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節 居委會直選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權統治下公民參與政治行動的重要觀察場域。

第二節 居委會直選文獻

學者分析居委會選舉多從制度論和公民參與的社會中心(society-centered)

觀點來展開討論。

一、居委會直選的制度限制與機會

早期的居委會選舉研究,討論焦點圍繞在制度變化對國家與社會關係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所產生的機制影響。中國大陸於 1989 年頒訂了《居 委會組織法》,啟動了居委會幹部直接選舉的運行機制,鼓勵民眾參與投票選出 管理自己社區的基層幹部。直接選舉的推動被視為中國大陸實踐城市基層民主的 一項重要試煉,提供民眾甄選基層管理幹部的政治參與途徑。(林尚立、馬伊里 等,2000;王邦佐等,2003:106-155;李凡等,2003:3-25;潘小娟等,2006;

Read, 2000;Chen, 2004;Derleth and Koldyk, 2004)。

基層選舉的 落實,官方表示是朝向「半競爭性選舉」( semi-competitive elections)發展,以「直接選舉」、「差額投票」、「自薦參選」與「秘密投票」四 項口號為號召(林尚立,2003)。胡榮(2004)歸納出選舉改革的三種突破:(1) 有所選擇的選舉;(2)法規制度的制度化;(3)選舉競爭提升。以期凸顯選舉有別 於計畫經濟體制時期的「支持性參與」選舉6。對於當前居委會選舉落實的制度 討論分為兩種論述:

6 相較於毛澤東時代的基層選舉,政治參與程度雖然很高,意義僅只是政治菁英的動員下支持黨 和國家的政策工具,選舉在國家的嚴密掌控下,不具民主意涵,被歸類為提供鞏固政權正當性的

「支持性參與」(Furtak, 1990: 9-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一)觀點一:選舉控制是為鞏固基層執政能力

隨著居委會選舉實證研究資料的累積,選舉運作過程中凸顯出的過度政治控 制問題,使部分學者放棄對直選的政治改革期待。陳周旺(2004)觀察上海居委 會選舉,指出選舉過程充斥著國家主導的色彩。他發現:中共社區黨支部書記大 多擔任居委會選舉委會主任,主導選舉流程的操作,尤其在居委會各成員提名的 把關上更是嚴格。根據學者觀察,他們將基層選舉形容為是將黨所圈定的人事案,

經由「民眾推薦、民眾圈選」過程,將居委會人事同意權塑造成是由多數社區民 意支持的假象(劉春燕,2003;于顯洋,2005)。此外,選舉過程中更是缺乏候 選人的宣傳與政見競爭,社區利益被擱置,從而難以給選民任何的期待(徐珂,

2004)。因此,即便每每有超過九成的高投票率,實際是政治動員的結果,並非 真實民意參與的反映,選舉淪為儀式性的幹部甄選過程(桂勇,2004;劉春榮,

2007a;熊易寒,2008)。

因此,其中一派學者將基層選舉稱為:替中共執政建構基層合法性的政策工 具。楊敏(2005)的說法是,居委選舉是「國家試圖藉助聲勢熱鬧,又不挑戰國 家權力的儀式性參與,以獲致社會整合的目標」。究其源起,居委選舉之所以獲 得國家支持,來自於國家對「社區治理」的迫切需求,為求重整渙散的城市基層 管理體制以及重拾國家對城市社會的控管能力 (李凡等,2004:33;陳偉東、

李雪萍,2004:88-90;耿曙、陳奕伶,2007)。

(二)觀點二:選舉控制反倒降低基層行政效率

另一種觀點是以 Duara(1987)提出的制度「內卷化」做為詮釋途徑。7選舉 過程的落實在各個城市社區內重新鋪建了動員的行政網絡,表面上增強了國家對

7 內捲化(involution)的概念意涵為,國家能力看似增強實則衰退的矛盾現象,即國家退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基層的掌握與滲透能力。但事實上,不開放的選舉過程反而讓民眾對政府的社區 政策更加不信任,使國家要達成強化基層治理的目的落空,選舉的推廣反倒成為 培育地方意識的推手(陳奕伶,2011)。

選舉制度的變革對居委會與社區民眾的互動會產生何種影響?劉春榮

(2007b)認為看待選舉成功與否的關鍵,並不是觀察那些被選定的居委會幹部 是否順利當選,而是要觀察社區動員網絡是否穩固,或是社區是否出現對既有班 子的挑戰力量等等。由於動員需求,讓社區菁英(樓組長、居民代表、社區黨員)

由原來黨國體系的邊緣角色往社區權力中心靠攏,並提供他們參與社區決策的機 會,甚至利用選舉作為宣洩不滿的平台,或是以參與競選挑戰黨支部書記領導的 既有權力網絡(桂勇等,2003)。

其次,許多社區矛盾會通過選舉過程暴露出來,民眾會藉機表達對居委會或 對社區公共議題的不滿。因此,當選舉出現時,居委會的黨政幹部為了往後選舉 動員的佈局,會強化基層幹部社區服務的責任與使命(何艷玲,2006; 陳奕伶,

2011)。因此,當「儀式性選舉」無法有效疏導基層意見,或者導致社區動員網 絡的離散或崩解,更進一步的會惡化基層的治理能力。

二、選舉中的動員參與契機

選舉觀察中,最富理論意義的一部分是選舉參與的觀察,民眾的投票行為 能夠反映出社會對國家政策、施政作為的回應。居委會選舉參與主要可區分為兩 個研究議題:選舉動員和投票參與。

從選舉動員的研究成果來看,學者皆同意政治動員是居委會選舉工作的重要 基礎。Read(2000: 27-32)觀察社區動員體系的雛形,發現每個社區中皆存在類 似的動員網絡。居委會作為社區的領導組織,於「黨政體制」與「社區居民」之

居委會將基層動態彙整,傳遞到上級政府(楊敏,2006;劉嘉薇,2006)。9面 對轉型過程中的城市社會,居委會幹部必須藉助行政網路,使有能力發揮社會滲 透與下情上達的功能(雷潔瓊,2001;李友梅,2002;郭聖莉,2006) 。10

因此,居委會選舉過程中,行政網絡接續平時的功能,扮演周旋在居委會和 居民之間穿針引線的工作。從選舉民登記、推薦候選人、選民證發放,到最後的 投票動員,都是由行政網路一次又一次到居民家裡登門拜訪的結果,拜託居民踴 躍參與難得的社區民主盛會(楊敏,2006; 桂勇,2008)。政治傳播領域稱之為

「兩階段傳播」(two-step communication)(劉嘉薇,2006)。根據吳猛(2004:10-11) 的分析,這樣的動員體制之所以能發揮作用,關鍵在於此類動員網路的四個特徵: 的「政治疏離感」(Political alienation)情況。社區政治參與冷漠根據觀察可歸納

12 雷弢(2009,151-165)從「是否記得候選人名字」訪談民眾在基層人大投票中的態度。調查 結果顯示有 74%記不清楚自己投了誰,甚至有剛選完就忘的情況。這表示民眾對所選的代表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說詞遊說動員者,所呈現的政治功效意識較高,反之若是經由社區人情面子遊說 動員者,政治功效意識則無變化。其中明顯的差距在於,不同說詞對於被動員者

「政治賦權」感受的差異。兩種差異顯現在,以「影響政府」的政治權力作為投 票呼籲,較能夠激起被動員者的政治意識。若是以賣面子請求幫忙投票,較難發 揮政治教育與政治賦權功能。因此,正如居委會選舉制度論的論點,民主選舉推 動初期,多數民眾對民主投票過程不了解的情況下,動員式參與可做為傳遞選舉 訊息、告知投票權利以及增強政治意識的學習途徑(海貝勒,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