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論是市井小民或是達官貴人,在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應該都曾經有過幸 福的時光或覺受,但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卻是不大相同的。因此,每個人追求幸 福的目標或途徑就各不相同,諸如追求愉悅的情緒、財富的累積、權勢的獲得、

慾望的滿足、自在的心境、悠閒的生活或是強健的身體等,可說五花八門。但在 這講究競爭、充滿壓力與功利取向的時代,「幸福」無疑是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 目標。然而自古以來因文化背景以及價值觀念的不同,使得東西方對幸福感有不 同的詮釋;近代西方由於人們對幸福感的逐漸重視與積極投入研究,西方社會科 學為幸福感帶入許多不同於傳統哲學層面的觀點。謝玫芸(2007:53-75)表示,

若要對幸福感有更全面的掌握,無疑要兼顧傳統哲學與現代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 成果。以下就中國傳統哲學及西方近代社會學的觀點來略為闡述幸福感的內涵。

一、中國哲學中的幸福感概要

巫雅菁(2001:29-30)指出,中國儒、道、易、佛四家學說中,雖未明確的 提出「幸福」的概念,但其一貫追求的目標─「悅樂」,其實就是類同於現代人 所謂的幸福之概念。吳璵(1991:283-290)指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另一個與「幸福」

類似的概念是「福」或「福氣」。在《辭海》中,「福」被稱為:禍之對;而「禍」

的定義則為:凡是有害之事曰之禍;因此,福應可以被解釋為「凡有利之事曰之 福」。此外,《辭源》對福的解釋為:古稱富貴壽考等為福。綜合上述對「福」

的解釋,吾人可以瞭解對中國人而言,所謂「幸福」是一種正向美好的狀態,這 些美好的狀態就是富有、美德、健康長壽及壽終正寢等。茲將中國文化中最具代 表性的儒、道、易、佛四家思想學說對幸福感的觀點說明如下:

(一)儒家思想中的幸福感概要

孫效智(1997:29-38)認為,中國古代哲人聖賢向來強調道德修養,唯有全 心全意地培養道德情操,以臻至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始能獲得精神上的昇華,

擁有人生真正的幸福。孔子在《論語.述而篇》中也提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 枕之,樂亦在其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聖賢 為了修養仁義道德情操,縱使生活艱困、一貧如洗卻依然感到欣喜。此外,孟子 曾引《詩經》中「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二句,藉此說明其對「福」的看法,他 認為個體的幸福應由「盡人事」與「聽天命」兩相配合始能獲得。陸洛(1998:

117-120)認為儒家學者和聖賢對人性採取性善的態度,認為人均有善良的本性。

而在趨向善的修養過程中,除了個人要努力達成至善的境界之外,更應進而兼善 天下,協助天下人達到至善的境界。因此,儒家思想非常強調道德修養是獲得幸 福的最重要途徑,而且不僅強調要獨善其身,更強調應具備兼善天下的胸懷,故 儒家思想對幸福的看法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然而現代學者楊國樞(1988:225-231)認為幸福和道德間確實具有某種程度 的關聯性,一個感到幸福的人必然是一個有道德涵養的謙謙君子,然而有道德涵 養的人卻不見得就一定會擁有幸福感。因為一個沒有道德感且自私自利的人,必 然會因人際關係或為人處世的不圓融而感到不幸福;但以常理判斷,一個有道德 感,卻處於飢寒交迫或身染重病之境地的人,應該也很難擁有幸福感。故為符合 現代人之生活條件與觀念,在中國儒家思想強調道德修養的前提下,應加上物質 條件的考量,亦即幸福必須包括道德修養、身體健康以及經濟不匱乏,三方面俱 備。

(二)道家思想中的幸福感概要

施建彬(1995:56-59)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其實就是一部指導人們如何達 到幸福境界的智慧典籍。《道德經》經中強調若水、盡己、無為、素樸、知足等處 世態度,強調人應似水柔弱以包容萬物、遵循天道以安身立命、避免過份強求、

減少慾望以反璞歸真,方能獲得幸福。此外,黃錦鈜(1988:138-142)指出,莊 子在《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 》中提到「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藉此闡述順應自然的天道而行,這樣就可以保護生命,可 以保全天性,可以養護身體,可以享盡天年。同時莊子也強調對於外在物質和知

識的追求將會隨著死亡而消逝,唯有心靈、精神可以與天地常在。所以,莊子認 為真正幸福的人能順應自然天道,以此養生並進而追求心靈、精神與天地萬物合 一。陸洛(1998:135)認為道家的幸福觀就是一種無為以及自我反觀覺察後的心 靈平靜狀態,強調自我本性的澄明清淨,不盲目追求慾望,以無為的精神順應天 理以獲得幸福。

(三)《易經》思想中的幸福感概要

呂政達(1987:152-163)認為,《易經》是以禍福相伴相隨的思想來詮釋人 的一生。在《易經》上篇裡,將天地自然萬物的運作比擬成一顆種子的生命史(人 的生命史)。「乾坤」二卦就是生育萬物的天地,「屯卦」代表一顆種子,經過 發芽(蒙卦)、灌溉(需卦)後,接著面對成長的掙扎與考驗,好不容易來到「泰 卦」,但其後卻又緊接著「否卦」,使生命體再度陷入困境。其強調「不易」與

「變易」的法則、「福禍相倚」的概念,和老子所謂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 之所伏」相類似。因此,《易經》思想認為沒有永恆的幸福,也沒有永恆的不幸 福;應坦然面對生命中的一切際遇,不應只追求一時的幸福,否則將導致得意忘 形,甚至樂極生悲。故在生命處於順境時應居安思危、虛懷若谷;反之,在遭逢 逆境時則要自我勉勵「否極泰來,福之將至」。

(四)佛家思想中的幸福感概要

黃智慧(1991:76)指出佛教所認為的幸福是遠離不當的慾望,追求心中無 罣礙的生活,並重視利益他人的行為,捨棄一切的自私邪念,不與他人爭長較短,

以追求心靈的和諧寧靜。另外,佛家提出因果之學說,認為今生的幸福來自前生 的積德修善,強調今生應多做善事以利益人群社會,才能為來生累積福德資糧。

進而在個人心靈修行上,則強調心無所執,接受萬事萬物本來面目,便能心無罣 礙、獲得開悟,達到內心無染著的清明狀態(聖嚴法師,1996:95-102)。此外,

證嚴法師(2009:54)也一再強調「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這意謂著幸福其 實是可以被創造的。總之,佛家思想中的幸福生活觀,雖受制於因果定律法則,

但若能善用當下因緣,亦即是透過知福、惜福、造福、心不執著、利他等善行來 實踐,仍然可以創造幸福的人生。

巫雅菁(2001:43-50)認為中國儒、道、易、佛四家對幸福的觀點較為一致 的是「和諧」的觀念。儒家強調推己及人、兼善先下,不僅認為道德的實踐和個 人的幸福有相當高的關聯性,也強調人際和諧就是幸福的表現;道家與《易經》

思想則認為個體的幸福與否,端看是否能與外在環境達成和諧的狀態,個體若能 融入宇宙萬物運行法則,便能擁有幸福;佛家則是重視個體內心的和諧寧靜狀態。

陸洛(1998:116)也同樣認為中國人對幸福感的學說多屬於哲學和道德的論述,

但由人際和諧所帶來的社會支持力量,正是影響中國人幸福感指數的關鍵因素。

上述有關人際關係和諧即能擁有幸福感的觀點,和本研究幸福感問卷中「人際關 係」的層面有相吻合之處。

綜合上述,研究者將中國傳統哲學對幸福的看法,略作整理歸納如下。中國 易經思想中的「變易」和「福禍」理論,與佛教思想中的「因緣觀」不謀而合;

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規範」要求,也和佛教中講究「戒律」的持守同出一轍;道 家講究藉由精神修鍊以達到「不追求慾望」、「本性澄清」的境界,正和佛教思想 不為「五欲」所迷惑,以獲致「明心見性」的修行目的有異曲同工之處。換言之,

研究者認為中國人對幸福的定義與達到幸福的方式,可以佛教的思想和人生修鍊 方式為代表,它是奠基於整體的宇宙人生觀之建立和道德涵養的修持原則;因此 可說中國人的幸福觀是和宗教信仰或宗教思想息息相關的。這項發現與本研究的 主題有密切關聯。

二、西方近代社會學的幸福感觀點

上述是由中國傳統的哲學立場,對幸福感(或稱為幸福觀)作了概要式的探 討;接著,研究者將要由西方近代社會學的觀點來對幸福感作詮釋,因為「幸福 感」這一名詞和領域,是由西方近代社會學所提出並加以科學系統化研究的新興 領域,這可從以下的論述中得到證明。

(一)社會學家的幸福感定義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盡相同,會因為個別的環境背景、生活經驗與身心需 求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詮釋。社會學者們分別對其下了不同的定義。研究者將下列 各學者對幸福感概念的定義整理如表 三-1:

表 三-1

社會學家的幸福感定義一覽表

學者 時間 定義

Andrews &Withey 1976 幸福感是對生活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情緒整體評估而成的 一種感受。

Campbell,

Converse & Rogers

1976 幸福感是物質條件的擁有,人際關係的歸屬以及成就自我的自我實

Michael Argyle(施 建彬、陸洛譯,

資料來源:修改自謝玫芸(2007:57)。

由上述表格整理可知,社會學家對幸福感定義的內涵和本研究所採用的幸福 來指稱幸福感概念的名詞有Happiness、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Life Satisfaction 等(林子雯,1996:37)。茲將各種幸福 感相關名詞的定義與著重向度整理如下表 三-2。

表 三-2

幸福感的相關名詞與其定義歸納表

相關名詞 定 義 著重點

快樂

(happiness)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結果

幸福感

(well-being)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結果

1.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