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禮如儀─探討Facebook互動儀式鏈與互動策略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行禮如儀─探討Facebook互動儀式鏈與互動策略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 行禮如儀 治 政 大. 學. ‧ 國. 立 互動儀式鏈與互動策略 ─探討 Facebook Go Through the Motions:. ‧. “Like” as Social Strategy in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Nat. n. sit er. io. al. y. on Facebook.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黃淑琳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謝辭 與論文搏鬥的過程中,時常希望一覺醒來就能到達撰寫謝辭的階段,沒想到 真正面臨謝辭時,又是一番掙扎,深怕遺漏了任何重要他人。 首先最要感謝老爸老媽,讓我在求學過程中得以無後顧之憂地盡情探索興趣, 無論是大學雙主修導致延畢一年,或者研究所延長兩年的學業期間,老爸老媽都 欣然接受並多加鼓勵。能擁有家人的全力支持,是我在求學路上最感欣慰的事。 還要感謝小妍,能擁有分享喜怒哀樂的妹妹,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唷! 接著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陳百齡老師,百齡老師真是我兩年研究所生 涯中最重要的人。從研究所開學前的傳播導論課程、到開學後參與了水火計畫研 究團隊、選修傳播法規與資訊蒐集等課程以及最後碩士論文的指導,這一路的過 程中,老師不僅啟發了我對新媒體傳播現象的興趣、更包容了我急躁的個性與不 求甚解的壞毛病。老師的諄諄教誨與循循善誘,讓我在面臨壓力與困境的情況下, 依然能秉持嚴謹態度與自我要求,穩健踏實地完成這篇論文。雖然過程中總伴隨 著煩躁焦慮、思緒反覆拉扯等各種令人崩潰的問題,但有了老師的開明指導與協.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助,這些挫折都能轉化為成長的基石。. y. Nat. sit. n. al. er. io. 再來,要感謝我的口試委員─吳筱玫老師與鄭宇君老師,從提案階段到最後 的口試,兩位老師都能看透核心問題意識、直指我身陷理論基礎卻毫無意識到的 盲點,老師們的寶貴意見提供我另一種思考方向,也讓這篇論文有了更臻於完美 的可能。另外,更要感謝各位受訪者,由於研究倫理無法在此一一向各位致謝, 但無庸置疑,你們都是幫助我如期完成論文的匿名貴人!. Ch. engchi. i n U. v. 還要感謝一起與論文拚搏的最佳夥伴─品葭(研究所生活中不可或缺之漂亮 學姊 XD),與水火研究團隊的宇君老師、涵郁、旭峰、Eugene、(半路出走的) 楷恩、新聞所 100 級朋友、最重要的熊仔、Annie、Sandra、失心瘋姊妹、與悄 悄話聯盟成員、以及長期在現實生活及網路空間中關注交流的親朋好友,你們提 供的各種幫助和情感支持都讓我永銘於心,也祝福大家都能活出精采。 最後,感謝政大新聞所,給了我這麼多。這不是一篇多麼出色的論文,作為 初探型的研究,這篇論文仍具有進步的空間。期待未來能有人以論文形式針對相 關議題進行討論,我會接招的! 黃淑琳,2013.7.24,140.119.96.95 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中文摘要 社交網站 Facebook 鼓勵使用者將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串連至線上空間, 與各種親疏遠近的朋友進行互動與維持情感交流。隨著社交規模與範圍的擴大, Facebook 使用者需要透過規格化或公式化的互動,確保人際網絡的穩定交流。 這些行為經過反覆實踐,發展為社交互動儀式。然而,互動行為本身卻與社交初 衷逐漸背離。因此,本研究關注的正是 Facebook 上的互動儀式鏈如何呈現,以 及使用者社交行為與意義之間產生落差,導致「行禮如儀」的原因。 本研究以社會學者 Goffman(1955)互動儀式與 Collins(2004)互動儀式鏈 的理論為基礎,探討 Facebook 的網路中介儀式形成的契機與淪於形式的可能。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選出四則關鍵個案,先以內容分析檢視互動儀式鏈中各項 元素的組成;再從個案中選取具代表性的當事人與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進一步 探究實踐互動儀式的原因、時機與對象等細節,並檢視互動儀式過程與結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社交訊息事件都有機會發展為完整的互動儀式鏈,不過 訊息事件的類型差異會影響互動儀式鏈的參與形式。此外,研究發現乍看毫無意 義的網路互動行為(尤指按讚)並非如過往研究提到的扁平單一,甚至略帶貶意。. n. al. er. io. sit. y. Nat. 這些互動其實乘載多重含意,例如:避免表錯情的慰問、掩飾內心掙扎的祝福、 欲辯忘言的關注、對多義訊息的部分贊同等。每當使用者內心與行動不一致或脫 鉤時,這些行為便成為每一次的緩衝,調解了「口不對心」的矛盾。. i n U. v. 上述貌似「行禮如儀」的社交互動行為隨著訊息事件的種類而變化,行動意 涵亦不停流動、轉變,逐漸成為眾人心照不宣的隱藏邏輯,內化成為使用者的行 動策略。成為具有「僵固的儀式形式,多元流動的儀式意義」的互動行為,亦可 作為網路世代專屬的行動符號。. Ch. engchi. 關鍵字:互動儀式鏈、社交迷思、互動策略、臉書、網路中介儀式. iii.

(6) Abstract Social network sites, such as Facebook, enable users to interact with friends and maintain their relationship. The growing scope and scale of social network require users to cope with huge numbers of friends in formulated and standardized ways. These formulated actions practiced repeatedly on Facebook have become ritualized and thus shape the particular cultural landscape. However, these interaction actions gradually become alienated from original social intents. Facebook users tend to push “Like” bottom whenever they read friends’ news updates, but they just go through the motion without any meaning.. 政 治 大. This particular research applies sociologist Goffman’s interaction ritual theory and Collin’s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theory to the context of Facebook behavior. The researcher attempts to answer 2 questions: 1. What a complete social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would be like on Facebook? And what are its ritual ingredients and outcomes? 2. Does social interaction behavior mismatch its social intent? If the gap exists, why does it happen? This research collects data from researcher’s 750 friends’ information in time frame from March 2013 to April 2013. Four Facebook events are chosen as.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critical cases. Content analysis and deep interview are employed to discover the ingredients,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and every detail on Facebook.. i n U. v. The result indicates it’s highly possible that every social information event would develop a complet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But the difference of event characters may have impacts on people’s forms of participation. Secondly, Facebook users often depreciate the meaning of “Like”, however “Like” turns out to show multiple meanings. Whenever Facebook users’ physical action couldn’t match attempts, “Like” would serve as the buffer solving the inconsistency. Finally, pushing “Like” bottom becomes “formulated but with multiple meanings”, and it also becomes exclusive action symbol of Facebook generation.. Ch. engchi. Key Words: CMC, Facebook, “Lik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 Interaction Strategy. iv.

(7) 目錄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 iv 表目錄..........................................................................................................................vi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從敦巴數字到 Facebook:無窮盡的交友數量是否可能? ............... 2 一、 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儀式................................................................ 3 二、 當儀式走向失能,淪為行禮如儀................................................ 3 三、 網路空間中的互動儀式................................................................ 4 四、 社交網站 Facebook 中的互動儀式鏈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互動儀式................................................................................................ 7 一、 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儀式................................................................ 7 二、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與起始元素............................................ 9. 立. ‧. ‧ 國. 學. 三、. 政 治 大. n. al. er. io. sit. y. Nat. 互動儀式鏈的結果...................................................................... 10 四、 失能而走向空洞的儀式.............................................................. 12 第二節 網路空間中的互動儀式...................................................................... 14 一、 媒介中介的儀式性互動.............................................................. 14 二、 網路空間的特性與情境.............................................................. 16 三、 CMC 情境下的互動儀式............................................................ 17 第三節 Facebook 與社交互動儀式 ................................................................. 19 一、 社交網站與 Facebook ................................................................. 19 二、 Facebook 的情境特性 ................................................................. 20 三、 Facebook 的互動功能設計 ......................................................... 23 四、 社交迷思與互動儀式.................................................................. 26 第四節 小結......................................................................................................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資料特性.......................................................................... 30 第二節 研究個案與受訪者選擇...................................................................... 31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3 一、 二、 三、. Ch. engchi. i n U. v. 界定互動儀式行為與訊息事件種類.......................................... 33 選取關鍵個案(critical cases) ................................................. 33 內容分析...................................................................................... 34 v.

(8) 四、 深度訪談...................................................................................... 35 五、 小結.............................................................................................. 37 第肆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39 第一節 關鍵個案.............................................................................................. 39 一、 個案一:求婚成功...................................................................... 39 二、 個案二:人生低潮期事件.......................................................... 48 三、 個案三:與巧遇明星的合照自拍.............................................. 55 四、 個案四:台大生男公關新聞評論事件...................................... 62 第二節 綜合分析.............................................................................................. 72 一、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 ............................................. 72 二、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與 Collins 理論之間的時代落差 ........... 76 三、 行禮如儀成為使用者個人的互動策略...................................... 7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摘述與重要發現.......................................................................... 83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 ............................................. 83 一、 二、 行禮如儀成為使用者互動策略.................................................. 84 第二節 研究價值與後續研究.......................................................................... 85 第三節 研究反思與限制.................................................................................. 86 參考資料...................................................................................................................... 8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9) 表目錄 表 1:關鍵個案列表。 ......................................................................................... 34 2:受訪者列表。 ............................................................................................. 36 3:訪談大綱。 ................................................................................................. 36 4:求婚事件關注焦點。 ................................................................................. 42 5:與明星合照自拍事件關注焦點。 ............................................................. 57 6:探討台大生當公關事件關注焦點。 ......................................................... 65 7:社交訊息事件列表。 ................................................................................. 73.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Ch. engchi. vii. i n U. v.

(10) 圖目錄 圖 1:互動儀式鏈(Collins, 2004).................................................................... 11 2:求婚事件回應數量變化圖。 ..................................................................... 41 3:求婚事件中關注焦點的變化。 ................................................................. 43 4:求婚事件回應內容文字雲。 ..................................................................... 44 5:人生低潮期事件回應內容文字雲。 ......................................................... 50 6:人生低潮期回應數量變化圖。 ................................................................. 51 7:與明星合照打卡事件回應數量變化圖。 ................................................. 57 8:與明星合照打卡事件中關注焦點的變化。 ............................................. 58 9:探討台大學生做公關事件回應數量。 ..................................................... 64 10:探討台大生當公關事件關注焦點變化。 ............................................... 65 11:台大生做男公關感想文字回應文字雲。 ............................................... 66.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這是一個禮尚往來的儀式。別人給你一個讚,代表一個關注的眼神;你 給別人一個讚,表示一個拍肩的肯定。輕輕一個讚,裡面有「我看見你 了」的千言萬語。 你的心情曾經如此為了每一次讚的高低而上下,但後來你發現,關於讚, 恐怕和讚不讚根本無關。 (彭樹君,2012). 政 治 大 上述這段文字恐怕道出了多數 Facebook 使用者的心聲。朋友生日來臨,我 立 們給予祝福;得知久違的同學順利畢業、或轉換工作跑道,我們互道恭喜;看著 ‧. ‧ 國. 學. 姊妹淘下午茶約會的照片,我們按「讚」 。過往這些人際之間需要面對面的互動, 如今卻可以透過社群網站 Facebook 發揮相似效果。在這線上空間之中,使用者 得以盡情地與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互通消息或情感交流。但是,在 Facebook 上面的人際互動,是否真能產生與面對面互動相同的效果嗎?它又會對人際互動. sit. y. Nat. 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n. al. er. io. 2004 年成立的 Facebook 在美國站穩腳步後,開始揮軍全球市場,並在 2009 年以社群遊戲「開心農場」迅速風靡台灣。原本在台灣不到 40 萬使用者的社群 網站,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激增到 760 萬人,相當於全台使用網路總人數的 50%。 許多人最初註冊加入 Facebook 的目的只是為了玩遊戲,之後逐漸為其社交功能 所吸引(Kirkpatrick, 2011/李芳齡譯,2011) ,如今台灣人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 已經不容小覷。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InsightXplorer)於 2011 年 9 月發布的調 查顯示,2011 年 8 月台灣人平均每位網友花費 27.8 小時在網路上;在總網路瀏 覽時數中,使用時間比例最高的網站是 Facebook (27.01%)、其次是 Yahoo!奇 摩 (20.68%)、YouTube (4.29%)、無名小站(3.59%)與 Google (2.58%) 等,足見台灣人使用 Facebook 的時間已經遠遠超出其他社交平台或入口網站。. Ch. engchi. i n U. v. 經營 Facebook 的時間與維持或強化情感聯繫的程度看似成正比關係,然而 「敦巴數字」 (the Dunbar number)間接否定了這個迷思。人類學家 Robin Dunbar 從演化角度解讀人類社會行為,並表示:人腦的認知容量侷限了社交範圍(Dunbar, 1998)。他透過研究猩猩的社交行為,發現猩猩的社交行為受制於大腦認知的能 力,並根據智力大小推測人類智力所允許且穩定的社交網絡約等於 150 人,這就 1.

(12) 是敦巴數字。而在敦巴數字為真的前提下,意味著由於人腦認知與時間都有限, 無論社交平台或網站讓交朋友、維持或強化友誼變成多麼簡單的事情,都無法使 得交友範圍或規模無限上綱(Goncalves, B., Perra, N., & Vespignani, A. , 2011.06, 2011.08;Tong, Van Der Heide, Langwell,& Walther, 2008) 。. 第二節 從敦巴數字到 Facebook:無窮盡的交友數量是否可能? 敦巴數字的概念,反映了人類日常社交行為確實會受到認知能力及時間精力 的限制,而將線下朋友串連至線上的 Facebook,在此空間中的社交活動成為了 現實生活的延伸(Boyd & Ellison, 2007;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尤芷 芸,2010;李珞,2011;許慈雅,2011;蔣昕,2010),因此使用者在 Facebook 平台上的互動行為的次數、頻率和方式理應有所侷限。但是在現代社會中,無論 在現實生活中接觸交往、或是在社交網站 Facebook 的「朋友」數量,卻都已然 超過了人們能負荷的交友數量範圍,亦即是 Dunbar 提出的 150 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事實上,敦巴數字更明確的定義指出,關係的「品質」與「數量」同等重要。 這意味著 150 不只是人類社交網絡中關係的絕對數量,更是維持特定親密度朋友 的數量上限。在這數量範圍的網絡內,人們的互動交往程度密切、且互動行為也 更複雜:除了明確辨識誰是誰、誰和誰是什麼關係,更能在需要時,運用網絡中. sit. y. Nat. 的人脈策略性地達成目標(Dunbar, 2010/黃薇菁譯,2011)。一旦超越了 150, 人類對關係的掌握能力降低,即便在交友數量上有所突破,卻難以顧及交往品質, 僅能以消極的形式保持聯繫,無法積極的使對方成為親密網絡中的一員。這種形. n. al. er. io. 式的行動策略,類似於 Goffman(1955)指涉人類為了避免社會怠慢 (social snub) , 發展出來的互動儀式。. Ch. engchi. i n U. v. 透過觀察發現,目前多數 Facebook 使用者的朋友數量大多超越 150 人;在 Facebook 上與部分線下生活圈緊密連結的親朋好友互動以外,還有許多互動是 來自於不熟識者,因此出現了「線上互動大於線下互動」的弔詭現象。在互動形 式方面可以看到,使用者對線上朋友的圖文或連結按「讚」、在朋友的塗鴉牆上 留言與回應、或是「戳」朋友等行為,都是社交平台中互動的一環。然而,敦巴 數字的存在,不禁讓人思考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次數越多、頻率越高、發文回 應的內容越熱絡,是否就真能代表彼此間情誼的強度?這些互動代表著什麼意含, 也更耐人尋味。 Facebook 使用者即使身處社交網絡平台,社交規模卻仍舊超過自己的掌握 能力,因此需要透過不斷地實踐互動儀式,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使用者在網路空 間裡,進行按「讚」 、 「戳」等各種規格化、公式化且鮮少實質意義交流的互動, 社交「互動儀式」逐漸流於形式。當使用者彼此的互動僅只為了維持人際網絡的 2.

(13) 穩定交流,缺乏實質情感與意義注入時, 「行禮如儀」的現象便成為 Facebook 上 的特殊景觀。 一、. 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儀式. Goffman(1955)曾透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互動行為,發現整個社會的結構, 無論是工作或者私人的社交,都是被儀式所支撐。他提出了「互動儀式」一詞, 指涉這些表述意義的程序化活動,意即個體在對他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客體前 必須遵守並選擇合適的符號意義(symbolic implications)作為其行動的準則 (Goffman, 1955;轉引自 Collins, 2004/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2009)。 人際之間的社交行為看似隨興,但其行為模式卻並非毫無邏輯。Goffman 從 日常生活的問候、讚美語言互動出發,探索互動儀式的概念,他認為即使文字表 面不具意義,但語言交流仍能幫助生活秩序的延續(同上引:49)。例如兩個認 「你好嗎?」 ,除非發問者真的想知道對方的健康 識的人相遇時,其中一方提問: 狀況,否則這句話並不要求任何資訊的回饋。然而,如果表面上的問候(如「你 好」 、 「早安」 、 「再見」)在預期出現的情境下被省略,聽者將感受到社交怠慢(social snub)的訊號,從而認為自己被忽略、以及意識到不被重視的個人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當儀式走向失能,淪為行禮如儀. sit. y. Nat. 二、. n. al. er. io. 由此可知,Goffman 的互動儀式理論以各種日常生活經驗闡述人們的互動儀 式如何精密協調,以避免冷場、出錯或窘態等(Collins, 2004) ,進而對人際之間 的互動與交流發揮其功能;但互動儀式理論對於其運作過程卻未多加著墨,亦無 探討在開展之後互動儀式的存續問題。因此,承續互動儀式學說的 Collins(2004) 組織了過往理論未曾深究的要素,包含符號系統、情感能量、過程與結果,並提 出「互動儀式鏈」理論,用以觀察互動儀式在人類生活中的動態循環過程與不同 強度的儀式結果(「鏈」字指涉的便是互動儀式開展後的進行過程) 。此外,這個 具因果關連與回饋作用的理論模型亦能為重要事件、風俗文化的強化或毀滅做出 解釋(Baehr, 2004;Zhang, 2009)。. Ch. engchi. i n U. v. 從 Goffman(1955)的互動儀式到 Collins(2004)的互動儀式鏈的論述演變, 即可看出人類定型化的儀式行為固然幫助了社會關係的形成與維持,然而互動儀 式卻非永恆不變。倘若身處互動儀式情境中的人們,無法繼續自發地相互關注、 體驗彼此共同的情感時,不僅喪失實踐儀式行為的初衷意義,亦難以形成群體間 的團結、再度激起儀式的情感能量。至此,參與者的互動儀式行為與意義將近似 於異化(alienation)(Marx, 1884/伊海宇譯,1990),原本基於社交目的的互動 3.

(14) 行為,卻在過度的反覆實踐後遠離初衷,甚至脫鉤。徒具形式的互動儀式行為逐 漸失能、淪為行禮如儀,最終儀式本身可能走向崩毀(Collins, 2004)。 三、. 網路空間中的互動儀式. 過去對互動儀式理論關注的身體「共在」(co-present),也就是人們需實際 地在物理空間上聚集於同一個地方,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與交流 (同上引:93-106) 。 如果人們的「相遇」的場域從現實生活轉移到網路空間,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黃厚銘(2001:186;轉引自林意仁,2011)曾探討模控空間(cyberspace),即 架構在網路媒介上的社交、互動場域,發現在此空間中的「臨場感」能使藉由網 路媒介產生的互動交流,與物理共在、面對面的互動溝通產生類同的效果。可見 隨著通訊科技發展,共在的界線已然模糊,如今許多人際之間的互動得以經由電 子媒介,例如手機、電腦等方式維持凝聚和關注(Ling, 2008) 。每當逢年過節, 大量流轉於人類生活中的電子賀卡與簡訊祝福等亦成為了 Ling 所指涉的「媒介 中介的儀式性互動」(mediated ritual interactio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在網路空間中,Web 2.0 提供了即時與雙向互動的特性,得以建構模擬真實 社會互動的社交環境。使用者在透過網路聊天室、BBS 或微網誌等不同型態的 平台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時,即便缺乏面對面的親身接觸,平台系統或使用者亦 採用真實世界溝通互動的方式,將線下符合禮儀社交規範的行為模式挪至線上反. n. al. er. io. sit. y. Nat. 覆實踐(林意仁,2011;紀佩君,2008;陳家銘,2011)。換句話說,透過網路 媒介的中介,在網路空間中的使用者仍得以發展出類似於真實社會互動儀式的行 為模式,維持自己的人際凝聚與網絡交流。 四、. Ch. 社交網站 Facebook 中的互動儀式鏈. engchi. i n U. v. 將線下人際網絡串連至線上空間、乘載著各種親疏遠近關係「朋友」的社交 網站 Facebook,有其特殊的情境特性,像是採用實名制、人際網絡的可視性, 以及全景敞式的資訊流通,讓使用者感知到其他人的存在與互動方式。此外,系 統平台開發人員為了增加使用者對該平台的黏著度,設計了專屬於 Facebook 的 互動模式,像是按「讚(Like)」、 「戳(Poke) 」朋友、「標籤(Tag)」等,不 僅成為了代表 Facebook 的行動符號,亦提升使用者彼此間交流互動的可能。 這些經過簡化設計、不具風險、又帶有社交意涵的行動符號大量流動在系統 平台之中,召喚了使用者加以運用。然而,先前研究者曾將「不需言說」的按讚 行為和小遊戲中的送禮機制視為 Facebook 上特有的規格化互動(尤芷芸,2010) 。 這些不必承擔雙方互動的風險與壓力、不分親疏遠近都適用、操作簡單又能表達 善意與關心的網路行為,成為在社交平台上最無須考慮後果的互動實踐。 4.

(1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Goffman(1955)筆下的互動儀式,體現的是各種社交關係,人們在與他人 相遇、進出轉換互動情境時,得以運用彼此心照不宣的定型化行為減少社交怠慢 的失禮可能。但是,互動儀式的形成與維持有其條件,即使儀式順利展開,卻不 見得能夠進行完整的動態循環。根據 Collins 的論述,若參與互動者無法針對感 同身受彼此的共同情感、持續自發性地相互關注,繼而衍生出必需的情感能量以 刺激動態循環,這種失去意義的儀式實踐則將淪於形式,甚至走向衰敗崩毀。 現今網路科技普及,搭配網路雙向互動與即時特性,使用者得以在網路空間 中使用電子郵件、討論區等平台維持人際互動間的關注與凝聚;而採用實名制的 Facebook 社交網站更是串連了使用者線下生活圈的親朋好友,增加聯繫交流的 機會與可能。然而敦巴數字卻提醒我們,即便無論社交網站能讓「交朋友」成為 多麼簡單方便、效率的事情,也難以將朋友數量、互動次數或頻率等無限上綱。 為了再次免於社交怠慢的情形發生,使用者策略性地將線下採用的互動儀式挪移 到網路空間中反覆實踐,此現象亦成為 Facebook 空間中的獨特景觀。.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因此,本研究關注 Facebook 上的落差,亦即使用者進行的人際互動,是否 確實符合社交初衷、滿足人際網絡需求?抑或儀式行為形式與意義已然出現斷層?. 2.. y. sit. n. al. er. Facebook 空間中的互動儀式行為如何呈現?對應到互動儀式鏈中的起始條 件與儀式結果又是什麼?在 Facebook 上觀察到的行為多半是互動儀式的表 徵,至於 Facebook 互動儀式行為的形成要素與結果,至今仍未有研究者探 討,因此成為本研究的第一項問題。. io. 1.. Nat. 鑑此脈絡,本研究問題可分為兩個面向:. Ch. engchi. i n U. v. Facebook 的互動儀式行為如何造成落差、進而流於形式?如果確實如此, 將進一步探究互動儀式行為脫離社交初衷的原因為何?Facebook 空間中, 若互動儀式鏈中起始元素的條件(如:參與者的共同關注與共享情感連結等) 沒有被充分滿足,儀式結果將走向空洞、失敗。意即使用者雖與他人實踐互 動行為,但卻可能缺乏實質的社交意義或情感交流。因此,本研究將檢視此 現象,亦即「行禮如儀」現象的成因。 在後續章節中,本研究將以互動儀式的理論脈絡為起點,檢視 Facebook 上. 人際互動的行為模式,透過起始條件、符號系統、情感能量、過程與結果等元素, 進而組織為完整的互動儀式鏈架構。並針對 Facebook 空間中互動儀式行為的形 式與意義是否脫鉤,進行深入探討。 5.

(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的議題為 Facebook 互動儀式展現的樣貌,以及儀式進行過 程中的起始元素與儀式落差。以下文獻探討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節為互動儀式理 論的發展脈絡,從早期學者探討儀式對人類集體生活的意義,到後期學者將儀式 意義從宗教轉往世俗的日常生活中實踐,進而發展出互動儀式鏈的完整架構,以 及現實社會中的互動儀式行為與結果等文獻進行探討。第二節為傳統電腦中介的 互動儀式行為,這部分將先從網路空間的特殊情境談起,接著闡述媒介中介的儀 式性互動行為,以及過往網路行為中展現社交互動的案例。第三節則是以 Facebook 作為討論主軸,首先介紹社交網站與 Facebook,再看 Facebook 上讓互 動儀式成為可能的情境特性,接著找出在此平台空間中獨特的互動模式。第四節 則在文獻爬梳後,做出小結。. 立. 學. ‧ 國. 第一節 互動儀式 一、. 政 治 大. 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儀式. ‧.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般而言,「儀式」一詞被視為經組織過的象徵性行為和紀念性活動,其功 能在於「定義、再現特定場合、事件、變遷的社會與文化重要性」 (徐國峰,2004.12: 4)。早期對儀式的討論具有濃厚人類學與民俗色彩,社會學家 Durkheim 從澳洲 原住民的宗教觀點研究儀式行為,他認為宗教是由神話(myths) 、教義(dogmas)、 儀式(rites)與典禮(ceremonies)所組成的體系;而其表現出來的宗教現象, 包含了信仰(beliefs)與儀式(rites)兩種範疇。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 儀式則是一些特定的行為模式(Durkheim, 1915/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37) 。 Durkheim 則將儀式定義為「產生於集合群體中的行為方式」(同上引:10),得 以將個人融入共同體和建立一個社會集體的機制(Bell, 1997:89) ,進而激發、維 持或重新創造群體中的某些心理狀態。由此可得儀式作為特殊的行為實踐 (practice) ,目的之一在於連結個人與社會,讓集體生活成為可能。. Ch. engchi. i n U. v. Goffman(1915)雖然延續了針對儀式主題的討論,卻未繼續深入宗教領域 鑽研,他加入自己對於都市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的觀察進行研究,將儀式的論述從 宗教轉為世俗領域,並應用擴展至人類的日常生活場域。Goffman(1955、1959) 透過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面子功能、精神病院患者與工作者互動、戲劇行為等不同 主題,發現人與人相遇時所採用固定的互動行為模式,讓他們共享了部分的社會 現實。像是美國黑人在與白人交往時,總是裝成無知、懶惰又隨遇而安的樣子; 或是女大學生在適合約會的男生面前隱藏自己的聰慧和意志(Goffman,1959) 7.

(18) 等,這些刻意符合刻板印象的「表演」,讓互動雙方能夠在「意料之中」進行交 流,並發展下一步的進階關係。Goffman(1955, 1959)進而推論整個社會的結構, 無論是工作、私人社交或是社會關係,都是受到儀式的支撐。因此提出「互動儀 式」一詞,指涉這些表述意義的程序化活動,也就是個體在對他有重要價值(意 義)的客體前,必須遵守並選擇合適的符號意義(symbolic implications)作為其 行動的方式(Goffman, 1955;轉引自 Collins, 2004/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 即便 Goffman(1955)討論儀式的切入角度與 Durkheim(1915)不同,卻 仍承襲了後者學說的功能論色彩。他在早期研究中討論到,面子工作(on face-work)即為社會互動中的儀式化的行為表現。「面子」是指在特定交往中, 個人按照他人也會認定他會遵循的那個行為準則,而有效地聲稱自己所得到的正 面社會價值。面子會依據被認可的社會態度,成為自我描繪的形象(Goffman, 1955)。進行互動時,自身與他人的面子都容易受到彼此行為舉止的影響,在顧 慮著維持雙方顏面的情況下,為了達成同時捍衛自己的面子,亦保護他人面子不 受侵犯的目的,互動儀式逐漸成形。而在具有大量社會人際互動的日常生活中, 透過互動儀式心照不宣卻約定成俗的規範與約束,人際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才能順 利進行,前文提及的美國黑人與女大學生的案例正是如此。至此,不難理解日常 生活中實踐互動儀式的功能,就是為了確保社交關係的維持與穩定。.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在發展互動儀式概念時,Goffman 加入情境因素」的討論,他認為人們會依. n. al. er. io. sit. y. Nat. 照情境作出適當的行為,個體參與建構的空間不大,也無法作出其他的選擇,因 為,每一個個體的自我是在情境中被建構的,當個體感知周遭情境後,便會採取 特定行為回應(Collins, 2004;Goffman, 1959/徐江敏、李姚軍譯,1992) 。換句 話說,情境的重要性在於人們與他人相遇接觸時,能讓雙方知道對方對自己的期 望,扮演好符合特定時空下的身分角色,產生適當的社會互動。因此,情境的功 能,正是讓互動關係有意義地發生。. Ch. engchi. i n U. v. 例如,在科層制度分明的公司組織內,下屬與上司相遇時,位階層級較低者 多半會主動採取口頭或肢體等交流形式的問候開場(例如問候用語、點頭微笑、 舉手招呼等),表示對上位者的尊重,即便互動表面不具有資訊回饋,但透過簡 單的互動儀式不僅同時展現了禮節,亦維護了雙方未來能繼續相處的關係;若是 相遇的一方(尤其是位階層級較低者),連最基本的問候都省略,將造成怠慢無 理的壞印象,也破壞了未來繼續發展的可能。不過,若相遇情境具有高度隱私特 性時,互動情況則大不相同。像是在公司內部的廁所中,位階低者難以實踐平時 的禮儀,頂多於目光相接時以點頭微笑示意,而上司亦多半會避免在令人尷尬的 空間內與下屬產生更多互動。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即使參與互動的是同一批人,仍會因為情境的改變或 8.

(19) 差異,選擇當下最理想的行動策略回應他人。Goffman(1959)的互動儀式理論 對情境的重視,甚於個體的發展空間;他認為情境先創造了互動的可能,個體僅 只是順應情境成為其跟隨者罷了。 二、.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與起始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Durkheim(1915)觀察的宗教儀式和 Goffman(1955)探究 的日常生活互動儀式,都是發生於人與人同時存在於在特定場所的情境下。唯有 如此,身體共在的參與者才能展現其社會關係,以及依據他人或環境狀況,給予 適當回應,甚至進而影響其他參與者的情緒(Durkheim, 1912; Goffman, 1955), 達成身體一致性的變化。不過,這些理論僅探討互動儀式的呈現與功能,並未提 煉出系統性的理論模型(Collins, 2004) ,因此互動儀式開展後的動態過程亦乏人 問津。. 政 治 大 ,加上自己 Collins(2004)融合 Durkheim(1915)和 Goffman(1955, 1959) 立 的見解後發展出互動儀式鏈理論。他認為在一個互動儀式鏈中,參與者發展出共 ‧. ‧ 國. 學. 同關注的焦點,連結彼此的情感並逐漸趨同,繼而衍生出來的情感能量將不停歇 地回到起始點,支持甚至強化動態循環,最終產生出互動儀式的結果。在動態循 環中,儀式結果會與起始因素產生相互作用,若是在過程中起始因素發生變化(例. y. Nat. 如參與者已經不再關注某事物,或是大家無法產生共同情感連結),則會改變儀 式的結果。這具有反饋力量與因果關聯的循環便是「互動儀式鏈」,而促發互動. er. io. al. sit. 儀式鏈開展的條件更是相當關鍵。. n. 因此,完整的互動儀式鏈是這樣的:參與者基於共同活動或事件(可能只是 典型的常規儀式,像是婚喪喜慶等),抱持著與事件相符的情感態度,與其他參 與者處於同一場所進行互動。在兩人以上的場景情境中,輕易地就能找到共同關 注的人、事、物或活動,且所有人都知道焦點為何(Goffman, 1967;轉引自 Collins, 2004/林聚任、王鵬、宋麗君譯),相互關注的現象也成為了儀式展開的起點。 接著,當眾人越來越專注投入、情緒亦然越趨高張時,就會出現「集體興奮」現 象(Durkheim, 1912) ,即情緒攀升到高點的集體情緒。亢奮的情緒將不停地使參 與者更凝聚、情緒更高昂,也更專注於儀式行為的實踐。Collins(2004:48)歸 納出促發互動儀式鏈的四個起始條件:. Ch. engchi. i n U. v. 1.. 群體共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參與者須聚集在同一場所,如此一來彼此能感 受到對方與他人的存在,產生相互影響的作用。. 2.. 排除他者:外人的進入障礙將參與者與非參與者清楚劃分,所有人都能辨識 誰在其中,誰被排除在外。 共同關注:參與者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人事物或活動上,且所有人都知. 3.. 9.

(20) 4.. 曉關注的焦點為何。 情感連結:參與者彼此能分享的情感或情緒體驗,並且逐漸趨同。 上述條件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可以得見:公司組織內部的年終尾牙,經常. 選擇在大型開放式的宴會廳舉行,依照部門之間的差異分配位置,同一部門會聚 集在鄰近區域。雖然尾牙宴會廳內是開放空間的設計,並不會有明確的標誌劃分 出部門之間的區域範圍,但是當同部門的員工團聚說起 inside jokes、一起玩樂歡 慶時,其他部門的外來者亦不容易加入話題或活動。因為僅有同部門的人才能知 曉內部的笑點和「梗」,當他們專注於話題發展或舉杯慶祝時,產生的情境氛圍 是排除相對的外人。 四個起始元素之中的「共同的情感連結」和「相互關注的焦點」在互動儀式 鏈裡,會產生相互強化的效果,當參與者越密切關注特定焦點時,便更能強烈體 會共同共享的情感狀態(Durkheim, 1912) 。即使人們同樣聚集在特定場合,卻缺 乏關注的焦點,也不與他人投入相同的情緒,則無法進入互動儀式鏈的過程中。 例如,一般人在餐廳舉辦的生日派對,經常只在餐廳的部分區域進行;餐廳內的 剩餘區域則繼續招待前來用餐的顧客。這些顧客有不同的前往目的,與參加生日 派對的參與者不同,派對進行時的慶祝活動、歡愉笑聲、或 Dress Code 造型等 於用餐顧客來說,並非此時此地的關注焦點,也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投入。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此,即便顧客和派對僅有一桌之隔,仍無法成為互動儀式的參與者。反觀在生日. n. al. er. io. sit. y. Nat. 派對區域的壽星和參與者,都會因為慶生活動進行、切蛋糕、拆禮物、唱生日快 樂歌等更加喧鬧亢奮,派對氣氛也比開始時更加沸騰。透過生日派對活動的進行, 即便在開放式的空間內,都能有效地凝聚壽星與參與者的歡愉情感與投入享樂。 至此可知,只要參與者聚集於特定場合,越緊密關注他們的焦點、彼此情感越趨 一致,則儀式結果亦越強烈明顯。 三、. Ch. engchi. i n U. v. 互動儀式鏈的結果. 倘若起始要素能夠有效地組合、並開展形成互動儀式鏈,在過程中累積高程 度的相互關注與情感連結,可能會導致以下情形:參與者會對群體產生認同,擁 有成員團結感;且個人的正向情感能量在過程中不斷激發,繼續主動地實踐儀式 行為;在過程中,亦會產生屬於參與者群體的符號系統,標記著參與者的社會關 係,成為參與者群體共同維護的價值;最後,則是產生維護群體的正義感,當集 體的價值觀或文化受到侵害時,會譴責破壞者以防止繼續受到傷害(Collins, 2004: 49)。因而最終的互動儀式結果,會反映在這四個面向:群體團結認同、正向的 情感能量、社會關係與符號系統、以及群體維護的價值觀。透過這四個面向呈現 的強弱程度,能判斷儀式結果的成功或失敗。. 10.

(21) 起始要素. 儀式結果. 群體聚集(身體共在). 群體形成團結感. 共同行動/事件 排除外人的屏障. 正向情感能量 集體. 相互關注的焦點. 短暫的情感刺激. 亢奮. 社會關係、符號系統. 共享的情感連結. 集體價值觀. 圖 1:互動儀式鏈(Collins, 2004). 政 治 大. 互動儀式理論的適用範圍極為廣泛,除了 Goffman(1955)曾提及的小型對 話、婚喪喜慶禮俗得日常生活情境等微觀層次以外,亦適用於政治宗教等集體事 件。像是當國家面臨緊急重大事件時,透過市民社會中不同機構的配合運作 (Gramsci, 1983),大規模的互動儀式亦然存在。. 立. ‧ 國. 學. ‧. 社會學家 Baehr(2004)便以互動儀式鏈的理論,解釋 2003 年香港抗 SARS 的情況。2003 年中國東南沿海爆發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疾. n. al. er. io. sit. y. Nat. 病,疫情擴散的速度與範圍令全球措手不及。香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視 為疾病發源地,香港市民不僅面臨高風險的染病機率,更成為其他國家避之唯恐 不及的對象。此時期,香港屬於高度警戒地區,不僅外國訪客限制入境,當地的 非香港籍居民亦在壓力下撤離(條件一:外來者的進入障礙)。暴露在隱形的死 亡威脅情境下,香港市民陷入驚恐倉皇的集體情緒(條件二:相互的情感連結), 而高度的緊張焦慮,促使大家密切關注 SARS 最新死亡人數統計及疫情散布狀況 等訊息(條件三:共同關注的人事物或活動)。即便 SARS 為接觸型傳染疾病, 應盡量減少肢體接觸,然而多數人仍須在疫情擴散的同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通勤 以及上班上課(條件四:參與者群體的身體共在)(Baehr, 2004)。. Ch. engchi. i n U. v. 在此期間,防疫抗 SARS 的訊息大多經過香港政府當局與媒體採用「戰爭語 彙」進行包裝: 「能成功戰勝『沙士』亦因為得到全港市民的合作及諒解」 (香港 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2003.11.23)、「走在炎戰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一個又一 個倒下。他們奮不顧身與炎魔抗戰…」(香港蘋果日報,2003.12.31)。大量以戰 爭作為隱喻的抗疫訊息高速地流轉,使香港市民不但滿足了資訊渴求,同時獲得 正向安慰等情緒能量(結果一:正向情感能量),更將大眾團結起來(結果二: 形成團結) 。他們出入公眾場所時所配戴口罩出,即便口罩的實質效益並不理想, 但超脫實際功能的口罩與戰爭語彙卻成為了儀式中參與者群體的象徵與符號系 11.

(22) 統(結果三:社會關係與符號系統的產生);不願配合配戴口罩者,則將為參與 者群體視為危害公眾的害群之馬(結果四:集體維護的價值觀)。足見香港抗 SARS 的過程,政府、媒體與居民各方非意圖地聯合形成了強而有力的互動儀式 鏈,刺激著儀式行為的反覆實踐,最終亦獲得具體成效(Baehr, 2004)。 四、. 失能而走向空洞的儀式. 然而,並非所有的互動儀式最終結果都會成功,無論是逐漸空洞而式微、轉 型,或是受到外力干擾宣告終止,互動儀式雖具有維持生活秩序功能,自身卻無 法永恆不滅。若欲達到成功的儀式結果,起始要素不僅缺一不可,更要有效地配 合,使同處特定情境的參與者群體,得以反覆實踐相互關注與共享情感,進而累 積正向的情感能量以達成儀式結果。反之,若是參與者成員在儀式過程中,僅耗 損情感能量、產生敷衍、厭煩或恐懼等負面情感,則儀式壽命亦難長久。. 政 治 大 1960 年代發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便是解釋互動儀式走向失敗的極佳案 立 例。張玉萍(2009)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動員策略時發現,早期文革儀式成功地吸 ‧. ‧ 國. 學. 引社會大眾的參與投入,像是聚集天安門集會的青年紅衛兵與公開的批鬥大會等, 確實鼓動了具有「防止資本主義復闢、維持共產黨的純潔」等理念與對中國未來 高度期待的參與者。然而,隨著文革討伐的對象越趨廣泛、手段益加屈辱暴力後,. sit. y. Nat. 人們雖然繼續參加儀式,卻只是為了避免被貼上背叛標籤,不得已才採取的策略。 文革到了後期,逐漸喪失最初正當的目的,參與者的前台充滿激烈暴力的儀式, 卻難以激發團結和正面情感能量;另一方面,無孔不入的監視滲透參與者的後台,. n. al. er. io. 即便人們在自己的私領域仍不得不繼續維持表演活動,不僅無法宣洩累積的消極 情緒,亦使維持儀式的情感能量無以為繼。最終,文革儀式再也無法召喚群眾熱 情,只能宣告政治儀式的失靈。. Ch. engchi. i n U. v. 從文化大革命的案例可知,失敗的儀式容易發生在經過世人普遍認同的典禮、 或妥善安排的活動,像是婚喪喜慶場合、晚宴、就職或畢業典禮等。這些經過人 為設計規畫而成的「正式儀式」 (Collins, 2004)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卻不必然能 保證成功的儀式結果。倘若未能有效地引起參與者的關注或認同,參與者不再專 注於互動儀式中的關注焦點,或是表現出對繁文縟節的反感不耐,儀式結果便可 能走向空洞、失敗。 相對於正式儀式,自然儀式指涉的是在沒有定型化程序的情況下,建立起來 的相互關注與情感連帶(Collins, 2004),像是 cosplay 的變裝聚會、文藝青年在 群聚咖啡廳漫談等,這些行為模式多半帶有特殊性或小團體色彩,以辨別與主流 大眾的區隔。這些行為活動雖有恆常的特殊性(例如參與者集體以動漫人物造型 出席 cosplay 活動、文青風格的 dress code 等),卻非經過普世價值的規範拘束, 12.

(23) 因此在形成關注的同時又保持彈性,較不容易流於僵化的形式。而社交的互動儀 式也屬於自然儀式的一種,人們在不同情境下與類型互異的朋友交會時,經由彼 此的磨合包容發展出自成體系的互動模式。但即便如此,當自然儀式中的參與者 共同關注的目的走向發散、產生負面情感、心不在焉或敷衍了事,也會產生「互 動疲勞」(同上引:51),無法繼續激起情感能量,難以維持互動儀式的進行。 延續組織尾牙案例解釋自然儀式的失敗:年終尾牙的最終目的在於犒賞員工 一年當中的辛勞,同時激勵大家來年繼續努力。因此藉由尾牙形式的晚餐聚會讓 員工歡聚一堂,藉此凝聚組織向心力,一同展望未來。由於尾牙文化會隨著組織 風格而異,因此並沒有特定的形式規範。不過通常在尾牙活動中,處處可展現對 員工們的感恩與回饋,許多長官也會藉此機會到各桌輪巡敬酒,表達謝意。然而, 當長官的敬酒只是過場,匆匆來去、無法多作停留與各部門深入互動、到各桌致 詞時的內容都簡短單調,不但難以激發員工的注意與熱情,反而打斷了員工內部 狂歡的氣氛,讓敬酒成為了令人反感疲勞的空泛形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綜上所述,Goffman(1955)將互動儀式論述從宗教範疇帶入了世俗社會, 討論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儀式,擴大理論的解釋力與應用範圍。而情境因素亦在其 中影響了互動參與者的行動策略,即使是相同的互動者,身處不同情境特性時, 採取的互動策略將有所差異。因此,當討論互動儀式時,絕不能忽略情境的各種 特性對行為模式的影響。Collins(2004)繼續發展互動儀式的議題,他將互動儀. n. al. er. io. sit. y. Nat. 式中的行為模式、過程、起始條件、符號系統、情感能量等元素串聯在一起,細 緻描繪了互動儀式開展的動態循環,成為「互動儀式鏈」。這個具有因果關係與 回饋作用的理論模型,不僅解釋了人們依據情境空間發展出來與他人相處的行為 模式,更能為重要事件、風俗文化的強化或毀滅做出解釋。. Ch. engchi. i n U. v. 過往探討互動儀式的案例皆發生於真實社會中的事件,如中國文革、香港抗 SARS、年終尾牙、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人際相遇情境等。不過近年來,隨著通 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和普及,人與人的交流互動或相遇接觸透過媒介中介發 生的頻率越趨增加,像是透過語音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路聊天室、線 上遊戲、BBS 站或社交網站維持聯繫等活動,在現代人的相處模式中已不可或 缺。因此下個章節要探討的,便是互動儀式是否能夠透過媒介中介甚至是網際網 路而產生?如果要讓媒介或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成為可能,需要先突破什麼樣的 條件限制?掙脫限制的枷鎖後,媒介與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又將以什麼形式呈現 呢?. 13.

(24) 第二節 網路空間中的互動儀式 在過去的理論模型中,互動儀式的起始元素之一是參與者群體的身體共在 (co-present) ,也就是人們需實際地在物理空間上聚集於同一個地方,進行面對 面的互動與交流(Collins, 2004:56, 93-106)。互動儀式理論亦對「共在」條件 提出限制: 「人類的社會活動越是透過遠程媒介、以強度較低的互動儀式來開展, 人類就越會覺得缺少團結感;也越會缺乏對共同的符號物的尊重」 (同上引:64)。 然而,無論是 Durkheim, Goffman 或是 Collins,這些學者都無法對科技進步與人 性化的界面設計做出完美預測,也因此為互動儀式留下懸而未決的疑問:究竟親 身在場是否為互動儀式必要條件呢? 一、. 媒介中介的儀式性互動. 政 治 大 為了回應上述問題,必須先探討媒介中介的互動儀式是否存在。現代社會中, 立 人際間的交流往來越趨依賴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進行,本研究更是關注在 ‧. ‧ 國. 學. Facebook 上的互動儀式。不過在此階段,須要先釐清互動儀式行為是否能透過 媒介中介形成,才能繼續探究網際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如何可能。 Collins(2004)對於媒介中介所產生的互動儀式相當不以為意,他主張透過. n. al. er. io. sit. y. Nat. 媒介傳遞的情感與符號會受到侷限,因此難以召喚參與者的投入和情感回饋 (Collins, 2004) ,更不用說形成完整的互動儀式鏈。例如一般人是不可能以電話 連線的形式舉行婚禮,首先,儀式進行時若只能透過電話單向傳遞進場奏樂、長 輩與新人致詞等聲音符號,缺乏婚慶喜氣的氛圍感受與典禮會場的熱鬧情境,則 難以讓參與者產生置身婚禮現場的臨場感。如此一來,在電話線另一端的所有參 與者不僅無法產生群體的共識、難以串聯彼此共同的情感、對於「電話婚禮」的 參與程度恐怕也受到限制。此外,若是透過電話連線「參與」婚禮,單向而毫無 回饋的傳播方式,將使得新人與其他參與者之間無法建立共同的熱情,難以繼續 刺激、提升整體儀式的高昂情緒。. Ch. engchi. i n U. v. 儘管如此,Collins(2004)仍繼續討論透過視訊方式傳遞的儀式方式是否可 行。如果將上述的婚禮轉變為英國皇家婚禮,透過即時轉播連線傳遞到家戶電視 前,後續的儀式效果便不盡相同。即使人不在現場,電視轉播亦能使閱聽人「替 代式參與」 。正如同 2011 年 4 月 29 日,全球 20 億觀眾見證了英國威廉王子與平 民王妃凱特於倫敦西敏寺大教堂締結良緣,而超過 99%人並不在現場觀禮。大多 數的人在電視機前面關注婚禮進行狀況,並與身邊的親朋好友或是轉播畫面中的 民眾產生共同的情緒─興奮與期待。但是,如同電話中介的問題一樣,收看電視 轉播的觀眾仍無法將自己的情緒回饋到婚禮現場;因此 Coliins 主張,即便媒介 14.

(25) 中介的聯繫效果再逼真,也難以替代身體在場實際參與的團結、產生強烈的儀式 效果(Collins, 2004)。 有趣的是,身處網路世代的 Collins,並沒有針對透過網路中介產生的互動 儀式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他僅就當時的電子郵件與網路缺乏即時與互動溝通的情 形,反駁網路空間中互動儀式生成的可能。但與此同時,他亦留下了但書表示, 「…(訊息)傳遞越接近真實的對話交流,引發集體連帶感的可能性就越大」 (Collins, 2004:63) 。換句話說,若是網路空間中的互動行為得以模擬真實世界 情境中的對話特性─即立即回應、雙向溝通,互動儀式鏈的形成便成為可能:參 與者彼此得以團結,共同關注特定焦點,相互觀察情緒並共享情緒連結,最後產 生儀式結果。由此呼應到前述提及模控空間中的即時與雙向互動特性,Collins (2004)對於媒介中介互動儀式的限制條件便迎刃而解。. 政 治 大. 雖然媒介中介的互動儀式已然成為可能,正式儀式透過中介產生的效果仍然 有限。包含婚喪喜慶、就職典禮、宗教加冕、祈福晚會等大規模且正式的儀式即 使科技進步的現代社會中,仍難以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與者的回饋。囿限於「一 對多」的單向傳播方式之下,參與者無法體會身臨其境的臨場感、進而投入更多 的關注與情感,更不必期待會產生儀式結果。. 立.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然而,這樣的情況卻不必然發生在小規模的社交互動儀式中。例如 Ling(2008) 針對手機的語音通話、文字簡訊等中介溝通的研究,顯示情人、朋友與家人之間 以手機作為媒介的儀式性互動。電話接通時的開場白:「嗨你好,我是 XXX」, 以及結束電話前的告別口語是最為人熟知的互動儀式,它幫助通話者從現實生活 中的場景與電話情境之間順利的轉換,盡可能地避免過場時的尷尬。. Ch. engchi. i n U. v. 除此之外,手機使用本身即可成為互動儀式的主體。例如陷入熱戀的學生情 侶的簡訊互動儀式,開展於放學時刻、歷經晚餐、寫作業、看電視,直到就寢入 睡。在互動儀式進行的過程之中,即便小倆口間沒有新鮮話題,仍會透過簡單文 字與表情符號展現特殊的共在現象與情感交流。手機簡訊成為情侶間的私密溝通 管道,外人(尤指家長與老師)難以介入。例如學者 Ling 指出,在小團體的溝 通情境下,參與者藉由媒介中介的儀式性互動(mediated ritual interaction)可以 維持人際的凝聚和親密(Ling, 2008)。 Ling(2008)對於手機中介互動儀式的闡述,不僅確立了媒介中介互動儀式 的可能;更明確指出小規模的社交互動儀式為適合透過中介傳遞的儀式形式。雖 然不可否認身體共在的互動能最有效地產生相互認同與情感連結,然而隨著通訊 科技發展,現代社會中共在的界線已然模糊,越來越多的人際互動是經由電子媒 介,例如手機、電腦等方式維持凝聚和關注。例如每當逢年過節,大量流轉於人 15.

(26) 類生活中的電子賀卡與簡訊祝福等正是 Ling(2008)所指涉的「媒介中介的儀 式性互動」。人們越發依賴媒介互動,媒介亦幫助維持人際網絡的聯繫交流,因 此,今時今日探討媒介中介的互動儀式有其社會意義。 二、. 網路空間的特性與情境. 確認過互動儀式得以透過媒介中介的凝聚形成,不再侷限於身體共同聚集在 特定地點的條件後,接著處理的問題是網路空間的情境特性,是否也能突破身體 共在的限制,進行相互關注與情感連結,最後形成儀式結果呢? 關於網際網路是否能克服共在限制的問題,黃厚銘對模控空間(cyberspace) 進行的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鏡的答案。他曾探討社會學互動分析,可否適用於藉 由網路中介的人際關係。而在這議題的背後,正是要解答透過網路中介的互動與 現實生活中的互動差異是否存在?或者兩者促發的情緒、互動行為是否類同?值 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提及的模控空間概念指涉「架構在網路媒介上的社交、互動 場域」 (黃厚銘,2001;轉引自林意仁,2011) ,也就是現代社會中人們流連忘返 的 BBS、聊天室、部落格、微網誌與社交平台等網路場域。.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首先,黃厚銘認為模控空間是針對真實空間的模擬(simulation) ,在對現實. n. al. er. io. sit. y. Nat. 化約後,依然能保有現實運作的邏輯。因此,「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互動,與真 實世界的互動一樣,能達到撩撥參與互動者情緒的實際效果」 (同上引:40) 。換 句話說,使用者在網路互動中所產生的情緒波動,未必需要以身體共在的條件為 基礎。另外,模控空間的虛擬成效,不僅取決於其對真實運行邏輯的擬仿程度, 關鍵更在於使用者的是否投入,也就是對模控空間中事件的「當真」與否。至此 可以推論,網路人際互動之所以能夠虛擬真實世界中的互動效果,原因在於參與 互動的使用者各方都能認真投入其中,形成「集體的當真」,更進而建構了網路 人際關係的實效性(virtuality)與情緒的交互感應(黃厚銘,2001:197)。. Ch. engchi. i n U. v. 其次,使用者的投入程度又是如何達成?黃厚銘(2001)以 McLuhan 的「熱 媒體/冷媒體」作為媒介區分進行討論:相較於資訊形式解析度較高、訊息明確 的電視電影媒體,網際網路的資訊解析度低、訊息並不明確。使用者為了透過電 腦中介獲得甚至交換訊息,必須動員肢體(快速打字、移動滑鼠或按鍵)、結合 多種感官,如觸覺(使用滑鼠鍵盤) 、聽覺(音響播放) 、視覺(觀看螢幕)等, 在這過程中參與投入網路媒介的程度便不自覺地提高。由此可呼應前述推論:網 路媒介需要使用者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因此發生在網路虛擬空間中的人際關 係實效性提升,而互動產生的情緒感應亦更貼近真實。 除此之外,網路媒體還有與其他電視電影媒體的不同之處,即使用者能透過 16.

(27) 網路媒體進行即時、雙向互動的溝通(黃厚銘,2001)。雙向互動的特性將網路 與電視電影功能明確地區分開來,除了單向傳遞訊息,網際網路更讓建構社交環 境成為可能,使用者得以在其中模擬真實社會中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即時性 不僅見證了模控空間中的事件發生的當下,亦增強了網路互動的涉入感。也就是 雙向互動、即時這兩個特性,讓使用者得以在網路互動的過程中擁有虛擬的「臨 場感」,使藉由網路媒介產生的互動交流,與物理共在、面對面的互動溝通產生 類同的效果。 從上述文獻中得知,模控空間論述解釋了網路空間化約、模擬了真實世界的 運作邏輯,以及即時與雙向互動等特性,再加上電腦要求使用者更為主動積極的 參與,因此使用者得以透過網路平台、或平台中各種機制,與他人產生類同於身 體共在的互動行為,進而啟動集體情感與關注標的。而模控空間的概念,亦能呼 應到互動儀式理論中 Goffman(1959)所強調的情境因素,成為使用者在網路空 間中順應的基礎;模控空間中不同的平台亦存在差異化互動機制與情境,因此可 能促發程度互異的互動儀式現象與結果。. 立. CMC 情境下的互動儀式. ‧ 國. 學. 三、. 政 治 大. ‧. 日常生活中,互動儀式能夠幫助人際之間的交流更為順利,大家能在預料之. y. Nat. 中與他人產生合宜的相處,顧及所有人的顏面、免於社交怠慢的指責,進而能期 望未來社交關係的持續發展。倘若人們的相遇、互動、交流等活動場域從現實世. sit. n. al. er. io. 界轉移到網路空間,是否會發生類似的情形呢?假使人們將線下的互動策略複製 搬到線上實踐,網路空間中的互動儀式又會開展於什麼樣的情境脈絡下呢?. Ch. i n U. v. Web 2.0 提供了雙向互動、即時的特性,使得網路空間能夠建構模擬真實社 會互動的社交環境。使用者在透過網路聊天室、BBS 或微網誌等不同型態的平 台與他人進行互動交流時,即便缺乏面對面的親身接觸,平台系統的預設模式或 使用者自己亦採用真實世界溝通互動的方式,將線下符合禮儀社交規範的行為模 式挪至線上反覆實踐(林意仁,2011;紀佩君,2008;陳家銘,2011)。. engchi. 早期風靡全台的聊天室,正是一例。風氣開放、自由的網路聊天室發展出多 元特殊且與現實生活迥異的語意文化,像是注音文、表情情緒或語音轉用字等。 但是即便如此,帶有高度次文化色彩的互動模式,並沒有阻止聊天室的運作邏輯 與使用規範向真實世界的社交禮儀看齊。當使用者進入、轉換或離開聊天室情境 時,其餘使用者會在視窗中接收到制式化的訊息,用以宣告某人的行動,例如: 柔美人:大家好,我們有一位新朋友,他叫做 柔美人 是 美女 哦!!(進入) cio:不好意思 cio 已經換房到 [ETFM 廣播聊天室]了,Bye Bye!!(轉換) 17.

(28) 紫之魂:不好意思 紫之魂 有事先走了,Bye Bye!!(離開) (節錄自紀佩君,2008) 由於在聊天室的對話進行中,任何形式的貿然加入或不告而別都顯得極為無 禮,因此網路平台發展出的機制,避免使用者因粗心而疏忽了該執行的過場互動 儀式。除此之外,聊天室長久下來更發展出了非制式用語,它不像制式用語是經 由系統自動顯現的語句,而是經由使用者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用語。即便制 式用語強制的幫所有使用者進行情境轉換的功能,使用者仍可以運用聊天室特有 語法但又合乎線下禮儀規範的用語,在過場或是聊天過程中與他人進行溝通,像 是 3Q(thank you)、881(bye bye)等(紀佩君,2008)。 無論是系統機制的制式用語,或是使用者之間約定成俗而發展出的非制式用 語,使用目的都在於避免網路互動時的社交怠慢,以期未來能繼續參與聊天室的 互動;亦能夠凝聚形塑聊天室的獨特文化。即使近期,網路聊天室文化漸趨式微, 這套互動儀式仍在後來興起的通訊服務軟體 MSN Messnger、Skype 和 Facebook 聊天室繼續承襲沿用,顯示網路空間中近似於真實社會的互動儀式,在幫助社交 進展與維持凝聚交流確實頗有助益。.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另一方面,互動儀式的行為模式在虛擬社群中亦有跡可循。西元 1999 年,. al. er. io. sit. y. Nat. 台灣棒球隊味全龍雖戰績輝煌,仍不免被財團解散的命運。情緒激動的龍迷們湧 入 BBS 的 Dragon 板,以文字緬懷球隊陪伴的時光、不捨地為球員抱不平、關注 球員最新動態等。這些集體參與的書寫,啟動了互動儀式鏈的運作,在儀式氣氛 最高漲的時期甚至群起發動網路串聯企圖挽救球隊。即便無力回天, 「龍魂不滅」. n. 的精神仍常存於龍迷內心與 BBS 龍隊社群(曾武清,2004) 。此外,在英國的新 聞社群中亦可察覺互動儀式的存在,成員們在獲得、交換資訊時,不僅展現網路 禮儀(netiquette)、友善,更在互動過程中形成相互連結的關注與激發正向情感 (Rutter & Smith, 1999)。.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正如現實世界中的互動儀式未必都會引起參與者的共鳴,達到成功的 儀式結果;電腦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亦如此。訴求字數以 140 字為限的微網誌社 群,正因為其互動形式的輕薄短淺特性,多半造成單向式的想像性亢奮;或者即 便引起參與者短期集體亢奮與專注,轉眼卻成過眼雲煙,不足以再製凝聚(陳家 銘,2011)。 綜上所述,在網路空間中實踐的互動儀式大致可分為兩種結果:若是在聊天 室中與陌生或是不甚熟識的人接觸互動時,使用者多半採用合宜且恰如其分的溝 通模式,也就是和任何人都能有友善、合乎禮節的交流,可稱為「理想社交」 (尤 芷芸,2011),進而維持後續聯繫的可能。不過由於網路聊天室的參與者身分可 18.

(29) 以任意變換、流動(黃厚銘,2002),討論的議題更不容易連續一致,除非有心 經營聊天室中的人脈關係,否則無法凝聚成特定團體(紀佩君,2008)。因此, 這種形式的互動儀式僅能幫助使用者在進入與離開特定場域時,順利與他人維持 理想的互動,卻容易基於被動消極的態度而難以形成群體的向心力和團結感。 若是在逐漸成形或已經凝聚的社群內,參與者透過共同關注的目標與相近的 情緒,在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儀式結果,像是維護特定行動規範、集體譴責規矩 破壞者、發展出社會關係與獨特的符號系統等。在 BBS 站上的各大看板中皆可 看到版本互異的「板規」即為一例,規範的存在不僅排除外來亂入者,更能凝結 群體的共識與議題焦點。如同 Collins(2004)的論述,成功的互動儀式結果可 以「聚合群體」,而成功的線上互動儀式也不例外地能夠增強社群內部的團結凝 聚。. 政 治 大. 模控空間的擬真運作邏輯、加上 Web2.0 帶來的即時與雙向互動特性,突破 了身體共在的限制,讓使用者能夠體驗虛擬的臨場感和情緒波動,更讓網路空間 中的溝通互動與社交成為可能。也因此解除了過往互動儀式理論,對媒介中介的 互動儀式的疑慮和挑戰。在現代科技環境下,使用者能透過網路中介的情境特性 察覺他人存在,產生共同的關注與情感投入,最後達成儀式結果,像是聊天室中 的特有符號系統與 BBS 上的不滅精神。不過,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依舊無法確. 立. ‧. ‧ 國. 學. 保其永恆不變,若是情感能量無以為繼,仍難以形成完整的互動儀式鏈。. y. Nat. sit. n. al. er. io.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使用者已然身處於網路空間中,在不同系統平台上形成 的互動儀式與儀式結果仍有顯著的差異。上述論及的網路聊天室、BBS 站專板、 網路論壇社群或微網誌社群等,展現出來的不僅是程度互異的關注與共同情感, 儀式結果更是天差地遠。原因可歸結於平台系統的情境特性,像是會員匿名性、 主題變換或流動性的高低、會員間聯繫情感的可能等,都影響到儀式結果中群體 凝聚、情感累積或符號系統的生成。因此,在看過傳統 CMC 情境中的互動儀式 後,接下來必須檢視的是 Facebook 的獨特情境特性與其互動儀式的行為模式。. Ch. engchi. i n U. v. 第三節 Facebook 與社交互動儀式 一、. 社交網站與 Facebook. 社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s)是網際網路提供的社交平台,使用 者可以透過系統服務搜尋到熟識的友人,將真實生活中的人際社會網絡延伸至網 路世界,亦能從中結交新朋友。社交網站所設置的即時訊息發佈、瀏覽及評論圖 文、分享連結與影像等多媒體應用服務,讓使用者可以與朋友進行雙向的互動, 19.

(30) 交流彼此的情感,維持甚至進一步強化人際關係。社交平台(SNS)網站是在網 路普及後興起的網路服務,每個使用者可以在平台網絡系統中建立公開或半公開 的個人資料、展示自己與其他使用者的關係,以及檢視系統內其他使用者的人際 網絡(Boyd & Ellison, 2007) 。Boyd d.將 SNS 的 N 定義為 Network 而非 Networking, 原因在於 SNS 的獨特之處是使用者能夠展現線下既有的的社會網絡,而非認識 (meet)平台網絡中的陌生人。 最早的社交網站 SixDegree.com 於 1997 年開始。由於網路科技的普及、使 用者接受度提高等因素,各個定位清楚且功能健全的社交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地 出現,像是 2003 年出現的 Friendster、My Space,以及 Twitter、Plurk 等。 本研究所關注的社交網站是由 Mark Zuckerberg 等人所設計的 Facebook。 2004 年還在哈佛念書的 Mark Zuckerberg 設計了 Facemash(中譯:名冊),在短 短幾天內如病毒般地在哈佛校內迅速傳開,成為學生與師長之間最熱門的話題。 在 Facemash 上註冊的使用者在建立包含照片及自己的資訊、興趣、修課列表等 個人資料檔案以後,便可和其他使用者進行互動。雖然 Facemash 運作時間不長, 但是 Mark Zuckerberg 已從中看出社交網站的無限潛力,他根據觀察與使用者的 回饋隨後改版推出 Facebook,並增加更多互動功能吸引更多使用者。.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新版的 Facebook 提供了使用者建立個人專頁(Personal Profile)、發表近況. n. al. er. io. sit. y. Nat. 更新(Status) 、至其他使用者塗鴉牆(Wall)上留言、交換資訊、自動更新動態 消息(News Feed)等功能,並風靡全世界,在 2008 年 5 月超越 MySpace 成為 全球第一大社交網站。不僅如此,Facebook 也成為台灣使用人數最高的社交網 站。根據《臉書全球監測(CheckFacebook)》的統計,截至 2012 年 2 月全球已 有 8 億 1 千萬於 Facebook 上註冊帳號,其中台灣占 1160 萬人次。. Ch. engchi. i n U. v. 2009 年,在台灣一款小遊戲「開心農場」刺激了 Facebook 使用人數的增加。 當時稱得上是全民運動的開心農場,讓 Facebook 原本不到 40 萬的使用者,在一 年的時間內激增到 760 萬人,相當於台灣使用網路總人數的 50%。許多人最初註 冊加入 Facebook 只是為了玩遊戲,之後才開始使用其社交功能(李芳齡譯,2011) 。 根據《臉書全球監測》的統計,至今已經有超過 8 億名來自全球各地的使用者註 冊 Facebook 帳號,其中台灣占 1160 萬人次,其魅力可見一斑。 二、. Facebook 的情境特性. 即便模控空間的特性已讓網際網路中介的互動儀式成為可能,但仍不能忽略 Facebook 系統平台上獨特的情境特性對儀式行為的影響效果,因此接下來的篇 幅便是針對其獨特情境特性逐一進行檢視與探討。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粉絲頁面 facebook 朋友

學生收集聲效, 擬訂場景、 道具、 服裝等 進行拍攝, 完成後運用Ul ead Vi deo St udi o 進行剪輯, 加入劇目標題、 特別效果及製作 人員名單,

第七組 吳仁捷 吳佳芷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為使「苦路」的教育價值能充分發揮,在學校舉行這禮儀時,可留意以下

• 這種 學與教策略把歷史了 解和歷史思考的權利還給 學生,激發了同學之間的 互動,有利協作能力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