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雜的網絡關係(Tong, Van Der Heide, Langwell,& Walther, 2008);再加上時間精力 等資源限制,Facebook 使用者根本無法對每一則社交訊息投入等量的關注。為 了避免在 Facebook 社交空間中,給他人留下社交怠慢的負面印象,使用者不自 覺地發展出行動策略,回應過量超載的社交訊息。

至此可以理解,Facebook 上的互動儀式,幫助使用者順利加入平台的理想 運作,也就是和所有「朋友」互動交流,以期待未來繼續發展進一步關係的可能。

至此可知,在 Facebook 系統平台上的這類行為模式,正是 Goffman(1955)

所提出的互動儀式。由於網際網路的即時性與雙向互動特性,使人們得以透過電 腦中介形成關注與情感連結,更突破了 Collins(2004)對媒介中介互動儀式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8

出的限制。再加上 Facebook 的獨特情境特性,不僅將使用者的線下社交網絡複 製到線上空間,讓使用者在網路空間中仍須顧慮到人際網絡的暢通;全景敞視的 運作邏輯更讓使用者的言行、與他人間互動的有無、形式與頻率通通無所遁形地 呈現於眾多親朋好友的面前。

為了符應於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與社會價值觀,更免於社會怠慢的指責,甚至 為了確保與他人日後的情誼延續,使用者將現實生活中的互動儀式挪移到網路空 間繼續反覆實踐。Facebook 空間中的互動儀式與此社交平台成立初衷一致,皆 具有相當重要的社交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李芳齡譯,2011)。若是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儀式能引起眾人關注、連結彼此情感,便得以凝聚眾人的團 結感、產生正向情感能量與小團體間的系統符號等。

然而,並非所有的互動儀式行為都能導致成功的社交結果。侷限於人腦認知 能力與時間精力等限制,使用者難以對於每一則社交訊息投入等量關注。為了避 免落於社交怠慢等失禮表現,使用者選擇採取了最規格化而便利的互動策略,用 以回應絡繹不絕的社交訊息。如此虛與委蛇的行動策略雖在短期內免於遭受指責,

但其行為本身卻與參與社交平台、與其他使用者進行互動的初衷相互悖駁。大量 流轉於 Facebook 平台上的互動儀式僅讓人「行禮如儀」,維持表面上的關注聯繫 之外,無法確實產生名符其實的集體凝聚與團結。

有鑑於此,本研究將聚焦於下列兩個問題:

1. Facebook 空間中的互動儀式行為如何呈現?對應到互動儀式鏈中的起始條 件與儀式結果又是什麼?

2. Facebook 的互動儀式行為如何造成落差、進而流於形式?如果確實如此,

將進一步探究互動儀式行為脫離社交初衷的原因為何?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將針對這兩個研究問題的特性與目的,設計合宜適當的 研究方法,以便進行後續研究的發現與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聚焦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儀式行為,除了找出對應到互動儀式鏈 中的起始條件與儀式結果;更將深入探討互動儀式行為與互動意義之間的落差。

誠如文獻指出,互動儀式支撐了人類的日常生活,幫助人類在相遇時避免尷 尬冷場、出糗,亦得以形成與維持社會關係。當互動儀式從實際的日常生活延伸 至 Facebook 空間上,行為形式包含了按讚、與各式的文字內容評論,如生日祝 賀、安撫慰問、鼓勵讚美等。這些互動行為的實踐建構了 Facebook 內容的組合 樣貌,使用者反覆地實踐互動儀式行為,企圖拉近人際之間的社交距離、與親疏 遠近的各路朋友交流連繫,以確保維持現階段的情誼,更期待未來繼續發展的可 能。

然而,互動儀式的實踐不必然產生成功的儀式結果(如:團結感、正向情感、

社會關係等),當儀式參與者無法自發地關注、擁有相互影響的情感連結、甚至 是基於消極態度操作儀式時,儀式行為將逐漸脫離行為初衷,最後流於形式。

既然互動儀式從日常生活挪移至 Facebook 空間,人們在社交網路平台上亦 可能發生儀式形式與意義不相符的情況。由於人類的社交能力有其上限、時間與 精力亦非取之不盡,隨著朋友數量與塗鴉牆上圖文訊息的增加,使用者難以對每 則的社交訊息投入等量關注,僅能以消極地在大量訊息中掙扎行動以避免失禮。

為了「避免社交怠慢」(Goffman, 1955),讓眾多 Facebook 使用者一方面逐漸採 用最規格化、便利的行動策略與他人互動,維持最基本、低量的網絡聯繫;另一 方面,這些行為在反覆操作下已與社交初衷逐漸脫鉤,淪於表面上的關注形式。

社交怠慢指涉的是參與社交活動的彼此,對於互動形式的期待有所落差:像 是時間落差,某方先釋出善意,另一方卻拖延回應;或者是形式落差,某方期望 大家熱烈參與討論,另一方卻冷冷地表示「看過了」後便置之不理。總之,若要 為了避免社交怠慢,就須掌握回應的即時性與適切性原則。

至此可知,本研究關注的 Facebook 互動儀式操作型定義為:「使用者基於維 護、增強線上人際網絡乘載的社會資本,抑或避免社會怠慢、失禮等各種目的,

與其他使用者進行符合雙方期待、或在意料之中的互動行為,包含按讚、文字評 論等。」互動儀式行為是中性的,儀式結果亦有成功與失敗,關鍵在於參與者情 感、關注的變化,將導致程度互異、成功與否的儀式結果。

Facebook 上完整的互動儀式鏈(動態過程)可能為以下的過程:使用者在

鍵案例(critical cases)闡述成功與失敗的互動儀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