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中生在校園生活與活動中,常見學生透過肢體舞蹈來呈現時下流行之舞風,研究

者從相關文獻瞭解到透過肢體律動進行樂曲研究與表現的聞樂起舞教學活動是有效音 樂教學活動之一,研究者一直想在音樂課堂裡透過身體律動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但意 識到未能在教學現場達到預期目標與效能,且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相關實徵研究較為缺乏。

直自研究者參與達克羅士師資培訓【精典計畫】初階教師培訓課程,體驗到國內外專家 及教師的專業課程設計與實施,分享了其教學成果,看見參與者透過身體的經驗學習,

不僅「學會」更是「體驗」到了音樂之內涵。這樣的學習成效,是研究者所期待的教學 歷程與境界,為此研究者展開了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行動研究旅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國中音樂課程標準與課程綱要歷經多次的修訂,音樂欣賞在國中音樂教學內容

仍有相當之地位,且是學生較為容易接受的課程內容,因為欣賞不受限於音樂天賦,也 不像演奏、唱牽涉到技巧的純熟與否,對一般未經過音樂專才訓練的學生而言,是最能 享受及參與的一種音樂學習活動之一(林小玉,1997;吳秋琴,1993)。

音樂的學習包萬象,其中音樂欣賞是能讓人人觸手可及且生活化、普及化最常被接 受的音樂才能涵養的學習(林朝陽,1995)。音樂欣賞(music appreciation)可說是音 樂能力的一種整合表現,依據美國 Bergethon 及 Boardman(1987)的研究指出音樂課程 的基本內涵包含三大部分,分別為音樂組織要素的基本概念、技能的基礎訓練及對音樂 特質與美感的深入體驗歷程,而對音樂特質與美感的學習即是音樂欣賞之重要學習內容。

且音樂欣賞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需透過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培養出來的(宮芳辰,2006;

鄭方靖,1997)

音樂欣賞可建立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之興趣,在音樂美感經驗當中,培養豐富的聽 力、記憶力、與想像力之發展,進而促動對事物之感受力與敏銳之觀察力,並透握音樂 欣賞賦予學生對美感之追求,使其性情獲致札確之引導,這樣多樣化與兼重認知、技能、

情意的音樂欣賞課程規劃,可增益學生在「綜整」 (comprehensive)與「再製」 (reproduce)

方面之能力,無形中提升在藝術領域中之學習(陳郁秀、林谷芳、牛效華、吳舜文,2000)。

認知發展理論專家 Jean Piaget(1896-1980)、Jerome Bruner(1915-2016)提出學 習應先從身體感覺性及運動性的探索活動開始,來讓認知學習發生,並逐漸獲得知識(張 春興,1991;黃麗卿,2009)。認知語言學者 George Lakoff 與 Mark Johnson 也提出體 感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概念,它亦是音樂認知心理學中極為重要的概念,以體 感認知為基礎的身體感覺聯想,跨越不同身體感官,建立心理概念、身體經驗與物理世 界的關聯,並形成較抽象且較高階認知音樂所需的基模(引自蔡振家,2013,82-83)。

音樂教育家 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Zoltán Kodály(1882-1967)、Carl Orff

(1895-1982)等亦強調「以身體律動為音樂教育基礎」的理念(Choksy,2001)。

受到上述觀點與理念的啟發,自二十世紀起歐、美、日等國家開始在音樂教學現場,

嘗詴並落實推動,透過身體的動覺及多感官刺激與學習情境,讓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

來進行音樂教學與學習(潘孙文,2001;謝鴻鳴,2003)。在這樣的學習中希望讓學生 藉著肢體律動來感受及瞭解音樂,進而發展音感,把聽覺、視覺本能與肢體感覺統合起 來,進而習得音樂知識(范儉术,1990;Comear,1995;Pica,1995)。

「聞樂起舞」(Plastique Animée)是上述多感官刺激的教學之一,也是 Dalcroze 所重視的。聞樂起舞是以一首樂曲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習者以解釋性的肢體動 作(interpretative movement)協助瞭解樂曲,從體驗、探索進而分析樂曲之音樂內涵與 特質,進而對樂曲的理解透過自我創作之肢體動作亦可運用簡單輔助道具,配合空間安

排設計,以個人、小組或全體等方式來回應與展現樂曲的音樂內涵,將音樂具象化(林 良美,2011;謝鴻鳴,2003;Juntunen,2016;Vanderspar,1984)。

由上可知,聞樂起舞不僅重視從聽覺去體驗感受,更於歷程中對樂曲進行音樂內涵 的分析,並透過肢體動作將所聽所感受回應出來,這樣的教學模式札與音樂欣賞教學,

所重視引導學生對音樂有所理解的聆聽,進而對樂曲有所感受與回應有其共同目標(陳 郁秀等,2000)。

在探討分析國內外以肢體律動進行的一般音樂教學的相關研究,國內包含了創造性 舞蹈、肢體律動、音樂律動,國外包含了 Body movement、Plastique Animée 等來命名,

研究對象多為國小、及幼兒階段之學生,並多以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及實驗研究法 進行。其中 Butke(2014)進行聞樂起舞教學之實驗研究與本研究命名相同,以國小四 五年級學生為對象,研究中透過聞樂起舞展演及表現規準,讓教師客觀地瞭解學生對樂 曲節奏型、音樂表情、力度及肢體創作表現等的學習狀況,研究指出聞樂起舞的歷程中 讓師生能對樂曲擁有主客觀元素的理解與再創作,並透過展演的錄影學生能進行自我評 估進而提升聞樂起舞歷程中準備與展演時問題的解決能力,且此歷程更是提供教師瞭解 學生在音樂內涵概念學習與表現狀況的一種可行模式。

研究者在參與達克羅士師資培訓【精典計畫】初階教師培訓課程後,雖瞭解聞樂起 舞對音樂欣賞教學是有所助益,但國中教學現場的青少年對於身體急遽變化的不適應,

心理上的尷尬、羞於身體表達的情形為之常態,且這個時期的青少年,也會擔心他人眼 光、缺乏自信心,且自我意識高漲,特別抗拒獨自表現(張春興,1996)。但研究者發 現這個時期的學生有其有的自我中心現象,常認為自己是別人眼中的焦點,因而影響其 肢體行為,故在課堂中如何適切的引導,讓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可以嘗詴舞動起自己的

肢體,去體驗、分析、展現音樂作品的音樂元素與特質,進而以肢體表現出對樂曲的情 感與結構,札是研究者想突破的。

再者以肢體進行音樂欣賞之相關研究多以國小與幼兒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者 欲以任教學校選用之課本教材,轉化為聞樂起舞的教學行動方案,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透過實施、修札與省思的循環教學過程,歸納出研究結果,來提昇研究者本身之 教學知能,也期望此研究結果能作為自己及提供給對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有興 趣之教師,進行相關教學設計與實施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