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Facebook 與社交互動儀式

二、 Facebook 的情境特性

網絡(Boyd & Ellison, 2007)。Boyd d.將 SNS 的 N 定義為 Network 而非 Networking,

原因在於 SNS 的獨特之處是使用者能夠展現線下既有的的社會網絡,而非認識

(meet)平台網絡中的陌生人。

最早的社交網站 SixDegree.com 於 1997 年開始。由於網路科技的普及、使 用者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各個定位清楚且功能健全的社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地 出現,像是 2003 年出現的 Friendster、My Space,以及 Twitter、Plurk 等。

本研究所關注的社交網站是由 Mark Zuckerberg 等人所設計的 Facebook。

2004 年還在哈佛念書的 Mark Zuckerberg 設計了 Facemash(中譯:名冊),在短 短幾天內如病毒般地在哈佛校內迅速傳開,成為學生與師長之間最熱門的話題。

在 Facemash 上註冊的使用者在建立包含照片及自己的資訊、興趣、修課列表等 個人資料檔案以後,便可和其他使用者進行互動。雖然 Facemash 運作時間不長,

但是 Mark Zuckerberg 已從中看出社交網站的無限潛力,他根據觀察與使用者的 回饋隨後改版推出 Facebook,並增加更多互動功能吸引更多使用者。

新版的 Facebook 提供了使用者建立個人專頁(Personal Profile)、發表近況 更新(Status)、至其他使用者塗鴉牆(Wall)上留言、交換資訊、自動更新動態 消息(News Feed)等功能,並風靡全世界,在 2008 年 5 月超越 MySpace 成為 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站。不僅如此,Facebook 也成為台灣使用人數最高的社交網 站。根據《臉書全球監測(CheckFacebook)》的統計,截至 2012 年 2 月全球已 有 8 億 1 千萬於 Facebook 上註冊帳號,其中台灣占 1160 萬人次。

2009 年,在台灣一款小遊戲「開心農場」刺激了 Facebook 使用人數的增加。

當時稱得上是全民運動的開心農場,讓 Facebook 原本不到 40 萬的使用者,在一 年的時間內激增到 760 萬人,相當於台灣使用網路總人數的 50%。許多人最初註 冊加入 Facebook 只是為了玩遊戲,之後才開始使用其社交功能(李芳齡譯,2011)。 根據《臉書全球監測》的統計,至今已經有超過 8 億名來自全球各地的使用者註 冊 Facebook 帳號,其中台灣占 1160 萬人次,其魅力可見一斑。

二、 Facebook 的情境特性

即便模控空間的特性已讓網際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成為可能,但仍不能忽略 Facebook 系統平台上獨特的情境特性對儀式行為的影響效果,因此接下來的篇 幅便是針對其獨特情境特性逐一進行檢視與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1

1. 以真實身分註冊的實名制(Real Name System)

Facebook 如同其他 SNS,鼓勵使用者找出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根據學歷、

公司或興趣找到線下世界的朋友,並形成人際串連,最後在平台網絡上建立穩固 的人際圈。然而,有別於其他 SNS,Facebook 大膽地採用「實名制」,使用者必 須以真實姓名進行註冊和登入使用,即使僥倖以化名註冊成功後,仍有可能為其 他使用者告發檢舉、喪失帳號使用權限;這與大部分國內外的虛擬社群或 BBS 的使用者以匿名方式,在網路上更自由地發表文章和討論的特性大相逕庭。

Facebook 從最初便致力推動實名制,如此設計有其意義:當線上的身分與 現實產生斷裂時,使用者得以隱藏部分或全部真實世界的身分,並使用化名、代 號或暱稱,任意變換身分,更不必然對線上化身(Avatar)產生認同(Turkle, 1998

/譚天、吳佳真譯;黃厚銘,2002),卻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甚至引發犯 罪。Zuckerberg 在過往的訪談中多次以道德角度的觀點提及「你(使用者)只有 一個身分」、「一個人擁有兩個身分,就是不誠實」(李芳齡譯,2011:192)。從 務實的觀點來看,實名制讓使用者以真實身分呈現,在網路上建立為人所知的固 定身分,不僅讓 Facebook 成為更安全、值得信賴的社交平台;亦讓平台中的使 用者得以個人作為門戶,結合原先認識的朋友再串連其他網絡,形成「社交圖譜

(Social Graph)」,意即透過使用者的人脈網絡進行社交互動。

2. 人際網絡的可視性(Network Visibility)

使用者身分確立之後,Facebook 系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提醒使用者與電子 郵件通訊錄上的朋友建立聯結,或是根據使用者學經歷、工作狀況及所在地等基 本資料在頁面右側跳出建議朋友等方式,鼓勵使用者擴充自己的朋友列表。因此

「和哪些人認識」,也同時彰顯了使用者的身分。

一旦雙方接受朋友邀請、互相確定了朋友關係,一方面原本電子郵件中一對 一或多對多的群組傳播方式,將透過 Facebook 平台中的使用者,轉換為一對多 的廣播模式(蔣昕,2010);另一方面 SNS 中人際關係被視覺化的特性,意即「網 絡可視性」,也讓使用者長久累積的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在眾多人面前一覽無遺,

進而產生更多關係建立的可能,這也是過往虛擬社群和 BBS 所沒有的特色。

然而,Facebook 的脈絡中,朋友(friendship)關係與傳統線下的友誼不盡 相同(Boyd& Ellison, 2007),Facebook 抹平了不同定義的朋友與親疏差異,僅 能以清楚的二分法:「有」與「無」關係作為體現,缺乏了更細緻的區別,無論 是名人、朋友的朋友、同事、同學、親密愛人或家人,只要雙方在網路上互相確

觀眾」,提供行為規範的指引,像是網路上的社交禮儀等(Boyd& Ellison, 2007)。

3. 超越現實的朋友乘載量

既然現有的研究對於 Facebook 上朋友的意義提出質疑,人們的社交能力就 成了相當關鍵的問題:究竟人們是否能透過社交網站建立感情深厚的廣泛交友圈 呢?人類學家 Robin Dunbar(1998)透過研究猩猩的社交行為,發現猩猩的社交 行為受制於大腦認知的能力,並根據智力大小推測人類智力所允許且穩定的社交 網絡約等於 147.8 人。Dunbar 同時發現許多遊牧民族與小規模農藝社會的群體確 實維持在 150 人左右,他表示「150 人似乎是人際之間仍能保持熟絡的最大群 組」(Dunbar, 1998:187)。這個針對朋友數量上限的假設,被稱為「敦巴數字」。

將敦巴數字放到社交媒體的情境值得商榷之處在於,敦巴數字意味著由於侷 限於人腦的認知能力,再加上時間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社交平台表面上擴充了社 會網絡,但是人們實際能掌握的人際資訊仍然有限。因此,即便運用社交網站,

使用者彼此之間熟識且保持有意義交流的人數仍有上限,這項觀察日前已經在 Facebook 與 Twitter 社交平台上獲得驗證,顯示社交網站使用者每日接觸的朋友 數量確實有其限制(Goncalves, Perra, &Vespignani, 2011.06, 2011.08;Tong, Van Der Heide, Langwell,& Walther, 2008)。

雖然無論在真實世界或網路空間中,人類的社交規模都難以無限上綱。但是,

Facebook 一方面幫助使用者與現實世界裡無法接觸的朋友保持聯絡(Gladwell, 2010);另一方面又給予使用者超越線下社交負荷的「朋友」數量上限─5000 人。

換句話說,所有 Facebook 使用者只要在其他使用者的同意下,便可以任意地增 加「朋友」,直到達到 5000 人為止。這也讓目前 Facebook 使用者的平均線上朋 友數量,遠遠超過了可以掌握的範圍(Zuckerberg, 2012)。

至此不難理解,Facebook 不斷鼓勵擴張朋友圈,但「朋友」在網路上呈現 單一且平面的意義,使用者在確認彼此關係時只有將其納入好友列表或排除在外 兩種行動策略,礙於人情壓力等各種情況下,很容易建立廣泛卻沒有實質意義的 好友清單。當 Facebook 上好友清單中的人數越多,使用者和他人的平均互動時 間則會減少。所以,為了維持網絡的穩定交流,使用者需要運用省時、簡單而友 善的互動機制與他人保持聯繫。可以預見,這樣的「交友電子儀式」(Kirkpatrick, 2011),成為了開啟往後社交互動儀式的濫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3

4. 全景敞視的資訊流通

Facebook 顛覆了以往資訊交流的方式,以往使用者在傳遞訊息前必須要啟 動一個流程,像是「打」電話、「寄出」郵件,或是「開啟」即時通訊交談;接 收他人資訊時,也必須要「連結」他人的網誌頁面,或是「進入」BBS 上的個 人板才行。然而,Facebook 的「動態訊息(News Feed)」以及網頁右側的互動 狀態列(Ticker),在紀錄使用者於網頁上的一舉一動之後,自動將這些訊息傳遞 到朋友面前,使得朋友列表中親疏不等的朋友們都接收到了相同的資訊。

這不僅表示了 Facebook 全景敞視主義(Panopricism)的運作邏輯,讓使用 者在網路上的言行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有無、形式、頻率等細節無所遁形,削弱了 使用者的能動性與資訊掌握能力(吳櫂銓,2011.12);而且因為親疏不等的各路 好友都會收到相同訊息,使用者必須意識到「觀眾」的組成,符應於各群朋友對 自己的期待和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因此調整網路上言行、呈現大家都能接受的「最 大公約數」樣貌來面對所有觀眾,這是過去眾多研究所指涉的「印象整飾

(Impression Management)」(蔣昕,2010;Boyd , & Ellison, 2007;Kirkpatrick, 2011),也是 Facebook 非意圖建立的自我規訓機制。

5. 同步/非同步互動並存(Synchronous/Asynchronous)

Facebook 上的訊息快速傳送到眾多使用者面前,傳遞邀請意涵、召喚大家 的參與。使用者可以選擇在看到訊息的瞬間立刻投入關注、給予回應,亦能延遲 自己參與事件的時機。Facebook 同時包含了同步與非同步兩種互動方式,同步 互動就如同電話進行中的兩端,使用者能即時根據訊息內容與事件當事人進行交 流對話;而非同步則讓使用者免於時空限制、不需要隨時處於上線狀態,仍能接 收到完整訊息,並在餘裕閒暇時,選擇適當的方式與之互動。

正因為非同步的互動准許使用者在回應前進行深思熟慮的評估(鄭國威,

2005),再加上 Facebook 的社交初衷,使用者在發佈或回應訊息時,一方面會對 想像觀眾(imagined audience)、潛在的溝通對象的回應產生預期、甚至調整言行;

另一方面則傾向持續交換訊息、交流互動(Marwick, & Boyd, 2010;Litt, 2012)。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者會累積對方的認知與訊息,情感、信任與同質性於焉而生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者會累積對方的認知與訊息,情感、信任與同質性於焉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