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幼小銜接相關理論

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由於兩學制間的差異,幼兒必須學習與人相處 互動,學習獨立自主與負責的能力,熟悉嶄新的小學環境,學童心理也因應外在 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因此在這個階段的小一教師,便擔負了幼小銜接的重要 任務。有關幼小銜接的理論內涵,以下分別從幼兒生心理發展中的身體動作、認 知、社會、道德、情緒、語言等發展特徵進行幼小銜接理論之探討。

一、身體動作發展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發展是連續的,無法明確的以年齡或階段加以區分,幼兒 在四到八歲之間的身體動作、大小肌肉的生理發展特徵類似,顯與八歲後的階段 改變在質與量上有著極大的差異(洪蘭譯,2001)。五歲時的學童在動作發展上 有長足的進步,身高的增長及四肢的強健度,讓學童喜歡從事許多肢體方面的活 動,如跑步、單腳跳或騎腳踏車等活動。學童至六歲時體力比五歲時有所進展,

大肌肉組織持續發展並開始發展精細動作,可以與人丟接球,有較佳的活動力,

但小肌肉的發展不如大肌肉進步(Seefeldt& Barbour, 1990),因此六歲之幼兒,

其大肌肉發展比小肌肉更好,具有更高的活動力。

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小一新生因手部肌肉發展尚未完全,握筆較吃力,所以開 學初不宜有太多的紙筆作業讓學童練習,應考量兒童的發展再循序漸進。另外由 於學童喜好活動,無法維持長時間的靜態活動,因此一年級教師應多安排動態活 動,重視肢動課程的教學融入,使孩子能參與各種不同的身體活動舒展體能,同 時也要重視學童興趣,不刻意規定動作技能應遵守的程序和達到的標準,進而促 進小肌肉的成熟發展。所以教師應兼顧靜態與動態的教學活動交錯進行,如此才 能提升學童的學習興趣,維持學童上課之專注力,達到教學效果。

二、認知發展

認知心理學家Piaget所提出提出學童認知發展歷經零至二歲的感覺動作期

( sensorimotor mtelligence period)、二至七歲的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

七至十一歲的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s period)、十一歲以上的形式運思期

(formal operations period)四個時期(洪蘭譯,2001)。Piaget(1961)認為兒童 會依發展順序經歷此四階段,但發展年齡隨個體發展與成熟度而有差異,因此四 階段年齡僅是約略的劃分而非絕對,且有所重疊(引自陳珍蘭,2008)。Piaget

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論中,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學童亦正處於前運思期與具體運 思期之間,所以六至七歲的孩子多半還具自我中心的傾向,面對問題時,只會從 自己的觀點著眼,不會考慮別人的不同看法,亦無法有數量守恆的觀念,因此多 以「直覺」及「實作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張春興,1992;Seefeldt & Barbour, 1990)。 一年級學童多運用具體實例與物體直觀特徵以掌握事物概念,對於抽象概念尚無

1993;魏美惠,1994;張春興,1997; Seefeldt & Barbour, 1990)。在時間概念方 面,對於時間的意義仍模糊不清,無法認知一小時與五分鐘的差別(黃慧真,

1992;Seefeldt & Barbour, 1990),所以小一學童常會有何時上課與下課的困惑,

也常見孩子還沒到放學時間就已背著書包準備回家了,因此學童對於時間尚未有 明確的概念。

另 一 位認 知心 理 學者 Bloom 提 出認 知發 展 分別 為 動作 表徵 期 ( Enactive representiation)、形象表徵期(Iconic representiation)與符號表徵期(Symbolic representiation)三階段(洪蘭譯,2001)。Bloom(1976)強調五歲以前是幼兒「智

另外在注意力的發展上,一年級學童易受外在環境的改變影響而分心,因此 注意力集中的水準較低,並不適合長時間又缺乏變化的教學,也不適宜同時學習 過多的課程,所以學期初上課時間可採動靜交錯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童的注意 與興趣。長時間缺乏課程變化的四十分鐘教學,對於初次接觸正規學習的一年級 新生顯得吃力,亦無法適應。可藉由孩子的生活經驗與好奇探索的興趣出發,彈 性調整上課時間,避免長時間的靜態教學,將有助於提升一年級學童上課的專注 力與持續力。

三、社會發展

心理學家Freud認為五、六歲為社會發展的潛伏期(latency period),此時幼 兒對於「競爭」行為已有輸贏之概念,是兒童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時期。進入小 一後,性別角色區辨的社會行為,便會極為明顯;七、八歲後兒童友誼形式漸變,

形成許多結構性較強的小團體,並產生歸屬感(洪蘭譯,2001;Seefeldt & Barbour, 1990)。Selman(1981)提出兒童在發展過程中,依其年齡階段劃分為五個與他 人互動發展之認知階段,每階段有其不同的認知表現,其中三至七歲為自我中心 期(egocentrlc or undifferentiated perspective),此時學童想法較自我中心,認為他 人與自己想法一致;四至九歲為主觀期(subjective or differentiated perspective),

學童認為即使兩人想法有所差異,但主觀認定在同一情境下,兩人想法不會有差 別;六至十二歲為自我反省期(self-renective or reciprocal perspective),能從其他 角度看待自己的想法,也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推測他人想法(引自陳珍蘭,2008)。

依Selman之理論,幼稚園與一年級學童社會發展具有重疊性,包含自我中心 期、主觀期與自我反省期,發展上的不同影響處理社會事物的能力,自我中心期 的學童仍以滿足自我需求為主,如學童為滿足生理需求,出現在課堂中吃東西等 違序行為,需要教師包容學童的個別差異,多給予輔導。任何有效的團體秩序,

皆建立在團體成員對行為規範的共識,方能獲得成員信賴且共同執行(張春興,

1997)。在同儕相處上,由於一年級學童仍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在社交方面多以 自我為出發點,難以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同儕之間的社會性互動對學童 的社會適應與健全人格之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注意學童與同儕相 處之情形,多給孩子鼓勵與讚賞,常規方面依學童社會發展適性約束,避免濫用 教師權威,將有助於建立學童的自信與自律並培養健全的品格。

四、道德發展

根據Piaget道德發展階段之論述,認為五至八歲學童位處於「他律期」

(heteronomous morality),其表現是以結果做行為依據而非以動機為取向;一年

(preconventional level)階段,典型特徵為遵守規範、順從權威,具有避罰服從、

及相對功利性導向,對於行為的對與錯,是以行為後果而非行為動機來作為判斷 依據的。對道德發展的看法為相對功利取向(instrumental-relativist orientation)、

避罰服從(punishment-obedience orientation),認為此時期學童欠缺是非善惡觀念,

為求獎勵而服從教師權威(張春興,1997)。根據Piaget與Kohlberg的道德發展觀

會有主觀自覺,在生理上也會因情緒的反應有所改變,如感到生氣時,口跳加速。 耐心上的表現,八歲學童的堅持度較六、七歲學童進步(Seefeldt & Barbour,1990)。

兒童期之情緒發展受到環境影響甚鉅,情緒的表達方式也連帶影響兒童的社

各種不同情況來使用。

Chomsky(1970)認為幼稚園到小學低年級的兒童雖然仍會犯文法上的錯誤,

但已經可以將語言表達的非常好且會自我訂正;除此之外,此階段的兒童已會使 用形容詞來抒發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這是語言使用層次上的重大轉變(引自李麗 鳳,2012)。教師在學習語言環境上應提供良好的語言情境,注重各類語言遊戲 或提供視聽、繪畫或閱讀等媒材,以提昇幼兒語言能力,所以,大多數的兒童皆 喜歡參與語言的經驗,如有韻律、有節奏感的語言活動(郭靜晃、陳正乾譯,1998)。 因此,教師應提供學童參與語言學習的發表機會,經由課堂中的發問、討論 與對談,說出自己的疑問與想法,鼓勵學童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大方分享自己 的心得感想。同時教師亦應提供有韻律和節奏感的語言遊戲活動,鼓勵孩子閱 讀,從參與語言學習的經驗中,建立自信與勇氣,以提昇幼兒的語言能力 。

綜合以上文獻分析得知,學童自幼兒園至小學階段不論在身體動作、認知、

社會、道德、情緒及語言皆是持續且漸進的發展,並且在各方面都有個別差異,

發展速率不盡相同。雖然在學制上區分為幼兒園階段和國小階段,但就發展而 言,界線是非常模糊不明的。若以五歲學前教育與六歲小學教育如此差異懸殊的 教學型態加以分割為兩個不同階段,將使孩子突然因學習情境的巨變而不知所 措,甚而產生學習適應不良與排斥上學的困擾(林朝鳳,1992)。因此必須拋棄 學制上二分法的概念,以幼兒發展為本位,建立適當的銜接機制及作為,以協助 幼兒順利邁向成長的另一層階段。小學一年級教師應瞭解幼小銜接的理論內涵,

營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課程應重統整性及連續性,並安排符合此年齡特性之 課程設計,考量學童的身心發展並重視個別差異,利用學習者已知的經驗與概念 為基礎,進一步鷹架其心智之發展。八歲以前的幼兒發展是一個連續漸進且階段 重疊的發展關鍵期,然而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進行適當的教育介入,做好銜接工 作,是奠定幼兒未來良好發展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