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的結論,以及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觀察所見和反思,研究者針 對教學現場和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日後教學及相關研究之參考,茲說明 如下:

一、教學現場

(一)教學材料上的建議

1.圖像化成語教學的教材挑選,以情節完整、脈絡清楚及具畫面感的成語為 佳

教學實施過程中,簡單圖像和比手畫腳方式都有學生覺得在個人實作要呈現 成語時有困難,因此,教材挑選情節完整、脈絡清楚且具畫面感的成語,學生在 個人實作時也因能容易理解成語的脈絡,而將成語圖像化時也較不會有困難。比 手畫腳的方式,除了以上的建議之外,再挑選能用簡單動作呈現的成語,讓學生 能練習用一些動作呈現整個成語的意思。

2.每節課成語數量三到十一個為佳

實施過程中發現,當課堂的成語數量是介於三到十一個時,學生的學習成效 和學習興趣都較佳。學生在當節課成語數量是三到十一個時,成語學習單上成語 應用在不適當的情況較少,且較不會有成語的意思或應用情境混淆的情況發生,

成語的意思理解和保留情況較佳;學生課堂上的表現,也能有較高的參與度和專 注度,主動舉手發言的次數也較多,能維持較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二)教學方法上的建議 1.個人實作改為回家作業

針對疫情期間改為線上教學後,因考量每節課時間只有半小時,因此,個人 實作改為回家作業後,除了能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之外,也可增加課堂上能 彈性運用的時間,能針對學生較不熟練的部分做補強,如介紹成語典故的歷史背

116

景或成語可應用情境討論等,增加學生對成語的認識,並減少學生成語應用不適 當的情況。

2.課堂上增加成語造句或短文練習、例句示範、成語相似詞和可應用情境討 論

課程實施中發現,學生在成語學習單上會有成語情境適用不適當或成語意思 混淆的情況發生,研究者建議未來教學者,在課堂上能增加學生成語的應用練習 和成語相似詞與可應用情境的討論,並針對學生容易混淆的成語再做澄清,不僅 能讓學生更能在適當的情境應用成語,且也能透過相似詞的討論認識更多成語。

3.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個別指導

課堂上發現,部分學生在個人實作和成語學習單的完成上會有困難,因線上 教學,採取小組實作會有難度,因此無法透過小組中能力較好學生指導能力較落 後學生完成實作或成語學習單,所以建議教學者經由課堂上的觀察,以及學生個 人實作和成語學習單完成狀況,進行額外的個別指導,以協助學習較落後學生的 學習。

4.增加教學節數

課程實施後發現,九節課能認識的成語數量很有限,且短時間要能理解大量 成語的意思,並能正確的應用和保留,其實很困難,研究者建議未來教學者,在 方案設計時能再增加教學節數和教學時間,一週實施一節課,實施至少三個月,

不僅學生認識的成語數量能增加,且分散學習的效果會優於集中學習,對於學生 的學習成效和學習興趣的提升也能有所幫助。

二、後續研究

(一)增加不同圖像化策略應用在成語教學

本研究所採用的圖像化策略有簡單圖像、四格漫畫、影片、比手畫腳和戲劇。

在教學實務中,其實還有很多能將成語圖像化的方式,吳憶蘭(2009)透過繪圖設 計軟體 Coreldraw GraphicsSuite X3 實施成語圖像化實作課程,彭賜梅(2016)運用

117

行動裝置 APP 的「瘋狂猜成語」程式中的成語圖像作為教材,黃立瑜(2019)利用 Scratch 軟體設計「看圖猜成語」遊戲,讓學生能透過電腦或平板的操作進行成 語遊戲或自學。本研究參與者為高年級學生,未來研究的研究參與者若是其他年 段或國、高中生,可以設計應用不同圖像化策略的成語教學,提升不同學習階段 學生的成語學習成效。

(二)研究參與者

考量人力、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研究參與者為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的四位 學生,研究參與者少,故本研究所得的各項結果,只限於研究設計層面的解釋,

不宜廣泛推論。因此,建議未來後續研究在研究參與者的挑選上,可增加不同學 習階段、不同區域,及研究參與者的數量,增加資料的豐富性和完整性,使研究 的結果更具參考價值。

(三)研究方法

因研究者服務學校班級學生數少,因此本研究採用教學行動研究,主要探討 應用圖像化策略在成語教學,是否能提升學生的成語學習成效。本研究得到的研 究結果也侷限為本校高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故很難去解釋比較圖像化策略的教 學成效。若能採用準實驗研究法,比較在成語教學時,有運用圖像化策略的實驗 組和運用文字解釋方式的控制組,在成語學習成效上的差異,或是運用其他不同 的研究方法,或許可以獲得更具推論性和參考價值的研究資料。

(四)研究時間

策略的應用和精熟,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讓學生主動且熟練的去運用。

然而本研究只實施十八天,共九節課,短時間內,能讓學生深入討論和練習的機 會較少,學生對於圖像化策略的熟悉,以及成語的理解、應用和保留能力的培養,

時間有些太過倉促。語文能力的培養非一時半刻即可養成,須長時間陶冶,才能 逐漸展現學習成效,因此,未來建議後續研究可延長研究時間,實施至少三個月,

以能更精確的觀察實際的教學成效。

11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月鳳(2004)。國民小學本國語文審定本成語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語文教學研究所,新竹。

王藍亭、李傳房(2014)。學習者對螢幕圖像真實度傳達之偏好研究。藝術學報,

95 期。

石雨祺(2008)。不錯用成語。臺北市:一鳴文化。

史榮新(2009)。成語知道的答案。臺北市:海鴿文化。

江允齊(2018)。成語教學導入桌遊對國中八年級學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市。

李春芳(1990)。國民中學媒體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李欣蓉譯(2005)。圖像化學習:在不同課程領域使用圖像組織(原作者:Karen Bromley,Linda Irwin-De Vitis,Marcia Modlo)。臺北市:遠流。

沈彥伶(2012)。圖像化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古詩學習之成效研究。特教論 壇,12,35-50。

余威杰(2014)。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研究所,臺中市。

林淑堯(1993)。中國成語三十六計。臺北市:文大。

林麗娟(2000)。電腦視覺設計─動態性因素與學生特質探討。臺北縣新莊市:

輔仁大學。

林佳儀(2011)。圖像化識字策略教學在不同媒材下對國小識字困難兒童識字成 效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100 年度,299-330。

林冠宇(2013)。華語四字成語教材之設計研究─兼論教學活動對成語教學之重要 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研究所,臺中市。

林冠汝(2019)。行動載具結合 QR Code 的成語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學習成就 與學習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 碩士班,臺南市。

吳憶蘭(2009)。漢字圖像教學實例探討-以成語圖像設計爲例。亞東學報,29,

307-318。

洪詠善、黃政傑、蔡清田(2018)。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手冊。臺北市:國家教 育研究院。

119

張霄亭等譯(2002)。張霄亭總校閱。Robert Heinich 等原著。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臺北:雙葉。

張新仁(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臺北:華騰文化。

游士德(2018)。華語教材成語研究。樹德人文社會電子學報,13(2),84-112。

游士德(2020)。對外華語成語圖像教學法之建構與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蔡美華譯(2008)。Geoffrey E. Mills 著。行動研究法第二版:教師研究者的指引。

臺北市:學富文化。

120

鞠宗紋(2012)。以圖像教學檢視身心障礙幼兒多元智能及其發展。幼兒教保研 究,9,101-120。

簡匯文(2012)。曼陀羅思考法融入多媒體成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羅鳳珠、砂岡和子、姜柄圭、俞士汶、王雷、常寶寶(2013)。分階多語成語典 故知識庫教學設計。臺灣華語教學研究,6,1-30。

121

二、英文文獻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 NY:Basic Books.

Leutner, D., Leopold, C., & Sumfleth, E.(2009). Cognitive load and science text comprehension: Effects of drawing and mentally imagining text

content.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2),284–289.

Mayer, R. E., & Moreno, R. (2003).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1), 43–52.

Paivio, A. (1971).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Paivio, A. (2007). Mind and its evolution : A dual coding theoretical approach. New Jersey, N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arquin, P., & Walker, S.(1997). Creating success in the classroom! Visual organizers

and how to use them. Englewood, CO:Teacher Ideas Press.

Wileman, R.E.(1993).Visual communica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Inc.

122

123

124

125

126

五、老師歸納

1. 今天我們先進行國小生成語測驗前測,接著 分組依五個主題「含有人體器官」、「描寫情 緒」、「含有數字」、「含有自然」、「含有動物 名稱」討論有哪些成語,且寫在壁報紙上,

並進行小組分享,最後交代回家作業是成語 學習單。

2. 下次上課會運用簡單圖像的方式認識「含有 人體器官」、「描寫情緒」類的成語,並利用 成語學習單做簡單的評量,以了解你們對於 課堂上所學成語瞭解的程度。

《第一節課 結束》

3

127

128

129

130

2. 聯絡簿心得:針對今天這節課,將感想與建議書寫在 聯絡簿上。

四、老師歸納

1. 今天我們用影片方式呈現「成語故事」類的成語,由 老師先示範一個,各組再利用平板搜尋三個成語影 片,且每個影片要設計兩個提問,並寫在小白板上,

接著進行小組分享和歸納;最後交代回家作業是成語 學習單和聯絡簿心得。

2. 下次上課會運用比手畫腳的方式呈現「含有數字」、「含 有自然」類的成語,並利用成語學習單做簡單的評量,

以了解你們對於課堂上所學成語瞭解的程度。

《第三節課 結束》

2

老師說的內 容。

131

132

參、統整活動

三、交代回家作業

1. 成語學習單:針對今天課堂上所學的成語,完成五題

1. 成語學習單:針對今天課堂上所學的成語,完成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