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行動歷程之轉變與省思

課程轉變歷程將進入尾聲,將透過「教學行動歷程之轉變與省思」,了解轉變 之成效。本章共分為二節,將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師生角色與互動行為之轉變與省思

課程轉變即是一種師生互動行為之具體表現。事實上,實施非結構課程,並 非僅僅依存著只有認知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師生間良好互動的轉變關係。以下 將針對「幼兒由習慣接收指令轉變成掌握課程主控權」、「教師由發號指令轉變成 課程共構者」、「同儕教師在『變』與『不變』之間而『改變』」三部份作說明。

一、幼兒由習慣接收指令轉變成掌握課程主控權

幼兒藉由圖像輔助方案實作,讓任務目標更為突顯,吸引其進行有意義的學 習,也由原來的客體漸進轉變為學習主體;除了呈現主題學習的結果外,也明瞭 實際解決問題的意義與作法。以下,將透過訪談了解幼兒對課程轉變的相關觀點。

我:老師問你一個問題,就是你以前中班上課的時後,你敢上台講話嗎?

R21:不敢,因為我以前沒有…,去學校沒有玩,只有畫圖,因為老師沒有叫 我們上台發表,只有說你們想到的東西告訴老師,老師會回答你。

我:那為什麼大班你會主動要上台發表?

R17:因為我有想到,因為我知道我在哪一角說出來的。

我:那你現在的課程跟以前中班的課程,哪一個比較好玩?

R17:以前是教ㄅ、ㄆ、ㄇ,現在是教頭腦變金的!現在比較難,比較難會讓 我們愈來愈聰明,比較簡單的我們會學不到東西。 (訪談 102.1.15)

從訪談中發現,實際進行方案主題是較結構性課程來得困難,但幼兒可以感 受與期待大腦成長的喜悅;因此,樂於學習並享受於探究的歷程中。實際上,方 案教學是個動態有變化而非機械式的探究課程;教師只要願意將課程主控權交還 給幼兒,幼兒不再是安靜的排排坐等指令,而是由師生合作行動,共同發展課程 脈絡,因此,教師必須提供彈性的探究空間,營造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支持幼 兒行動實踐,鼓勵鍥而不捨追求問題本質的學習態度,進而達成任務目標。此外,

再訪談一名中班特殊生,欲了解其學習成效。

133

我:你在學校裡面每天玩什麼?

R30:一個玩具,老師跟我玩,還有遊戲。

我:什麼遊戲?

R30:喜歡,我最喜歡拿老師茶壺了,喜歡老師 oh(喊)我隊長。

我:你喜歡當隊長喔?為什麼?

R30:嗯!我喜歡當隊長。 (訪談 102.6.5)

當學習動機啟動後,一個方案主題也能成為幼兒心中所喜愛的「玩具」及「遊 戲」;同時,期待著教師也能加入互動的學習行列。一旦課程主控權交回學習者身 上時,幼兒也從習慣聽指令而轉變成希望自己也成為具備領導能力的同儕專家,

漸進的突破過去教師主導的學習模式。另外,班級教師亦針對教學主題學習成效,

彼此專業對話與檢核,實際了解幼兒學習情形。

我:那你覺得在這方案主題下你有看到什麼?孩子能力有提升嗎?

燕子老師:他們的表達能力提升,還有自信,還有班上出現很多領導者。比 如說我們團體,分享的時候,每一個孩子都會說,R18 他之前都不敢講,他還 是能夠出來說,我覺得這是增強孩子這些能力,這些能力並不是每次的學習 都能學到的,你要鼓勵之下他改變他的想法;因為這步沒有跨過去,到國小 照樣不敢講,在這個階段,覺得我們班做的很好。 (訪談 102.1.16)

回顧整個研究歷程,瞭解課程實踐是一點一滴的累積進程,是有其階段性的 任務;同時,透過師生及同儕教師對話後,發現滿足幼兒興趣的非結構性課程,

點燃了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在開放、鼓勵的學習氛圍下,循序漸進、由下往上的 將課程主構鷹架起來,其自發性的探究結果,皆有顯著學習成效。

二、教師由發號指令轉變成課程共構者

過去教室中的白板前,是權大位高的國王所擁有,不容許他人侵犯與佔有。

實際上,教學轉變歷程中卻發現,當教師重視幼兒興趣,採取非結構性課程時,

其師生合作與扮演角色無形中在變化,出現逐漸移轉主控權的情形,而順利將其 權位交還給幼兒。

我:你覺得「教」與「不教」的想法是什麼?我以前覺得以孩子為中心的教

134

學,儘量不要限制他們,可是慢慢的發現,有些東西是我們必須告訴孩子的 技能,「不教」孩子就杵在那,沒辦法繼續進行課程。

燕子教師:我覺得有些要「教」,不然孩子不知道要做什麼。在這次的教學及 方法中,所獲得的是不同的實務經驗,採用非結構性的教學,更容易看見孩子 的個別美異。 (省思 102.6.2)

燕子老師:一個多月之後我們才慢慢進入主題活動,我們做的每個主題活動都 是讓孩子決定,就是以孩子主體來進行,然後整個網路的走向就是孩子是主人。

我:怎麼說孩子是主人?

燕子老師:要做什麼活動都是讓孩子決定,所以他們是主人,我們是輔導者、

客人!比客人都還不像客人,常規訓練完之後我們國王的位子就取消掉了。

我:什麼叫國王的位子?

燕子老師:就是老師主要的坐位,在白板那邊啊!已經就開始沒有國王的位 子,主角就是慢慢換成小朋友的想法來決定啊! (訪談 102.6.24)

過去「國王寶座」一直穩固的存在教室現場中,教師並無察覺,似乎無形卻 是有形的影響著師生互動及課程模式。研究歷程中,教師逐漸釋出「國王」的主 控權,營造一個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際現場中的「教學王國」依 舊存在,只是國王不再是教師,而是轉換給一百公分的幼兒了。

三、同儕教師在「變」與「不變」之間而「改變」

「改變」並不容易;欲改變他人,更是一件無知又愚蠢的事;當我決定不再 試圖去改變同儕教師的觀點,而是先改變自己時,卻意外發現同儕教師在「變」

與「不變」之間,而悄悄地「改變」。其課程模式亦從教師完全主導漸進出現師生 共構的影子,雖在主導比例上依舊較高,但願意採納幼兒聲音而參酌其想法的轉 變,就是一個「希望種籽」的開始。為此,紋鳥教師分享了轉變的想法。

紋鳥老師:我第一次這樣做,跟我之前的教學真的有很大的改變,可能自己 有時候在課程進行中,我就會思考接下來孩子又不知道會走到哪裡去,然後 自己可能又要覺得說每天看孩子需要什麼,就跟孩子一起討論,然後從旁看 到他們,其實最大的困難是因為我們的孩子都已經習慣老師提供材料,老師 提供一些教學的想法或是一些教學的內容,其實剛開始孩子真的不太動腦

135

筋,應該是沒動習慣;一半以上處於不太有參與討論,所以我覺得這個困難 就是孩子都已經習慣老師給他們一些指令,他們才會動作。師生角色轉變的 方法最重要就是老師的心態,你因為老師當久了,發號司令習慣了,孩子都 是聽你的嘛,當這個主權已經換人了,換成孩子來做的時候,對於老師的轉 換其實是蠻大的,那我覺得不容易啦,所以我覺得那個方法應該是教師的心 態是不是願意放下,甚至放下你的身段,你願意退到幼兒後面來,從事一個 協助者的角色,其實最大的方法就是老師心態的轉變。 (訪談 102.6.5)

自己教了十幾年了,自己的教學一直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然後我覺得行動研 究是自己可以去試試看的,所以我就願意和這位老師一起來做行動研究,那支 持的動力的最大原因是這位搭擋老師他的熱情,然後他的熱情影響到我,讓我 願意去試試看。 (訪談 102.6.8)

「心變」了繫著「新變」了;誠如紋鳥老師所言,師生合作與角色轉變的方 法,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心態,一旦心態願意轉變,一切皆能隨之改變。另外,

協同教師亦扮演重要的角色,一股對幼教的熱情,足以激發另一名教師願意嘗試 改變的動機。除了紋鳥老師的轉變,還發現三個班級幼兒作品,發生質的變化,

從統一到創意多變,從單一到多樣化,呈現的是強調幼兒個別化的學習成就;看 著難以預期、始料未及的變化,只能用「變與不變傳奇」來形容之。

第二節 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轉變與省思

方案教學本身就具有獨一無二的吸引力及完整性;其課程脈絡一路展開,也 就顯得更加獨特有價值。事實上,在方案故事鋪陳的情形下,並非如此順暢、而 是有一些「眉眉角角」的細節;如何化阻力為助力?支持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 為的轉變又為何?以下將從「看見井底之蛙的我」、「多元觀點看待課程」二部份 作說明。

一、看見井底之蛙的我

看得淺、想得少,孤陋寡聞滿足於現有環境的我,在教學上也就如同安於現 狀的井底之蛙,日復一日安逸的生活在枯井之中,偶而抓抓小蟲、喝喝井水及看 看小圓井上的天空,數著幾顆曾發亮的閃爍之星,就以此自我滿足了。然而,世 界並非如此,課程模式也並非如此狹隘,一個專業成長的再進修機會,幫助我聽

136

見自己內在聲音及看見不同的學習視野;同時,亦察覺到不同課程模式中的限制 所在;未來,我願意「走出枯井」嘗試突破場域限制,繼續邁向更寬廣的課程領 域。我相信每一個「願意改變」的故事背後,都是一段段自我挑戰的艱辛過程,

但卻是生命中最真實的感動。

二、多元觀點看待課程

對於自己曾欲「消滅」單元教學法的觀點,覺得荒謬至極。過去認為單元教 學並非合宜的教學法,因其教師主導性過高,因此,必須「唾棄」它。同時,亦 認為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方案教學是最佳的選擇,也是唯一的。研究中發

對於自己曾欲「消滅」單元教學法的觀點,覺得荒謬至極。過去認為單元教 學並非合宜的教學法,因其教師主導性過高,因此,必須「唾棄」它。同時,亦 認為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方案教學是最佳的選擇,也是唯一的。研究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