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幼兒繪畫的特色

兒童畫到底有什麼樣的特色呢?相信是所有關心幼兒繪畫的成人所想要了 解的,但有時成人會懷疑本身不是美術老師,能去教導幼兒畫圖嗎?只要多去 看、多關心及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幼兒畫,耐心的指導及陪伴,也會影響幼兒對繪 畫的創作。因此認識幼兒畫的特色,是了解幼兒畫的首要工作。除上述圖式期的 繪畫特色-透明式表現畫法、展開式表現畫法、基底線表現畫法、並列式表現畫 法、強調式表現畫法、復仇式表現畫法、擬人化表現畫法、裝飾性的畫法、改變 形體的表現畫法九種畫法外(潘元石,2000);文獻上尚有以下幾種兒童畫的畫 畫特色:

一、 幼兒繪畫表現形式的特色

幼兒的畫是以一種直接且自我中心的方式呈現,與大人所表現的藝術呈現,

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要從中解讀幼兒畫,就必須透過了解幼兒畫的特色有哪 些,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幼兒。

(一)喜歡畫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幼兒會將自己有興趣或者是透過想像的東西,而將彼此也許不相關或不連貫 的事物畫在同一幅畫中,所畫的東西都是自己最喜歡的,如將人物、恐龍、玩具 等一個個呈現在畫面中,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將自己所畫的的東西將空間 填滿,因此在畫中看不出主題,而是將事物混雜表現於畫面中(夏勳,1969;陳 穎彬,1996;李英輔譯,1991)。

(二)幼兒常以自己固定的方式畫圖

很多的幼兒在畫中會常出現屬於自己的固定畫法,有的總習慣在畫中出現彩

虹,或愛心、月亮等。畫房子的前有馬路、後有山坡、;畫女生總不忘畫長裙及 穿上高跟鞋;或用很多繽紛的顏色構圖等,在收集幼兒的畫中,常會發現有這種 固定的畫法,這是很多一般幼兒的特性(陳穎彬,1996)。

(三)用自己喜歡的顏色

每個幼兒都畫自己喜愛的顏色,不像大人在用色上是經過計畫及思考的。而 色彩的使用常是代表其內心的語言,如喜歡紅色是代表有內心有強烈的情感表 現,代表著活力的展現,及某種能力正在醞釀發展。黃色則是有追求光明、充滿 希望的解放心情、但也是代表著需要別人關心、尋求被保護的訴求。綠色是代表 著一種內在的安定,做任何事都照著自己的步調進行,是象徵著自由自在的成 長;而藍色則是一種代表冷靜的冷色系顏色,是幼兒的觀察及專注力精緻的表達 之色彩,通常喜歡暖色系的幼兒,所表現出來的通常呈現發散的能量,而使用冷 色系的顏色則代表著一種專注狀態的表現。紅色使心情激動高昂、藍色則是內心 的寧靜,而紫色便是結合了紅色與藍色的性質,代表著心情正處於憂鬱或是曾經 有不愉快的經驗,有一種身心不穩定且低落的情緒。充滿幸福感的粉紅色,在幼 兒心情愉快、象徵幸福、表現溫柔細緻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不分年齡及性別的,

多數的人會使用粉紅色來傳達心理的愛。以多種顏色呈現的彩虹,是快樂和悲 傷、生氣及喜悅的多種情緒表現, 將內心的多種感受以彩虹的顏色來呈現。有 些幼兒在畫圖時不喜歡上色,只用黑白的線畫來呈現,以線條及形狀為主的黑白 畫,是幼兒正在透過觀察、判斷且專注於物體的精細描繪,是展現思考力的知性 表現(王珍妮,陳嫻若譯,2001)。

幼兒用色因年齡的不同而對顏色有不同的表現,會從無意義代表的色彩到具 有感情的顏色表現,研究者綜合夏勳(1969)、陳穎彬(1996)的論點整理如下:

例如:

1.無意義的色彩表現:在六歲前用的顏色,以隨心所欲用色為主,並不會考

慮色彩所具有的意義為何。

2.具裝飾美化的色彩表現:約七歲左右會用幾種顏色,會畫出將魚的身體以 不同顏色塗上魚的鱗片,或將一朵花的每一片花瓣上一種顏色而形成彩色的花,

或用每一種顏色寫上數字,讓畫面具有多彩多姿的顏色。

3.具物體概念的色彩表現:約八歲左右的兒童知道會畫藍色的雲、綠色的樹、

黑色的頭髮等顏色特別的概念。

4.顏色具有情感的表現:約九歲左右的兒童,會以紅色代表溫暖的表現,藍 色代表寒冷、黑色代表黑暗等。

5.真實的色彩表現:約十歲左右的兒童,由於此期的觀察較為敏銳,用色會 以大自然的顏色相配合,藉此想要將圖畫得更為真實。

美國女教育心理學家,阿爾秀拉(Alschuier)和哈特維特(Hattwick)研究兒 童繪畫用色與兒童心理之間的關係,發現色彩表現兒童繪畫當時的感情,但隨著 年齡的增加,約九歲以後便不太會使用顏色將自己的感情、思考表現出來了。而 女生對於色彩的關心比起男生更為強烈且長久;雖是使用同一種顏色,使用的方 式不同便有不同的結果,如把顏色塗成塊狀就比將它以線條或形狀的方式呈現,

情感的表現更為濃烈(引自吳仁芳,1993 a)。幼兒用色的表現與繪畫造形是同 時發展的,幼兒用色可視為是一種內在語言的表達方式,是表達思想與感情的、

是抒發內在情緒及內心生活的方式(吳仁芳,1993 b)。

(四)畫中常出現太陽

在四到六歲幼兒的畫中常會出現太陽,有的會偏左上角或右上角,並會將之 塗上紅色或黃色(陳穎彬,1996),此種情形中外皆然。幼小孩子畫畫時常會畫 上太陽,所畫的太陽依 Rambert(1949)女士的分析結果則表示,太陽常是幼兒心 中代表父親的象徵(引自蔡金柱、李叡明譯,1993);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只是孩 子的一種正常心理表現(夏勳,1969)。

(五)幼兒的畫中出現身邊的人物、動物

幼兒畫內容簡單的自己、太陽或花等,在孩子畫畫初期是很常見,如果在畫 中漸漸出現其他的人或動物時,則是代表他對於身旁的家人或朋友,漸漸注意及 關心。在孩子的家庭生活畫中,會畫出人所從事的活動,而畫中家人的大小、使 用的顏色、及家人間的位置關係,都可看出自己與家人、或家人間的互動關係。

孩子第一個接觸到的環境是家庭,而孩子在家庭中學習與人相處的人際關係,若 孩子在家庭中的人際關係發展良好,則容易會去關心且加入周圍的團體,當孩子 畫面中出現很多的同儕朋友時,表示對朋友產生興趣(王珍妮,陳嫻若譯,2001)。

(六)幼兒的畫無遠近、比例及大小的概念

同樣的事物,因遠近的不同而呈現大小不同的比例,但是幼兒以自我為中 心,越遠的物體在視覺上越小,這是我們所共同知道的規則,但幼兒會將天上的 飛機與停機坪的飛機畫一樣大;且會將自己畫得比別人還大,而畫人會比大樹、

房子高,有時畫人的頭比身體還大,完全不按照人的比例畫,常會出現不合理的 比例關係(胡寶林 1986 ;盧素碧 1993)。

(七)畫中忽略「數」的概念

雖然幼兒已學會數數,及數與量的關係,但在畫圖時常忽略了實物本身的 數量,常採用一些放射狀的直線代表手指、畫幾條線在頭上代表頭髮(盧素碧,

1993)。

(八)以圖式表現的方式作畫

盧素碧(1993)指出,通常幼兒常用圓形來畫臉,用線條來畫手和腳,繪畫 都採用固定的型式來表現。但此種現象會隨著年紀及經驗的增加有所改變,如用 長方形代替線條來表現的腳的畫法。

二、 幼兒繪畫心理表現的特色

幼兒常將內心所想、所感的事物,表現於所畫的畫面中,若能對於幼兒繪畫 所呈現的心理特色加以認識,如此更能瞭解幼兒畫中所表現的內心世界。

(一)豐富想像力的表達

幼兒天真活潑,想像力豐富,生活在自我的想像世界,可以不受太多畫畫的 規範,以遊戲的態度進行繪畫行為,雖然沒有成人的見多識廣,但較之於成人有 更多的自由與勇氣,沒有主題與作畫方式的限制,畫畫可以全憑自己的想像力,

以天馬行空的方式從事繪畫活動(胡寶林,1986)。

(二)內心情感及事物的表現

幼兒是一獨立的個體,有其獨特性格與氣質,不僅將自己內心情感表現於畫 中,更將內心的事物毫不保留的呈現於畫面中。所以幼兒的畫便成了獨一無二的 特別畫作(盧素碧,1993)。幼兒的畫就是他內心世界的表現,所以「可以透過 兒童的畫以探知兒童的心,透過兒童的畫以指導兒童的生活,指導兒童的心」(引 自蔡金柱、李叡明譯,1993,p184)。多數的兒童都以畫圖的方式表現自我,利 用畫圖將他們內心的感受以及感情,向身邊的人表達。因此成人可觀察孩子的作 品及其不同階段的繪畫發展,以了解幼兒的內在心理。

(三)幼兒生活經驗的呈現

人類透過學習來累積各種不同的知識,又將所看到的影響他所知道的,而成 為個人的學習經驗。幼兒單純的透過五官的直覺學習,不像成人偏重邏輯思考式 的學習態度。幼兒喜歡以直覺學習的記憶作畫,以主觀的方式表現繪畫內容,因 此繪畫有時會有減少或增加對象的現象。而影響幼兒作畫的內容,除了幼兒生活 經驗的不同之外,幼兒個別的觀察能力也是影響的因素之一。但大部分的幼兒會 以自己感興趣、會動的為作畫的對象(胡寶林,1986)。日本學者岡宏子氏的研 究發現,幼兒的畫中會出現以體驗過的動作為繪畫的內容,如操場跑步、溜滑梯、

踢球等,也許從畫中並無出現動作的型態,而只是把體驗過的動作表現出來,雖 然在畫面看不出有何意義,但對幼兒來說卻是有特別的價值存在(引自盧素碧,

踢球等,也許從畫中並無出現動作的型態,而只是把體驗過的動作表現出來,雖 然在畫面看不出有何意義,但對幼兒來說卻是有特別的價值存在(引自盧素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