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園實施在地化課程教師之專業成長與對幼兒的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幼兒園實施在地化課程教師之專業成長與對幼兒的影響

本節主要在探討,經過三個月的行動研究後,研究者從帶班教師的回饋、訪 談帶班教師、研究者省思、觀察記錄與家長的回饋中,來檢視實施在地化課程,

使幼兒認識社區、參與社區活動及對自己社區的認知等行為表現成效,探討教師 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學習成長。

壹、教師專業成長

太陽國小附設幼兒園在課程的設計、發展或者幼兒的學習方向等都是三個班 級教師,在學期前就已經討論好的,無法因為研究者的加入而修改活動進行,所 以,當研究者於太陽班實施在地化課程後,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省思、文件 檔案等方式,提出在實施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與成長,以下分別敘述:

一、增進教師資源的蒐集與應用

開始進行研究之前,研究者透過文獻資料,發現人力資源,尤其是家長,對 於幼兒園課程之進行,具有很大的幫助,但因為不熟悉太陽國小的教學取向,是 否會讓家長參與等,所以便與帶班教師進行事前的溝通,除了瞭解班級 2014 年 第一學期,主要進行的課程活動外,更期望開學初舉辦的親師座談會,研究者能 夠參與,並讓家長知道研究進行的目的與方式,和瞭解可能需要的協助,透過事 先的溝通,以便將來在實施課程時,能夠得到家長的協助。

研究者也與帶班教師進行訪談,瞭解太陽國小附設幼兒園,是否曾經進行過 相關的課程,以做為研究方向的參考,但經過訪談發現,太陽國小附幼,從未實 施過在地化課程或者是運用社區資源融入於課程活動中。

122

研 :幼兒園是否有進行過運用社區資源融入課程或者是在地化的教學活動?

A 師:我來太陽附幼兩年,沒有實施過相關的課程,103 學年的第一學期,我們為 了配合幼兒園課程大綱的規定,實施在地化相關課程,因此,與其他兩班教 師討論後,考慮之前的教材都不在地化,所以這學期才會有「我們的台灣」

的課程活動。(帶 A 訪 140829)

B 師:公幼很少會進行這個課程,因為弱勢的孩子比較多,家長的觀念也比較不一 樣,會比較要求認知性的活動與簿本作業。(帶 B 訪 140829)

研究者在實施行動研究期間,深刻體會到進行在地化的課程,需要許多社區 資源的協助,例如:家長、當地里長、社區周遭的商店、廟宇、傳統文化等等,

這對於在地化課程活動,以及幼兒對社區的認知、認同會大大的提升。但礙於研 究期限只有短短的三個月,無法實際推展運用社區資源實施在地化課程之活動,

但研究者透過文獻、圖書館、當地旅遊中心等,實際的走訪、探查,以期能帶給 幼兒更多的訊息,以下分別針對各資源對於進行在地化課程時,其幫助做一敘述:

(一)人力資源

可以提供教學上的直接幫助,例如:家長可以協助教學,或者提供教學上的 相關資源、教材等;社區的里長,可以提供社區傳統文化的由來等古老故事;社 區內傳統行業,可以讓幼兒瞭解生長社區的特色外,更能夠學習尊重傳統行業,

還能夠延續傳統行業不流失等等,這些資源均是教學活動的好幫手。

(二)自然資源

由於太陽國小位於埔里鎮,其社區內有種植許多的樹木,教師若能帶領幼兒 走出教室,幼兒便能直接的欣賞、觀察,獲得自然環境中的第一手資料,而且透 過感官經驗吸取外在環境資訊,幼兒就可以逐漸內化為自己本身的知識圖像。

(三)文化資源

此項資源是了解社區傳統文化的重要幫手,因研究者本身並非南投人,因此 進行在地化課程時,必須實際的走訪社區、欣賞傳統的建築,透過里長瞭解屬於

123

埔里的傳統產業,以及它的興衰過程等,透過實際的拜訪,除了可以增進對社區 的瞭解外,也能知道社區內的風土民情等相當寶貴的知識。

(四)物力資源

社區內的各種物質、物資均可利用,以協助課程發展,例如:開商店時,社 區內的美髮院可以提供空的洗髮精、潤髮乳等瓶子;天然漆博物館可以提供採漆 過程的圖片,佈置於教室內,均可作為教學材料的來源。

其他的資源,如財力資源、組織資源、關係資源則是研究者短期行動研究較 無法接觸的層面,但透過此課程活動,研究者認為,身為教師,若能帶領幼兒走 出教室,並且懂得運用社區內的各種資源,不僅對教師、幼兒甚至是社區的發展 均是有幫助的,會在無形中凝聚社區與學校,甚至家庭也都會參與其中,彼此會 緊密結合,並能傳承屬於社區的文化、特色,進而形成社區特色(楊鎮宇,2012)。

二、教師累積各項資源,並增進對社區的認識

第二章文獻探討中,研究者發現,運用社區資源對於教師、幼兒、課程、家 庭均有其重要影響性,而在實際進行中,因為研究上的一些限制,例如:時間、

校外參訪等,而有了不同的成長;教師是活動的主導者,對於幼兒的學習方面有 很大的影響力,是帶領幼兒探索環境的掌舵者,引導他們向左、向右,抑或是向 前、向後走的關鍵。

進行在地化課程時,教師透過蒐集、整理社區資源,會增進教師對社區的認 識,並且在過程中不斷的探索,無形中對於社區會形成一股熱愛、尊敬,甚至佩 服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也會瞭解傳統產業興衰的過程。

透過蒐集社區資源的過程中,教師也不斷在累積人力資源,因為自然資源,

可以直接帶領幼兒參訪社區而獲得;文化資源則是參觀古蹟、拜訪耆老等獲得,

而在活動進行之前,教師必須做好教學前的準備,拜訪社區人士、與家長親師座

124

談等等,這些都會成為教師日後進行各種課程活動的人力資源,而每個人都有自 己的專業領域,均是教學活動中很棒的活教材。

三、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提高教師願意實施在地化課程的意願

社區資源融入於課程活動,會使課程內容更加豐富、活潑,例如:家長協助 教導幼兒原住民母語,讓幼兒學習不同的語言;家長入園來分享,會讓幼兒更加 專注於活動內,並且充滿好奇心。另外,也運用學習單、親師聯絡簿等,讓幼兒 將課程中討論的議題帶回家與家人共同完成、共同討論,在無形中,讓幼兒願意 主動認識、探討社區;家長願意提供課程上的協助等,拉近了親、師、生與社區 之間的距離。

因為研究上的限制,導致本研究所產生的影響性較小,但若能透過這樣的研 究,讓太陽國小的教師,願意踏出幼兒園,帶領幼兒探索社區,實施在地化課程,

研究者認為這也算是研究的另一項收穫,影響更多教師願意帶領幼兒探索生活的 社區,讓課程活動是以幼兒的舊經驗為出發點,而不是以坊間教材為出發點,讓 教師與幼兒對於生活的社區,逐漸產生一份認知與認同,共同珍惜、愛護自己的 社區。

研 :您對於實施運用社區資源實施在地化課程的看法?

A 師:其實我本身也不是埔里人,但透過這三個月來與孩子一起上課,發現原來我 對埔里這麼不瞭解,我認為這個可以讓幼兒更加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但是 若要實施這樣的課程必需要有充足的時間,但我們課程比較緊湊,時間比較 不足夠,這是我們必須改善的部分。

B 師:我認為這樣的活動對幼兒很有幫助,會更加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研 :您會運用何種方式來實施這樣的課程?

A 師:若時間允許會直接帶領幼兒到戶外探索,而且學校附近要安全,不要太多車 子等危險因素,例如:有田間小路會更好。

B 師:我會從在進行的活動中,找出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作深入的延伸、探索,例如:

幼兒對酒廠有興趣,我就會帶領他們去探索如何製造酒?造酒的工具等等。

(帶 A、B 訪 141212)

125

四、拉近幼兒園、家庭與社區間的距離

研究者已在第二章探討在地化課程實施方式,而在實施行動研究的過程中,

透過事先到社區調查,瞭解幼兒園周遭環境與各項可運用的資源,並繪製出簡易 的社區地圖,以此做為規劃教學活動的中心,並透過每週教學活動中的觀察,瞭 解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及結合班級的主題課程活動,設計在地化課程,也將蒐集、

整理到的資源運用在教學活動內,活動過程結合了繪本、自製的各項教具、地圖、

電腦等多媒體的輔助,增進幼兒的學習,在這過程中,研究者認為實施此活動,

幼兒除了更加認識自己的住家外,也會回家與父母分享,將父母拉近我們正在進 行的活動中,雖然家長無法參與,但透過回饋單,發現幼兒的學習成效,例如:

幼兒從對埔里的不熟悉到認識,甚至會分享埔里有哪些好玩、特別的名產等等;

另外,幼兒也會反考父母,考考父母是否也認識居住的社區,無形中家長也參與 了課程活動(如圖 4-3-1)。另外,透過帶班教師的回饋,也能瞭解其對在地化課 程實施抱持了正面的看法,且認為在地化不再只是口號而已,他們感受到了孩子 對埔里這塊土地的認同及熱愛,也引發了孩子想要深入探索埔里的動機,這帶給 兩位教師一些啟發(如圖 4-3-2);透過課程活動,與教師間互相教學相長,是研 究者的另一項收穫。

圖 4-3-1 家長回饋單

家長回饋

126

圖 4-3-2 帶班教師回饋單

五、提升教師應變能力

在此研究中,最可惜的便是無法帶領幼兒實際參訪社區,以獲得真實、具體 之經驗,所以,只能透過研究者帶回來的經驗、訊息,傳遞給幼兒,意即幼兒不

在此研究中,最可惜的便是無法帶領幼兒實際參訪社區,以獲得真實、具體 之經驗,所以,只能透過研究者帶回來的經驗、訊息,傳遞給幼兒,意即幼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