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少子女化下家庭教育支出之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針對少子女化趨勢下之現今社會,國小學生家長選擇英語安親班之決策 行為,進行相關文獻之探討,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少子女化下家庭教育支出之 相關文獻探討;第二節為消費決策行為理論;第三節為英語安親班和消費決策行 為之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少子女化下家庭教育支出之探討

一、 國內外少子女化現況

依美國人口參考局(http://www.prb.org/Publications/Datasheets/2007/2007Wor ldPopulationDataSheet.aspx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Sept.27,2009)資料顯示:

從1995 年到 2007 年歐洲、亞洲、太平洋洲和北美洲等主要低生育率國家的婦女 總和生育率趨勢走向是遞減的;1995 年到 2005 年主要低生育率國家的婦女總和 生育率都小於2.08 的人口替代水準,都已邁入少子女化社會;2006 年僅美國的 婦女總和生育率大於人口替代水準;2007 年加上冰島和紐西蘭兩個國家的婦女 總和生育率大於人口替代水準;從數據顯示丹麥、冰島、瑞典、英國、瑞士、西 班牙、日本、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及美國等主要低生育率國家,為少子女化現 象做了相當的福利誘因措施,使此現象不再繼續惡化;絕大部份主要低生育率國 家已進入少子女化社會,也就是一個少子女化國家(表2-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2- 1 1995 年到 2007 年主要低生育率國家之婦女總和生育率

(Fertility Rates for Low Birth-Rate Countries) 單位:人

資料來源: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8).Fertility rates for low-birth co untries,1995 to Most Recent Year. Retrieved September 27,2009,from http://ww w.prb.org/Publications/Datasheets/2007/2007WorldPopulationDataSheet.aspx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依 內 政 部 統 計 處 內 政 統 計 年 報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2009.9.7.)資料顯示,從 1984 年起,臺灣總生育率下跌至不到 2.1 人的人口替代 水準,這也就是說臺灣從此邁入低生育率國家的行列;表2- 1 資料顯示,臺灣相 對於日本、新加坡及南韓,在1997 年(含)之前,臺灣的婦女總和生育率還大 於日本、新加坡及南韓,但 1998 年臺灣的婦女總和生育率卻急轉直下減少到 1.465 人,低於新加坡及南韓的 1.47 人;2003 年開始更反映了臺灣的婦女總和生 育率 1.235 人低於日本 1.29 人,僅高過南韓的 1.19 人,成為超低生育率國家之 一,到2007 年成為全世界最低生育率國家。

圖 2- 1 資料顯示,亞洲國家以日本發生「少子女化」的情形最早,但臺灣 卻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少子女化問題比日本還要嚴重;牧野篤(2007:8)指 出,韓國在1970 年代後期出生率急劇的低下,80 年代亦呈現減少傾向,現在呈 現在1.2 以下的狀態。黃小葵(2005:108)指出,日本在 1975 年總生育率降至 2 以下,至 2002 年未有回升跡象;牧野篤(2007:7、8)研究認為,日本育齡婦 女總生育率與歐、美及韓諸國相比,呈現一相當特殊的減少方式,墮胎的急速增 加是導致日本這些年總生育率低下之主因;依美國人口參考局(http://www.prb.

org/Publications/Datasheets/2007/2007WorldPopulationDataSheet.aspxPopulation R eference Bureau, Sept.27,2009)資料顯示,2006 年起日本總生育率開始有起色。

祝若穎(2009:178-181)指出,少子女化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經 濟、社會及教育等各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Schirrmacher (張志成譯,2008)

認為,少子女化是社會的災難與危機。

資料來源:轉引自內政部戶政司(2008:11),《人口政策白皮書》。

牧野篤(2007:8)研究指出,歐洲諸國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正在緩慢的減少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http://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96.pdf, 2009.9.9.)

「2007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教育程度愈高者,收入愈高,也就是研究所(含)

1975 1985 1995 2006

日本 1.32人 新加坡1.25人 臺灣 1.12人 南韓 1.13人 2006年總生育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上學歷其收入是最高的,依序為大學、專科、高中職、國中及國小;研究所(含)

以上學歷2007 年的收入是正成長,大學學歷的收入卻呈現負成長。葉凱莉和蔡 群立(2000:85)研究發現:教育與所得有正向關係,也因此,資源豐富的父母 會鼓勵子女接受大學以上的教育。行政院主計處報告和葉凱莉及蔡群立之觀點反 應了,在大學普及化的現今社會,唯有繼續念研究所(含)以上學歷,才能提高 其投資報酬率。

(二) 教育支出增加是一趨勢

呂光和(2007)利用行政院主計處 1985 年到 2005 年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研究 發現:教育支出增幅是各項家庭消費支出變化最大且持續呈現增加趨勢,在升學 主義作祟下,長期教育支出仍呈上揚趨勢。林玉舫(2008:40)採用 1976 年到 2 006 年行政院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研究發現:不論城、鄉,教育支出占消費 總支出或家庭可支配所得的比例都是在逐年增加,教育對最低所得家庭(第一分 位組)卻變成劣等財。根據行政院主計處(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 EEKLY/income/概況/96 年/統計表/表三.xls 2008, 2009.9.8)2007 年家庭收支調 查報告,九十六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之最低所得組(第一分位 組)是312,145 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是 313,309 元,消費占所得的比率是 100.

37%。

綜上所述,不論是城鄉或家庭所得多寡,父母為了子女未來有好的教育成就 及社經地位,都會持續不斷的在金錢上給與必要的資助,教育支出增加是一趨勢。

但在 M 型社會所得兩極化現象下,最高所得家庭(第五分位組)可提供子女更 多的資源受更優質的教育,但最低所得家庭(第一分位組)在所得小於消費的情 況下,遑論會為子女教育支出做考量。最高、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所獲得的教育資 源落差將會愈來愈大。

能性;葉凱莉和蔡群立(2000:86)利用行政院主計處 1996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只選擇雙親且有正規教育支出之高、中、低所得的家庭對教育支出做分析發現,

(2007:81)利用 2005 年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研究發現:戶長為高知識分子,提供 子女額外課外補習並期望其受良好教育,使教育需要提高,教育支出增加;何姿 嫻(2008:62)研究發現:父親學歷在研究所以上之學童,每月補習費用顯著高 於父親學歷在國中、專科、高中、及大學之學童,母親學歷在研究所以上之學童,

可支配所得愈高對教育支出也愈多;呂光和(2007:81)利用行政院主計處 2005 年家庭收支調查資料研究發現:高所得家庭提供子女良好教育,額外課外補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以上論述,就家庭所得與教育支出之相關研究有二種不同的研究發現。

葉凱莉和蔡群立、宋莉萱、呂光和及謝文德研究發現:家庭所得愈高對教育支出 也愈多;何姿嫻研究發現:家庭收入高於11 萬元(問卷調查之最高級距)的家 長,其子女參加課後補習的費用並沒有更高。

(六) 城鄉、居住地區與家庭教育支出

葉凱莉和蔡群立(2000:87)研究結果:臺北市、高雄市和南部地區的教育 支出,明顯的比中部地區多,環境差異帶來的競爭力促使家長對子女教育更重視;

呂光和(2007:82)從 1985 年到 2005 年觀察都市化影響程度發現:無論高、低 所得家庭,城鄉差距對家庭教育支出有顯著影響,係數且呈增加趨勢;林玉舫

(2008:40)研究結果,城市之教育支出比鄉村來的大;關秉寅和李敦義(2008:

123)研究發現:學校在高都市化地區,會增加補習的可能性,以此推論,也就 是增加教育支出的可能性。綜上所述,城鄉及居住地區是影響家庭教育支出之因 素。

(七) 小結

不論是城鄉或家庭所得多寡,父母為了子女未來有好的教育成就及社經地位,

都會持續不斷的在金錢上給與必要的資助,教育支出增加是一趨勢;影響家庭教 育支出的重要因素包括小孩人數、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家庭所得、居住地區及城 鄉等變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