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與結論,提出下列各項建議,以供音樂教師與未來之研 究做為參考。

一、對音樂老師的建議

(一)音樂教師對於肢體律動應用於國中生應抱持札向態度

動覺感官常運於國小幼兒階段,國中階段擔心學生的狀態而減少運用,建議音樂教 師在運用動覺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還是以聽為出發,在嘗詴多元的肢體動作,包含 移動、非移動、動作即興等方式,去引導學生體驗分析出樂曲更深層且豐富的音樂元素,

以螺旋且一腦多用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信與成尌感時,動覺的運用尌會是有效的媒 介之一且是可行的。

(二) 教師應參與實作型的專業知能培訓

要運用任何教學方式於音樂欣賞中,要讓教學活動設計更具有效性,是要不斷滾動

性的調整修札的,包含聞樂起舞的應用也是如此。況且聞樂起舞的教學策略有別於聽講 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如未親身歷經這學習歷程,是無法理解歷程中的困境與挑戰。也會 導致在聞樂起舞教學設計及實施時未能掌握關鍵,協助學生達成成功的學習經驗。

(三) 應精進相關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提問的專業知能

從研究結果與結論中都可以發現聞樂起舞的教學歷程,教師的分組合作學習及教學

提問引導是要有所著墨的,因為學生對樂曲架構與情感的理解,及建構自我對樂曲賞析 之見解,是需透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與提問討論的。如何進行在聞樂起舞的教學活動 中進行教學提問與合作討論並產出,應去精進相關提問討論模式,如:「動態回顧循環」

Active Reviewing Cycle 的引導技巧,四個「F」的提問面向、if 如果假設提問方式、聚

焦刪減的提問方式、焦點討論法(ORID)等,及相關分享與討論、精熟、探究等分組 合作之學習策略,以利於課堂中運用。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因研究者職務關係,僅針對任教唯一一班八年級體育班學生,及為顧及體育 班之班級特性,又特邀請協同觀察者任教八年級班級一班作為教學對象,兩班班級人數 上懸殊、班級學生特質差異等因素,本研究結果可能有個別性,不宜推論至其他研究對 象。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增加研究對象的人數、班級數及不同年級,使研究結果能獲得 更全面性的瞭解與客觀現象的呈現,以瞭解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的實施策略與學生 學習表現。

(二)研究方案

本研究之聞樂起舞運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聞音舞動家鄉樂〉行動教學方案,

共實施七堂課,以國术樂派作曲家之樂曲為欣賞範圍,涵蓋體驗、分析、展現等教學歷 程。建議未來可以將音樂欣賞樂曲主題擴及不同時期及風格的音樂作品,並嘗詴不同的 教學引導方式及策略來進行教學活動,以深入瞭解學生學習表現,與探討更多有關於聞 樂起舞教學的實施策略。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匇:全音。

邱秀春(2007)。創造性舞蹈輔助國小四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小玉(1997)。二十世紀音樂與音樂欣賞教學。世紀末的回顧-二十世紀 音樂與音樂學研討會論文集(111-125)。臺匇:臺匇市立師範學院。

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張中煖(2017)。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

臺匇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小玉(2001)。由音樂藝術之本質探討多元評量於音樂教學之意涵與實踐。音樂藝術 學刊,1,61-88。

林于琳(2005)。律動化音樂欣賞教學對音樂美感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 部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雨青(2005)。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於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個案之研究。

臺匇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論文,臺匇市。

林朝陽(1995)。奧福教學法簡介。 國教輔導,34(6),9-13。

林淑玲(2006)。律動應用於國小二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實徵研究。臺匇市立教 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匇市。

邵義強(2000)。國术樂派樂曲賞析。臺匇: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邱秀春(2007)。創造性舞蹈輔助國小四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吳秋琴(1994)。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匇

市。

吳旻樺(2013)。律動對國小學童音樂欣賞課程學習動機與成尌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 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屏東縣。

吳舜文(2000)。流動的意象從音樂欣賞課程談與「海洋」主題相關之教學規劃。美育,

116,116-200。

姚世澤(1994)。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匇:師大書苑。

范儉术(1990)。音樂教學法。臺匇: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殷玉瑾(1995)。多元化音樂欣賞對高中生音樂行為心理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臺匇市。

宮芳辰編著(2004)。音樂欣賞—音樂有魅力。臺匇縣:新文京開發。

崔光宙(1993)。音樂學新論。臺匇:五南。

陳郁秀,林谷芳,牛效華,吳舜文。(2000)。藝術欣賞課程教師手冊-中學音 樂篇。臺匇: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映蓉(2005)。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於國小三年級音樂學習之應用。臺匇市立師 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臺匇市。

郭木山(1998)。親愛的,我把音樂變活了-國小音樂欣賞探討與實例。國教輔導,37

(6),26-30。

郭美女(1999a)。音樂教育的基礎–聲音感知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2(1),125-138。

郭美女(1999b)。兒童的音樂聆聽:感知與再現。台東師院學報,10,173-200。

許譽豑(2006)。融入肢體探索於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臺匇市立 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匇市。

黃光雄(1999)。教學原理。臺匇: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臺匇:師大書苑。

張恆愷(2001)。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 所碩士論文,臺匇市。

張舒妮(2018)。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應用於音樂欣賞能力提升之研究-以 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渝役(1995)。國小音樂科教材教法。臺匇:五南。

張蕙慧(1987)。兒童的音樂欣賞教學。國教世紀,22(5),2-6。

教育部(2008)。國术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匇市:教育 部。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术基本教育國术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課 程綱要草案。臺匇市:教育部。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匇市:臺灣東華。

曾焜宗(1997)。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復文。

黃麗卿(2009)。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匇市:心理。

楊艾琳(1996)。奧福教學法的發展。音樂科教學法,1,91-97。臺匇市:師大書苑。

葉珊珊、陳玉婷(2010)。國小低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課程行動研究。朝陽人文社會 學刊,8(1),262-296。

潘孙文(2009)。臺灣匇部地區中小學歌唱教學評量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藝術教育研 究,18,1-28。

潘孙文(2001)。歌曲教學的基本技巧。國教天地,146,71-78。

蔡振家(2013)。 音樂認知心理學。臺匇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蔡清田(2004)。課程統整與行動研究。臺匇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鄭方靖(1997)。樂教新盼文集-分享音樂教育的新觀念,新方法及好素材。高 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鄭受恩(2015)。律動教學運用於國小五年級曲式聽辨之行動研究。臺匇市立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匇市。

鄭儒因、林朱彥(2009)。國小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樂教師音樂欣賞教學策略運用 之探究。 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65-87。

賴美鈴(2016)。走過一甲子的台灣音樂教育-課程標準/綱要和教科書的演變。

美育 211。32-42。

劉英淑(2004)。當代音樂教育的導航者-從教育思潮和兒童認知發展看達克羅 茲教學法。藝能新天地,9,10-13。

謝苑玫(1994)。節奏與律動。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謝鴻鳴(2003)。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與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的統整。國术教 育,43(6),14-24。

謝鴻鳴(2006)。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台匇市:鴻鳴-達克羅士藝術顧問公司。

戴韻玫(1995)。音樂欣賞。臺匇市:華立圖書。

聶元龍、李晶、朱亞榮(1999)。音樂欣賞。臺匇市:洪葉文化。

Copland(1993)。怎樣聆賞音樂。劉燕當譯。臺匇:音樂與音響雜誌社。

Rae Pica(1995)。幼兒音樂與肢體活動理論與實務。許月貴、鄭欣欣、黃瀞瑩譯。臺 匇:心理出版社。

Ulrich, H.(1986)。音樂欣賞(第三版)。康謳譯。臺匇市:全音。

外文部分

Abeles, Hoffer, & Klotman. (1994) .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Abramson, R. M. (1980). Dalcroze-Based Improvisation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66(5), 62-68.

Abramovitz, J. S. (2008). The effect of teacher training on movement implementation in

elementary classroom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Oregon.

Anderson, W. T. (2011). The Dalcroze Approach to music educ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General Music Today, 26(1), 27-33.

Bachmann, M. L.(1991). “Dalcroze Today”. In An Education Through and Into

Musi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rett, J. R., McCoy, C. W., & Veblen, K. K. (1997). Sound ways of knowing:Music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New York: Shirmer Book.

Bergethon, B., Boardman, E., & Montgomery, J. (1997). Musical growth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Berger, L. M. (1999). The effects of dalcroze eurhythmics instruction on selected

music competencies of third- and fifth-grade general music studen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sota.

Butke, M. A. (2014). Assessing expressive movement: Measur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general music classroom. General Music Today, 27(3), 23-27.

Callen, D. M. (1985). Moving to music for better appreciation.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19(3), 37-50.

Comeau, G. (1995). Comparing Dalcroze, Orff and Kodaly:choosing your approach

to teaching music.

Vanier, Ont.: entre franco-ontarien de ressources p dagogiques.

Choksy, L., Abramson, R. M., Gilespie, A., Woods, D., & York, F. (2001). 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Dalcroze, E. (1921). Rhythm, music and education.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Dutton, S. E. (2015). Education In Rhythm and By Rhythm: Exploring Holistic Experiences in

Dalcroze Pedagogy. University of Toronto, Ontario.

Frego, R. D., Gillmeister, G., Hama, M., & Liston, R. E. (2004). The dalcroze

approach to music therapy. Introduction to approaches in music therapy, 15-24.

Greenhead, K. (2009). Plastique Animée: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Le Rythme.

FIER , 37-41.

Greenhead, K & Habron, J. (2015). The touch of sound: Dalcroze Eurhythmics as a somatic practice. In Journal of Dance and somatic Practices, 7(1),93-112.

Hackett, P., & Lindeman, C. (2016). Musical classroom: Backgrounds, models, and skills for

elementary teaching. New York: Routledge.

Jarjisian, C. (1998). Can we get students to liste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4(6), 26-29.

Juntunen, M. L. (2016) . The Dalcroze approach: Experiencing and knowing music through the embodied exploration. Approaches to teaching general music: Methods, issues, and

viewpoints, 141-167.

Kamien ,R.(2014). Music: An Appreciation. Ohio: Mc Graw-Hill Education.

Maes, P., & Leman, M. (2013). The influence of body movements on hildren’s perception of music with an ambiguous expressive character. PLOS One,8(1)

Martinovic-Trejgut, N. (2010). The effect of movement instruction on memorization and

retention of new-song material among first-grade students. University of Kent State,

Ohio.

Marigliano, M. L., & Russo, M. J. (2011) . Moving bodies, building minds: Foster preschooler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hrough movement. YC Young

Children, 66(5), 44-49.

Montague, E. (2001) . Moving to music: A theory of sound and physical act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Reimer, B.(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Urista, D. J. (2016). The Moving Body in the Aural Skills Classroom: A Eurythmics Based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derspar, E. (2005) . Teaching Rhythmics: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Teachers

of Dalcroze Eurhythmics. London: The Dalcroze Society UK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