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轉變階段三-方案豁朗期

第四章 課程探究歷程

第三節 教學轉變階段三-方案豁朗期

開學一段時間了,幼兒團體生活已漸進適應、基礎能力持續建立、學校繁雜 宣導工作及各項例行活動等皆告一段落,干擾課程之事物相對地也陸續減少,較 宜進入方案教學的核心階段,也就是探索學習的部分;同時,亦是基礎能力之綜

95

96

一個挑戰性的任務,因為有新的概念、語詞、想法及作法…等,需要幼兒一一的 理解與學習;因此教師應幫助幼兒蒐集先備知識,藉此連結至豐富的新知識。以 下就「師生蒐集先備知識」這部分,從「給足醞釀主題知識的時間」及「大家一 起來孵主題」兩個面向逐一敘述本課程之發展。

1.給足醞釀主題知識的時間

過去經驗中發現,當興趣主題出現後,班上幼兒往往對主題概念還是一知半 解的陌生,除了言語內容空洞貧乏外,思維與聯想方面也實為困難;常常只會重 複他人的言語,且容易出現空洞、不知所云的談話內容,這對課程延伸相對地是 無濟於事的;為避免此情形發生,教師應先協助幼兒獲得主題先備知識。言之有 物,主題才有延伸下去的可能性。

所謂的先備知識,就是主題課程進行前,已具備相關知識的概念,對主題也有 雛形上的基本認識;這就好比欲烹煮一道美食前,你得要先有烹煮、料理、食材、

食譜及步驟等相關知識的概念一樣。對於主題相關的知識愈豐富,所延伸的課程 脈絡也就可能更紮實,這對新知識的獲得或理解上,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醞釀主題知識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樣,需要時間去一邊摸索一邊體驗,歷 程中再經較有能力的成人或同儕引導,就能對新的事物有更明確的認識,當然也 就能漸進的增加更多與主題相關的概念;同時也會順利的把這個學習經驗內化至 自己的智慧庫。因此,本研究之課程將醞釀主題知識的時間點,選擇在開學三周 後左右,一方面幼兒已適應團體生活,另一方面是在學校煩雜之例行工作中,善 用零碎片段時間,漸進累積相關知識與概念。

2.大家一起來孵主題

根據經驗孵雞蛋約需二十幾天的孵育時間;要孵蛋成功,除了時間外,像溫 度、安全皆是影響孵蛋成敗的因素。「孵主題」,也需要一段時間,而且需要邀集 大家共同來「孵」主題。曾經進行過方案取向的課程,感覺不夠完善的原因,是 因為只有師生單打獨鬥的熱衷於整個學習的氛圍中,家長及社區人士,似乎不了 解班級所進行的課程,在了解與不了解之間,雖僅僅一線之隔,但所產生的效應 卻是懸殊頗大。對主題了解,一切都好辦,順心又順手;不了解當然就容易有觀 念偏頗的現象,相對地,能提供的人力與物力資源也缺乏了許多。因此,採取大 家一起來「孵」主題的行動策略,耐心等待孵化的過程,才是事半功倍及豐厚主 題知識的不二法門。

97

每個幼兒學習經驗與認知是不同的,唯有透過大家齊力的引導與協助,使其 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想法與目標,才能協助幼兒搭起與主題連結的橋樑,讓學 習的觸角能多廣面的向外探尋,並且藉由點至線及面歷程,而串連成豐富多元的 知識及學習資源,以提升對主題學習的深度瞭解。

學習的責任是由幼兒、家長、教師及社區人士等共同齊力擔負;本研究嘗試 從幼兒、家長、教師及社區人士四個面向匯集整合成主題相關知識。幼兒部分,

利用主題觀察日記本之記錄,持續敏銳的觀察與發現;家長部分,除了了解主題 相關概念外,必須引導及協助幼兒廣泛蒐集主題相關資料或材料,鎖定主題作深 入性的探究學習;教師部分,在主題醞釀成熟的演變歷程中,一方面仔細檢視與 評估主題發展的可能性外,另一方面廣泛蒐集與主題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應 將教室營造成主題情境教室,讓幼兒沉浸於豐富資源的探索環境中。此外,積極 邀請相關人士參與,將主題可能發展的訊息,透過課程紀實或各聯繫管道,讓家 長及社區人士知悉,以獲得人力及物力上支持,開發更多的學習資源,達成大家 一起來孵主題的課程發展目標。

(二)腦力激盪形塑共同概念

腦力激盪主要目的是運用水平思考方式,讓幼兒創意聯想以引發探究主題之 相關概念,進而蒐集知識、歸納概念、衍生行動,是組織探究課程的主要要素;

因此透過先備知識的引導,相對地有助於師生獲得與主題相關的基本認識與概念。

但,教室中對話出現,你有你的、我有我的主題概念,總是平行進行,似乎 難以有個交集,要如何從這些分岔點,匯集成共同的主題概念?創造出一個

「你的之中有我的、我的之中有你的」共同話題呢? (省誌 101.9.18)

知識需要公開,概念更需要交流;從腦力激盪聯想歷程中,融合單一的、個 別的屬性,抽出共同屬性的過程,是形塑概念的必要方法。因此,為了達成教學 主題的共同語言與想法,實施腦力激盪互動教學,師生集思廣益的引出主題概念,

呈現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如此課程,活化幼兒思考組織,讓小小知識生產家能 夠相互激盪出新的主題概念;同時,共同醞釀學習目標。透過腦力激盪知識分享 策略,促進師生主題共同知識與核心概念的探究延續。

98

(三)繪製概念圖

蒐集知識與對話分享後,幼兒對於學習主題,相對地獲得了清楚的概念輪廓;

但一些重要細節,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殆盡,令人覺得非常惋惜。為方便持續探究 學習,並且能順利織繪及鷹架課程之發展網絡圖,因此決定將主題概念轉換成圖 像來呈現,作為學習過程的紀錄;同時,一方面可以呈現主題之焦點,另一方面 是方便教師清楚了解每名幼兒對主題的貢獻及關注情形。

本研究之具體作法是,為每名幼兒準備一至二張、長寬約為 15 公分的圖畫紙,

再建議幼兒將團討所分享的主題概念,以一個小概念繪製成一個圖像的方式呈 現;同時,將先前所學習的「繪圖」、「剪工」等基礎能力作綜合運用的練習後,

將主題概念圖像一一的剪下形狀,以方便後續的主題概念分類。事實上,這段繪 製概念圖的學習過程,並非僅於幼兒的「繪圖」及「剪工」學習而已,更在藉由

「繪製概念圖」歷程中的參與、討論及創作過程,促進對主題概念更進一步認識。

以下圖示 4.5 主題概念圖之一藍色憤怒鳥

圖 4.5 主題概念圖之一藍色憤怒鳥 二、第二策略:找尋興趣目標

「興趣」來自於幼兒,其實際經驗應反映於主題網內;因此「主題網」及「興 趣目標」也嘗試交給幼兒實際去架構。曾經把教師版專業主題網及幼兒版簡易主 題網(幼兒繪圖)放在一塊,讓幼兒選擇所喜歡的是哪一個版本?百分百都選擇自己 有貢獻的那一張,也就是幼兒版主題網,當下明顯感知到幼兒對自己主題網的熱

99

情與期待。在幼兒眼中看來,自己的似乎較有感覺、較親切,不管主題網如何發 展,都會願意花心血去探究學習。過去對主題網深惑不解的是,主題網需要艱澀 專業語詞的呈現方式嗎?到底要呈現的是教師版?還是幼兒版的主題網?倘若是 教師版主題網,一切由教師主導及撰網,那還可稱是「方案教學」嗎?這些問題 將透過「找尋興趣目標」的策略,去了解真正屬於幼兒版的主題網。以下將從「主 題概念分類歸納」、「選擇主題興趣」及「找到小主題目標」三部分,依序詳述:

(一)主題概念分類歸納

「分類」是方案課程中非常重要的關鍵作法,它使主題架構更為完整,也讓 事物間的關係更具關聯與緊密。所謂「主題概念分類」,就是依主題概念的共同屬 性,將之分類後歸於同性質的類別中,以便後續能歸納形成明確的任務目標。期 初所進行「學用品學分類」基礎能力練習,實質是為了「主題概念分類」應用所 做的前置準備;然,「學用品學分類」與「主題概念分類」畢竟為不同性質的事物,

兩者間有些許之差異,因此教師進一步引導的動作是有所必要的。以下「主題概 念分類歸納」這部分,將從「教師催化幼兒版主題網」及「經驗圖表形成主題網」

兩個面向逐一敘述。

1.教師催化幼兒版主題網

「催化」是在不影響事件本質下,加速反應或變化的發生,是化學作用中的重 要現象;在「主題概念分類」這部分,「催化」成了另外一個重要的理論意義,也 就是教師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催化角色,因其關係著主題課程能否延續進行之主要 關鍵,同時也影響著主題概念分類的組織架構和延續性。

看著幼兒所繪製的概念圖,零零散散的置於工作籃中,一日復一日無後續行 動。教師若無進一步引導或協助,很有可能概念圖會一直置放於工作籃中,

直到期末,如此,對於探究學習並沒有發揮真正效用。 (省誌 101.9.20)

因此,在完成概念圖後,將進行分類動作,並依照分類結果,做進一步的課 程探索。教師協助幼兒實際織網之作法是,一一將其所繪製概念圖的背面黏上磁 鐵片,方便吸附於白板上操作及展開,並且於白板上先畫出一個圓形,提醒幼兒 同性質類別之概念圖,應歸於同一個圓圈區塊中(一個房間內),性質特徵不相同的 則置於另外一個圓圈區塊內,依其屬性之不同,可增加圓圈區塊的數量,如此組

100

織聯結後,分類組合成數個主要概念,並且形成清晰明瞭的主題網。以下圖示 4.6

織聯結後,分類組合成數個主要概念,並且形成清晰明瞭的主題網。以下圖示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