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綜合本研究之分析、討論與結果,擬作以下建議:

一、對教科書編輯者的建議

(一)教科書在內容上應再做適度的調整

研究結果發現,教師使用教科書的頻率並不高,並且對教科書的「課程目 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僅為中度滿意,而在教師使用教科書的現況及 訪談發現教師使用教科書比例僅佔 60%以下,比例並不高。因此,建議教科書 編輯者除了考慮統整原則之外,也能著重綜合活動課程學習的連貫性與邏輯 性,包含各科之連結性、完整性,應有更完善的長遠規劃。在內容上需要更有 深度與完整的內容,並注重在各科上循序漸進螺旋式的課程規劃,不只是統整 各科課程,更應該縱向統整課程,改善為統整而統整的課程設計內容,使教科 書內容更具深度與完整性。

(二)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應符合學生學習興趣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研究結果也顯示「學生因素」亦是影響 國中綜合活動教師使用教科書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課程規劃與設計應以學 生的興趣及觀點為出發,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以提升學生對綜合活動的接受度 與學習成效。此外,可進一步了解教師與學生的使用意見,刪除或修改教學反 應不佳的單元,使教科書發揮最大效益。

(三)課程規劃需兼具統整性與分科教學的方便性

由於目前教科書仍採同領域共用一本的方式,但目前各學校分科教學還是 佔最大比例,因而能兼具統整性與分科教學方便性的教科書較能受到教師的青 睞。建議編輯者在課程規劃時可將課程的統整性與分科教學的方便性做為考 量,課程設計若能多一些彈性,方便不同授課方式教師使用。

(四)應建立良好溝通管道,讓更多現職教師參與教科書改進事宜

158

根據研究結果,影響教師教科書使用行為最大因素為「教師因素」,若能將 教師意見納入教科書修改意見,必能反映真實教學現場之意見,建議讓更多現 職有教學經驗及教學熱誠教師參與編修教科書,以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編輯的 內容與邏輯,也較能切合實際需求,教科書不能只為了通過審查,而忽略到教 師與學生使用上的相關問題。

二、對綜合活動教師的建議

(一)掌握教科書的特色與精神

根據研究顯示,九成以上的教師購買教科書,而各校也存在配課教師問題,

且教師使用教科書原因在於節省自編教材時間、便於實施課程統整及符合課程 綱要的課程目標等,因此教師若能掌握各版本教科書的特色與編輯精神,掌握 編輯者的要義,作適當的消化與吸收,定能發揮教科書的功能。

(二)組成教師成長團體,持續進修

從研究對象可發現,各校綜合活動教師人數並不多,並且各自專長背景不 太相同,再加上影響綜合活動教科書使用因素,以「教師因素」佔最重要影響 因素,因此,教師本身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專業知識與背景皆會影響教師 教科書使用行為,建議綜合活動教師能組成教師成長團體定期聚會,改變傳統 學科學習的概念,透過互相分享教學經驗,增進教學知能,補充教學資源,使 各專長的教師共同合作。另外也建議綜合活動教師可透過研習、工作坊持續不 斷的進修,才能更精進教學品質。

(三)適時補充相關資料

根據研究結果與訪談資料,影響教師教科書使用行為的因素中,「學生因素」

佔重要因素,另外訪談教師也表示會根據學生需求及學生反應進行課程彈性調 整,再加上綜合活動教科書所能涵蓋的範圍畢竟有限,若要培養學生帶著走的 能力,還有賴綜合活動教師隨時注意時代的脈動及新興議題,隨時融入教學,

159

適時作相關資料的補充與更新。

三、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僅限於桃園縣國民中學之綜合活動教師,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將 其他縣市綜合活動教師納入研究對象,使研究結果更為全面,或可加入地域性 的比較。亦可將學生加入研究對象,探討學生使用綜合活動教科書之意見,可 使研究對象與研究結果更為全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訪談法來解釋問卷結果與原 因。但因為受到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因素限制,訪談人數僅有五位。

建議未來研究可採深入訪談法或實地課堂觀察的方法進行研究,俾能蒐集到更 深入的資料,使研究結果更為周延。

(三)研究內容方面

本研究發現目前使用教科書情況居多,自編教材較少,建議未來研究可針 對教科書內不同的主題做研究,調查教師及學生的意見,或針對自編教材與使 用教科書的比較作更深入的探討;而研究發現教學年資會影響教科書使用比 例,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深入探討原因;未來 100 學年度即將實施 100 課綱,研 究者亦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新課本作相關研究調查,與本研究做比較。

160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慧勤(2007)。教科書使用的折衷思維:以國小自然科現場教師觀點為例。國 立編譯館館刊,35(2),15-28。

王澤玲(2002)。如何鑑選綜合活動領域優質教科書。康軒教育雜誌,46,34-35。

丘愛鈴(2006)。臺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高雄師大學報,

20,21-44。

田耐青(200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目的與途徑。國民教育,43(1),25-29。

田耐青、黃譯瑩、陳芙蓉(2004)。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報告:綜合活動 學習領域。台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朱理蓮(2007)。藝術與人文教科書使用情況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五年級教科 書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 竹。

江芊褕(2009)。臺北市國小教師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選用因素與使用滿意度 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池叔華(2001)。國小低年級教師綜合活動課程的實務知識之研究。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心怡(2003)。國小教師教科用書使用情形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正牧(1994)。我國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品質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吳秀玲(2008)。國小教師對數學教科書選用考量因素與版本使用滿意度之研 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161

吳淑綾(2009)。台中市國中英語教師對英語教科書之評選與使用滿意度之研 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菜霞(2004)。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與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菜霞等(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秘笈(一-二)。台北市:水牛。

江海韻(2010)。論壇:中小學自編教材面面觀 - 政策與實務的對話。教 科書研究,3(1),133-135。

呂燕卿(2002)。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轉化與實踐-以視覺 藝術問題探索與表現之教學。國教世紀,202,5-18。

巫淑貞(2006)。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發展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坤崇(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評量。載於教育部主編:綜合活 動學習領域研習手冊,132~173。臺北:教育部。

李宗薇(1998)。教科書的編選機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1),41-56。

李惠鈴(2005)。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台 北縣教師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珮儀(2003)。教科書研究的現況分析與趨勢展望。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 學會(主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175-207)。高雄市:高雄復文。

周淑卿(2002)。教室層級的課程設計:課程實踐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

49,1-7。

周淑卿(2003)。今是昨非抑昨是今非-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國立編譯 館館刊,31,13。

林思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的困

162

難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林進材(1999)。從形式課程到實質課程-論教師層面的課程實施及其對師資培 育的啟示。中等教育,50(1),34-44。

林銘山(2004)。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基本理念與實施。南縣國教,15,36-37。

林曉佩(2009)。國小教師選用數學教科書考量因素與使用滿意度之探究。國 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繡子(2003)。國中童軍教師對童軍教育在九年一貫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 域」發展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婉婷(2006)。從課程取向探討國民小學英語教師使用英語教科書教學信念 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縣。

侯昕辰(2003)。國中綜合活動領域實施方案評鑑規準建構歷程之研究─以一所 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未出版,台北市。

洪若烈(2003)。國小教師之教科書使用方式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教學報,

15,175-192。

洪崇峰(2003)。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

洪崇峰(2003)。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