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文獻探討

本節內容主要在探討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之關係以及相關之研究成果。首先探 討國外相關研究成果,其次探討國內相關研究成果。

一、國外相關研究成果

Argyle(l987:11-14)指出,當我們討論到宗教信仰與個人之關係的問題時需 要考慮到幾個假設。首先,是由宗教支持及促進者所提出的,宗教信仰對於個人 身體、快樂和心靈的和平很有貢獻。第二種假設是,宗教信仰本身是精神病理學 的表徵,篤信宗教是精神病理學的一種反映。第三個可能性為情緒上有困擾的人 會求助於宗教幫他們解決問題。之所以引入此三種假設是因為宗教與個人身心之 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因個人、團體或學者研究領域的觀察切入點之不同,所以 導致對宗教信仰與個人的關係有不同的觀點產生。

Campbell、Converse 和 Rogers(1976:63-64)的研究發現,與幸福指數相關 的生活領域主要是:業餘活動、家庭生活、生活水平、工作以及婚姻。其他還有 幾個因素與幸福指數有正相關,它們是:朋友數、空閒時間、家庭收入、智力、

健康及宗教信仰。Johnson 和 Duke(l984:66)在研究時,將宗教態度與宗教信 仰分開研究,發現宗教信仰包含四個因素,分別是愛的服務、真理、整合、精神 的幸福。Diener(1984:560)的研究顯示,經常接近教會及參加宗教活動的群體 與幸福感有正相關。McFadden(1995:170)的研究亦顯示宗教活動的參與與幸福 感有正向關係存在。

Ellison(1991:97-98)發現人們若有堅定的信仰,即「存在的確定性」,與教 堂出席率、個人投入程度無關,但與生活滿足感有相關,特別對於老年人和受教 育較少的人來說,更是如此。Pollner(1989:101-103)發現信徒們的「與上帝的 親密關係」和幸福之間是相關的,但和教堂出席率則無關。Inglehart(1990:65-68)

的研究發現,那些一週去教堂一次或更多的人中,有85%的人覺得他們「非常滿

意」自己的生活,而那些從不去教堂的人之中,只有77%的人這麼認為,所以教 會對幸福有正面積極的影響,且在老人群中更為突顯。

Beit-Hallahmi 和 Argyle(l997:132-134)提出對於宗教信仰所帶來的好處有 以下兩個理論:首先,宗教信仰會帶來人生意義、目標與整合。許多宗教心理學 的學者也接受這個理論,並從個案研究與實證當中找到支持的證據。因此Tan Siang-Yang(2000:43)的研究調查指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更 健康快樂,因為信仰宗教的人會有一種歸屬感,覺得生活有意義。第二個理論則 認為,顯而易見地,教會是社會支持的一個來源。當一個人依據第一個理論而找 到了對人生意義的整合與價值觀時,在教會中也往往可以得到教友們的支持。雖 然美國針對「今日心理學」讀者所進行的大型研究中,參加教會與幸福感並不存 在直接的相關;然而這個研究也發現,當一個人覺得他的生命有意義且有方向,

並且對引導人生方向的價值觀有強烈信心時,會覺得自己比較幸福(引自Argyle,

1987:112)。由上述這些研究可發現幸福感與宗教信仰大致上具有正相關。

但是也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Wulff(1997:106)研究發現,

宗教態度居中者其幸福感較高;反之,宗教態度過高或過低者其幸福感則偏低。

Argyle(1987:63-69)將有關宗教及個人適應的文獻整理後發現:Dittes 利用適應 量表來對美國學生做研究,結果通常是有宗教信仰的人較易焦慮、自我認同較低,

感覺上適應程度較低;Dreger 在加州不同大學中 490 個學生裡,選出 30 個宗教信 仰態度最傳統的學生,以及30 個信仰態度最開放自由的學生來做各種投射測驗,

結果前者有比較多的自我防衛及依賴性。Rokeach(1973:44)也發現,宗教態度 高的學生比沒有宗教信仰的學生較常抱怨壓力及睡不安穩等問題,且他們也較緊 張焦慮。

此外,Campbell(l976:89-93)等人的「美國生活品質」研究發現,有 38%

的人認為虔誠的宗教信仰是極端重要的;而另外22%的人認為有宗教信仰是重要 的。但實際在控制其他因素後,宗教滿意與整體生活滿意之間的相關仍然相當微 弱。Tellis-Nayak 於 1982 年對老年人的研究也顯示宗教承諾與幸福感並沒有關連性

(引自McFadden,1995:173)。綜合上述,國外對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似乎沒有一致的研究結論,令人莫衷一是。研究者推測,之所以會導致這麼分歧 的研究結果,可能和本小節開頭所提到的三種假設有關係,因此,此議題值得再 進一步研究。

二、國內相關研究成果

問卷調查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囿於直接以「宗教」—「幸福」為研究主題的博碩士論文實在太少,研究者 於是將搜尋範圍擴大到其他相關的期刊和專書,因而有較多的研究成果呈現。賴 秋華(199l:37)指出「心理健康」是個人適應生活的一套信念取向,一種具有持 續性的內在狀態,其內涵包括:對自我的瞭解、情緒的穩定、獨立與自主、人我 的關係、生活的適應、宗教與心靈等。尹美琪(l988:59)也指出心理上的障礙確 實會導致信仰上建立信任、親密的困擾;但當信仰生活中注入對自我的自覺,提 昇了心理健康的程度,也會相對的提高了信仰上的滿意程度。薛保綸(1995:8)

認為自古以來的人類,不論他是何種民族,或他的文化屬於何種層次,宗教信仰 常是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部份,也是安定人心,使人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

另有研究發現,宗教可以幫助人解脫生命中的煩惱與痛苦,使人勇敢、樂觀 的活在今生,並在面臨死亡時,懷著來世的盼望(傅佩榮,1998:50)。因為一 個有信仰的人,不會詛咒黑暗,反而會將人的生活中所面臨的苦難和挫折,當成 修練自己的身心(鍾智龍,2002:112)。尹美琪(1988)將 Allport 等人的量表譯 成中文後,以大學生為對象從事研究;結果發現,關於心理健康與宗教趨向多有 明顯的影響,內發性宗教取向與焦慮和憂鬱兩個指標呈負相關,也發現內發性宗 教趨向者人生意義感較強,顯示內發性宗教趨向高者心理較為健康。陳得添(2006)

發現有宗教信仰的國中教師之整體幸福感比沒有宗教信仰的國中教師為高。由上 述這些研究也可發現幸福感與宗教信仰大致上具有正相關。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顯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黃正鵠、楊瑞珠與許明松(l998)

以全台灣各縣市的大學院校與技職院校259l 位大專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大專生在「生活感受量表」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不同 宗教信仰大專生幸福感並無差異。黃國城(2003)研究指出不同宗教信仰的醫院 志工在幸福感各層面上均沒有顯著差異。蔡坤良(2004)對小琉球的老人作研究,

發現不同宗教信仰者在幸福感各層面上均沒有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研究顯示,國內對宗教信仰在幸福感上的差異情形之研究,與國外 的研究成果相同,呈現兩極化的結果,並未獲得一致性的結論。況且整體來說,

國內對於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之關係的相關研究成果,雖已有一些文獻可供參考,

但這方面的研究數量和成果仍相當的有限,尤其是以(國小)教師之宗教信仰與

幸福感關係為直接的探討主題之論文更是付之闕如,可見這個領域實在需要也值 得作更多和更深入的探究。而且國小教師乃國民基礎教育之奠基者與執行者,其 人格特質健全與身心狀態之穩定與否,對下一代的思想觀念和人格發展影響頗 巨;因此,深入了解目前國小教師宗教信仰與幸福感之相關樣態,乃非常必要之 事。由此可見本研究的重要性,同時預期本研究將可為這個領域增加一些研究成 果。所以本研究想要對此議題再作進一步的探討,以釐清這兩者間的關係,提供 教育主管機關、學術界、宗教界、教育界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五節 名詞界定與研究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