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層級分析法問卷結果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 層級分析法問卷結果分析

本研究期藉由層級分析法瞭解「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

相對權重分配及排序,並分析各構面、主要指標及次指標間相對重要性,最後提 出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相對權重體系。

本研究層級分析法係由原模糊德懷術所列 20 位專家,繼續進行四項構面、

20 項主要指標及 76 項次指標進行兩兩成對指標項次相對重要性比較,並未檢核 出未滿足填答一致性問卷,計有 20 份有效專家問卷,填答值以 Microsoft Excel 軟體 2013 版本進行計算分析,求得成對比較矩陣特徵向量及指標相對權重分配 值。

其次,依求得之最大特徵值,分別算出一致性指標、一致性比率,經考驗符 合階層一致性,各構面指標所得相對權重分配值為可接受,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壹、各項構面權重與排序

依據 AHP 分析結果,就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中各項 構面間權重與排序予以分析說明。

一、各項構面間權重與排序

有關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分為「基礎構面」、「輸入 構面」、「學習轉化構面」及「成果構面」等四項構面,經綜合分析 20 位學者 專家有效問卷填答值,獲致學者專家對於各項構面共識之權重值與排序,詳表 4-21 所示。

148

表 4- 21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各項構面權重值及排序表 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各項構面權重值及排序表

構面 權重值(%) 排序

1.基礎構面 18.045 4

2.輸入構面 39.326 1

3.學習轉化構面 19.398 3

4.成果構面 23.231 2

經檢視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中各項構面之相對權重 分配排序,由高而低依序分別為「輸入構面」(39.326%)、「成果構面」(23.231%)、

「學習轉化構面」(19.398%)及「基礎構面」(18.045%)。

二、各項構面間相對權重及排序意涵分析

就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各項構面進行相對權重分 析及進行排序後,就其呈現意涵說明如下:

(一)依據模糊德懷術分析結果,諮詢委員認為適切程度依序為「成果構面」、

「學習轉化構面」、「輸入構面」及「系絡構面」。惟經 AHP 分析結果,其重 要性由高而低依序分別為「輸入構面」、「成果構面」、「學習轉化構面」及「基 礎構面」。係因依據模糊德懷術資訊委員意見,將「學習轉化構面」部分主指標 移列至「輸入構面」,致輸入構面相對權重值提高,惟仍不影響學者專家對於構 面間相對重要之判斷,其共識程度仍高。

(二)本研究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中各項構面以「輸入構面」權重最高,「基 礎構面」權重最低。即學者專家認為學校辦學欲達到品質保證目標,必須先確保 各項高品質輸入因素,如師資、設備、課程及學習支援等,亦即學校各項基礎軟 硬體設施均設置完善,始能強調「成果構面」及「學習轉化構面」,至於「基礎 構面」則因為學校所處系絡環境,必須由主管機關積極加強改善鬆綁,塑造學校 間彼此公平競爭環境,學校僅能就所處系絡環境進行優劣勢及優缺點分析,進而 強化優勢及優點,不易對其有所置喙。

149 指標 C.I.=0.07、一致性比率 C.R.=0.07,二者均小於 0.1;構面間考驗結果符合階 層一致性,故學者專家對於此構面內主指標及次指標權重分配值共識程度相當高,

150

主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次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1-3 科技發展 26.816 3 1-3-1 學校經營能考量

科技發展趨勢

10.391 5 1-3-2 學校課程發展能

反映科技發展趨 勢

12.848 2

1-3-3 學校行政管理能 適時運用創新科 技工具

3.576 12

1-4 國際潮流 10.056 4 1-4-1 學校課程與教學 能與國際接軌

5.534 8 1-4-2 學校行政管理能

適切參酌國際品 質管理規範

4.222 10

經檢視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基礎構面」計有 4 項 主指標及 12 項次指標,其中 4 項主指標相對權重分配值排序,由高而低分別為

「1-1 政策法令」(36.274%)、「1-2 勞動市場 」(26.855%)、「1-3 科技 發展」(26.816%)及「1-4 國際潮流」(10.056%)。

另外 12 項次指標相對權重分配值排序,由高而低分別為「1-1-1 校務推動符 合大學法及其他相關辦法規定」(17.199%)、「1-3-2 學校課程發展能反映科技 發展趨勢」(12.848%)、「1-2-4 辦學目標對應現行及未來人力供需結構」(11.317%)、

「1-1-3 校務推動符合政府推動人才培育相關政策及措施」(10.657%)、「1-3-1 學校經營能考量科技發展趨勢」(10.391%)、「1-1-2 校務推動符合技術及職業 教育法及相關辦法規定」(8.418%)、「1-2-3 學校發展應符合國內外產業發展 趨勢」(6.347%)、「1-4-1 學校課程與教學能與國際接軌」(5.534%)、「1-2-2 國內外特定領域勞動市場供需評估」(5.395%)、「1-4-2 學校行政管理能適切 參酌國際品質管理規範」(4.222%)、「1-2-1 學校發展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政策」

(3.796%)及「1-3-3 學校行政管理能適時運用創新科技工具」(3.576%)。

在基礎構面主要指標部分,學者專家認為「1-1 政策法令」、「1-2 勞動市

151

場」較為重要。而在次指標部分,亦反映此一情況,如「1-1-1 校務推動符合大 學法及其他相關辦法規定」(17.199%)、「1-3-2 學校課程發展能反映科技發展 趨勢」(12.848%)、「1-2-4 辦學目標對應現行及未來人力供需結構」(11.317%)、

「1-1-3 校務推動符合政府推動人才培育相關政策及措施」。意即學者專家認為,

學校辦學除需遵守相關法令規定外,學校課程應與科技發展緊密聯結,確保學生 所學能為產業所用,縮減產學落差,並需隨時注意勞動市場人力供需結構,學校 必須一直保持彈性調整系所,以培育產業最迫切需要之人才。

參、「輸入構面」主指標及次指標相對權重分析及排序

依據 AHP 分析結果,就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中「輸 入構面」下主指標及次指標相對權重與排序予以分析說明。

有關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輸入構面」計有 8 項主 指標及 36 項次指標,經綜合分析 20 位學者專家有效問卷填答值,獲致學者專家 對於各項構面共識之權重值與排序,詳表 4-23 所示。復因「輸入構面」主指標 及次指標項次較多,其兩兩比較題目數量亦多,故一致性指標升高為 C.I.=0.14,

惟仍低於學者 Saaty 建議不超過 0.2、一致性比率 C.R.=0.10;構面間考驗結果符 合階層一致性,故學者專家對於此構面內主指標及次指標權重分配值共識程度尚 高,其權重分配值可被接受。

表 4- 23「輸入構面」主指標及次指標權重值及排序表

「輸入構面」主指標及次指標權重值及排序表 主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次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2-1 學校定位 19.451 1 2-1-1 學校及系科定位

有明確特色對應 產業

6.178 1

2-1-2 學校及系科定位 與特色與需求師 資間關聯明確

4.014 7

2-1-3 學校及系科定位 與特色與招生對

4.690 4

152

153

154

「2-1 學校定位」(19.451%)、「2-3 師資及設備投入」(18.141%)、「2-2 學 生能力及特質」(16.688%)、「2-5 專業課程發展」(13.361%)、「2-4 產業 銜接」(9.561%)、「2-6 學習資源及支援」(8.951%)、「2-8 財務與經費運 用」(8.279%)、「2-7 行政與管理」(5.567%)。

另外 36 項次指標相對權重分配值排序前 10 項,由高而低分別為「2-1-1 學 校及系科定位有明確特色對應產業」(6.178%)、「2-5-2 與合作產業共同建構

155

符合特定產業人力職能需求課程」(5.431%)、「2-2-3 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特質」

(5.380%)、「2-1-3 學校及系科定位與特色與招生對象間關聯明確」(4.690%)、

「2-1-4 學校及系科定位、特色與發展策略間關聯明確」(4.570%)、「2-5-3 課 程結構在通識課程、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實習課程有合理比例」(4.544%)、

「2-1-2 學校及系科定位與特色與需求師資間關聯明確」(4.014%)、「2-8-1 財 務收支平衡,確保永續經營」(3.625%)、「2-5-1 各系科能依據中央各目的事 業主管機關所定職能基準發展專業課程」(3.387%)、「2-2-2 學生具備基本學 業能力」(3.379%)。

本項構面下主指標排序最前者為「2-1 學校定位」,反映在次指標上亦強調 學校定位,亦即學者專家認為輸入構面中,最重要品質保證指標即在學校定位,

如何瞭解學校本身優點及缺點,學校面對所處環境優勢及劣勢,始能運用學校有 限資源尋求特色及定位,以發揮最大品質保證效益。

在明確界定學校定位後,如何發展符合產業需求各類課程,包括通識課程、

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及實習課程等,因為大學教育不僅是培養技術人才,尚需培 養學生具備解決問題能力,並能因應產業及職位更迭,主動學習,具備適應產業 變革的能力;此外,必須進用符合學校及系所所需各類專業師資教授各項專業課 程。故在此構面中,學校定位、課程發展及專業師資咸認為構成品質保證重要要 素。

肆、「學習轉化構面」主指標及次指標相對權重分析及排序

依據 AHP 分析結果,就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中「學 習轉化構面」主指標及次指標相對權重與排序予以分析說明。

有關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學習轉化構面」計有項 4 主指標及 13 項次指標,經綜合分析 20 位學者專家有效問卷填答值,獲致學者 專家對於各項構面共識之權重值與排序,詳表 4-24 所示。復因「學習轉化構面」

一致性指標 C.I.=0.09、一致性比率 C.R.=0.10,二者均小於或等於 0.1;構面間考 驗結果符合階層一致性,故學者專家對於此構面內主指標及次指標權重分配值共

156

157

主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次指標 權重值

(%) 排序 參與專業技術知

能進修

3-4-3 學校教師定期至 產業研習或服務

6.160 8 3-4-4 教師參與業界活

動並瞭解產業發 展趨勢

6.856 5

經檢視我國高等技術及職業教育品質保證指標架構之「學習轉化構面」計有 4 項主指標及 13 項次指標,其中 4 項主指標相對權重分配值排序,由高而低分 別為「3-4 教師專業發展」(35.953%)、「3-3 自我改善文化」(28.932%)、

「3-2 學習評量」(23.160%)、「3-1 利害關係人參與」(11.955%)。

另外 13 項次指標相對權重分配值,由高而低分別為「3-4-1 學校教師具備任 教領域相關之業界實務經驗」(17.039%)、「3-3-3 學校成員具備持續改善認知 與能力」(16.247%)、「3-2-1 建立明確基礎能力評量、學習過程評量及學習成 果評量」(9.499%)、「3-2-3 各項多元評量均訂定明確評量標準或基本門檻」

(7.415%)、「3-4-4 教師參與業界活動並瞭解產業發展趨勢」(6.856%)、「3-3-2 建立學校成員自我評測品質文化」(6.596%)、「3-2-2 依課程屬性兼採筆試、

(7.415%)、「3-4-4 教師參與業界活動並瞭解產業發展趨勢」(6.856%)、「3-3-2 建立學校成員自我評測品質文化」(6.596%)、「3-2-2 依課程屬性兼採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