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幾項建議,以供學校體育教學及未來相關研 究之參考,分述如下:

一、學校體育教學的建議 (一)健康與體育課程規劃方式

根據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可採外加式及 抽離式的課程規劃方式來進行,有別於現今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班落於以安親 性質的運作模式,本研究發現藉由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班的模式,安排外加式 的體育課程,提供學生課後運動的環境與機會,家長及班級導師對於此都抱持著 認同的態度。因此建議特殊教育教師可利用早自修或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班的 方式,規劃體育課程設計,以滿足特殊教育學生在健體育領域的學習需求。

(二)發展模式課程實施困境

發展模式課程,其設計的核心概念以學生為出發點,課程的設計須符合個人 的需求,學習歷程中讓學生嘗試自己做決定,以達到自我實踐。本研究於實施發 展模式課程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往往缺乏做決定的經驗,所以在課程一開始時,

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建議在課程初期可以提供明確的幾個選項供學生做決定。此 外,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常會練習時間結束還想要練習或短暫一兩分鐘的練習 就想休息,因此建議未來在實行發展模式課程時,學生在決策的過程中,有時候 教學者可給予一個區段的時間做練習,可使發展模式課程的實施更順遂。

二、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發現,發展模式課程能有效提升智能障礙學生之自我決策的概念,顯 示自我決策能力的教導可融入體育課程中,而國內許多研究都將自我決策能力獨 立設計成課程方案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亦有少數研究者採用休閒教學介入,或是 利用參與 IEP 會議等方式來融入。自我決策能力的教導是不分年齡、不分領域及 不分障礙類別,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將自我決策能力的教導,藉由課程設計 融入特殊教育課程各個學習領域中,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發展其自我決策能力。

(二)研究時間的限制

本研究採單一受試 A-B-A 設計,每週 3 節,共 16 週,48 節課。基線期 3 週 9 節、處理期 10 週 30 節與維持期 3 週 9 節。從研究中發現,自我調整、自我實 現與整體自我決策能力在維持期時,有些個案的平均水準變化已呈現負向的變 化,唯只搜集 3 個資料點,所得結果尚具有維持效果,建議日後研究中,可將時 間再延長,以期望有更多不同的發現。

(三)自我決策學習評量單之編製

本研究發現,發展模式課程對提升三位個案心理賦權能力之量化與質性結果 有所差異。質性資料顯示,三位個案參與發展模式課程可提升「學習動機」與「自

信心」等心理賦權能力,而量化資料結果則呈現未有顯著成效。因本研究參與個 案僅有 3 位,課程中鮮少設計培養「領導能力」的活動,又研究者所編製的自我 決策學習評量單與課程中的問題情境有所不同,因而產生量化與質性結果不一 致。因此建議未來的研究者,在編製自我決策評量單時,可藉由課程本位評量的 方式,擬定適合研究對象所處情境的題目,使心理賦權構面的題目更具適切性,

另建議安排有關「領導能力」的活動融入所設計的課程中,以提升研究對象的心 理賦權能力。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明泉(1999)。障礙學生自我決策定義與評量方式。臺東特教簡訊,10,1-9。

王春堎(1999)。彰化縣國小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之調查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文科(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市:心理。

王明泉(2003)。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臺東 師院學報,14,139-148。

王文科、王智弘(2010)。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10)。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行政院衛生署(2013)。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民 102 年 8 月 6 日)。

何華國(2009)。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6)。個別化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41,142。

呂建達(2010)。國中資源班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與價值取向。臺灣省學校體育,6(5),42-48。

周宏室(2005)。Mosston(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 苑。

杜正治(2006)。單一受試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周宏室、潘義祥(2008)。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林宏熾(1999)。身心障礙者自我擁護與自我決策之探討。特殊教育季刊,73,

1-13。

林寶貴(2000)。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林宏熾(2003)。美國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與轉銜實務。特殊教育季刊,88,1-15 林宏熾、丘思平、江佩珊、吳季樺、林佩葵(2003)。高職輕度學生自我決策狀況

之分析。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5,25-46。

林明玉(2006)。休閒教學對國小中年級高功能自閉症學生的自我決策之成效(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惠姿(2010)。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中重度多重障礙學生休閒決策能力之成效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涂婉誼(2010)。休閒活動課程對提升國中資源班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成效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張至滿(1995)。體育測量與評價。臺北市:水牛。

張春秀(2000)。體育課程設計的概念架構。國教世紀,192,19-22。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民 102 年 9 月 2 日)。

教育部(2013)。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民 102 年 7 月 12 日)。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通報網年度特教統計【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取自 https://www.set.edu.tw/。

許天威(2009)。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五南。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玉枝(1994)。體育課學生行為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0,111-122。

陳玉枝(1996)。淺談個別化體育教學。學校體育雙月刊,33,11-19。

陳玉枝(2006)。從九年一貫課程理念談重視個別差異的「發展模式」課程。東師 體育,13,31-38。

陳麗如(2004)。特殊教育論題與趨勢。臺北市:心理。

陳文祥(2006)。智能障礙學生參與融合式體育發展模式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曉春(2009)。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教學成效(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英豪、吳裕益(2003)。測驗與評量。高雄市:麗文。

曾惠敏(2008)。國中階段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10)。自我決策在個別化教育計畫中之實踐。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 刊,12,95-120。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199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廷(2004)。美國輔助科技立法軌跡與障礙者人權運動之影響。特教通訊,31,

1-7。

黃光雄、蔡清田(2014)。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黃文慧(2010)。身心障礙者與自我決策。特殊教育季刊,116,11-20。

葉菁華(2008)。從發展模式談 Mosston 教學光譜之包含式教學法理論與實例。教 師之友,42 (2),58-66。

葉菁華(2008)。Mosston 命令式和包含式教學在國小體操教學效果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董冀輝(2005)。做自己的主人:淺談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的發展。東臺灣特殊教 育學報,22,33-40。

廖國成(2003)。體育課程發展模式對排球學習效果之影響-以五堵國小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趙本強(2009)。自我決策課程對國小高年級資源班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特殊教 育學報,29,111-136。

趙本強(2011)。提升高職特教班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成效之研究 - 從做中學之教 學模式。特殊教育學報,33, 93-124。

劉維哲(2009)。臺灣晚近人本教育思維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臺北市。

劉兆達、李文心(2011)。臺灣地區體育課程模式之研究趨勢。臺中學院體育,7,

75-88。

蔡欣延、周宏室(2006)。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形成歷程之論述。國立體育學院 論叢,17(4),43-57。

鄭雅莉(譯)(2010)。智能障礙:定義、分類和支持系統–AAIDD 定義指南第十一 版。臺北市: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

黎彥淩(2009)。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謝佳妙(2008)。國小中年級資源班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提升之教學方案成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桃園縣。

闕月清(1999)。體適能課程活動設計。學校體育雙月刊,9(3),28-33。

英文部分

Abery, B. H., & Stancliffe, R. J.(2003a). Anecological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In M. L.Wehmeyer, B. H. Abery, D. E. Mithaug, & R. J.

Stancliffe (Eds.), Theory in selfdetermination: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practice (pp. 25-42).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Abery, B. H., & Stancliffe, R. J. (2003b). A tripartite ecological theory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M. L. Wehmeyer, B. H. Abery, D. E. Mithaug, & R. J.

Stancliffe(Eds.), Theory in self-determination: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pp. 43-78).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Bersani, H. (1996). Leadership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are going. In G. Dywad & H. Bersani(Eds.), New

voice: Self-advocacy b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pp. 258-269). Cambridge, MA:

Brookline Books.

Bronfenbrenner, U. (1977). Toward an experimental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2, 513-531.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on process. Boston: D. C. Heath.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eci, E. L., & Ryan, R. M. (2008). 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 Canadian Psychology, 49, 14–23.

Field, S. & Hoffman, A. (1994). 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self-determin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17(2), 159-169.

Field, S. , Martin, J. , Miller, R. , Ward, M. & Wehmeyer, M. (1998).

Self-determination career and transition programming: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als , 21 , 113-128.

Field, S., & Hoffman, A. (2002). Lessons learned from implementing the steps to self-determination curriculm.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3(2), 90-98.

Garbarino, J. (1982).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New York:

Aldine Press.

Gerney, P., & Dort, A. (1992). The spectrum applied: letters from the trenche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 Recreation & Dance, 63, 36-39.

Jewett, A. E., & Bain, L. L. (1985). Process in phsical education. Duvuque. Iowa:

Wm. C. Brown Publishers.

Jewett, A. E., Bain, L. L., & Ennis, C. D. (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2nd ed.). Dubuque, Iowa: Brown & Benchmark.

Martin, J. E., Mithaug, D. E., Cox, P., Peterson, L. Y., Van Dycke, J. L., & Cash, M.

E(2003). Increasing self-determination: Teaching students to plan, work, evaluate, and adjust.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69(4), 431-447.

Mosston, M., & Ashworth, S. (2002).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5th Ed.).

Benjamin Cummings, San Francisco.

Nirje, B. (1972).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In W. Wolfensberger, (Eds),

Normalization: The prin- ciple of normalization (pp. 176-200). Toronto: National

Institute on Mental Retardation.

Oliva, P. F. (1982).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Boston, MA: Little Brown.

Price, L. A., Wolensky, D., & Mulligan, R.(2002). Self-determination in action in the classroom.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23(2), 109-115.

Rusch, F. R., & Chadsey, J. G.(1998). Beyond high school: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Belmont, CA: Wadsworth.

Siedentop, D. (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ducation. Mountain View, CA: Mayfield Publishung Company.

Tyler, R. W. (1975). Specific approaches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chaffarzick,

J. & Hampson, D. H. (Eds.). Strategie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p.17-33).

Berkeley, CA: McCutchan.

Ward, M. J. (1988). The many facets of self-determination. National Information

Center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Handicaps: Transition summary, 5, 2-3.

Wehmeyer, M. L., Schwartz, M. (1998). The self-determination focus of transition goals for student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21(1), 75-86.

Wehmeyer, M. L., Agran, M., & Hughes, C. (1998). Teaching self-determination to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Baltimore: Paul H.Bookes.

Wehmeyer, M. L.(1999). A functional model of self-determination: Describing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ing instruction.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4, 53-61.

Wehmeyer, M. L., Bersani, H., & Gagne. R. (2000). Riding the tird wave: Self- determintion and self- advocacy in the 21st century.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2), 106-115.

Wehmeyer, M. L. , Abery, B. , Mithaug, B. H. & Stancliffe, R. J. (2003). Theory in

self-determination: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Illinois: C C Thoms.

Wehmeyer, M. L., & Palmer, S. (2003). Adult outcomes for students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 three years after high school: The impact of self-determin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8(2), 131-144.

Wehmeyer, M. L. (2005). Self-determination and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Re-examing meaning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Severe

Disabilities, 30, 113-120.

附錄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研究題目:發展模式課程對提升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成效之探究 指導教授: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陳玉枝 教授

研究題目:發展模式課程對提升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成效之探究 指導教授: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陳玉枝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