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從客觀認識到自我理解

第一節 康德:客觀認識與主觀美學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從客觀認識到自我理解

第一節 康德:客觀認識與主觀美學

本章的目的在於處理康德與高達美在認識或理解問題上的差異,如何影響他 們對美學和藝術的不同理解。但首先,筆者認為康德哲學的出發點實與哲學詮釋 學不謀而合,都是不滿傳統哲學建立在主客二元對立的知識論,只是康德從先驗 哲學的主體確性性出發,提出哥白尼革命,來解決人類知識論與形上學的困境。

要說明康德的真理觀與哥白尼革命,必須掌握他對形上學與科學的立場,而 要做到這點,必須從他對傳統形上學的批判談起。《純粹理性的批判》的序論指 出,理性在經驗的過程中,具有不斷推論尋找較普遍性的原理,以統一較特殊性 原理,如此一直往上追溯直到超越一切經驗的無條件者的傾向。傳統形而上學討 論這些無條件者的真實知識,認為它們「超越了一切經驗的界線,就不再承認什 麼經驗的試金石」(KrV,AⅧ),然而這個前提卻導致傳統形而上學處處陷入自我 矛盾。2而在自然科學的長足進步下,形上學因此形成一意見的戰場,其中分為 經驗論與理性論兩大陣營。

針對各方的質疑,康德一方面肯定這是人們判斷力趨於成熟的結果,不能忍 受理性在不檢驗自身限度之前,逕自將知識範圍擴張到經驗以外的獨斷作法。而 康德同意經驗論主張「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經驗開始,這是沒有任何懷疑的。」

(KrV ,B1)。對他來說,經驗論者毋寧是在提醒理性應該進行自我批判的工作,

「就一切可以獨立於任何經驗而追求的知識來說,因而是對一般形而上學的可能 性和不可能性進行裁決,對它的根源、範圍和界線加以規定……」(KrV ,AⅧ)

但另一方面,康德卻無法同意經驗論者認為知識「只」源自經驗的立場,「儘 管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以經驗開始,它們卻並不因此就都是從經驗中發源。」

(KrV ,B2)。康德認同理性論的說法,在我們的知識中必定有一些完全不依賴任

2例如「世界」這個無條件者,是否只是遵循自然因果規則,還是必須同時假定自由的律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何經驗的先天(a priori)知識,具有經驗性(empirische)無法提供的必然性與 嚴格普遍性,否則連科學自身也會因為只能遵循經驗的、偶然性的規則,而無法 取得自身的確定性。而形而上學如果可能,只能是一種經過理性自我批判而成立 的先天知識。於是傳統形而上學的可能性問題,即轉化為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 則和範圍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康德提出著名的哥白尼轉向:

向來人們都以為,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必須依照對象;但是在 這個假定下,想要通過概念先天構成有關這些對象的東西以 擴展我們知識的一切嘗試,都失敗了。因此我們不妨試試,

當我們假定對象必須依照我們的知識時,我們在形上學的任 務中是否會有更好的進展。(KrV ,BXVI)

簡言之,康德認為討論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則與範圍,首先必須批判傳統 哲學的共同假設:「我們的一切知識必須符合對象」。因為不管直觀或概念等經驗 的成素,如果全都是依照對象本身的性狀,我們皆無法合理如何先天的對對象有 所認識?因此他反過來假定:「對象必須符合我們的知識」,看看對於形上學的困 境的解決是否有所助益。對象要被認知,必須符合主體認知的結構,「我們關於 物先天認識到的只是我們自己放進它裡面的東西。」(KrV ,BXⅧ),在此意義下 對象可說是被主體建構。而所謂的先天知識即是建構對象的先天原則,具體而言 即感性的時空形式以及知性的純粹概念。如此一來,知識的限制與對象的限制一 致,能被知道的事物就是能被經驗的事物,不能被經驗到的事物就不能認識。3經 驗,成為區分理性合法應用範圍的基礎。

而康德認為,這一思想實驗合理的解決了形上學兩大難題。其一,它確立了 自然科學的先天根基。對康德來說,自然科學以其極大的成功證明自身的可能 性,但對於它「如何」可能的說明還付之闕如。而經驗論者所謂一切知識只來自

3以自然科學必定遵循的因果律為例,沒有任何數量的經驗足以提供因果律普遍必然的知識,但 如果對象要作為對象必須符合人類知性的先天因果概念,意即沒有任何對象能脫離因果法則而被 建構,那麼我們就能合理證明因果法則作為先天知識在對象上的有效運用,亦即它的客觀有效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驗的說法,只會使自然科學陷入徹底相對化的困境。但哥白尼革命提出經驗對 象必須依照主體先天的知識而建構,以此確立了先天知識在經驗對象上的客觀有 效性,而自然科學的確定性正是建立在這種有效性之上。其二,哥白尼革命也拒 絕了對超感性對象能有如科學般確定知識的傳統形上學看法。理性的先天知識只 能適用於經驗對象,而不能涉及與主體無關的事物自身。傳統哲學的困境即因為 其踰越經驗的界限,將只能適用於經驗對象的先天知識應用於超感性對象,而陷 入重重的自我矛盾4

因此,回到傳統形上學與經驗論的爭論,康德認為真正的知識不可能如經驗 論所謂由單由感性經驗獲得,也不能如理性論所謂單由知性概念獲得,而是兩者 各司其職、互相合作的結果,「人類的知識有兩大主幹,它們也許來自於某種共 同的、但不為我們所知的根基,這就是感性與知性,通過前者,對象被給予我們,

而通過後者,對象被我們思維。」(KrV,A50/B74)但感性中被給予的對象不可理 解為獨立於主體以外的事物,而是已經經過感性的時空形式的統合成的「質料」。 知性的功能則是提供「形式」,提供自身純粹概念,以圖式(Schema)為中介對 此質料做進一步的綜合,而且這些概念絕非天生(innate),而是受到被給予者的 刺激、從人類心靈的基本認知結構中構成。因此知性的純粹概念不能應用在無條 件者上,因為它們不能在感性經驗中被給予。以此推知,沒有任何形而上學能使 用知性的純粹概念踰越經驗、描繪超感性的對象,還能被稱為科學。

至此,康德否定傳統形而上學作為科學的可能性,如果這裡所謂形上學是指 對超感性對象的確切知識。然而,康德這個看似消極的作法實是為積極改造形上 學的前置作業。首先,就自然探究的角度上來說,儘管傳統形而上學不可能作為 一門科學,但從形而上學所透露出的理性追求最終統一性原則的傾向,對於經驗 科學的系統化卻並非沒有意義。理性尋求同一性原則的衝動,最終踰越經驗的界 線,產生出不同形式的無條件者的超驗概念。這些超越經驗的理性概念雖然可能 讓理性陷入自我矛盾,但相對於建構對象的知性純粹概念,卻對自然知識的體系 扮演一種軌約作用(regulative function),刺激心靈將紛亂的知識統合起來,形成

4例如:世界現象到底是只依照自然律則?還是必須同時假定自由的因果關係?但如果假定我們的 物的表象「並非依照作為自在之物本身的物,反而這些對象作為現象是依照我們的表象方式,」

上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為「世界」作為無條件者不可能為經驗的對象,而上述矛盾的根源 正在於將建構經驗對象的因果概念,應用在世界這個超越經驗的無條件者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系統化的知識:

正如感性對於知性那樣,知性對於理性同樣也構成一個對象。

使知性的一切可能的經驗性行動成為統一性系統化的,這是理 性的工作,正如知性通過概念來連接諸現象的雜多並將之歸到 經驗性的規律之下一樣。(B692)

因此理性的超驗概念乃構成一種宛若(als ob)的哲學之基礎,在自然探 究上,要求知性知識的系統化的統一,將自然設想為一個依照必然法則而連貫的 系統,尋求可概括知識的普遍規則,而這涉及到將自然設想為本身符合這種對統 一性的追求,用康德的話來說,即自然是合目的性(zweckmässig)。在此軌約性 的意義上,康德認為理性的先驗概念對於經驗對象甚至可具有一種不確定的客觀 有效性。這種理性先驗概念所提供的統一性必為知性而圖式化,宛如知性在感性 中可持有理念當作一個超驗對象的形象,但知性概念在這種超驗對象上的運用並 不是帶來對這個對象的真實認識,而是將其視為一切知性運動的系統統一的一條 規則或原則,因此不能將此先驗對象視為真實存在的事物本身。至此,康德已完 成拒絕了傳統形而上學作為科學的可能性,而形而上學如果可能,只有作為自然 的形而上學,而非先驗對象的形而上學。但這不妨礙形而上學在實踐的層面上,

成為一些道德知識的必然設準的基礎,意即自由的形而上學。

相對於理性提供經驗對象的先天形式,理性也提供道德行為的先天形式,不 同的是,經驗的先天形式必須在經驗中實現,但行為的先天形式只顯示給我們應 該是的事實,而只有在我們的行為都符合道德法則才能實現,但這些知識仍是必 然的。現在如果可以證實了道德知識需要形上學的先驗對象,那麼我們就在實踐 理性的必然性上,就有權設立這些超驗對象的存在。而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

相對於理性提供經驗對象的先天形式,理性也提供道德行為的先天形式,不 同的是,經驗的先天形式必須在經驗中實現,但行為的先天形式只顯示給我們應 該是的事實,而只有在我們的行為都符合道德法則才能實現,但這些知識仍是必 然的。現在如果可以證實了道德知識需要形上學的先驗對象,那麼我們就在實踐 理性的必然性上,就有權設立這些超驗對象的存在。而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