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根據前述的結論和研究發現,以下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國民小學及後 續研究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壹、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一、將學校行銷經費預算納入其組織法規中,以利落實行銷工作的推動 從研究結果發現,「學校行銷的經費預算不足」是目前學校行銷策略

實際運作上最主要面臨到的困境。面對後現代的時勢變遷,教育主管單位 應意識到學校的經營方式改變,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編列學校行銷 的經費預算,並將其納入組織法規中,以確保預算能妥適運用。

二、運用總量管制之機制,並採任務編組責成學校行銷專責單位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學校缺乏行銷專責單位與相關人員編制」,國 民小學教育人員執行行銷策略的困境之一。目前學校行銷活動未能落實推 展的原因,是公立小學限於現有的科層組織架構,過於僵化且缺乏彈性,

加上法律未賦予學校調整組織架構的權力,導致大多數的學校未設立行銷 專責單位來推廣學校行銷活動。另外,從相關文獻中顯示,學校行政工作 繁重,致使教育人員的行銷工作力不從心,易造成實際運作不積極的窘境。

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採總量管制與任務編組之方式,責成學校行銷 專責單,及賦予學校組織彈性自主的空間,使得其雖然在人力及經費有限 的情況下,仍可投入學校行銷活動,並彰顯學校績效。

三、建立學校行銷指標之獎勵制度,促進學校成員共同參與並達共識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學校缺乏激勵參與行銷工作人員之獎勵制度」

是推展學校行銷的困境之一。由於在公立小學,學校教育人員是領公家俸,

有固定收入且考績制度並未有太大壓力,且在公務人員獎懲相關規定中並 沒有特別針對該項業務提出奬勵制度,缺乏實質的鼓勵誘因。因此,對於 教育行政機關評鑑為表現績優之學校,建議給予實質上的獎勵,予以經費 補助,形成具體的推動力量,激勵組織成員在行銷策略的規劃及執行上,

能相互討論、提出建議並達共識。

四、提供教育人員行銷研習課程,強化學校成員行銷專業知能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學校成員的行銷專業知識不足」是目前行銷策 略運作的困境之一。由此可見,教育人員在行銷專業能力的提昇及行銷觀 念的推廣,有其迫切的需求。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配合進修研習活 動,規劃行銷相關課程並定期辦理學校教師在職進修,增進在職人員的行 銷觀念,強化學校成員行銷專業知能,推廣學校行銷策略,以提昇學校效 能。

五、致力於運用社區資源,推動小型學校教育深根活動,以有效進行行銷 傳播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學校規模越小,其學校成員的行銷觀念越積極。

可能原因是未來台灣將面臨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學齡人口數將逐年遞減,

因而對國民教育產生競爭壓力的影響,有些學校可能會因為辦學不佳,招 生不足而面臨學校整併或退場的問題。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致力 於運用社區資源,推動教育深根活動,並結合學者專家、教育人員、及親、

師、生等力量,以即集結當地地區性特色資源,透過人際傳媒推廣學校行 銷活動,並規劃在地化課程平台,將賦予小型學校新生命,保留社區文化 生命力,延續學校永續經營發展之動力。

貳、對學校行政的建議

一、校長應親自負責督導、籌組學校行銷推廣小組,落實行銷理念

根據本研究發現,受試者認為由「校長親自負責督導、籌組學校行銷 小組」是推廣學校行銷工作最適合的運作方式,如此一來不增加各處室及 教師工作量,而且籌組學校行銷小組更突顯出技術性及專業性分工。根據 文獻分析,成立行銷推廣小組,主要是為了使學校行銷計畫能順利推行。

專門負責行銷工作的教育人員或行銷人員,須帶領整個組織去執行學校行 銷方案,此外,校長的領導是學校行銷推行成功的主要關鍵,校長除了開 放的心態外,乃須有行銷的意願、行銷專業知能以及採取具體的行銷方案 及策略,方能落實行銷理念。

二、積極推廣學校行銷工作,塑造學校優良形象及創造口碑

根據文獻資料分析,學校行銷的功能是運用各種行銷策略讓內、外部 顧客瞭解學校的特色,而具體功能在提昇學校的品牌形象。此外,由問卷 調查的結果顯示,對於學校行銷功能的認知,大多數教育人員體認到學校 行銷最重要的是塑造學校優良形象,創造口碑,增加知名度。因此,學校 組織成員應該具備建立學校優質形象與發展學校特色的觀念,並善用行銷 活動將學校的辦學績效傳達給大眾以及建立學校品牌。

三、學校組織宜由科層組織邁向扁平組織或網狀組織,以活絡組織之溝通 根據本研究發現,受試者認為在「人員策略」層面上,「學校內部溝通 管道順暢,能凝聚學校成員共識」與其他題目相較下,實際運作情形的符 合度稍低,由此可知,學校的組織結構趨於科層化,致使內部成員溝通耗 時費力,及缺乏執行力,是故較難凝聚學校成員之共識。因此,研究者建 議在學校組織中,宜由科層組織邁向扁平組織,並建立多元化溝通管道,

採多元化角度,建立學校公共關係及建立顧客關係導向之行銷策略,以增 進學校效能。

四、教育行銷宜由教育相關人員主動規劃,並引入企業行銷之精神

根據本研究發現,受試者認為推廣學校行銷工作較不適合的運作方式則 是「委由校外行銷專業人員規劃行銷策略後,交由學校執行」,研究者以為,

宜適度委外化,將企業行銷精神引入學校體系,但卻不宜全然按企業規準 加以執行,因此,建議應由教育相關人員,參仿企業行銷精神,以規劃行 銷活動。

五、學校應與社區營造良好的公共關係,共同發展學校特色

根據本研究發現,受試者認為在「產品策略」層面上,「本校能充分獲 得社會資源,協助各項校務發展」與其他題目相較下,實際運作情形的符 合度稍低,可能原因是社區民眾對學校校務配合,缺乏主動參與的動力。

是故,學校應主動與社區營造良好的公共關係,且結合社區特色資源協助 學校規劃行銷活動,共同發展學校特色,有助於達成教育目標及強化學校 效能,開創永續經營的契機。

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係以台中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為主要對象,研究推論範圍受到 限制。因此,後續研究可考慮將研究對象範圍擴大,例如:納入教育行政 人員、學生家長和社區大眾等,或進行其他區域、全省的調查,以增加研 究資料的豐富性及完整性,並充分反映各方意見,將使研究結果更加完善 及有價值。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僅能代表整體的趨勢,無法針對個別情 形予以分析討論。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可以採質性研究的方式,透過實地訪 談與觀察更深入了解教育人員對學校行銷策略各層面的期許與知覺學校 實際運作情形看法差異之真正原因,以與本研究作比較或驗證,將使研究 結果更加完備。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行銷策略之調查問卷」,採用方案、產 品、人員、推廣、形象及通路策略,是否完全符合目前學校現況,宜再進 一步探討。本問卷經預試分析後,量表之信度、效度雖符合研究之標準,

但若針對未來研究之用,則仍需不斷改進與檢測,以確使信度、效度達於 標準。

四、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內容僅對方案、產品、人員、推廣、形象及通路策略做探討,

未涉及到綠色行銷策略、公共關係行策略、網路行銷策略以及品牌管理策 略。故未來研究,如能將上述策略納入加深加廣,建構出實施學校行銷策 略的指標細項,以供國民小學參考,使研究內容更完整,並促進學校行銷 策略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建煊(1976)。法人所得稅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奕婷(2004)。我國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秀鳳(200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行銷策略與形象定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尤秀貞(2005)。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行銷策略認同度之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遠見。

江語珊(2005)。公私立小學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四所學校為例。國立台 北師範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滿堂(2005)。行銷策略在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應用。國教天地,159,101-106。

呂惠美(2001)。私立中等藝術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 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敦義(2000)。市場化理論分析及對台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 訊,8(6),62-88。

李小芬(2001)。學校行銷。社教雙月刊,101,55-56。

李育哲、楊博文(2002)。行銷學-理論與個案模擬。台北:華立。

余朝權(1998)。現代行銷管理。台北:五南。

余朝權(2005a)。現代行銷學。台北:五南。

余朝權(2005a)。現代行銷學。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