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第二節 建議

綜觀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分別針對教學方向與未來研究方向給予具體如下:

一、 教學方向

(一) 可採小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本研究採取全班共同進行閱讀的方式進行教學,而全班學生人數有 30 人,研究者並未能進一步理解每位幼兒對於閱讀後的觀察、思考,

研究者容易忽略上課未舉手發表意見的幼兒,而未能運用同儕、教師的 鷹架協助此類型幼兒。建議可採小組閱讀的方式,讓班級人數減少分批 進行閱讀教學課程,以讓研究者較易觀察每位閱讀學習表現。

(二) 持續提供幼兒文本、跨文本經驗的重要性

由上所說幼兒閱讀理解能力從觀察圖像細節為培養的重要因素,此 能力是對圖像有所覺察以及接收到圖像訊息的重要能力,也是讓在幼兒 階段思考的重要能力。而從本研究中教師持續提供文本的經驗是培養幼 兒觀察圖像細節的一個重要因素,累積夠多文本的經驗,在不同本文本 中產生跨文本訊息的整合。研究可發現在不同文本中不斷地整合,隨著 幼兒能力的發展,教師不斷的努力以及修正,是能提升幼兒閱讀層次。

二、 未來研究方向

(一) 研究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教師既為研究者本身,由於教師本身無法跳脫出自身班級,

並未比較進行閱讀理解課程之班級幼兒與未進行閱讀理解課程之班級 幼兒的差異,而不同班級、年齡、家庭背景等因素都會影響幼兒在閱讀 理解的能力,在研究對象資料的蒐集上可在更全面性的蒐集資料以主觀 的描述客觀的現象。

(二) 教師文本分析選擇多樣性

本研究在文本分析與提問當中所選定介入幼兒與文本的橋樑為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彩,未來研究建議部分,也可以透過比較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文化、不 同的角色等作為教師選擇文本之重點,而不論教師選擇文本的重點為何,

依據每位教師的專業知能、興趣、文化背景不同能深入理解文本、探討 文本背後的含義並設計提問能提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對多元觀點 的接納與尊重。

(三) 幼兒有能力挑戰文本中被建構出符號的意義

在文本分析中對於圖像中的色彩是教師建構出有意義的符號,幼兒 透過對此符號的理解來感受文本中主角的情緒,然而回歸到色彩本身,

幼兒階段認識的色彩還並未建構出意義,因此,幼兒更有機會、能力挑 戰作者要傳達不同於成人所建構出的意義,未來研究可再給予幼兒對於 色彩解讀更多不一樣的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伍書黎(2010)。三到四歲幼兒與研究者共讀及個別閱讀圖畫書之回應(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

谷瑞勉(2006)。幼稚園班級經營--反省性研究者的思考與行動(2 版)。臺北:

心理出版社。

谷瑞勉(2010)。幼兒文學與教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幸佳慧(2000)。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散步-藝術風格介紹,美育,113,

19-30。

幸曼玲(2008)。閱讀的心理歷程與閱讀教學。研究者天地,154,4-8。

林真美(2010)。繪本之眼。臺北:天下雜誌。

施淑芬(2010)。以師生共讀方案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培養孩子堅實的閱讀力,打開學習之門。臺 北:天下雜誌。

洪月女(2009)。以古德曼的閱讀理論探討中英文閱讀之異同。新竹教育大學 人文社會學報,3,87-114。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臺北:

正中書局出版。

徐文足(2013)。幼兒園師生共讀主角變形圖畫故事書的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

郝廣才(2008)。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文化。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莉莉(2006)。幼稚園研究者圖畫書教學歷程中的討論活動分析─以「美德」

主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0

東市。

張湘君(1998)。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

6,285-307。

陳盈伶(2002)。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 學,幼兒教育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彭懿(2006)。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臺北市:信誼。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 研究方法與應用,8,5-42。

黃瑞琴(1989)。質的幼兒教育研究-省思和舉隅。國民教育,30,10-20。

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臺北:五南。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黃瑞琴(1996)。幼兒讀寫萌發課程。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鄭春蕓、邱美虹(1994)。閱讀理解的推論形式與研究方法。嘉義師院學報,

8,289-309。

二、英文部分

Bang,M. (2003).楊茂秀(譯)(2003)。Picture This《圖畵‧話圖》。臺北:

毛毛蟲基金會。

Berk,L.E. & Winsler,A.(1999).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 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心理出版社。

Bleicher,S. (2005). Contemporary Colour: Theory & Use. New York:

Delmar. 23-24.

Cazden,C.B. (1998).蔡敏玲、彭海燕(譯)(1988)。《教室言談─教與學 的語言》。臺北:心理出版社

Chambrs,A. (2001).蔡宜蓉(譯)(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臺北:天衛文化。

Chase,N.D. & Hynd,C.R. (1987).Reader Response:An Alternative way to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est. Journal of Reading, March, 530-540.

Dixon-Krauss,L. (1996).谷瑞勉(譯)(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 讀寫與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

Fiske,J. (1990).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 出版社。

Goodman,K. (2009).洪月女(譯)(2009)。《談閱讀 On Reading》。臺北:心 理出版社。

Mayer,R.E. (1999). 林清山(譯)(1999)。《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

遠流出版社。

Nodelman,P. (2003). 楊茂秀(譯)(2003)。《話圖─兒童圖畫書的敘事藝 術》。台東市: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

Norris,K.,Lucas,L.,& Prudhoe,C.(2012). Examining Critical Literacy: Preparing

Preservice Teachers to Use Critical Literac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19(2), 59-62.

Rosenblatt, L. (1978). 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 Carbondale, IL: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osenblatt, L. (1988). 洪顯勝(譯)。《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叢書。

Rosenblatt, L. (1978).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New York: MLA.

Rosenblatt,L. (1994). 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osenblatt,L. (2005). Making Meaning With Texts. Portsmouth, NH: Neinemann.

Rosenblatt,L. (1982). The Literacy Transaction:Evocation and Response. Theory

Into practice, 21, 268-277.

Wells,G. (1985). Preschool Literacy-Related Activities and Success in school. In D.Olson, N. Torrance, & A. Hilyard (Eds.), Literacy, Language, an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Learning (pp. 229-25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hitehurst,G., Arnold,D., Epstein,J., Angell,Smith,A., & Fischel, J., (1994). A Picture Book Reading Intervention in Day Care and Home for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5), 679-689.

Whitehurst,G., Falco,F., Lonigan,C., Fischel,J., DeBaryshe,B.,

Valdex-Menchaca,M., & Caulfield,M., (1988).Accelera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Through Picture Book Rea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4), 552-559.

三、 文本部分

徐賢(2010)。張琪惠(譯)。《眼淚海》。臺北:三之三出版社。

齋藤隆介(2001)。林真美(譯)。《魔奇魔奇樹》。臺北:和英出版社。

蔡兆倫(2012)。看不見。臺北:小兵。

Cheli Durán Ryan,(1992).林良(譯)。《討厭黑夜的席奶奶》。臺北:遠流 出版社。

Chris Rashka,(2007).Yo!Yes? New York: Scholastic Inc.

Norman Jung,(2001).高玉菁(譯)。《第五個》。臺北:三之三出版社。

Tomi Ungerer,(2003).張劍鳴(譯)。《三個強盜》。臺北:上誼出版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本人 經研究者詳細說明研究目的與性質後,同意本人之孩童參 加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李婉禎老師所進行的「幼教師的文本分析與幼兒 閱讀理解能力關聯之行動研究。」,對本人之孩童進行觀察與訪談。

經由詳細說明後,本人已經充分了解以下有關本人之孩童參與此研究的各項 權利與義務等重點:

1. 本研究將遵行研究倫理進行研究,故可確保本人之幼兒有關權益。

2. 本研究之觀察與訪談旨在瞭解並收集幼兒經過閱讀課程教學後是否夠增進 其閱讀理解能力。

3. 本人同意此觀察過程中可以錄影與錄音,作為研究之用。

4. 研究者對本人所提供之錄影與錄音資料有保密責任。使用上,只有研究者可 在研究教學中使用,關於觀察與訪談內容,研究者將在刪除足以辨識個人背 景資料之內容後,才在研究報告中呈現,並不為其他用途之使用。

---同意欄---

__________班____________ (幼兒姓名) 本人□同意我的孩子 __________參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

本人□不同意我的孩子__________參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

家長簽章:__________________

中華民國___年___月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