴 及音韻(phonology)、構詞(morphology)或句法(syntax)層面的借用。其中,詞彙是最 常見被借用的語言成分。. 12.

(24) 所有詞彙中,詞彙的可借用性(hierarchy of borrowability)主要取決於詞類 (word-class)。前人研究(Haugen 1950; Poplack et al. 1988; Winford 2003:51)指出,由 於名詞和形容詞可單獨存在,因此,容易單獨被截取出來成為借詞;動詞則通常 是句子的核心,借用過程中需經歷語法層面的整合,因此不容易被借出。至於介 係詞、代名詞、連接詞等不具實義的功能詞因受到高度的語法牽制,是最不容易 被借用的詞類。 至於詞彙借用的動機,學者(Weinreich 1953:56; Ferguson 1971:13)認為,不同 文化體在接觸、互動的過程中,受語說話者接觸到來自源語的新事物或觀念,當 這些新事物或觀念在受語說話者所處的文化情境裡找不到相應的品項來稱呼時, 受語說話者為語言使用上的需要而借入源語的詞彙。許多語言社群在現代化過程 中,都曾經歷這個過程。此外,語言聲望(prestige)也是詞彙借用的重要因素──當 源語具有政治或經濟上的優勢時,受語說話者受到社會壓力(social pressure)的驅 使,而借用優勢語的詞彙,希望藉此獲得優勢群體的認同。 Haugen (1950)提到,受語說話者接觸新事物或觀念時,通常採取詞彙借用或 自創詞兩套機制:. 1.. 詞彙借用(lexical borrowings) 詞彙借用係指受語說話者以原詞為基礎進行不同程度的借用,其中,純粹借. 詞(pure loanwords)和語義轉借(semantic loans)是較常見借用類型。純粹借詞指的是 直接借用原詞語音和語義(甚至字形),例如:雅美/達悟語直接借用日語的卡車 トラック/torakku/ [toakk]一詞。語義轉借則是沿用原詞的語音(和字形),語 義上則因應各受語的語言社群情境略作調整,使語義產生轉變的一種借用方式。. 13.

(25) Bloomfield (1933:451-452)指出,常見的語義變化(semantic change)類型有語義 擴大(widening)、語義窄化(narrowing)以及隱喻(metaphor)三類,以下分別舉例說 明: 18 (1) 語義擴大:中古英語 bridde 專指雛鳥,現代英語的 bird 泛指鳥類。 (2) 語義窄化:古英語 mete 泛指食物,現代英語的 meat 專指可食用的肉類。 (3) 隱喻:指同一個詞彙雖然產生語義變化,但新舊語義間仍具一定程度的相 關性。例如:古英語 ceace 為顎、牙床之義,現代英語的 cheek 則轉換成 臉頰的意思;再如古英語 cniht 為男僕、男孩之義,現代英語的 knight 則 轉變成具有正面含意的騎士、武士之義。. 2.. 自創詞(creations) 自創詞指的是受語說話者以自己的語言成分創造新詞,例如:桌子這項物品. 傳入蘭嶼之初是以日語借詞つくえ/tsukue/ [tske]的形式存在,考量桌子的使用 功能後,雅美/達悟語說話者也以自己的語言成分創造了/pivatevatekan/(寫字的地 方)和/akanan/(吃飯的地方)兩個詞來指稱桌子。 此外,Winford (2003:33-37)提到,理論上,語言接觸時,彼此的地位是相等的, 因此,語言借用的方向也應該是雙向的。但現實情況往往是弱勢的一方單向地借 用具有政經優勢的語言成分,形成不對稱的語言借用(asymmetrical borrowings)。在 某些情形下,語言不對等借用的情形比較緩和,這可能與說話者對自己的語言忠 誠度(language loyalty)和語言認同度(language identity)較高有關。. 18. 語義變化主要應用於歷史語言學領域,目的在考察詞彙的古今語義演變,亦可用來考察詞彙借. 用後,原詞與借詞的語義變化。 14.

(26) 3.2 雙語與分語現象 語言接觸除了使語言成分相互借用外,也經常伴隨著雙語現象(bilingualism)。 Weinreich (1953:1)指出,語言社群中,能夠運用兩種以上語言的說話者稱為雙語者 (bilingual),19當語言社群中多數成員都具備雙語能力時,便形成雙語現象。學者(Gal 1979:2; Thomason 2001:3-9)認為,雙語現象與語言借用一樣,也有平等與否之別。 Thomason以美國加州為例,當地以英語和西班牙語族群為大宗,在西語移民持續 遷入的情況下,西語族群在日常生活中仍頻繁使用西語,使西語得以跟英語抗衡, 呈現平等的雙語現象(stable bilingualism)。但現實生活中,卻是以不平等的雙語現 象(unstable bilingualism)較常見。普遍來說,語言社群內具有政經優勢的群體中, 通常只有少數人是雙語者;反之,處於政經弱勢的族群則多數人都是雙語者。未 來,處於政經弱勢的多數人可能在政治經濟壓力的驅使下,逐漸向優勢語靠攏, 形成優勢語單語化的現象。 另外,語言接觸也可能為語言社群帶來分語(diglossia)現象。 20Ferguson (1971:16)是較早探討分語的學者,其原始定義是:. 分語指的是語言社群中,存在同一個語言兩種以上的語言變體,也 就是除了日常生活中慣用的變體外,還存在另一種語言地位 (language status)較優越(superior)的變體,這種優勢變體適用於正式 場合,且通常經由教育習得。 從引言可知,區別語言位階的主要指標有三:語言功能(function)、語言聲望 (prestige)和習得方式(acquisition)。語言功能面,Freguson (1971:5)認為,分語最顯. 19. 語言學者一般同意雙語者是促成語言接觸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誠如 Appel& Muysken (1987:2)所. 言,歷來語言學家對於雙語者的定義看法不一,廣義上認為,說話者能夠使用兩種以上的語碼即為 雙語者;狹義上則認為,說話者在第二語言上必須具備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在此定義下,雙語者通 常侷限於受過教育的人。 20. 學者對 diglossia 的中文用法不一,本論文統一使用何大安(1998:165)翻譯的「分語」這個名稱。 15.

(27) 著特色就是語言功能專門化(specialization),也就是說話者必須在正確的場合下使 用正確的變體,否則將被視為不得體的行為。一般而言,政府部門、法庭、學校、 大眾媒體使用的語言通常被視為標準語(standard variety),或稱為高階語(high variety);應用於家庭、朋友、民俗文學等場域的語言變體或地方性的語言變體 (regional variety)則被視為低階語(low variety)。 語言聲望則可反映出說話者對不同語言變體的態度,例如:高階語通常被賦 予較高的語言地位,同時被視為較高雅、富邏輯性、適合用來表達思想的語言變 體。相反地,低階語則被認為較粗俗、不正式,少數說話者甚至否定低階語的存 在。 至於語言的習得方法,低階語是在自然情況下習得,高階語則是一種後加 (add-on)的語言,通常是說話者已經純熟地掌握低階語後,才經由教育系統逐步背 誦、記憶而習得。如此一來,說話者對高階語的掌握程度通常不及低階語。 21 Fishman (1971:287)在 Ferguson 的基礎上,擴大分語的概念。Fishman 指出, 語言社群中,小至不同的語體風格(style),大至不同語系的語言,只要不同的語體 /言間存在互補分布情形,即可視為分語。此外,Fishman (1971:288-299)進一步整 合雙語和分語現象,提出四種語言社群狀態: 表 3-1 雙語與分語現象交互作用下的語言社群 分語. 語言社群. 雙語現象. +. -. +. 1. 2. -. 3. 4. 說明:+表示該現象存在;-表示該現象不存在. 21. Fasold (1984: 58)指出,高階語(H)和低階語(L)之別是出自社會語言學觀點,對多數說話者而言,. 低階語才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語言,重要性遠大於高階語。 16.

(28) 1.. 兼具分語和雙語現象(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指語言有高低位階之別,且 雙語者眾多,雙語現象普遍的語言社群。. 2.. 有雙語但無分語現象 (bilingualism without diglossia):此現象好發於新舊語言 交替迅速、不同的語言/變體功能混淆、相互滲透(leakage)的語言社群。. 3.. 有分語但無雙語現象(diglossia without bilingualism):由不同群體組成一個較大 的政治體或經濟體,每個群體有自己的生活型態和語言,因群體間鮮少互動, 雙語人口有限,溝通時需靠翻譯,這種情形在社會流動快速且教育高度普及 的現代社會中已不多見。. 4.. 無分語亦無雙語現象(neither diglossia nor bilingualism):此現象只見於自給自 足、無階級之別的獨立語言社群。同樣地,現代社會中,這種情形極為罕見。 以台灣為例,黃宣範(1994:15), 何德華(1995)指出,民國三十四年(1945)國民. 政府領台以來,華語和閩南語的互動發展可分成三個階段: (1). 國民政府領台初期:華語和閩南語使用場合有明顯的區隔,華語族群和閩 南語族群間因語言隔閡鮮少互動。這個時期,台灣社會較接近 Fishman 所 謂有分語但無雙語現象的狀態。. (2). 解嚴(1987)以前:因政府推行義務教育和國語運動之故,華語已達高度普 及,台灣社會逐漸轉變成 Fishman 所謂兼具分語和雙語現象的狀態。. (3). 解嚴後:民國八○年代以來,台灣的社會、政治皆面臨重大轉變,雙語成 為社會主流,華語和閩南語已不再像過去有明顯的互補分布,華語滲入家 庭,閩南語也滲入政壇、媒體或課堂上,形成 Fishman 所謂有雙語但無分 語現象的狀態。 綜合以上敘述,國民政府領台以來,華語和閩南語的互動情形如圖 3-1 所示:. 17.

(29) 語言接觸. 語言社群狀態. 國民政府領 台初期. 有分語但無雙語現象. 時 期. 解嚴以前. 華語+閩南語. 兼具分語與雙語現象. 解嚴以後. 有雙語但無分語現象. 圖 3-1 國民政府領台以來華語和閩南語的互動發展 隨著社會組成日趨複雜,Fasold (1984:44-52)統整前人研究,提出更複雜的分 語現象: 1.. 交疊的分語(double overlapping diglossia) 指語言社群內,除了高階語和低階語外,還存在一個中介語言,當高、低階. 語言無法直接溝通的時候,則需以中介語作為溝通媒介。例如:方師鐸(1965:134) 提到,儘管國民政府領台以來致力推行華語,禁止民眾說日語,但當時台灣社會 青壯年人士還是習慣以日語交談,老年世代則使用各自的方言,形成交疊的分語 現象:. 華語. (H)高階語言. 日語. 中介語. 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 (L)低階語言. 圖 3-2 國民政府領台初期台灣的交疊分語現象. 18.

(30) 2.. 夾層的分語(double-nested diglossia) 指語言社群本來就有高低階語言之別,在高低語中,各自依不同的變體(variety). 或語體(style)細分出相對的位階。 以台灣為例,黃宣範(1994:16)指出,台灣的語言大致分成華語、閩客等其他 族群語言和台灣國語三大階層。其中,華語又可分為洋化華語和一般華語。洋化 華語指的是部分人士說話時常夾雜洋文,藉以作為知識份子的一種表徵,這種洋 化華語變體通常見於大學課堂或國際會議中,語言位階相對高於一般華語。時至 今日,台灣的語言組成已形成新的面貌。首先,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台灣民眾學 習英語的風氣十分盛行,教育部也鼓勵大學課堂上直接以英文授課,使英語的位 階躍升到華語之上。此外,隨著外籍配偶、勞工等新住民人口比例日增,新住民 語言也隨之進入台灣社會。因此,若進一步將英語和新住民語言列入考量的話, 筆者認為,今日台灣的語言組成狀態大抵如圖 3-3 所示: 英語. (H1)高階語言 1. 洋化華語. (H2)高階語言 2. 一般華語. (H2’)高階語言 2’. 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 (M)中階語言. 台灣國語. (L1)低階語言 1. 新住民語. (L2)低階語言 2. 圖 3-3 今日台灣的夾層分語現象. 3.3 社會語言學觀點的語言變化 傳統語言學家多集中探討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但在交通便捷、移動性高 的現代社會,許多典型的地域方言已逐漸消失。因此,語言學家逐漸將研究重心 19.

(31) 轉移至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社會語言學旨在考察社會變項與受測者語言行 為的互動關係,常見的社會變項有:. 1.. 年齡 年齡是最常被用來解釋語言變化的社會變項,Labov (1994:45-72, 73-112)提. 到,以年齡變項解釋語言變異時有顯象時間(apparent time)和真實時間(real time) 22 兩種做法:顯象時間法指同一時間對不同年齡層的受測者施測,以觀察語言的共 時變異;真實時間法則是針對某個語言社群或特定的一群人施測,一段時間後, 再次以相同內容對同一語言社群或同一群人施測,以觀察個人或整個語言社群的 歷時變異。但如McMahon (1994:240)所言,現實生活中,施行真實時間法的難度很 高。因此,先以顯象時間法蒐集、分析語料後,再與昔日的語言考察報告相互對 照,藉此看出語言的歷時變化是較可行的方法。 歷來,探討年齡與語音變化的研究成果豐碩,例如:Labov (1972:22)指出,馬 薩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 Island)的居民,在複元音/ay/ [a]和/aw/ [a] 23的語音 表現上存在世代差異。研究指出,老年世代(61 歲以上)使用標準語音變體[a] 和[a]的比例較高,較年輕的世代(31-60 歲)複元音央化成[]和[]的比例則明 顯增高。 24 McMahon (1994:241-242)在 Labov (1972:22)的基礎上,依據受測者的年齡及其 使用的語音變體,繪製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轉變中的語音變體意指某個音在不 22. 學者對“apparent time”和“real time”二詞的中文用法不一,本論文統一使用徐大明(1997:132)翻譯. 的「顯象時間」和「真實時間」這兩個中文名稱。 23. 為避免混淆,本論文語音表示法為:雙斜線/ /為語音書寫符號,方括弧[ ]則為該語音的實際音值。. 24. 馬薩葡萄園島位於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外海,傳統上,複元音/ay/, /aw/在當地發為央化的. [], []。但長期以來,多數居民傾向使用新英格蘭地區的標準語音變體而將複元音/ay/, /aw/發為 [a], [a]。隨著島上觀光業日益蓬勃,每年夏天大批觀光客雖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卻也造 成島上傳統產業快速流失。年輕世代抗拒此現象,因此較少使用被視為標準語音變體的[a], [a], 反而保留島上Chilmark地區傳統的地方語音[], []。由此看來,元音央化對年輕世代不只是語音 變異,同時具有身分認同的社會意義。 20.

(32) 同世代間存在明顯的語音變異。大體而言,老年世代保留傳統語音的比例最高, 隨受測者年齡遞降,使用新語音變體的比例也隨之提升。這個現象表示,該語言 社群內,語音正處於進行中的變化(change in progress)。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有兩 種呈現方式:兩圖的橫軸皆為受測者年齡,年齡由左至右遞增;當縱軸以新語音 變體為準時,由於年輕世代使用新語音變體的比例較高,老年世代較低,語音圖 因而呈現左上-右下的斜線,Labov 在馬薩葡萄園島的考察即為此類,如下圖所示:. 圖 3-4 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縱軸為新語音 圖片出處:McMahon (1994:241). 反之,當縱軸以地方語音為基準時,因老年世代保留地方語音的比例較高, 年輕世代較低,語音圖因而呈現右上-左下的斜線,如下圖所示:. 圖 3-5 轉變中的語音變體圖-縱軸為地方語音 圖片出處:McMahon (1994:242) 21.

(33) 除了轉變中的語音變體,McMahon (1994:241)另外繪製了一般語音變體圖。一 般語音變體指的是某些年齡群組才會出現的語音變異,但這僅是個人層面的語音 變化,並未對整個語言社群造成影響。這種因年齡而造成的語音變異稱為年齡級 差(age-graded patterns)。Chambers & Trudgill (1998:165)說明,中年世代常因就業因 素離開自己所處的語言社群,進入新的語言社群後,為獲得事業上的成就與他人 的認同,中年世代使用新語音變體的比例便隨之增加;25老年和幼年世代則因多數 時間身處自己的語言社群,因而傾向使用當地非優勢(low prestige)的語音變體。 一般語音變體圖中,橫軸同樣是受測者年齡,年齡由左至右遞增;縱軸則為 使地方語音變體的比例。從中年世代傾向使用新語音變體,老年和幼世代多數使 用地方語音變體可知,一般語音變體圖大致呈 U 字型,詳見圖 3-6:. 圖 3-6 一般語音變體圖 圖片出處:McMahon (1994:241). 綜合以上探討,Labov (1994:78-83)整合個人和語言社群兩個層面,提出下列 四種語言變化情形: (1). 不變:指語言社群中,每個世代的成員終其一生語言形式都相當一致,語言 社群可長期維持穩定。. 25. 徐大明(1997:198)指出,不同世代通常被賦予不同的社會角色和社會期待,因此,每個世代表現. 出來的社會行為也不同,語言正屬於社會行為的一部分。 22.

(34) (2). 年齡級差:指語言社群成員在某個人生階段中,都曾出現暫時性的語言變化, 日後又恢復原來慣用的語言形式,這只是個人層面的語言變化,語言社群仍 維持穩定的狀態。. (3). 世代差異:指語言社群成員的語言形式存在明顯的世代差異,年輕世代使用 新語言形式的比例明顯高於中年和老年世代,這表示該語言社群正處於不穩 定的狀態。當老年世代逐漸凋零後,舊有的語言形式可能逐漸被取代,使語 言社群產生明顯的轉變。. (4). 社群變化:語言社群中,每個世代同時產生語言變化,雖然每個世代的變化 速率不一,最終仍會導致整個語言社群的變化。 綜合以上說明,四種語言變化類型如表 3-2 所示:. 表 3-2 語言變化類型 語言變化類型. 個人層面. 語言社群層面. 1. 不變. 穩定. 穩定. 2. 年齡級差. 不穩定. 穩定. 3. 世代差異. 穩定. 不穩定. 4. 社群變化. 不穩定. 不穩定. 2.. 性別 除了年齡變項外,性別(gender)也是從事社會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指標。西方學. 者(Fasold 1984:92; Holmes 1992:170)指出,西方社會中,兩性在詞彙、發音等語言 形式上都存在性別差異。一般而言,女性傾向使用標準或較創新的語言形式,男 性則以使用非標準或較保守的語言形式較常見,這些因性別而產生的語言變異, 語言學家稱之為社會語言學的性別模式(sociolinguistic gender patterns)。. 23.

(35) 舉例來說,Trudgill (1974:91-95)考察英格蘭 Norwich 地區兩性舌根音/ng/發音 情形時指出,Norwich 地區舌根音/ng/有[], [n]兩種語音變體,其中,[]為標準 語音變體。研究顯示,不管位於哪一個社會階層,女性使用標準語音變體[]的比 例都高於男性。 然而,兩性語言模式差異並非與生俱來,何以女性使用標準或新語言形式的 比例較高?對此,Labov (2001:290-291)認為,這可能與女性對語言的社會評價 (social evalution)較敏感這項特質有關。因此,當語言發生變化時,女性對於標準 或創新的語言形式反應通常比男性明顯。 學者Rau et al. (2009)考察雅美/達悟語複元音/ay/ [a], /aw/ [a]時也得到同樣的 結果。研究指出,複元音[a], [a]在雅美/達悟語中是較保守的音,央化的[], [] 則是較新的語音形式。Rau et al.考察不同世代兩性複元音的語音表現時發現,老年 和中年世代皆以男性複元音央化的比例較高,但年輕世代卻是女性複元音央化的 比例較高。 26Rau et al.認為,年輕世代女性成為複元音音變先驅可能原因有二:一 來,元音央化這個新的語音變體對語言社群成員而言可能是較不具負面涵義 (stigmatized)的語音,如Labov所言,由於女性對語言的社會評價較敏感,因此,女 性傾向使用較不具負面涵義的新語音形式。再者,近年來,語言社群成員對於傳 統性別角色的刻版印象逐漸破除,女性的社會流動和能見度也日漸提升,從而使 年輕世代的女性成為語音變化的先驅。由此觀之,女性使用新語音變體是具有正 面社會意義的,可視為一種由上而下的音變(change from above)。. 3.. 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係由語言社群成員間的聯結所構成的網絡,Milroy 是. 最早從事語言與社會網絡研究的學者。Milroy (1987:70-84)指出,與外界接觸較少、. 26. 研究指出,年輕世代中,女性和男性複元音[a]央化的比例為 78% : 62%;女性和男性複元音[a]. 央化的比例則為 68% : 33%。 24.

(36) 地理移動範圍較小者,個人的語言形式與社會網絡所慣用的語言形式相似度也較 高;反之,與外界頻繁接觸且地理移動範圍較廣者,在與各界互動的過程中,便 會將新語言形式納入個人語庫(repertoire)中。 以 Milroy (1987:121-131)在英國 Belfast 的研究為例,研究指出,由於 Belfast 接近當地的工業中心,男性多留在當地從事造船業,舉凡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 休閒娛樂都鮮少離開所處的社會網絡,因此,男性與當地社會網絡聯繫較強,使 用當地語音變體的比例也較高;反之,女性多到外地任職,每個人從事的職業也 各不相同,故女性使用標準/優勢語音變體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 此外,為使社會網絡程度量化,Milroy (1987:141-142)以親屬 (kinship)、地緣 (proximity)、職業 (occupation)、朋友 (friendship)四個面向估算說話者的社會網絡 指數。同樣地,指數越高表示社會網絡強度越強,個人和該語言社群慣用的語言 模式也越雷同。 學者(Milroy 1987:135; Holmes 1992:202-205; Chambers 1995:67-68)認為,社會 網絡的重要性在於,它是一種存在於社群成員間潛在的、非正式的關係。說話者 在互動過程中會影響彼此的語言模式,個人的語言模式也能反映出其所屬的社會 網絡。因此,當研究者無法以年齡、社會階級等變項解釋說話者的語言行為時, 社會網絡便為研究者提供了另一個詮釋的依據。. 3.4 語言轉移 Weinreich (1953:68-72)指出,當語言社群內的主要語言,在各個場域逐漸被另 一個語言取代時,表示該語言社群正經歷語言轉移(language shift)。 27. 27. 探討語言轉移時,移民家庭也是學者考察的重點之一,對此,Holmes (1992:56-60, 65-68), Clyne. (2003:28-35)有詳盡的討論。由於移民家庭非本論文的探討重點,故暫將移民家庭的相關研究排除 在外。 25.

(37) Gal (1979:2-3)指出,在歐洲,語言轉移被視為少數族群在語言和文化上向優 勢群體同化(assimilation)的現象,可說是一種由社會政治因素驅動(sociopolitically motivated)的語言變化。 舉例來說,Gal 從早期文獻得知,在奧地利 Oberwart 地區,匈牙利語為非正 式場合用語,德語則為正式場合用語,數百年來,兩個語言向來維持穩定的分工。 二次大戰後,Oberwart 逐漸發展成城市,隨著當地與外界聯繫網絡逐日擴展,社 群成員使用德語的頻率也隨之提升。因此,Gal 於 1978 年至 Oberwart 考察發現, 不同世代的語言使用模式已產生明顯的差異:年輕世代在宗教場域或面對祖父母 等長輩時使用匈牙利語的比例最高;面對父母、同輩或兄弟姊妹時,以德-匈牙 利語混用或僅用德語的情形居多,其他場域則多半僅用德語。顯然,年輕世代語 言轉移的現象已十分明顯。中年世代在宗教場域或面對祖父母、父母時多數仍使 用匈牙利語;面對同齡者、兄弟姊妹、銷售員、配偶或小孩時,德-匈牙利語混 用和僅用德語的比例各半;面對政府部門人員、孫子或醫師時,則大多僅用德語。 老年世代則只在政府部門或面對孫子、醫師時,較常出現德-匈牙利語混用或僅 用德語的情形,其他場域則普遍使用匈牙利語,詳見圖 3-7:. 26.

(38) 圖 3-7 1978 年奧地利 Oberwart 地區語言轉移情形 圖片出處:Gal (1979:121),對話者依序為:1.上帝 2.祖父母及其同輩 3.黑人客戶 4.父母親及其同輩 5.同輩 6.兄弟姊妹 7.銷售員 8.配偶 9.小孩及其同輩 10.政府部門人員 11.孫子及其同輩 12.醫師。. 台灣學者李壬癸、何月玲(1988), 何德華(1995), Chen (1998), Lin (2007)曾先後 考察雅美/達悟語說話者的語言使用情形,考察結果概述如下: 1.. 居住地 李壬癸、何月玲(1988), 何德華(1995), Chen (1998), Lin (2007)一致指出,朗島. 部落的受測者使用雅美/達悟語的頻率最高;野銀、東清、椰油部落的受測者則以 雅美/達悟-華語混用的模式較普遍。至於紅頭、漁人部落因臨近機場、港口等設 施,接觸台灣人士的頻率比其他部落高出許多,因此,這兩個部落的受測者以單 用華語的情形較普遍。 27.

(39) 2.. 年齡 李壬癸、何月玲(1988), Chen (1998)指出, 28老年世代使用雅美/達悟語的頻率. 最高,語言能力也最佳。中年世代只有面對家中長輩、兄弟姊妹或同部落的成年 人時,較常使用雅美/達悟語;面對配偶或孩童時,則以雅美/達悟-華語混用的情 形居多。青少年世代使用雅美/達悟語的頻率極低,李壬癸、何月玲(1988), Chen (1998)等較早的研究指出,年輕世代的受測者只有面對祖父母及其同輩時較常使用 雅美/達悟語,面對其他對象時則以雅美/達悟-華語混用或僅用華語的情況居多。 Lin (2007)的研究則發現,今日年輕世代的受測者,即使面對祖父母也僅「偶爾使 用」雅美/達悟語,其他情況下則大多「從不使用」雅美/達悟語。 29顯然,語言社 群中,青少年世代已產生高度的語言轉移。 3.. 性別 何德華(1995)考察蘭嶼中學學生的語言使用模式發現,男性受測者面對父母或. 家中長輩時,多數使用雅美/達悟語;女性受測者則以雅美/達悟-華語混用的情形 居多;學校的下課時間或放學後與鄰居小孩遊戲時,男性受測者以雅美/達悟-華 語混用的情形為多,女性受測者則使用華語為主。同樣地,Lin (2007)統計蘭嶼中 學學生語言使用模式的平均值也發現,面對鄰居小孩或陌生人時,男性使用雅美/ 達悟語的平均值高於女性(1.40: 1.27)。由此看來,青少年世代似乎逐漸形成女性語 言轉移程度略高於男性的趨勢。. 28. 李壬癸、何月玲(1988), Chen (1998)的研究涵蓋老、中、青三個世代的受測者,可看出語言使用. 模式的世代差異;何德華(1995)和 Lin(2007)的研究則以蘭嶼中學學生為受測者,由於同屬青少年世 代,不同年級間的受測者語言使用模式未達顯著差異。 29. Lin (2007) 以 4(總是使用)、3(常常使用)、2(偶爾使用)、1(從不使用)四個指數,考. 察受測者面對不同對話者時,使用雅美/達悟語的平均值。結果顯示,面對祖父母時平均值最高 (2.24),這個數值大致對應到偶爾使用雅美/達悟語這個項目;面對其他對象時,平均值均低於 1, 約介於偶爾使用和從不使用雅美/達悟語兩個項目之間。 28.

(40) 以上,筆者回顧語言接觸與借用、雙語與分語現象、社會語言學觀點的語言 變化以及語言轉移四大領域的研究成果。從前人研究可知,語言接觸除了伴隨語 言借用,也可能在語言社群裡發展出雙語和分語現象。語言社群的雙語和分語現 象並非恆久不易,不同時期的政治、社會局勢都可能影響語言分布,進而改變語 言社群的狀態。而在交通便捷、移動性高的現代社會中,考察典型的地域變體實 屬不易,有鑑於此,年齡、性別、社會網絡等變項便成為考察各種語言行為時的 重要依據。以下,筆者即在此四大領域的研究基礎上,對本論文語料做進一步闡 釋。. 29.

(41)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論文涵蓋雅美/達悟語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兩大論題,語言接觸部分,歷 來的出版品中,記載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的文獻罕見,因此,欲了解雅美/達悟語 與外來語的接觸歷程及語言社群的發展變化,須以質化研究──深度訪談法所得 的口述語料來補足文獻的闕漏。語言變化部分則使用引出法和問卷調查法蒐集所 需語料,並將語料加以量化分析,以呈現雅美/達悟語的變化情形。. 4.1 深度訪談法 對蘭嶼語言社群而言,兩次語言接觸,執政當局皆以學校教育作為傳播語言 的主要途徑。因此,筆者分別訪問(一)日治時期(二)國民政府領台至解嚴前 兩個時期於當地接受初等教育者,依其就學經驗回顧不同時期蘭嶼學校教育的運 作情形,並探討語言接觸後,社群成員的語言使用情形。 深度訪談法執行流程如下:. 1. 調查日期 2009 年 7 月 2 日至 2009 年 7 月 20 日. 2. 受訪者條件與挑選方法 訪問期間,筆者採用 Milroy (1987:71)在 Belfast 進行語言調查時使用的“friend of a friend”方式尋找受訪者,也就是請當地友人推薦曾於日治時期或國民政府領台 至解嚴前,在蘭嶼接受初等教育的親戚或朋友。筆者先委請友人代為說明本論文 之主題、訪問內容與流程,進而詢問其親戚或朋友的受訪意願,願意受訪者,則 請當地友人帶領筆者至受訪者的住處進行訪問。遇到不會說華語的長者時,請同 行友人擔任翻譯。訪問完畢後,詢問該名受訪者是否能推薦其他的受訪者名單。 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受訪者詳見表 4-1:. 30.

(42) 表 4-1 雅美/達悟語語言接觸受訪者 入學 時間. 日治時期(1923-1945). 國民政府領台至解嚴前(1945-1987). 曾就讀紅頭嶼教育所或 曾就讀蘭嶼、東清、椰油或朗島國小 東清教育所. 條件 人數. 男性. 3. 國民政府領台~民國五○年代末 30. 男性. 3. 女性. 3. 民國六○年代~解嚴. 女性. 3. 3. 訪談內容 筆者首先參考日治時期以來,官方出版的原住民統計資料,例如:歷年出版 的《高砂族の教育》、31《臺東廳統計書》、32《臺東縣統計要覽》、33《蘭嶼鄉統計 要覽》34等文獻,輔以不同時期學者至考察蘭嶼的出版品,如:鳥居龍藏《探險臺 灣 : 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 35宮本延人等《我的台灣紀行》、 36謝震隆 《映像蘭嶼》、37關曉榮《蘭嶼報告 1987-2007》38等著作,分別對不同時期入學的 受訪者擬定訪問題目。. 4. 訪談步驟 (1). 填寫問卷:問卷內容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受訪者的個人基本資料,包括 受訪者的姓名、年齡、性別、居住地、就讀學校和入學時間等項目。第二部 分為訪問題目,題目包括學校運作情形,師資與課程、校園裡語言使用規範 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使用四大主題,詳見表 4-2、4-3:. 30. 日治時期入學者跨越的時間較短(1923-1945),每位學童就學經歷相似,因此不再細分組別。國. 民政府領台以來入學者跨越的時間範圍較大(1945-1987),特別是民國六○年代後,語言社群內華語 日漸普及,社群成員語的言使用模式也產生明顯的轉變,因此,筆者以民國六○年代為界,進一步 將受訪者細分為兩組。 3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の教育》 ,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5, 1943, 1944 年。. 32. 臺東廳, 《臺東廳統計書》 ,臺東:臺東廳,1926-1928, 1933-1938 年。. 33. 臺東縣政府主計處, 《臺東縣統計要覽》,臺東:臺東縣政府,1961, 1970, 1980, 1990, 2000 年。. 34. 蘭嶼鄉公所主計室,2009,《蘭嶼鄉統計要覽 第六期》,臺東:蘭嶼鄉公所。. 35.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出. 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6.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編譯,1998,《我的台灣紀行》,台北:南天書局。. 37. 謝震隆,2008,映像蘭嶼,臺北:主流出版有限公司。. 38. 關曉榮,2007,《蘭嶼報告 1987-2007》,臺北: 人間出版社。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earning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However, dictation is a mind-boggling task to a lot of learners in primary schools, especially to those who have not developed any strategies (e.g. applying phonological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Re-run) 2 30 3 hr 2 Workshop on the Language Arts Modules: Learning English. through Popular Culture (Re-run) 2 30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