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雖盡力呈現研究的實質面貌,仍有其不夠完善之處,期待未來實務工 作者、欲實施者或研究者能繼續努力,以建立適合本土的方案教學模式。依據本 研究發現,針對「欲實施方案教學者」、「輔導幼兒園相關人士」及「未來研究者」

提出幾點建議,期使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及提升相關研究品質。

一、給欲實施方案教學者的建議

教師對於課程轉型必須了解,轉型並非是一個能簡單處理的單獨事件,忽視 或忽略現場實際問題時,將會面臨更多干擾及影響的延伸問題。建議:

(一)先評估及克服阻礙方案進行的因素,尋找支持力量的來源。

(二)將時間納為重要影響因素,不宜操之過急貿然改變而影響轉型成效。

(三)應以漸進及漸增的適應方式,讓幼兒、教師、家長及學校行政者等漸進 調整。急速轉變無法增加教師對轉型的接受度,同時可能弄巧成拙而增加排斥感。

143

(四)積極引發教師對課程專業自主的自信心,才能促進課程轉型的空間。

二、給輔導幼兒園相關人士及師培機構的建議

新課綱三大主要精神為幼兒教育帶來新希望、展現新風貌;也期待其理念與 精神能對幼教專業有所突破與幫助。然而,其精神和理想能否實現,有賴於輔導 者及教師群的持續努力,倘若只流於形式而主體不變,回歸教師主導課程走向的 結構式教學,那麼,「新課綱」將成為一個新名詞或套圈圈(套學習指標)的遊戲而 已,那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假心意,假以時日幼兒教育依然回到原點,「以幼兒 為中心」的理念,將陷入於毫無意義的「呼口號」。建議:

(一)面對幼教新課綱重大變革,師培機構扮演著課程影響的重要角色,擔負「再 教育」之重責。

(二)加強學生對於非結構性課程或開放教育的認知;多開設統整性課程,讓一 般生或在職進修生接觸各類型的教學型態,學習比較與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三)結合現場教師經驗,縮短理論與實務上的差距,將理論與實務統整運作。

三、給未來相關研究者的建議

建議課程的改革不僅要顧及本土的需要,並非一昧移植,畢竟方案教學源於 國外,其精神要如何融合於國內多樣的教學型態,發展適合本土的課程模式,才 是後續研究者要繼續努力的方向;因此,提出以下之建議。

(一) 方案教學與新課綱精神結合,使得「以幼兒為中心」的課程發展和改革,

發揮最大的意義與價值。

(二)在邁向方案課程研究的路上,並非想像的順利與無礙。一路上複雜的因 素,將會看見自己的有限,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是往 較理想的研究邁進了。

14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雪茵譯( Carol Seefeldtfm 著 )( 1995 )。藝術-嚴謹的工作。幼教新訊,16,3–6。

王文梅 ( 2001 )。主題教學中的幼兒創意表現。中和市:光佑。

王莉玲 ( 2004 )。談幼稚園行動研究的成果發表。幼教簡訊,18,2–3。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 ( 2009 )。教學原理。台北市:心理。

王萬清 ( 2007 )。培養幼兒創造思考能力。台北市:五南。

白惠芳等譯 ( Jeanne Ellis Ormrod 著 ) ( 2011 )。教育心理學—學習者的發展與成長

。台北市:洪葉文化。( 原著年:2008 )。

台中市愛彌兒教育機構、林意紅 ( 2001 )。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

台北市:信誼。

台中市愛彌兒教育機構、林意紅 ( 2002 )。鴿子—幼兒科學知識的建構。台北市:

信誼。

台中市愛彌兒幼教機構師生、高琇嬅 ( 2003 )。學校附近的地圖-18 篇幼兒建構學 習的課程實錄。新北市:光佑。

四季文化編輯群等 ( 2006 )。幼兒.食物.玩創意-方案教學中的統整性藝術課程。

台中市:四季。

伍振鷟 ( 1996 )。教育哲學。台北市:師大。

谷瑞勉譯 (L.E.Berk、A.Winsler 著 ) ( 1999 )。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 教育。台北市:心理。( 原著年:1995 )。

谷瑞勉譯 (Lisbeth Dixon–Krauss 著 ) ( 2001 )。教室中的維高斯基。台北市:心理。

(原著年:1996 )。

呂素幸等 ( 2008 )。從主題教學實踐探尋園所教學架構—以「蔬菜」主題為例。國 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全方位,教出品格力」學術研討會,1–23。

李淑惠、吳佳宜( 2007 ) 。幼兒園轉型對教師影響之研究。南台灣 2007 幼兒保育 學術研討會。屏東。

李郁芬譯 ( Judy Harris Helm、Sallee Beneke、Kathy Steinheimer 著 ) ( 2001 )。開啟 學習的視窗—建檔與評估孩子的學習經驗。中和市:光佑。( 原著年:1997) 。 林佩蓉 ( 2009 )。選幼稚園,關鍵 25 問。親子天下特刊,13,10–40。

林以凱 ( 2004 )。幼稚園課程-趨勢展望。幼教簡訊,15,2–3。

145

林育瑋等譯 ( Sylvia C. Chard 著 )(1997 )。進入方案教學的世界(I )。中和市:光佑。

(原著年:1992 )。

林育瑋等譯 ( Judy Harris Helm、Lilian G. Katz 著 )( 2003 )。小小探索家–幼兒教 育中的方案教學。台北市:華藤文化。( 原著年:2001 )。

林玉体 ( 2011 )。幼兒教育思想。台北市:五南。

林玉体 ( 1990 )。一方活水-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台北市:信誼。

林翠湄等譯 ( J.Hendrick 著 ) ( 1996 )。幼兒全人教育。台北市:心理。( 原著年:

1992 )。

林麗卿 (1997 )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在文化網路中看幼兒教育。新幼教,13,

42–44。

林佩璇 ( 2012 )。課程行動研究。台北市:紅葉。

佳美、新佳美幼稚園老師家長合著 ( 1995 )。所有的狗都是男生—走入幼兒的世 界。中和市:光佑。

佳美、新佳美幼稚園老師家長合著 ( 1995 )。與孩子共舞—佳美幼稚園主題教學的 實踐歷程。中和市:光佑。

洪毓瑛譯 ( Sue BredekamP、Carol CoPPle 著 ) ( 2000 )。幼教綠皮書。新竹市:和 英。(原著年:1997 )。

洪福財 ( 2004 )。幼教教師如何進行行動研究。幼兒教育,275,18–19。

客家委員會 ( 2011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

侯天麗 ( 1995 )。一扇開向幼兒心靈的窗子-管窺方案教學。新幼教,5,28–33。

教育部國教司( 1987 )。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

教育部國教司( 1998 )。台灣地區幼稚園教學法。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 ( 2011 )。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暫訂版。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 ( 2003 )。幼兒學校啟動幼教新世紀-車籠埔公立幼兒實驗學校發展 歷程。幼教簡訊,7,6–8。

高敬文、幸曼玲等譯( Constance Kamii、Rheta DeVries 著 ) ( 1999 )。幼兒團體遊戲。

中和市:光佑。( 原著年:1980 )。

翁麗芳、蔡春美、洪福財、汪慧玲 (1998 )。台灣地區幼稚園教學法。台北市:教 育部。

唐富美、徐德成、巫雲鳳、劉秋燕 ( 2003 )。尋找方案的起點-藝術課程在方案教

146

學中的詮釋。台中市:四季。

唐富美、巫雲鳳、劉秋燕、何真如、彭鳳歧 ( 2004 )。奇妙服裝之旅-幼兒在主 題方案課程中的藝術創作與探索。台中市:四季。

唐富美、詹文娟、四季文化編輯群等( 2011 )。在方案教學與藝術課程的交織點-

看見,幼兒生命教育。台中市:四季。

孫易新譯 ( Tony Buzan、Barry Buzan 著 )(2007 )。心智圖聖經。台北縣板橋市:

耶魯國際文化。(原著年:2004 )。

孫德珍 ( 1995 )。讓孩子樂在學習。新幼教,3,58–60。

夏林清等譯 ( Altrichter Posch、Somekh 著 ) (1997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 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原著年:1993 )。

黃武雄 ( 2004 )。童年與解放。新店市:左岸。

黃志成、林少雀 ( 2004 )。幼稚園課程的趨勢展望。幼教簡訊,22,2–3。

黃惠鈴 ( 1998 )。幼稚園教師運用「同理語言」於師生互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娟娟 ( 2008 )。「課程地圖」探索之旅。台北市:心理。

陳珮雯 ( 2011 )。學前幼兒該學什麼?-幼教新課綱即將上路。親子天下,23,136–

139。

陳淑琴、謝明昆、薛婷芳、林佳慧、謝瑩慧、魏美惠(2007)。幼兒課程與教學。

台北市:華都文化。

陳淑敏 ( 1997 ) 。從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談教師專業成長-以義大利雷吉歐市立 幼教系統為例。新幼教,14,7–11。

陳燕珍譯 ( Constance Kamii、Rheta DeVries 著 ) ( 1999 )。幼兒物理知識活動—皮 亞傑理論在幼兒園中的應用。中和市:光佑。( 原著年:1993 )。

陳淑琴 ( 2004 )。美猴王-車籠埔幼兒實驗學校主題課程紀實。中和市:光佑。

陳美玉 ( 1997 )。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市:麗文。

陳嘉彌 ( 2008 )。跨年級同儕師徒制中師傅生—學業成績及其學習感受改變之分析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4 ( 1 )109-140。

陳嘉彌 ( 2009 )。師徒制創造成功的職涯—徒弟秘笈。台東市:國立台東大學。

陳向明 ( 2002 )。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紅葉。

陳伯璋、盧美貴(1991) 。開放教育。台北市:師大。

147

陶英琪、陳穎涵譯 ( Lilian G. Katz、Sylvia C. Chard 著 )( 2006 )。探索孩子心靈世 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心理。( 原著年:2000 ) 。

郭妙芳譯 (Rosemary Althouse、Margaret H.Johnson、Sharon T.Mitchell 著 )( 2003 )。

創造學習的色彩-視覺藝術與幼教課程的統整。中和市:光佑。(原著年:2003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設實驗幼稚園 ( 1996 )。開放的足跡—師大附幼萌發式課程的 實踐歷程。中和市:光佑。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 1999 )。1998 國際幼兒教育課程學術研討會,

49–55。

許芳懿 ( 2009 )。全球在地化的幼兒課程發展。幼兒教保研究期刊。3,91–107。

許淑菁( 2010 )。園長課程轉型領導與課程轉型之行動研究─以台中市一所私立幼 稚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陸錦英 (2004) 。一 位 幼 教 老 師 的 專 業 發 展 ─反省思考方案教學。屏 東 學 報 , 20,217-250。

張春興 ( 2007 )。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佩韻、王立杰 ( 2004 )。我國幼教課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幼兒教育,273,

16–17。

張翠娥 ( 1991 )。幼稚園教材教法。台北市:大洋。

張淑娟 ( 2012 )。教育學。台北市:易博士。

張軍紅、陳素月、葉秀香譯 ( Loris Malaguzzi 著 ) (1998 )。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義 大利瑞吉歐方案教學報告書。中和市:光佑。( 原著年:1996 )。

張衛族 ( 2009 )。強調歷程也重視結果的方案教學。南海傳真,63,2–5。

張衛族 ( 2010 )。南海園本課程發展與經營。南海傳真,65,2–8。

張衛族 ( 2011 )。課程美學—在南海的實踐與應用。南海傳真,66,2–4。

張衛族 ( 2012 )。南海方案課程 vs—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實驗。南海傳 真,68,2–4。

張純子 ( 2005 )。幼教行動研究之經驗分享。幼教簡訊,27,7–8。

張德銳等 ( 2007)。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台北市:高等。

張慶勳 (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悠遊在研究寫作天地中台北市:五南。

詹棟樑 ( 2000 )。兒童哲學。台北市:五南。

148

詹志禹 (2002) 。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新店市:正中。

雷國鼎 (1990 )。教育學。台北市:五南。

廖鳳瑞、John B.Thomson 等 ( 1996 )。幼兒教育模式—世界幼教趨勢與台灣本土經

。中和市:光佑。

廖鳳瑞譯 ( Lilian G. Katz 著 ) ( 1986 )。專業的幼教老師。台北市:上誼。( 原著 年:1977 )。

廖淑戎 ( 2012 )。教師遇見自我的旅程—我與兩位幼教師課程萌發經驗之探究。國 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漢菊德、陳正乾譯 ( Margaret Donaldson 著 )(1996 )。兒童心智。台北市:遠流。(原 著年:1978 )。

漢菊德 ( 1998 )。成為一個人的教育-南海實幼對全人教育的詮釋。中和市:光佑。

劉玉燕 ( 1998 )。由傳統到開放。成長幼教季刊,36,54–56。

趙婉娟 ( 2002 )。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國 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趙婉娟 ( 2002 )。走向開放式幼兒教育中—教師學習區規劃歷程之個案研究。國 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