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與品德教育之關係

在文檔中 國小學童幸福感之研究 (頁 118-13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幸福感與品德教育之關係

過去將近 70 年來,台灣隨著工業與科技的發達,經濟快速起飛,成為所謂 的亞洲四小龍中的「經濟奇蹟」。「台灣錢淹腳目」,吸引了多少的淘金客,爭相 進入所謂的寶島來尋找它的發財夢。人心的貪婪,淹過了道德良知,原來純樸的 社會,逐步的邁向複雜、黑暗的深淵中。目前台灣的社會亂象包括:政客收受獻 金,包攬工程;到頭來讓全民埋單、收拾爛攤;富人透過炒地「合法」節稅;受 薪階級繳稅繳到內心淌血;病死豬、問題食品流入市面;貪商為私利不顧他人死 活;電話響起,絕大多數都是詐騙集團;醫院罔顧生命,將四歲病患當人球般踢 來踢去;好朋友會為錢綁架好朋友、爸媽為保險金殺掉小孩子、分手談不攏,男 孩親手毀了摯愛的女友;最近的北捷(鄭捷)殺人事件、食安問題黑心油事件……

這些都是人們的品德及操守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台灣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使人心惶惶,看似與自身無關,事實上皆 與我們的幸福息息相關。若能食用安全食品、乾淨用水,人民不再亂丟垃圾,營 造一個乾淨幸福城市、友善校園及親子關係和樂,做好守望相助、敦親睦鄰、主 動關心別人等,都能使每個人的幸福感增加。

壹、東方學者的論述

一、中國傳統之品德教育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是人類道德的具體表現,也是人類道德思想的崇高目標與最 高理想。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 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

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 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 之極」。而《中庸》開宗明義便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即道謂「性」、 德謂「能」;實行天命是德之「能」,而率性就是道的「大能」。王慧蘭(2003)

認為先秦儒、道、墨、法四家各有其不同的人性觀,對道德的內涵與實施也有不 同的看法。儒家重仁,人是道德的主體,注重社會的人倫關係,強調道德的實踐;

道家法自然,強調人要反璞歸真,同歸大化;墨家由功利主義出發,強調兼愛,

以追求社會中大多數人的幸福;法家主張人性本惡,強調絕對的社會控制。除上 述四家外,佛教或道教等思想對中國人的道德觀也有極深的影響(鄭春女,

2008)。

儒家經典學說是中國道德的主要思想來源,孔子整理《六經》,到漢朝傳為

《五經》,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以「仁」為一切道德之根本,「仁」

的德行在於獨善其身的君子,以及兼善天下的聖人,既重視個人的完美,也強調 社會的秩序(鄔昆如,1985)。儘管在各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道德觀並不完全符 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學說是歷代中國社會道德觀的依據。再如:孟子主張性 善,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乃人固有之心,德育即是求其本心、盡善性;而荀子主性 惡,強調德育的重點在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示範作用,以移人性之惡。雖然,荀 孟主張不同以及之後的程朱、陸王之異,但大抵是「自律」和「他律」之分野(楊 祖漢,1987)。

中國固有傳統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春秋時期,《管子》牧民篇把禮義廉恥稱 為國之“四維”。管仲認為「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 逾節」,即「禮」就是不能越出應有的節度,即思想行為不能超出道德規範;「義」

就是自己不推薦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為符合道德標準;「廉」就是不隱瞞自 己的缺點錯誤,即廉潔不貪;「恥」就是不與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恥。

他認為四維與法更為重要,把它們認作支撐國家社稷的四根柱子。漢章帝建初四 年以後,「仁義禮智信」被確定為整體德目「五常」,五常不僅是五種基礎性的「母 德」、「基德」,更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 的行為準則,且高度概括了傳統道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中庸》引孔 子之言指出「知(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以行之者一也。」又引

孔子的話說明此一要領:「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以上所述,

“四維”成為全國各級學校的共同校訓,加上國父 孫中山先生歸納的忠、孝、

仁、愛、信、義、和、平八種固有道德,概括智、仁、勇三達德,而衍生「青年 守則十二則」。由此可知,數千年來古聖先賢定出的許多道德規範,對中國教化 是何等深遠(邱淑芬,2013)。

二、現代對品德教育內涵

國民政府自 1949 年播遷來台後,有關道德教育的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即戒嚴期、解嚴之後的轉型期,和全面教改的九年一貫期。

(一)戒嚴期

這時期的品德教育的相關課程標準內容方面有下列的特點:

(1)科目方面:中小學道德教育單獨設科—在授課中加入政治社會化課程,小 學以生活與倫理為主,國中為公民與道德,高中為公民與三民主義。

(2)時間方面:道德教育單獨設立時段固定科目教學之外,每天早上有規定 10-20 分鐘指導時間,還有班會時間由導師運用。

(3)融入議題方面:相關科目加入政治社會化的德育,也加入文史科目,包括 國文、歷史、地理、公民等,皆以培養民族意識與愛國精神為主。

(4)德目方面:黨化教育規條成為重要德目內涵之一,包括青年 12 守則和四維 八德,成為中小學共同校訓及全校性中心德目並設置時間與時段。德目規範內 容保守,強調義務、服從及守紀行為。

(二)解嚴之後的轉型期

政治解嚴後,課程與教科書中意識形態的去除、資本主義教科書商業利益的 競爭,也在政治上帶來教育版圖的重新部署,在師資多元化、教學自主權的要求 下,立委提出下放教科書的編輯權(許誌庭,2010),自 1989 年起,教科書採統 編和審定制並行。

到了 1994 年,民間教改團體組成的 410 教改聯盟走上街頭,提出四大改革 訴求,向政府施壓,包括:制定教育基本法、教育現代化、廣設高中大學、推動

小班小校。教育部也於 1993、1994、1995 年分別修正公布國民中小學的課程標 準,並於次一年分別公布實施要點,並陸續分別實施新課程和試用新教科書。但 同時也在 1994 年政府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由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 人,在行政院下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經過兩年的研討,在 1996 年提出

《教育改革諮議總報告書》,建議教育改革五大方向:教育鬆綁、帶好每一位學 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羅文基,1999)。

國內學者李琪明(2003)指出:轉型中的品德教育課程課程,在教材方面官 方版本教科書已有大手筆的改版,而民間則結合了教改會的力量,促成了教育政 策採取全面開放的路線,捨棄由官方主導的課程標準語教科書改良式途徑,邁向 九年一貫。而 1990 年代官方與民間的教改路線雙管並進,有關道德教育課程皆 走向去除「大中國意識」和「領袖崇拜」的政治意識形態,而是以學生生活中心、

在地鄉土生活、現代民主法治為主,且課程時數受到削弱、中心德目的份量減輕。

另外,在小學的教學指引中,凸顯最新道德教學方法,國小「生活與倫理改編本」

和「道德與健康」是之後民間科書(如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以學生經驗和活動中 心編輯的重要先驅與示範。

整體而言,轉型期的道德教育課程在民間力量的催化、官方編者自覺的改版 下,舊的意識形態退去,新的政治需求進入,過去以成人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以 嘗試開始走向以學生和活動為中心的教學,且道德教學時數也開始隨之減少。

(三)全面教改的九年一貫期

我國自政治解嚴後,整體社會受到自由民主風潮的激盪開創出多元嶄新的風 貌,卻也同時衍生社會規範失序現象。教育體系中,因升學主義瀰漫,致五育均 衡發展不易落實;校園威權體制的解構,倫理關係受到衝擊;加之校園內外缺乏 典範人格的正向引導,致使學校、家庭與社會等德育功能日漸式微,青少年道德 價值混淆與偏差行為日益惡化。基此,教育部提出 5 年(2004 年至 2008 年)的

「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其計畫將請各縣市及各校透過民主方式,以我國既有共 同校訓與德目為基礎,並轉化當代新價值與思潮,選定其品德核心價值並制訂具 體行為準則,進而融入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以發展具有特

色且永續之品德教育校園文化(李琪明,2003)。

為持續品德教育的推深耕與發展品德教育,教育部提出接續的品德教育促進 方案第二期 5 年計畫(2009 年至 2013 年)。其計畫將著重品德教育推動的優質 化與永續性。首先,將鼓勵學校運用全方位推動策略與採用多元教學方法,以提 升品德教育實施的深度與廣度。其次,將著重校長與教師的生命成長與品德教育 知能提升,使其進而激勵學生成長與促使品德教育有效推動。再者,品德教育相 關課程與教材的研發、品德教學方法與評量的創新,以及校園品德文化形塑等,

亦為推動的重要項目。最後,將強調增進校內外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品德教育由 學校教育擴展到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四)新品德時代的開啟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曾言:「此刻的 台灣,大概已不再有人否認,我們整個國家都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台灣之病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文化評論家南方朔先生曾言:「此刻的 台灣,大概已不再有人否認,我們整個國家都病了,而且病得不輕。」台灣之病

在文檔中 國小學童幸福感之研究 (頁 1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