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組成的因素,又可深入討論幼兒的個別定義及重疊之處。

1. 血緣至親

血緣至親為白雲班幼兒對於家庭組成最常使用的辨認模式,主要包含故事主 角的直系親屬及旁系親屬。研究者在與幼兒多次分享故事後發現,多數幼兒在閱 讀非核心家庭時,不論是在圖像的關注,或是文字的閱讀,會將缺少的家庭成員 認定為「暫時性的離開」,最終會回到家庭之中。

【課 1061108 繪本-媽媽的紅沙發-GM3 珈珈、BS11 全全】

研究者:故事中的小女孩有哪些家人呢?

珈珈:有奶奶、爸爸、媽媽。

研究者:咦?爸爸有出現在故事裡面嗎?

珈珈:有啊!爸爸他只是去上班還沒回來。

全全:爸爸可能是外國人,他出國去工作了。

研究者:故事中小女孩他們家失火,爸爸也沒有回來嗎?

全全:因為他出國了啊!但他可能要回來了。

圖 5-1 閱讀學習單-媽媽的紅沙發 資料來源:幼兒作品

在《媽媽的紅沙發》此本繪本在故事中只出現的母親、奶奶、小女孩三人,

並沒有特別解釋父親或是其他的家人在哪裡,然而,在白雲班繪本分享的課程 中,當研究者與幼兒共同討論這個家庭的成員時,明明不曾在繪本中出現的父 親,卻透過幼兒的想像力躍然於繪本之中。在繪本分享後,研究者設計了一張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習單(圖 5-1),請幼兒將家庭中的成員圈出來,此時可以發現許多幼兒會將爸爸 也圈入家庭成員中,而當研究者提出疑問,珈珈毫不猶豫的將父親納入家人的行 列,並對這位「不曾出現的父親」做出合理化的解釋─「他去上班了!」,班上其 餘的幼兒也在珈珈提出父親為什麼沒出現後,開始討論父親「可能是外國人」等 可能,這樣的回應引起研究者留意到班上大多數幼兒對於「家庭成員」有一定的 組成要素,成員必定會有爸爸、媽媽及其子女,一旦有所缺失,幼兒會對家人不 在的狀況想出各式各樣的原因,並為家人做出合理的解釋。

【課 1061122 繪本-我有兩個家-GM2】

研究者:爸爸跟新阿姨結婚了,那小女孩會不會變成有兩個媽媽啊?

心心:媽媽只有一個,媽媽就是媽媽呀!

研究者:你覺得哪一個是小女孩的媽媽呢?

心心:這個是媽媽。(用手指著繪本中小女孩的親生媽媽)

研究者:但是小女孩是跟爸爸還有阿姨住耶!而且阿姨對小女孩也很好呀!

心心:她可以晚上再去找媽媽就好了。

作 GM2-1061122

圖 5-2 閱讀學習單:一個特別的家 資料來源:幼兒作品

全全:我們家有爸爸、媽媽、奶奶、妹妹、Jennifer。

研究者:Jennifer 是誰呀?

全全:Jennifer 就是 Jennifer。

研究者:Jennifer 是家人嗎?

全全:Jennifer 住在家裡面,他會幫忙打掃。

研究者:那你覺得 Jennifer 是你的家人嗎?

全全:(沉默思考許久後)Jennifer 就是 Jennifer。

成員」此一問題時,Jennifer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出現在全全的回應當中,但當研 究者再次詢問「Jennifer 是家人嗎?」,全全卻產生了一絲猶豫,並且不正面回答 Jennifer 在家中的定位,這時,全班的同學也嘗試和全全一起討論 Jennifer 是不 是家人,當研究者詢問班上的其他幼兒,請他們想想看 Jennifer 是不是家人時,

多數幼兒並不清楚 Jennifer 在全全家中的角色,但透過全全所描述的「Jennifer 住在家裡面」這項條件,認為 Jennifer 是家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作 BS6-1061129

圖 5-3 大猩猩 資料來源:幼兒作品

班級幼兒在分享大猩猩此本繪本時,研究者與幼兒在探討故事中的角色時,

發現許多幼兒會將大猩猩也是為家庭的一個部分,如同小兆的回答中,他認為大 猩猩也屬於小女孩的家人,因為小女孩「喜歡」大猩猩,而大猩猩會陪伴小女孩,

可以看出對於幼兒而言,「愛」與「陪伴」也是構成家的因素之一。

第二節、 本章小結

研究者在家庭繪本的討論中,透過幼兒的回應與描述,整理出幼兒對於家庭 形成的因素,觀察顯示白雲班幼兒對繪本中的人物角色以及各式各樣家庭的定 義,主要分為三種類型:血緣至親、同住一屋、相知相愛這三種類型(圖 5-4),三 種類型同時也有相互重疊、交互影響的部分,然而雖然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不同 類型的繪本確實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家庭的多樣性,但在家庭成員的組成中,核心 家庭仍是幼兒對於家庭的基本圖像,在沒有教師引導,或是充分討論的前提下,

仍然容易落入單一、缺乏多樣性的家庭圖像之中,若要透過繪本再增多幼兒對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庭的認識,須不斷的閱讀與討論。

圖 5-4 幼兒家庭成員定義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設計

在過去的研究中亦有使用繪本觀察幼兒談論多元性別,如鄭安芸(2017)透過 繪本與幼兒談論多元家庭繪本,並將幼兒分享多元家庭的言談樣貌分為四種類型:

知而不言、直抒胸臆、渾然未覺、不明所以,其研究關注將透過「你覺得這是一 個家庭嗎?」了解幼兒對多元家庭的概念,本研究與其觀察幼兒對家庭概念的關 鍵疑問相近,並加以詢問幼兒「他們是家人嗎?」,注重在家庭成員的組成,如 同在案例《家庭大不同》的繪本分享中的外籍移工在家庭中的角色該如何定位(參 考本論文 64 頁,案例-課 1061101 繪本-家庭大不同-BS11 全全),了解幼兒對家 庭成員的定義。

在分析家庭概念的假想圖,鄭安芸(2017)將幼兒眼中的家庭分為自身家庭與 未知的多元家庭,並期許能夠轉變為以多元家庭為主要藍圖的家庭(圖 5-5),這 也與研究者在研究現場中觀察到的幼兒觀相似,多數幼兒在提及家庭文化時,會 從自我的家庭樣貌出發,而多數家庭為異性戀核心家庭,故在面對其他不同的家 庭時會產生較多的好奇。然而在繪本家庭的分享中,多數幼兒仍會用自身家庭本 位思考看待未知家庭,而研究者期許能夠使幼兒察覺自身家庭亦屬於多元家庭的 一環,如圖 5-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5-5 兒童眼中的家庭 資料來源:鄭安芸(2017)

圖 5-6 繪本中的兒童觀及期許的轉變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繪本課程中,可以發現「家庭」的教育並非一蹴可幾,也非是幾堂課程之 中就可以深入了解並加以應用,在多數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中,若非以「家庭」此 一概念為主題,較少能讓幼兒不斷得接觸不同型態家庭的繪本,這也是繪本課程 結束後最大的限制,此外,對於市面上的兒童繪本而言,除非教師特意挑選,多 數繪本仍是以典型核心家庭為大宗,更甚者,繪本教學雖然可以引領幼兒看見不 同家庭型態,在多樣性的部分仍是不足,因此期許之後能夠透過桌上型遊戲進行 角落教學的模式,讓幼兒在每日的角落時間,透過自主性的遊戲,潛移默化中拓 展幼兒的視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陸章 創作家庭的故事:桌遊課程與家庭圖像成長歷程

學習區操作是白雲班一天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同時也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時 光,在學習區時常可以看見幼兒共同合作、討論的畫面,也可以聽見幼兒相互爭 執、協商的聲音,如果細細觀察,彷彿能聽見扮演區老闆叫賣的聲音;能看見積 木區的大城堡一磚一瓦的建立;能感受益智區逃出迷宮的決心與堅定,整間教室 被不同的角落劃分為多樣的場景,而語文區則有許多不同的家庭正在悄悄的誕 生...

圖 6-1 幼兒實玩照

資料來源:研究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