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Facebook 與社交互動儀式

三、 Facebook 的互動功能設計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3

4. 全景敞視的資訊流通

Facebook 顛覆了以往資訊交流的方式,以往使用者在傳遞訊息前必須要啟 動一個流程,像是「打」電話、「寄出」郵件,或是「開啟」即時通訊交談;接 收他人資訊時,也必須要「連結」他人的網誌頁面,或是「進入」BBS 上的個 人板才行。然而,Facebook 的「動態訊息(News Feed)」以及網頁右側的互動 狀態列(Ticker),在紀錄使用者於網頁上的一舉一動之後,自動將這些訊息傳遞 到朋友面前,使得朋友列表中親疏不等的朋友們都接收到了相同的資訊。

這不僅表示了 Facebook 全景敞視主義(Panopricism)的運作邏輯,讓使用 者在網路上的言行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有無、形式、頻率等細節無所遁形,削弱了 使用者的能動性與資訊掌握能力(吳櫂銓,2011.12);而且因為親疏不等的各路 好友都會收到相同訊息,使用者必須意識到「觀眾」的組成,符應於各群朋友對 自己的期待和社會大眾的價值觀,因此調整網路上言行、呈現大家都能接受的「最 大公約數」樣貌來面對所有觀眾,這是過去眾多研究所指涉的「印象整飾

(Impression Management)」(蔣昕,2010;Boyd , & Ellison, 2007;Kirkpatrick, 2011),也是 Facebook 非意圖建立的自我規訓機制。

5. 同步/非同步互動並存(Synchronous/Asynchronous)

Facebook 上的訊息快速傳送到眾多使用者面前,傳遞邀請意涵、召喚大家 的參與。使用者可以選擇在看到訊息的瞬間立刻投入關注、給予回應,亦能延遲 自己參與事件的時機。Facebook 同時包含了同步與非同步兩種互動方式,同步 互動就如同電話進行中的兩端,使用者能即時根據訊息內容與事件當事人進行交 流對話;而非同步則讓使用者免於時空限制、不需要隨時處於上線狀態,仍能接 收到完整訊息,並在餘裕閒暇時,選擇適當的方式與之互動。

正因為非同步的互動准許使用者在回應前進行深思熟慮的評估(鄭國威,

2005),再加上 Facebook 的社交初衷,使用者在發佈或回應訊息時,一方面會對 想像觀眾(imagined audience)、潛在的溝通對象的回應產生預期、甚至調整言行;

另一方面則傾向持續交換訊息、交流互動(Marwick, & Boyd, 2010;Litt, 2012)。

經過一段時間,使用者會累積對方的認知與訊息,情感、信任與同質性於焉而生

(吳姝蒨,1996),逐漸形成互動儀式鏈中的情感能量(Collins, 2004),形塑使 用者的行動傾向,進而作為未來是否加入參與特定社交訊息事件的基礎。

三、 Facebook 的互動功能設計

Facebook 上的溝通互動無所不在,無論是文字語言的表達與回應,還是非

Facebook 上的互動功能的確經過簡化設計,無論版面與服務如何改頭換面,

都不改其「不用動腦筋的簡單」風格。從 Facemash 時代便出現的「戳(Poke)」

朋友機制,因為廣受好評一直沿用至今。「戳」朋友是現實生活中罕見的互動,

因此在網路上的互動意義並不明確,它可以意味著欣賞某人、對某人有興趣,或 只是想要使人分心、引起對方注意等。由於被「戳」的人無法從這個小動作理解 背後含意,只能自行詮釋其意涵,因此「回戳對方」看似為最適當的回應(David Kirkpatrick, 2011)。2009 年初 Facebook 新增的按「讚(Like)」功能,更是廣受 使用者的歡迎與熱愛,它讓使用者無須留下隻字片語,便能夠表達「欣賞」之意

(尤芷芸,2010)。綜觀 Facebook 上的貼文、照片或連結,他們可能沒有與之對 話的回應,卻鮮少缺乏他人按「讚」。

另外,由於 Facebook 開啟了在相片中標籤(Tag)朋友的功能,因此相片會 隨著標籤傳遞到更多使用者面前,這些相片呈現不同於過往 SNS 使用者放上刻 意挑選過的相片,不僅更顯隨性與自然,也達到了開發人員(developer)最初設 計的社交目的,更讓使用者勤於使用社交平台(Kirkpatrick, 2011)。可以看出在 Facebook 上的相片已經跳脫了傳統相片的單純美感含意,成為基本的溝通形式,

型塑了相片主人、被標籤者、觀眾的對話交流的趣味與可能。 近的「朋友」背後所承載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因此使用者透過合宜、恰如其分的回應與關注達到「理想社交」,也就是 無論和任何人都能產生有意願且愉快、友善的交往、溝通與陪伴(尤芷芸,2010)。

根據過往文獻可知,Facebook 的互動行為承襲了網路聊天室習得的表情符 號與肢體語言於文字回應中,又揉合平台開發的規格化互動機制,成為新型態互 動方式。整體而言,在 Facebook 上的互動行為包含了按讚(Like)、戳(Poke)、

標籤(Tag)、評論(Comment)、貼文(Post)。若是聚焦於本研究關注的社交訊 息事件中的互動行為,則為按讚(Like)標籤(Tag)、評論(Comment),這些 行為大致上可區分為下列型態:

1. 科技衍伸卻受限的溝通方式

Facebook 作為社交網站,不僅提供了使用者交流互動的可能;開發人員為 了增加使用者對該平台的黏著度設計了專屬於 Facebook 的互動模式,像是按讚

(Like)、標籤(Tag)等,也成為了代表 Facebook 的行動符號。這些經過簡化 設計、不具風險、又帶有社交意涵的行動符號大量流動在系統平台之中,召喚了 使用者加以運用,成為 Facebook 空間中特殊的互動景觀。

然而,這些由科技衍伸、表達選擇卻受到侷限的行為設計,不僅引來網友抗 議「為何只有讚、沒有爛(幹)」;國內研究更將「不需言說」的按讚行為視為 Facebook 上特有的規格化互動,這種不必承擔雙方互動時的風險與壓力、不分 親疏遠近都適用、操作簡單又能表達善意與關心的行為(尤芷芸,2010),成為 等安撫慰問性質的回應。甚至,當使用者的朋友生日時,Facebook 會立刻在動 態訊息上提醒,同時顯示其他朋友在壽星塗鴉牆上的祝賀,並提供使用者快速留 下祝福文字的管道,以免落於人後。

這些定型的互動模式可稱得上是「S-R」刺激與反應,只要使用者在 Facebook 有所動作,其餘使用者就會根據文字符號的脈絡或時機對其產生特定的反應與回 饋。由此可見,即使 Facebook 提供使用者較不受拘束的溝通方式,使用者的交 流回應仍會受到事件情境與他人的影響或限制,最後走向一致、趨同。

在傳遞給參與者的過程中較不容易喪失真意(Collins, 2004)。但是 Facebook 卻 顛覆了這項論點,因為在此平台系統中,部分互動行為(如讚)正是儀式符號,

使用者越是透過 Facebook 中介進行互動儀式,就越是強化了參與者對符號的印 象與儀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