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五節 研究倫理

根據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對倫理的定義,倫理是「行 為的準則或道德的科學」。從這句話可以看到倫理的兩個面向,一是針對「行動」,

有行為就會產生關係,有關係才有準則,二是牽涉了「自律」,也就是「道德」

上的應為(劉純良,2010)。

告知同意被認為是研究參與者在研究當中必有的權益。主要精神依據文意可 分為二,一為 「告知」,另一為 「同意」。「告知」 的意義在於研究者對研 究參與者進行研究內容、程序等等的告知,包括經費來源、對研究的假設、方法、

設計,具體的研究過程,以及過程中參與者扮演的角色。研究者須清楚告知研究 對參與者、社群、國家等不同行動者與主體的利益、風險,研究完成後對資料的 處理、發表等。告知同意尊重研究參與者的主體性,而根據研究者告知的內容,

研究參與者能自由選擇參與研究與否(劉純良,2010)。

研究者是否能夠尊重研究參與者的權益以及是否能促進其福祉,可說是研究 倫理最關切的主題,而本研究亦從研究參與者的招募選擇、知情同意、風險效益 評估等三個面向考量研究倫理,以維護研究參與者權益,進而達到本研究目的。

以下分別說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三個面向研究倫理議題(戴華、甘偵蓉及鄭育萍,

2010):

一、研究參與者的招募選擇

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目的,有許多並不在於驗證假說,而是在於闡述現象、

發掘事實、建構論述、解決問題、尋找較佳政策、或學習方法,因此,依研究主 題所招募的研究參與者,不但有可能在研究初期於對象與人數等方面皆無法確定,

102

而必須視資料蒐集的進展情況來判斷,而且更有可能某些特定族群、社經地位、

教育程度、經濟狀況或生活經驗的人,正是招募的主要考量。如此一來,某些具 備獨特特徵的人,或是在特定時空背景、政治社會脈絡、研究風潮所導引下而備 受關注的社群,就有可能再三成為招募對象,這種狀況似應設法避免。

二、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是研究倫理相當核心的概念之一,因為任何一項符合倫理的研究,

基本上都應該滿足下述條件:研究參與者都在被充分告知並理解研究目的與過程 後,自願同意參與。但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有些研究方法在於觀察人們在某 些情境下的反應或行為,或試圖揭露、挖掘、拼湊某些現象背後的事實或所隱藏 的意涵,以致這些研究時常必須在研究參與者不知實情的狀況下進行,否則就無 法達到研究目的。

三、風險評估

一般認為,參與生物醫學研究的風險主要是生理方面的,而參與人文社會科 學研究的風險則主要是心理方面的。例如,因為填寫問卷或接受訪談而勾引起個 人的傷痛回憶或不愉快經驗,進而導致心情低落,無法平復。然而,人文社會科 學研究對於研究參與者除了可能造成心理方面的傷害外,其實還可能帶來名譽損 失、隱私洩漏、財務損害、社會地位的影響、法律責任的負擔等後果,而這些傷 害往往是發生在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接觸完畢之後的資料整理、保存與呈現階段。

尤其,匿名處理常被誤認等同於 「去身份連結」,以致研究者在呈現研究資料 時,即使已用所謂 A 君或化名來指稱研究參與者,研究參與者仍有可能透過其 他資訊而被其親朋好友、同事、街坊鄰居等第三人辨識出來。

本研究運用半結構專家訪談、專家效度調查問卷、模糊德懷術調查問卷及層 級分析法調查問卷等 4 項研究方法及工具進行資訊蒐集及分析研究,研究過程均 嚴守相關研究倫理規範,分別說明如下:

一、專家訪談部分,先行以電子郵件寄送半結構訪談大綱,並告知受訪者研

103

究內容及程序等,俟受訪者同意接受訪談後,另以電話聯繫訪談時間及地點。訪 談進行前,除先行告知本研究將遵守相關倫理規範,受訪者姓名將以匿名處理,

並於徵求受訪者同意後進行錄音及筆記紀錄。

二、專家效度調查問卷、模糊德懷術調查問卷及層級分析法調查問卷部分,

除於問卷開頭敘明研究內涵架構,並告知受訪者本研究將遵守相關研究倫理規範,

並就受訪對象以匿名處理。至於受訪者填寫開放意見,不作任何形式增刪修改,

確保意見忠實呈現,若遇有疑義時,則經確認後再行彙整呈現。

三、本研究運用專家訪談法、專家效度審題、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法等 4 項研究方法,計訪談及調查 57 人/次學者專家,於調查研究參與者的招募選擇部 分,係就曾於該項領域發表文章、授課或曾(現)任品保機構訪評委員等學者專 家,並未關注特定族群,且除匿名去除身分連結外,亦因受訪人數較多,可避免 被辨識出之風險。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