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於探討幸福感的相關理論,學者們嘗試以個人需求、個人特質、整合比較 和人際互動等不同角度來對幸福感的產生加以解釋,因而產生不同內涵的幸福感 理論。根據謝玫芸(2007:61-65)表示,西方幸福感理論發展至今已漸趨成熟,

因此以下就幾種發展較完整的理論加以探討。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此理論強調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體的目標達成和需求得到滿足,幸福感才 會產生;反之,如果目標經常無法達成或需求屢屢得不到滿足,個體將產生不幸 福感。故此理論是屬於一種由下而上(Bottom-up Theory)的思考模式。由於著重 點不同,因此又可以分為下列幾個學派:

(一)目的理論(Endpoint Theory)

此理論又稱為終點理論。該派學者認為幸福就如同一種目標,是個體一生努 力追求的方向,唯有達成目標,才有幸福感;反之,若目標無法達成時,則會導 致不幸福感的產生。如同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認為人有生理、安全、愛與歸屬、

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的需求,當某層次需求達成後,幸福感便會產生。但 因為幸福感的產生還與其他因素有相當密切的依存關係,或目標需求間是否會因 衝突或歧異而有牴觸或削弱的情形,故此理論所帶來的幸福感受可能只是短暫的 快樂而已。

(二)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此理論又稱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強調幸福感是人類主動且專 注地參與活動時的產物,個人可以藉由健康、有意義的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 互動的歷程,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此即 為幸福的感受。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言:「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而每一活動皆完 成於快樂」(黃漢耀等,1991:65)。而學者Cr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理論(Theory of Flow)指出,只有當個體所選擇的活動和自身的能力志趣相符合,才能帶來幸 福感;反之,太過困難或太過簡單的活動對個體來說都不具吸引力,因此也就不 會產生幸福感(引自林子雯,1996:74)。

(三)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理論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伴隨在一起,只有長期體會需求被剝奪的不幸福 感,隨後在達成目標時,才有強烈的幸福出現。正如拉長拉高正向的擺盪,隨之 而來的必然是更強的反彈。長期來看,這種擺盪對兩造是中立的,即其總合為零,

因此又稱為零和理論(Zero -Sum Theory)。因此幸福感產生的基本先決條件是──

匱乏或需求的無法滿足。當個體匱乏程度越強烈時,日後達成滿足獲得的快樂也 就越高。所以,幸福與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在的。

綜合言之,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幸福的獲得,乃源於目的需求或活動參與的滿 足達成,所強調的是個體在經歷某一事件後,幸福感增減的情形。然而,並非人 人皆能有相同的感受,故有學者提出特質理論,來說明個人特質對幸福感的影響。

二、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此學派學者嘗試由個體特質的觀點來解釋幸福感產生之原因,對某些人之所 以特別容易感到幸福提出解釋,認為這是因為個人特質的因素所造成,不同的個 人特質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感受與體會,是屬於一種由上而下(Up-down Theory)的 思考模式。由於著重點不同,因此又可以分為下列幾個學派。

(一)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Costa 和 McCrae 在 1980 年提出,幸福感是一種長期且穩定的特質狀態,而 此種幸福感的特質狀態可能導因於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

即是先天的遺傳因素,亦或導因於後天學習所產生的結果(引自Veenhoven,1994:

147)。經由一些實證研究也指出,外向人格傾向越高者,其幸福感較高(Headey &

Wearing,1990:333);而個人神經質傾向越高者,則幸福感越低(Argyle & Lu,

1990:1257)。因此,幸福感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此心態導源於與生俱來 的特別氣質,故有些人不論處於順逆境都能處之泰然。然而,此特質理論雖然強 調人格特質與幸福感的關係,但對於生活中所造成短期的幸福感受與情緒波動,

卻是特質理論所無法解釋的。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本理論以認知、記憶及刺激反應的制約連結,說明為何有些人特別容易感到 幸福,他們認為生活事件本身應該是中性的,唯有經過個體的認知、解釋後,事 件才有意義。幸福感較高的人容易以正向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事件,進而促使 幸福感的產生。此外,Stone 和 Kozma(1985:19-28)提出刺激反應連結和認知 結構兩種看法,認為幸福感較高的人,可能擁有一個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絡,

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便會透過幸福記憶網絡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 的產生。故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即價值觀、人生觀,因 此面對相同事件,有些人採悲觀消極態度去解釋,另一些人就容易採積極樂觀的 態度去面對。

綜上所述,特質理論針對幸福感與人格特質的關係提出解釋,但卻無法說明 日常生活事件對幸福感造成波動的影響。因此,若單從個人需求之滿足與否,或 個人特質之差異來詮釋個體間幸福感的不同,則有失偏頗。故由許多的研究結果 中發現,若能從生活事件和人格特質整合的觀點來思考,則對幸福感的解釋更為 完整。

三、整合思考模式(Integrated Thinking Model)

對於需求滿足和個人特質之間,非此即彼的看法,不少學者提出質疑。故有 學者嘗試以整合的觀點出發,綜合需求與特質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一方面承認 生活事件所帶來「下而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肯定個人特質對幸福感產生「上 而下」的效應。此整合模式不僅可由個人特質部份來說明幸福感長期穩定的特質,

同時也合理的解釋生活事件對幸福感所產生短期性的影響。以下就「判斷理論」

與「動力平衡理論」來說明。

(一)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後所得到的結果。其基本的假設有三:

一為幸福感是來自比較後所得;其次為比較標準會隨情境而改變;其三為此標準 是由個體自己所選取建構的(Diener & Laarsen,1993:410-411)。當發生某些事 件時,個體會從認知架構中選出參照標準來進行評估,當所面臨的事件比參照標

(Aspiration Level Theory)

幸福程度來自個人理想目標和現實狀 況比較後,所得的差距而定。

個人所設定的理想期望 目標

適應理論

(Adaptation Theory)

生活中曾經發生的事件將成為個人內 在經驗,若生活中再出現類似事件,個 人會以過去的內在經驗和其比較。

個人過去的經驗

修正理論

(Revision Theory)

認為情緒因素,也是幸福感之重要因 素,因此整合情緒與認知的概念。

認知判斷過去事件的影 響,並依此為比較之依據 範圍-頻率理論

(Range-Frequency Theory)

過去的生活經驗將成為參照標準,但會 隨目前事件修正轉變。

過去生活經驗 多重差異比較理論

(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幸福感決定於個人目前狀況與所選擇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幸福是來自和他人比較的結果。 家人、朋友、社經地位相 近的人、不認識的人 資料來源:修改自施建彬(1995:22)。

(二)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

動力平衡理論與判斷理論一樣,都是嘗試整合生活事件與個人特質對幸福感 之雙重標準。本派理論強調幸福感的獲得,除了受到穩定的人格因素影響外,亦 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感在大部份的時間中,因受到人格特質 因素的影響,而呈現穩定平衡的狀態,然而當生活中發生特別或不同過往經驗的 事件時,就有可能影響到原來平衡的狀態,個人的幸福感將隨之改變(Heady &

Wearing,1990:331-335)。

四、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Theory)

此理論認為符號是互動的中心概念,包括語言、文字及符號,而個人的肢體 動作如握手、擁抱、接吻等不僅是身體接觸,更具有其符號意義。人們在日常生

活中的每一部份如思想、觀察、傾聽、行動等都必須透過語言、非語言行為文字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毓茹(2005:37)。

綜上可知,各家幸福感理論都有其發展依據和側重的面向,亦各有其獨到之

積我們的幸福能量,以達到豐富美好的人生價值與充實圓滿的生命意義。同時研 究者也發現,上述各家幸福感理論之觀點也和本研究幸福感問卷所涵括的四個層 面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