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綜合分析

一、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2

第二節 綜合分析

透過以上四個關鍵個案的內容分析、事件當事人與參與者深度訪談內容,本 研究歸納得出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開展、過程與結果。也進一步探究參與者 在評估互動策略、與實際參與的狀況,檢視互動過程中行動目的與心理狀態無法 對應、甚至脫節、流於形式的緣由,歸納「行禮如儀」成因與後續效應。因此,

在綜合分析的章節中,將回應兩個主要的研究問題:

1. Facebook 空間中的互動儀式行為如何呈現?對應到互動儀式鏈中的起始條 件與儀式結果又是什麼?

2. Facebook 的互動儀式行為是否已經喪失其意義、流於形式?如果確實如此,

將進一步探究互動儀式行為脫離社交初衷的原因為何?

一、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

在 Facebook 平台上,每一則訊息事件都有發展成為互動儀式鏈的潛能。從 社交訊息事件的發佈開始、流轉到動態消息牆上吸引眾人目光焦點、召喚互動交 流,這個過程中參與者的關注焦點與情感連結扮演關鍵角色,它們能影響事件是 否成功地召喚參與者群眾的關注、投入事件發展的過程,並且在最後產生共識、

情感能量與符號系統。

若是在過程中,當事人或參與者皆無法提出值得矚目的焦點,或者焦點與當 事人本身的吸引力不足以召喚參與者的注意力或實質的對話回應,即使再多人以 按讚「出席」事件,也都無法產生成功有效的互動儀式過程與結果,即參與者彼 此間的交流往來、社會關係凝聚、符號系統與正向的情感能量等。

本研究中的四個關鍵個案為四則獨立事件,分別是當事人自己的生命大事

(喜事)、人生低潮期(負面悲傷)、與明星自拍(輕鬆娛樂)、討論新聞事件(嚴 肅正經)等,這四起俱備相異情緒與關注焦點的社交訊息事件發佈在 Facebook 後,各自促發了互動儀式鏈的動態過程。

透過個案分析可發現這四起事件的互動儀式鏈,從參與形式(按讚與回應人 數比例)、參與人數、群體聚集趨勢變化、實質互動(文字回應內容)、以及事件 發展最後形成的共識與情感,各自展現不同的面貌,為後續結果埋下伏筆。

吝惜地給予關注交流。也因為 Facebook 比起其他,如 Twiiter、Google plus 等社 群網站更傾向為建築在友誼關係基礎上的平台,公共議題的訊息在此社交平台上 獲得的關注普遍偏低,較不易在群體參與後形成具體的結果。

進一步探究四起訊息事件的文字回應內容,「求婚成功」事件的參與者除了 表達恭賀、更有人不斷地拋出往昔與事件當事人建立的 inside jokes。這些參與者 藉由事件的刺激,不僅投入關注、更將過往記憶轉化為挾帶著祝福的玩笑回應,

刺激、關注、喚醒、投入的過程,建立了參與者與當事人的確實交流。「人生低 潮期」與「與明星自拍打卡」則各自具備了事件的道德特質(Goffman, 1955),

訊息事件的訊息清楚地傳遞了參與者應該如何「適當地」和當事人進行互動,看

也就達到了集體亢奮的狀態(Durkheim, 19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5

在 Facebook 空間中仍是相同情況,互動儀式鏈理論仍能用以檢視任何的社 交訊息事件,在促發互動儀式鏈後是否得到有效的儀式結果,而成功關鍵的因素 依然是「共同的情感連結」與「相互關注的焦點」。

在「求婚成功」、「人生低潮期」、「與明星自拍打卡」、「評論新聞事件」等四 起社交訊息事件的分析都顯示,參與者在通過排除機制的障礙,順利閱讀到訊息 事件的內容後,引發進一步參與事件的因素可分為「對事件本身」或者「對當事 人」。訪談內容中經常可見參與者提到能引起關注的事件訊息,通常事件本身具 有特殊性、或者是參與者與當事人的交情匪淺(參與者 C2)。

這樣的情況並非孤例,多數受訪者對於訊息事件的關注經常來自於事件本身 的特殊性,或者與當事人的交情,這兩種關注的型態正好對應至互動儀式鏈中的 關注焦點與情感連結。

具有特殊性的訊息事件更容易吸引參與者的目光、進而投入較多的注意力與 時間,一旦焦點於過程中越趨成型,後繼的參與者越能夠在短時間內心領神會,

並與當事人及其他參與者產生相近類似的情感連結。這個過程是藉由事件中值得 關注矚目的焦點,激起參與者群眾的情感連結的方式。

另一方面,若參與者與當事人之間為深厚交情,使得參與者本身已具備相當 程度的關注動機,在訊息事件發布後,即能立即透過文字回應與當事人產生情感 上的連結,Facebook 非同步與全景敞視的情境特性更將後繼參與者與整體情緒 串聯在一起,運用強而有力的情感連結收斂聚焦眾人的凝視,揉合整起事件的關 注焦點與情感連結。

在關注焦點與情感連結相互彼此強化的過程中,當事人與參與者皆可確實達 到集體參與的條件。最後,事件的互動儀式鏈不僅生成事件的符號系統、亦產生 當事人與參與者的共識、延續眾人的的社會關係。

3. 互動儀式鏈的結果

若想在 Facebook 上促發成功的互動儀式結果,參與者對於焦點的關注程度 或者情感連結程度必須與當事人一致、甚至更為強烈。如此一來,參與者才能夠 在非同步的網路情境中自願聚集於訊息事件中給予回饋,與他人建立、資訊或情 感連結,最終形成正向的情感能量、凝聚群體團結感、符號系統與集體價值觀等 有效的儀式鏈結果。

本研究以 Collins(2004)的互動儀式鏈動態過程作為理論基礎,解釋 Facebook 上社交訊息事件的發展始末,過程包含從最初召喚眾人關注、參與交流、到最終 形成的符號系統、共同情感與認知等。在分析 4 起關鍵個案的經驗現象後發現,

雖然藉由理論架構可以觀察 Facebook 互動儀式鏈的基本雛型,然而理論與透過 網路媒介形成的互動儀式鏈之間仍見落差。例如 Facebook 社交訊息事件促發了 眾人的集體參與,卻未必能形成 Durkheim(1915)指涉的集體亢奮;又如同樣 聚集在特定訊息事件中的參與者(按讚或文字回應),不必然擁有相同的參與動

Facebook 平台兼容了這同步與非同步的互動方式,同步互動讓使用者得以 在接收到他人訊息的同時立刻給予回應,並產生立即雙向的溝通交流。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