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小銜接過程中兒童的學校適應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幼小銜接過程中兒童的學校適應

幼兒從幼兒園所進入小學階段,由於生活作息、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的改 變,所以在學習和生活的適應上,面臨重大的挑戰,因此低年級教師引導協助的 角色甚為重要,除了要能瞭解幼兒身心發展與學習上的差異特質外,更要有協助 幼兒統整生活適應及學習適應的能力,此亦為幼小銜接能否順利完成的關鍵所 在。因此一年級教師必需瞭解學童在幼兒園階段的學習型態,方能協助學童順利 度過此階段,以適應學校生活。

一、 適應的涵意

在探討幼小銜接過程中兒童的學校適應之前,將先從「適應」這個觀點談起,

透過了解適應的涵意,並以適應的涵意為基礎,去探討兒童的學校適應。

適應(adaptation)一詞源自於生物學,首見於達爾文在1859 年所提出的「進化 論」(theory of evolution)。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的法則是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因此生物為了生存,就必須適度的改變自己以配合環境,此過程稱之為「適應」。

此一概念後來引進心理學的領域,被用來說明個體與其所處之社會環境奮鬥的過 程,並把適應一詞由「 adaptation 」改為「 adjustment 」( 林進材,1992) ,此 後適應 (adjustment)便廣為人類使用 。

因國內外學者專家各持不同的觀點和理論來探究「適應」,所以難有一致性 的論述。國外學者皮亞傑從生物學的觀點提出適應的概念,他認為一切有機體皆 生而有適應環境的傾向,以配合環境要求的因應歷程,皮亞傑又以同化和調適兩 種概念來說明人類適應的過程。同化是指個體把新的經驗納入舊的結構中,並統 整為新的經驗結構之歷程;調適是個體重整認知結構以順應新環境的要求。當同 化與調適作用達到平衡狀態時就是適應 (張春興、林清山,1991;林進材,1992;

孫良誠,1995) 。Arkoff(1968)認為「適應」是個人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是個人 與環境兩方面的要求取得平衡一致的狀態。個體不斷地尋求滿足自身的需求,以 達成目的,但同時也承受來自環境中的壓力,因此,適應包含了個人與環境雙方 力求達到和諧的狀態。而在這種雙向的動態過程中,個體與環境皆不斷的在改 變,因而個體與環境間則是持續不斷在適應,以求達成雙方和諧一致的狀態,所 以適應不僅是雙向的,同時也是動態的歷程(引自楊錦登,1999)。

而國內學者對適應的涵意也有不同的解釋,張春興(1989)指出個體為排除 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其需求,並與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反 應,也是個體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時所表現的一切內在(如態度、觀念)改變歷程 即為適應(adjustment)。張春興、林清山(1991)則認為適應是指一個人對自己、

對別人、對環境事物的反應, 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個體一方面改變自己內 部的心理狀態,一方面改變外在環境,以維持和諧而平衡的交互作用,所以一個 人的適應行為如果能使自己與環境之間建立和諧的關係,便是良好的適應行為。

而朱敬先(1992)認為適應是個體想要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與環境發生調和作用 的雙向過程。從社會教育學的角度來看,適應是指個人在團體中能夠適應團體的 安排,在社會中是以文化的適應為主,但由於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行為,較無 法於一時之間改變。另外,楊錦登(1999)則認為適應係個體與環境間的一種互 動關係,此種交互關係不僅是個體對於與其所處的物理環境而言,同時還包含對 自己、對他人、對團體的關係,以及心理的、情緒的行為,皆能處在一種良好的 理想狀態,進而增進個人能力、滿足感與自我實現,達成個人與環境和諧的關係。

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適應係指個體為了滿足自身內外在環境的需求,而與 環境產生不斷的交互作用,經由同化與調適的過程與環境達成和諧的狀態。因此 適應為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目的,它是個體透過與環境交互作用、彼此協調的過 程,達到雙方和諧一致的目的。適應是許多因素形成的交互作用,在成長的過程 中,人和環境都會改變,所以環境與個體之間是經由改變後不停的適應再適應,

而這些適應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個體,個體要不斷的適應才能達到身心平衡的狀 態。

二、 兒童的學校適應

在我國的學制上,由於幼兒園與國小分屬兩個獨立不同的階段,各方面有著 極大的差異,因此產生了學校適應的問題。所謂「銜接」即必須協助幼兒跨越幼 兒園與國小這兩個不同的學制,以順利踏上學習的另一層階梯。兩學制各有不同 的學習任務,國小教育以教育部公佈之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為依歸,而學前機構 則遵守幼稚教育相關法令,即課程標準的規範。此外,國小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

學校雖會各自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展現學校的特色,但大致都有相同的作息與 相近的課程模式;學前機構則有公私立之分,在教學方式上並沒有固定的標準,

因此課程的型態活潑多元,各有特色。整體而言,幼兒園課程的開放度較大,以 幼兒為中心,從遊戲中學習,而國小多屬制式課程,偏重認知學習。

幼兒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就讀,不管是在學習環境、老師的教學方式及態 度、課程的編排、教學時間、評量方式、人際互動及常規要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而造成了學童的適應問題。吳清山(1998)指出幼兒由幼稚園進入小學所面臨 的問題為學習環境的改變、學習內容的擴大及學習方法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增加 了幼兒上小學的不安和焦慮,也加重了心理負擔與壓力,形成了適應上的困難。

雖說從一個機構轉入另一個機構自然會有某些差異,有人認為不同環境的適應對 之發展(Entwisle & Hayduk, 1988)。而個體在學校教育的適應過程中,從幼稚園 進入小學是所有教育銜接中最為關鍵的一環(Sameroff & Haith,1996),因為在這 樣的歷程中,它引發了孩子在課業、社會、情緒及行為上許多第一次不同的經驗、 與隱憂。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存在西方社會中,一些學者(Graue, 1993; Spodek, 1986;

Walsh, 1989)指出,幼稚園與小學課程無形中似乎都在改變與加速前進;學校很

多時候沒有按照孩子的特質與需求去提供孩子一個合宜的教育,不過他們都認為 向關係的發展(Pianta, 1997)。目前小一班級人數的上限是29人,倘若能再降低 班級人數,將能使每位學童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與照顧,師生關係能更近似幼兒 園,亦能降低學童在新環境中的不安全感。

就同儕關係來說,它也是學童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後另一重要的調適面向。

在新團體中,學童與同儕之間的互動非常重要,它是影響學童能否適應環境的關

鍵因素之一。學童在學校如果能交到好朋友,和同儕間能維持良好的友誼,能獲 得同儕的認同感,就能在學校中快樂的成長學習。蔡春美(1993)的調查研究發 現,小一老師認為同儕關係能發揮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影響力。而有些研究 者亦以質性研究的方法探討一年級學童之學校適應也有相似的發現,即人際關係 在學童適應過程中為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人際關係的好壞又受到個人特質、行 為表現及情境之影響(余思靜,1999;孫良誠,1995;陳俞余,1998)。例如余 思靜(1999)發現,比較愛和別人爭辯、喜歡打小報告、自以為是、不誠實、有 暴力傾向等行為特質者的同儕關係通常較差。反之比較不與人爭、會分享、守規 矩、友善的孩子受到同學較多的喜愛及歡迎。因此師生及同儕間應建立和諧的關 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方能讓學童在團體中產生隸屬感,以適應學校生活。

綜而言之,幼兒園和小學間的確存在許多差異,因而造成學童的適應問題。

例如:1、幼兒園採取不分科的教學方式,課程設計較為生動活潑,幼兒在遊戲 中學習,無考試的壓力,而小學採取分科的教學方式,有定期評量,教師常有趕 教學進度的壓力,而學童亦有考試的壓力。2、幼兒園教室的活動空間較大,有 許多的學習區,而一年級的教室受限於課桌椅,活動空間較小。3、幼兒園裡的 幼兒通常在活動中學習,上課時間較彈性,有較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但國小 一節課40分鐘,學童上課要遵守一定的上課常規,不可隨意走動,教師較常以權 威的方式管理學生。4、幼兒園較無硬性規定的作業,學習評量以生活教育為主,

沒有課業壓力,而小學有回家作業和紙筆評量,學童的課業負擔較重。5、幼兒 園裡的幼兒大多只需整理自己座位的環境,無須負責教室內的整體環境,而國小 一年學童要開始學會打掃教室內外甚至是校園的環境。6、幼兒在幼兒園裡的人 際互動有教師在旁引導著,師生互動較親密,而小一學童必須學會和同儕互動,

自己結交新朋友,在人際關係適應上則常有社交技巧不佳、與團體相處有困難、

溝通能力不足、常吵架、沒有玩伴等問題。這些不同都可能使兒童在適應學校生 活時產生困難,因此小一教師必須瞭解學童在學校的適應情形,隨時關心提醒學 童並給予適時的協助,如此才能幫助學童順利轉銜並適應國小生活。

三、 相關研究

由於幼小兩階段的學習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使得學童初入小學一年級 時產生了適應的困難。許多學者和研究者也紛紛針對學童進入小學之適應問題提

由於幼小兩階段的學習環境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使得學童初入小學一年級 時產生了適應的困難。許多學者和研究者也紛紛針對學童進入小學之適應問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