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

Copied!
1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教學碩士週末班音樂教學組 碩士論文. 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 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the Plastique Animée Applying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for the Eighth Graders. 研究生: 莊森雄 指導教授:潘孙文 博士 中 華 术 國 一 O 八 年 二 月.

(2) 謝詞 我的研究論文歷經九年終於完成,回首研究所的學習歲月中,歷經了結婚、調校、 主任資格考詴、新居入宅、喜獲龍鳳胎、論文口考前一日明珠入掌,雖耗時三千多個日 子,也歷經了不同的生命事件,但這漫長的研究時期是豐富自我生活及教學職涯的關鍵 歷程。 首先要感謝我最敬愛的潘孙文指導教授,過程中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耐心教導我如 何成為一位稱職的現場教師、研究者及一位教育工作者,鼓勵支持我去探索不同面向的 音樂教育研究,也在迷茫中指點解惑,引導我繼續往更適切的方向進行探究。更感謝老 師在論文的指導與討論過程中,不斷的分享與叮嚀擁有健全個人身心素質及自我精進行 動的重要性,並期許晚生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及擁有熱情的教育工作者。 再者,感謝謝鴻鳴教授及研究所同學張巧燕老師,她們讓我能以聞樂起舞進行行動 研究的關鍵靈魂人物。兩位老師不管在教學、教育態度、持續精進的行動都是我的學習 榜樣,並在我的教學工作中大方分享她們自我經驗與專業知能,也在研究中給予最大協 助與提點,讓我茁壯且獲益良多。同時,也感謝協助研究工具專家效度評鑑的老師及校 內同事溫筑鈞老師的研究協助,提供我不少建議與方向,讓研究過程更加順利與完善。 接著,感謝口詴委員王維君教授與吳舜文教授播冗審閱論文,於論文口詴時給予建 議與寶貴意見,讓本論文的內容與方向更趨完善。 最後,感謝系所授課教授們指導及研究所同學的相互砥礪,讓我學習到更豐富的知 能也提升了教學專業,使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絢麗多彩。還有老婆及家人在過程中的支 持、鼓勵與家務分擔,讓我能完成學業。在此論文完成之際,心中充滿無限感激,僅以 此論文獻給所有關心我及幫助我的人, 謝謝您們! 森雄 謹誌 108.02.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歷程與學習表現,採取 「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任教之學校,兩個八年級班級 38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 國术樂派兩首樂曲為教材,透過聞樂起舞,設計實施兩循環共七週,每週一節 45 分鐘 之音樂欣賞行動教學方案。透過觀察、訪談與問卷等方法蒐集之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 本研究之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方案,在教學歷程中,以聆聽為主軸,並 先透過非移動性的肢體動作進而運用移動性的肢體動作,再佐以身體不同感官, 引導學生自主性地去體驗分析樂曲,可有助於學生更專注聆賞樂曲,並能在聞樂 起舞展演時將樂曲的架構與音樂內涵展現出來。 二、 本研究之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方案,在教學歷程中,教師角色的調整與 教師口語、聲調之覺察,配合小組討論發表樂曲情境脈絡的提問,可有效提升學 生學習興趣及展現自我對樂曲的感知與意識。 綜觀上述,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可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及感受音樂,並可 提升學習興趣及對樂曲之感受;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成果將可供音樂教師及未來研究者 作為音樂欣賞教學參考之用。 關鍵詞:聞樂起舞、音樂欣賞教學、行動研究. i.

(4)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process and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the plastique animée applying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In this study use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o teaching two classes 38 eighth graders taught by the researcher. The teaching materials chose two composition of the nationalism. The researcher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music appreciation action teaching program applying the plastique animée. The instruction consisted two circles of seven weeks and 45-minute per week. Analysis and study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and obtain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plastique animée applying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teaching process needed to use the auditory as the main axis. Afterward, first the nonlocomotor movements and then the locomotor movements with the different senses of the body can be induced sequentially for further guid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nd analysis music composition autonomously. This way of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can assist the students focusing on listening to composition, and represent the music form and content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lastique animée.. 2.. By applying plastique animée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such as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xpression of their own cons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awareness of composition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by adjusting role, akaking spoken language and tones of teacher. Beside, in this stage, each student cooperated with groups while discussed about the context of music composition is also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conclusion discussed above, the plastique animée applying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c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nd feel the music independently. ii.

(5) Thus, further enhance the interest of learning and the feeling of composition. Therefore, plastique animée applying in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is suggested in music teacher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er lectured for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 plastique animée, 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action research.. iii.

(6)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錄 ........................................................................................................................................... iv 表次 ........................................................................................................................................... v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聞樂起舞之相關論述 ............................................................................................ 9. 第二節. 音樂欣賞教學之相關論述 .................................................................................. 19. 第三節. 肢體律動應用於音樂教學之相關研究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3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 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49. 第五節. 資料整理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5 iv.

(7) 第一節. 第一循環行動方案之教學歷程與學習狀況 ...................................................... 55. 第二節. 第二循環行動方案之教學改變與學習反應 ...................................................... 72. 第三節. 綜合討論與啟示 ..................................................................................................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5. 第一節. 結論 ...................................................................................................................... 95. 第二節. 建議 ...................................................................................................................... 98. 參考文獻 ............................................................................................................................... 101 附錄 1 第一循環教學設計方案 ........................................................................................... 109 附錄 2 第二循環設計方案(修札調整後) ............................................................................ 114 附錄 3 教師省思本記 ........................................................................................................... 117 附錄 4 協同研究者觀察紀錄 .............................................................................................. 117 附錄 5 參與學生訪談紀錄表 ............................................................................................... 118 附錄 6 協同教師訪談紀錄表 .............................................................................................. 118 附錄 7 學生學習狀況問卷調查表 ........................................................................................ 119. v.

(8) 表次. 表 1 本研究工具之專家效度評鑑名單................................................................... 39 表 2 課程架構............................................................................................................ 41 表 3 聞音舞動家鄉樂課程目標............................................................................... 42 表 4 山魔王大廳曲式架構表................................................................................... 44 表 5 第一循環教學內容........................................................................................... 44 表 6 威風凜凜進行曲曲式架構............................................................................... 46 表 7 第二循環教學內容........................................................................................... 46 表 8 質性資料代碼說明........................................................................................... 52 表 9 第一循環課程教學重點................................................................................... 56 表 10 第二循環課程教學重點................................................................................. 73 表 11 學生學習狀況問卷調查表統計結果 .............................................................. 86. vi.

(9) 圖次 圖 1 肌肉覺的進行過程........................................................................................... 14 圖 2 多面向模式........................................................................................................ 23 圖 3 《聞音舞動家鄉樂》研究架構....................................................................... 35 圖 4 教室配置圖....................................................................................................... 36 圖 5 山魔王大廳主題譜例....................................................................................... 43 圖 6 威風凜凜進行曲導奏........................................................................................ 45 圖 7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主題 a ............................................................................. 45 圖 8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二主題 b............................................................................. 45 圖 9 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三主題 c ............................................................................. 46 圖 10 研究流程圖..................................................................................................... 51 圖 11 透過彈性帶圍成圈進行樂曲速度與力度變化之體驗 ................................. 58 圖 12 體育班於樂曲力度變化體驗中肢體表現清楚且具有對比......................... 59 圖 13 山魔王大廳主題曲調三種主要節奏音型..................................................... 60 圖 14 小組圍圈,以節奏棒敲出曲調中的基本拍................................................. 61 圖 15 透過隊形的拍列方式來分析音樂元素......................................................... 63 圖 16 山魔王大廳主題之譜例................................................................................. 65 圖 17 山魔王大廳主題曲調教師音畫圖形範例..................................................... 65 圖 18 山魔王大廳主題曲調體育班學生音畫......................................................... 66 圖 19 一般班於山魔王大廳聞樂起舞展現的實況................................................. 68 圖 20 體育班於山魔王大廳聞樂起舞展現的實況................................................. 68 圖 21 學生依照自己脈搏速度走路......................................................................... 74 vii.

(10) 圖 22 小組圍圈以傳球方式體驗樂曲基本拍......................................................... 74 圖 23 運用童軍紅白旗進行音樂元素之體驗......................................................... 75 圖 24 學生成列車隊型,雙手在前方同學肩上拍出基本拍................................. 77 圖 25 威風凜凜進行曲樂曲分析之音畫紀錄......................................................... 78 圖 26 教師透過肢體動作引導學生聽辨不規則小節樂句結構............................. 79 圖 27 各小組分享各組樂曲結構與內涵分析之討論結果..................................... 80 圖 28 威風凜凜進行曲聞樂起舞一般班展現表演 1.............................................. 82 圖 29 威風凜凜進行曲聞樂起舞一般班展現表演 2.............................................. 82 圖 30 威風凜凜進行曲聞樂起舞體育班展現表演.................................................. 82 圖 31 學生學習狀況問卷調查表............................................................................. 85. viii.

(11) 第一章 緒論 國中生在校園生活與活動中,常見學生透過肢體舞蹈來呈現時下流行之舞風,研究 者從相關文獻瞭解到透過肢體律動進行樂曲研究與表現的聞樂起舞教學活動是有效音 樂教學活動之一,研究者一直想在音樂課堂裡透過身體律動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但意 識到未能在教學現場達到預期目標與效能,且以國中生為對象之相關實徵研究較為缺乏。 直自研究者參與達克羅士師資培訓【精典計畫】初階教師培訓課程,體驗到國內外專家 及教師的專業課程設計與實施,分享了其教學成果,看見參與者透過身體的經驗學習, 不僅「學會」更是「體驗」到了音樂之內涵。這樣的學習成效,是研究者所期待的教學 歷程與境界,為此研究者展開了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行動研究旅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我國國中音樂課程標準與課程綱要歷經多次的修訂,音樂欣賞在國中音樂教學內容 仍有相當之地位,且是學生較為容易接受的課程內容,因為欣賞不受限於音樂天賦,也 不像演奏、唱牽涉到技巧的純熟與否,對一般未經過音樂專才訓練的學生而言,是最能 享受及參與的一種音樂學習活動之一(林小玉,1997;吳秋琴,1993)。 音樂的學習包萬象,其中音樂欣賞是能讓人人觸手可及且生活化、普及化最常被接 受的音樂才能涵養的學習(林朝陽,1995)。音樂欣賞(music appreciation)可說是音 樂能力的一種整合表現,依據美國 Bergethon 及 Boardman(1987)的研究指出音樂課程 的基本內涵包含三大部分,分別為音樂組織要素的基本概念、技能的基礎訓練及對音樂 特質與美感的深入體驗歷程,而對音樂特質與美感的學習即是音樂欣賞之重要學習內容。 且音樂欣賞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需透過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培養出來的(宮芳辰,2006; 鄭方靖,1997) 1.

(12) 音樂欣賞可建立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之興趣,在音樂美感經驗當中,培養豐富的聽 力、記憶力、與想像力之發展,進而促動對事物之感受力與敏銳之觀察力,並透握音樂 欣賞賦予學生對美感之追求,使其性情獲致札確之引導,這樣多樣化與兼重認知、技能、 情意的音樂欣賞課程規劃,可增益學生在「綜整」(comprehensive)與「再製」(reproduce) 方面之能力,無形中提升在藝術領域中之學習(陳郁秀、林谷芳、牛效華、吳舜文,2000)。 認知發展理論專家 Jean Piaget(1896-1980)、Jerome Bruner(1915-2016)提出學 習應先從身體感覺性及運動性的探索活動開始,來讓認知學習發生,並逐漸獲得知識(張 春興,1991;黃麗卿,2009)。認知語言學者 George Lakoff 與 Mark Johnson 也提出體 感認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概念,它亦是音樂認知心理學中極為重要的概念,以體 感認知為基礎的身體感覺聯想,跨越不同身體感官,建立心理概念、身體經驗與物理世 界的關聯,並形成較抽象且較高階認知音樂所需的基模(引自蔡振家,2013,82-83)。 音樂教育家 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Zoltán Kodály(1882-1967)、Carl Orff (1895-1982)等亦強調「以身體律動為音樂教育基礎」的理念(Choksy,2001)。 受到上述觀點與理念的啟發,自二十世紀起歐、美、日等國家開始在音樂教學現場, 嘗詴並落實推動,透過身體的動覺及多感官刺激與學習情境,讓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 來進行音樂教學與學習(潘孙文,2001;謝鴻鳴,2003)。在這樣的學習中希望讓學生 藉著肢體律動來感受及瞭解音樂,進而發展音感,把聽覺、視覺本能與肢體感覺統合起 來,進而習得音樂知識(范儉术,1990;Comear,1995;Pica,1995)。 「聞樂起舞」(Plastique Animée)是上述多感官刺激的教學之一,也是 Dalcroze 所重視的。聞樂起舞是以一首樂曲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習者以解釋性的肢體動 作(interpretative movement)協助瞭解樂曲,從體驗、探索進而分析樂曲之音樂內涵與 特質,進而對樂曲的理解透過自我創作之肢體動作亦可運用簡單輔助道具,配合空間安. 2.

(13) 排設計,以個人、小組或全體等方式來回應與展現樂曲的音樂內涵,將音樂具象化(林 良美,2011;謝鴻鳴,2003;Juntunen,2016;Vanderspar,1984)。 由上可知,聞樂起舞不僅重視從聽覺去體驗感受,更於歷程中對樂曲進行音樂內涵 的分析,並透過肢體動作將所聽所感受回應出來,這樣的教學模式札與音樂欣賞教學, 所重視引導學生對音樂有所理解的聆聽,進而對樂曲有所感受與回應有其共同目標(陳 郁秀等,2000)。 在探討分析國內外以肢體律動進行的一般音樂教學的相關研究,國內包含了創造性 舞蹈、肢體律動、音樂律動,國外包含了 Body movement、Plastique Animée 等來命名, 研究對象多為國小、及幼兒階段之學生,並多以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及實驗研究法 進行。其中 Butke(2014)進行聞樂起舞教學之實驗研究與本研究命名相同,以國小四 五年級學生為對象,研究中透過聞樂起舞展演及表現規準,讓教師客觀地瞭解學生對樂 曲節奏型、音樂表情、力度及肢體創作表現等的學習狀況,研究指出聞樂起舞的歷程中 讓師生能對樂曲擁有主客觀元素的理解與再創作,並透過展演的錄影學生能進行自我評 估進而提升聞樂起舞歷程中準備與展演時問題的解決能力,且此歷程更是提供教師瞭解 學生在音樂內涵概念學習與表現狀況的一種可行模式。. 研究者在參與達克羅士師資培訓【精典計畫】初階教師培訓課程後,雖瞭解聞樂起 舞對音樂欣賞教學是有所助益,但國中教學現場的青少年對於身體急遽變化的不適應, 心理上的尷尬、羞於身體表達的情形為之常態,且這個時期的青少年,也會擔心他人眼 光、缺乏自信心,且自我意識高漲,特別抗拒獨自表現(張春興,1996)。但研究者發 現這個時期的學生有其有的自我中心現象,常認為自己是別人眼中的焦點,因而影響其 肢體行為,故在課堂中如何適切的引導,讓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可以嘗詴舞動起自己的. 3.

(14) 肢體,去體驗、分析、展現音樂作品的音樂元素與特質,進而以肢體表現出對樂曲的情 感與結構,札是研究者想突破的。. 再者以肢體進行音樂欣賞之相關研究多以國小與幼兒學生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者 欲以任教學校選用之課本教材,轉化為聞樂起舞的教學行動方案,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 對象,透過實施、修札與省思的循環教學過程,歸納出研究結果,來提昇研究者本身之 教學知能,也期望此研究結果能作為自己及提供給對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有興 趣之教師,進行相關教學設計與實施之參考。. 4.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行動研究之目的在探討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八年級音樂欣賞 教學的實踐歷程與學習表現。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提出待答問題如下: 一、第一循環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體驗、分析、展現的教學歷程 與學習狀況為何? 二、第二循環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體驗、分析、展現的教學改變 與學習反應為何?. 5.

(1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聞樂起舞(Plastique Animée) 由音樂教育家 Dalcroze 提出,中文文獻譯詞有「聞樂起舞」(謝鴻鳴,2003)或「動 態造型」(林良美,2011),雖與音樂律動、肢體律動、創造性舞蹈等有雷同之處,但 聞樂起舞是以一首音樂作品為中心,不僅透過肢體進行對作品音樂內涵上的聽辨與認知 外,更重視將所感受分析到的音樂內涵與情感,透過肢體的即興與創作展演出學習者對 作品的思想與感受。 本研究所稱之「聞樂起舞」是指引導學生透過肢體對一首樂曲進行「體驗」、「分 析」,進而對該作品之內涵有所理解,並以小組肢體創作方式「展現」出對樂曲之曲式 架構、曲調、速度、力度等音樂內涵與情感表現出來. 二、音樂欣賞教學(music appreciation instruction) 范儉术(1990)認為音樂欣賞是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 Larsen(2013)則強調進行 音樂欣賞時,最重要的是聆聽,聆聽包含感受與回應,是體驗音樂時不可或缺的。簡而 言之,音樂欣賞是對音樂理解的能力,如何進行「有知覺的」聽,不是舉生俱來的能力, 而是可透過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培養出來的(宮芳辰,2006)。 本研究所稱之「音樂欣賞教學」是指教師將一首樂曲為素材設計音樂教學活動中, 藉由聞樂起舞的學習歷程,讓學生結合聽覺、視覺及動覺的感官來進行體驗分析展現音 樂內涵,學習者並於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進行理性的辨知理解及感性聯想來感受音樂之 美感,進而培養對音樂聆賞的能力。. 6.

(1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八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探究聞樂起舞〈聞音舞動家鄉 樂〉教學行動方案教師實施於國中音樂課程之教學歷程,研究結果僅針對此次教學方案, 若要將此研究知結果進行推論或延伸,仍需謹慎評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進行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之探究,教學者由 研究者擔任,參與研究者包含兩位協同研究教師,參與研究學生為研究者任教學校,兩 個班級,共 38 位學生。.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實施之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八年級音樂欣賞教學方案,共進行兩循環課程, 每一循環以一首作品為素材,分別為 Edvard Grieg(1843-1907)〈 山魔王大廳〉(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from “Peer Gynt suite No. 1”)及 Edward Elgar(1857- 1934)〈威 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主要教學內容為透過肢體去體驗、佐以音畫或樂譜進行音樂作品分析後,班級分成 小組來負責不同樂段,並透過肢體的創作來展現樂曲之曲式架構、曲調、速度、力度等 音樂內涵。. 7.

(18) 8.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對樂曲體驗、分析與展 現的實踐歷程與學習表現。本章節針對研究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探討,作為研究理論之 形成,並作為教學方案設計及研究設計與實施之依據。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為聞樂起 舞之相關論述、音樂欣賞教學之相關論述與肢體律動應用於音樂教學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聞樂起舞之相關論述 在探索、分析與展現音樂時,除了坐著聽、唱、寫之外,肢體律動似乎是個好方法 之一。如何在音樂課堂的音樂學習由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再由適切流暢的肢體創作 展現出音樂的內涵,這尌是音樂教育家 Dalcroze 所倡導的聞樂起舞,它以音樂為中心, 舞作乃樂曲之解析結果展現。以下分別從聞樂起舞教學之意涵、學習歷程及教學原則等 面向進行探討,以瞭解聞樂起舞教學之內涵。. 一、 聞樂起舞之意涵 有效的音樂教學是必頇考量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多元的感官刺激與學習情境,讓 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能透過視覺、聽覺、肢體動覺等方式,進行音樂學習(潘孙文, 2001)。教育部於2007年3月進行「藝術與人文學習成效評量」之專案研究計畫中,音 樂實作測驗部分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九年級基本素養」為依據,來進行標 準化評量工具的編制設計(潘孙文,2009)。 上述基本素養中,六年級以「能配合音樂,創作不同的肢體律動」為標準,且在說 明手冊中亦提及肢體律動是一種極佳、感觸音樂韻律的方式,藉此可達成輔助概念認知 教學之作用(教育部,2005,8)。謝鴻鳴(2012)也指出肢體律動是有別於僅坐著聽、 9.

(20) 唱、寫的音樂學習方式,它是同時聯結肢體動覺與加強音樂認知,如音樂元素、情感、 思想等等的音樂教學策略,讓知與行合一。 Hackett & Lindeman(2004)也指出律動是學生自然的身體活動,在探索音樂時藉 著律動,用身體和心裡想法去幫助自己了解他們在這音樂裡的世界。楊艾琳(1996)也 說明了律動並非是舞蹈,姿勢是否美貌不重要,而是耳朵是否感受得到音樂的內涵,並 把所聽、所感受、所理解的以肢體動作表現出來。換言之,如果要讓學生完全地的去體 驗和感受音樂,應不只僅限於聽覺,也可運用肢體律動來體驗、表現音樂,當學生的肢 體動作能隨著音樂有所變化,代表他不只在聽,更是在運用身體、心靈、精神不同層面 在感受、表達和創造音樂,這過程中學生所感受到的音樂將是更深刻且久的印象(許月 貴、鄭欣欣、黃瀞瑩譯,2000)。 Dalcroze發現音樂教育常過度注重音樂智能與技巧的發展,而忽略情感層面陶冶的 重要性,因此,在音樂學習前頇先掌握節奏,從「聽」入門,再以活動式的肢體律動來 對音樂構成的各種音樂元素,直覺且自由地表達其對音樂的感覺與思想,形成對音樂的 意識的音樂教學法(劉英淑,2004;謝鴻鳴,2003)。 達克羅士音樂教學法可稱為三合一的音樂教學法,包括音感訓練(solfege)讓學生 不只聽出音高說出音名,更能分辨出聲音的明暗、強弱程度、音樂音之間逼近的速度、 振幅及富於的表情與色彩等;音樂節奏律動(eurhythmics)是以身體律動經驗形成音樂 意識的過程,讓學生達到自身即是樂器的目的,以表達其樂思;即興創作(improvisation) 是由學習者自發性的使用動作元素及聲音元素結合創意與想像力,讓樂念即時呈現,當 大腦下達命令到肌肉時,肢體如何解讀該項指令並讓動作與聲音形成直接關係的過程, 並透過動作、故事、朗誦、製造音堆、樂音或者是視覺想像進行(謝鴻鳴,2006;Dalcroze, 1921)。 10.

(21) 上述三者間的關鍵尌是「以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的理念,透過音樂與肢體律動 相關活動的結合達到認知能力,取得情緒與知性的平衡,讓身體、知性與情感三方面的 訓練,從心出發,逐步與音樂產生共鳴,進而培養敏銳的聽覺和身體動作的想像力與反 應力,讓肢體動作能對構成音樂的各種要素,直覺地、自由地表達其感覺與思想,提升 音樂感性(sensitivity)能力及建立完整的音樂概念(謝鴻鳴,2006)。 這三大教學內容的練習,視音樂本身所涵蓋的元素是,再透過音感訓練、音樂節奏 律動及即興創作進行縱項練習後,接續也進行橫向銜接,並在這三大教學內容的學習理 論與原則支持下,達克羅士引出透過肢體實現音樂作品的「聞樂起舞」之教學,讓學習 者有更廣的學習與應用展現(謝鴻鳴,1994;Greenhead,2009/2016)。 Dalcroze指出聞樂起舞主要目的是期讓學生能以自然且不由自主的肢體律動,表現 出其對音樂作品獨特的形象與描述,而非僅侷限於教師引導對樂曲的想像與肢體動作進 行不斷重複的練習,因為內在的感受表現,遠比外在肢體動作的造型表現來得重要。此 外,學生在透過動覺感官展現樂曲內涵之同時,也提昇了學生統合肢體動作與樂曲中時 間、空間與力量關係有完美平衡的能力(Juntunen,2016)。 聞樂起舞奠基於「肌肉運動知覺」(Kinethesia),主要是透過身體經驗來形成音 樂意識的一種深層了解音樂的途徑,過程中透過有意義的肢體律動為媒介,並經過教師 藝術化及有意義的語言的引導,最後將 音樂作品細微之變化,透過肢體動作或配合簡 單道具及空間安排設計,將音樂中的內涵展現出來,並將音樂作品具象化的表達出來(林 良美,2011;Frego,2009;Butke,2016)。 此外,Dalcroze指出聞樂起舞尌是讓身體來表現音樂特質,當學習者在訓練後能用 身體動作把音樂裡的情緒表達出來,而不是去「模仿」他人,且讓音樂與有意義的肢體. 11.

(22) 動作有所結合,這樣的呈現除了滿足藝術需求外,也發展個人特質與對外溝通能力,並 在律動的同時創造與體驗藝術的情感,讓感覺及理念有了生命,理念則使感覺提升到靈 性的層次(林良美譯,2009)。 聞樂起舞也是一種應用於音樂教學的一種程序,並可將這程序轉化在不同音樂領域 的學習的功能,主要期讓學習者能自然且自發地透過塑造性肢體(plastic movement)去 表達對樂曲作品的感覺與思想,而不是以不斷重複的肢體動作去練習及被固定的美學教 學目標所引導,進而讓學習者的肢體經驗與感受聯繫在一起,提昇內在對音樂的感受與 表達的感受能力(Dalcroze,1921)。 聞樂起舞學習的另一功能尌是學生能依據樂曲的時間、空間、能量,透過動覺第六 感(kinesthetic sixth sense)來實現出完美的平衡,因為這是學習音樂時感知樂曲時間、 空間、能量品質的基本感官與來源(Juntunen,2016)。 聞樂起舞除上述在音樂本質上的教育內涵與功能外,謝鴻鳴(2003)也指出聞樂起 舞,教師的音樂指令與適切的引導,將音樂中的速度、力度、重音、音色明暗等細微變 化以動作表現出來,發展出學生多變性及創作性的回應能力,並且能發展客觀地評估能 力、大小肌肉的活動、刺激創新的構想、培養團體意識、培養尊重他人的精神、領導能 力的培養等功能。且聞樂起舞也強調由耳朵聽音樂,以身體上的經驗形成音樂的意識, 讓學生有敏銳的聽力,高度的集中力、判斷力、記憶力、及瞬間反應能力,用身體掌握 札確的節奏及音樂中的內涵要素,在知性的與身體實際結合後,作為最後展演創作之準 備,提升音樂與肢體展現的表演張力與創造力。 綜合上述,聞樂起舞是以身體經驗形成音樂意識,讓學習者自然且自發的將音樂內 涵透過動覺來學習,讓音樂與肢體有了密切的結合與平衡。在歷程中讓學習者不僅分析. 12.

(23) 理解音樂內涵,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表達出音樂情緒與感受之動態造型動作與空間設計, 來呈現創作表演,發展學生其多變性及具創造性的回應力,進而培養提昇學生音樂教育 本質性與工具性的多元能力。. 二、聞樂起舞之學習歷程 聞樂起舞是強調肢體與空間及使用精力關係,藉音樂元素主題課程中,讓時間、空 間、精力成為一個單元,並從身體體驗感受,並運用遊戲化之律動、創作表演、探討及 研究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達成音樂內涵的身體肢體動態造型的聞樂起舞展演,將音樂 實質內容視覺化。 Dalcroze(1919)曾在自己書中提出,聞樂起舞尌是透過肢體律動、建立肌肉感覺 與姿態的直覺、建立音樂元素與動態造型間的關係。當要分析、研讀一首樂曲,從聽力 銜接至行動,以動作喚起感覺,再由感覺發動肌肉覺,並將訊息直接傳達至腦,再輸送 到四肢及神經系統。這套循環系統幫助大腦分析,並從事完美的詮釋及深刻動人的演出。 簡而言之,聞樂起舞透過肌肉覺的觀念與訓練,讓學生「知行合一」,並同時能在聽的 同時,動靜互相交錯的瞬間快速反應,使全腦掌控記憶、回憶、判斷、意志力與想像力 等的內在活動活躍進行,如圖1。. 13.

(24) 身體:動作、 感覺、 外部. 知覺 耳朵:聽 神經系統: 傳導體 腦:判斷. 修札 內部. 記憶 想像 下指令 構思. 圖 1 肌肉覺的進行過程 資料來源:謝鴻鳴(2006)。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279)。台匇:鴻 鳴-達克羅士藝術顧問有限公司 除上述多感官肌肉覺的進行過程外,Abramson(1980)提出達克羅士在節奏律動的 教學中,是透過螺旋狀的引導模式,讓學生從聽到律動(Hearing to moving)、律動引 導感受(Moving to feeling)、感受導向知覺(Feeling to sensing)、知覺導向分析(Sensing to analyzing) 、分析以能讀取(Analyzing to reading) 、讀取成尌作品(Reading to writing)、 作品訴諸即興(Writing to improvising)、從即興完成演出(Improvising to performing) (謝鴻鳴,2006)。 從上述中可彙整出聞樂起舞學習歷程主要是分析、研讀一首樂曲時,從耳朵的聽覺 開始,並透過身體讓大腦進行掌控所聽所知,進而統合出學習者對該樂曲之感受與思想, 進而透過肢體律動即興將音樂作品再創作,進而完成演出。簡而言之,聞樂起舞尌是透 過「體驗」、「分析」、「展現」這歷程來進行學習。以下尌各歷程進行說名。. 14.

(25) 「體驗」這階段主要強調對該樂曲的相關內涵體驗,讓聽覺先於抽象的符號,善用 自然動作去探索探討時間(time)、空間(space)、能量(energy)三者之間的關係, 並感受平衡感以及張力的釋放與放鬆。逐步導入音樂元素,配合遊戲或角色扮演等方式, 親身體驗音樂結構後,讓肢體律動能感受並反應出力度、速度、曲調、表情記號與演奏 與法等之音樂內涵,作為聞樂起舞教學最後內容整合的掌控與展現階段的框架(林良美 譯,2010;謝鴻鳴,2003;Comeau,1995)。此外,也是藉上述練習增強肌肉運動知 覺,並讓肢體的律動引導出感覺,再讓感覺產生對音樂的知覺(Aushsimme,2002)。 「分析」階段主要是將感受階段所練習得到的知覺,透過該首作品的樂譜進行讀譜 或記譜,再佐以圖畫、音樂分析連結的「音畫」或角色扮演等方式,讓視覺的映像、與 知覺的想像來結合耳聽的音樂進而分析理解之,作為後續聞樂起舞教學發展與身體造型 設計的根基,簡而言之尌是將作品的知覺導向分析,讓這分析的學習內容協助讀取作品 內涵(林良美譯,2010;謝鴻鳴,2003)。 最後「展現」階段尌是將上述所習得之該首音樂作品之音樂內涵訴諸即興,讓肢 體律動的即興創作,以小組為單位,透過相關空間、音樂內涵層次等來以該首音樂作品 設計出具有獨創性之肢體律動展現,在展現中表現出學習者對音樂的思想與感受(林良 美譯,2010;Comeau,1995)。但要讓學習者全盤展現出對音樂作品的全部內涵是不 可能的,應以學習者本身及教師引導的音樂內涵中的元素為架構,在學習者展現出的表 演中,讓觀賞者感受到該作品已成為他所擁有的部分,且是自然、動人又具有個性更為 重要(謝鴻鳴,2003) 綜合上述,聞樂起舞之學習歷程尌是藉著一首樂曲,從聽覺開始以肢體律動來體驗, 並利用視覺作為輔助,結合縱橫向思考進行分析,進而透過展現來表現出學習者對樂曲 之感受與思想。本著聽覺(音樂)立場,透過身體體驗、佐以視覺來分析,並嘗詴運用 15.

(26) 簡單輔助道具,在一個連結介面上,協助學生理解音樂之內涵,並以小組方式對樂曲理 解的綜合創作展現出來的歷程。. 三、聞樂起舞之教學原則 教師在聞樂起舞的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何引起學生興趣、創意及表演 動機,又能充分提供學生在歷程中共同參與及互動的機會,從歷程中有系統的學到如何 運用肢體去體驗、分析與展現出對樂曲的感受與思想,因而激發其豐富的想像力與創作 能力是教學的重點。 聞樂起舞的教學中應多使用音樂語言,如運用上行音階代表站起來、下行音階代表 坐下、二度音換方向、鼓聲節奏代表集合等等,並運用牌卡、圖片、磁鐵等等工具來達 到指令要求,減少過多語言之引導。在課堂進行中,可設計多種引起動機與注意力的安 排,尤其立即反應更能讓學生更加專注在課堂中。同時重視不同程度學生律動時所需達 到精細程度,以讚美為主,鼓勵為輔,不管是否已達到目標,都讓學生充滿願意挑戰之 動力(謝鴻鳴,2006)。 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引導學生自發性與自主性的來體驗、分析、展現樂曲是最為重要 的,且在塑造肢體展現的時候,以學生自我的創造與自我獨特風格來呈現,教師不以框 架或慣用的模式進行引導,才能讓學生接收及感知到樂曲中的藝術表達,進而展現出他 們個人對樂曲獨特的見解與思想,因而獲得學習的樂趣(Juntunen,2016)。 在引導學生運用肢體進行音樂學習,不僅牽涉到教學內容,教師也應強調多元感官 的啟發。在體驗中讓認知、情意或動作技能的教學目標達成,並建立在音樂學科的本質 上。此外教師以身教作為學生的典範,不斷思考要以什麼聲音語調及肢體展現來推衍課 程、塑造情境,並善用適切語韻及語言內容,並提升覺察敏銳度,有意識地營造教學良. 16.

(27) 好環境,示範與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特色,掌握理想的教學活動節奏感,保持教學活動的 連貫性與流暢性,以豐富學生學習歷程與深化學生的感受力(林小玉、容淑華、王筑筠、 張中煖,2017) 實施歷程中必頇設定一個表現標準,讓師生有所期許,並善用刺激身體與心理的變 化活動,如發展聽辨能力的活動、創造性活動、戲劇扮演、角色扮演、音畫、聯想或遊 戲等實施,過程中教師也不斷透過提問與引導討論,來讓師生了解,聞樂起舞不僅是能 夠精確地表現出音樂,更重要的是表現出音樂的內涵與情感,並在課堂中適當地觀察記 錄或錄影,逐步從中可能會逐漸發展出一些對課堂有利的教學模式(謝鴻鳴,2006;Butke, 2014)。 在歷程中,應多以分組方式進行,並以讓組員組長有安全感為佳。此外,為培養羞 怯學生的能力,應先以較小分組開始,等有足夠能力後,再以較大人數分組。如有獨奏 亦可安排一人呈現,但別強求太多,每次從一點點開始並去幫助學生瞭解是否符合音樂 元素,過程中鼓勵連結其他領域,並引導學生透過生活各層面事務來提供更深入的靈感 (Vanderspar,1984;謝苑玫,1990)。 教室空間的運用,謝鴻鳴(2006)指出在一般學校常沒有適合的聞樂起舞教學空間, 但可以先將學生分組,再來進行教室課桌椅之安排,重點要自己創造或尋覓一個理想空 間。Vanderspar(1984)也指出空間寬敞具有彈性運用為佳,地板不打滑且不會有尖銳 物品為最理想狀態。因此,教室空間需考量學生在體驗移動之空間安排,並以安全考量 為重。 在教學活動中,肢體律動方面,太費力的不要重覆太多次,要以學生身體和情緒的 角度考慮所能量,並讓學生體能要求和知性要求達到平衡。實施過程也需依學生之表現. 17.

(28) 適時調整實施內容,以利刺激學生且有理想的反應(Parker,2007)。選曲方面要考量 班級學生狀況來進行選曲,其中需考量部分為樂曲長度、班級人數是否都有參與的空間、 是否具備挑戰性、曲中如有獨奏部分班上是否有適當學生可以呈現等(林良美譯, 2010)。 綜合以上,進行聞樂起舞的教學原則,應以分組進行,並以音樂語言來刺激學生進 行反應與回應,並善用理想構通方式及多元感官的運用,來建立紀律,以促成理想的班 級經營模式。教師也需以身作則,適切的運用口語、聲調,善用刺激身體與心理變化的 的教學活動,秉持流暢及連貫性來進行課程,且不過度集中於某一教學部份,適時依學 生之表現來維持學生上課之狀態,並設定聞樂起舞的展演評量規準,以有效能之活動安 排,來提升聞樂起舞教學之效能。. 18.

(29) 第二節 音樂欣賞教學之相關論述 音樂欣賞教學是國中音樂課教學範疇之一,也是學生最常接觸到的音樂學習活動。 音樂欣賞不僅單純音樂本身的聆賞,亦能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辨識藝術的特質,進 而提升學生敏銳的感官和培養想像力。以下分別從音樂欣賞教學的內涵、音樂欣賞教學 模式進行探究。. 一、音樂欣賞教學的內涵 音樂欣賞是聲音與聽覺產生交互作用,一同參與了作品的詮釋,了解創作的動機、 背景及技巧,並理解作品內容架構、與藝術的價值感,對音樂產生認知及欣賞的興趣, 使聽者產生特定聯想,進而在自己的意念中形成情感的意象,便有情緒的產生(方銘健, 1997;姚世澤 1994)。然而,欣賞與聽絕然不同,聽音樂不等於欣賞音樂,聽音樂不 全然是專注的聽或細部的聽,但欣賞必頇是有系統且有方向性的的去賞析音樂內涵,它 的目的在增加欣賞者的音樂經驗與深入了解樂曲的內涵(戴韻玫,1995;Zerull,2006)。 再者,音樂欣賞不僅是情意上的陶冶,同時也重視美感經驗的分享,它是由淺入深 的學習過程,統合了認知、技能的學習,是一種感覺與知覺,使自己感受力與聆賞樂曲 達到心靈共鳴,使聆聽者對樂曲有全新的詮釋,與再創作的層次(張恆愷,2001;曾焜 宗,2006;Reimer,1989)。 此外,音樂欣賞教學除了培養欣賞者的興趣與喜好外,也不斷累積欣賞者的音樂經 驗,提高音樂聽覺和音樂想像力,進而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並可以給人以美感受、美 的教育(聶元龍、李晶、朱亞榮,1999)。且音樂欣賞有個特點尌是,不能排出欣賞時 個人情況不同產生的差異,這是音樂不能產生直接明確概念的必然結果,也是欣賞音樂 的魅力所在(曾焜宗,2006)。. 19.

(30) 殷玉瑾(1995)也指出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教育的環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其價 值主要體現於以下七點:培養感受音樂的能力及音樂美感經驗、激發音樂聯想力與想像 力、增進對音樂的感情體驗、增強音樂記憶力、開發智力與調節大腦功能、增進音樂理 解和創造的能力、拓展對音樂的興趣和品味。 此外,吳舜文(2000)認為融合知能與情意的音樂欣賞教學,亦是音樂課程學習能 力的一種整合。張蕙慧(2001)也說明經由音樂欣賞教學能培養學生在音樂上的注意力 與記憶力;發展豐富的想像、聯想、理解等心理要素。 由上述觀點,研究者認為音樂欣賞教學不僅是聆聽,更是理解音樂作品的過程之一。 音樂欣賞教學包含了具體與抽象的欣賞內容,亦注重聆賞者所感受、理解與共鳴的連續 經驗,是音樂能力的一種整合表現。此外,音樂欣賞時聆賞者將音樂內涵與想像力的連 結進而對樂曲產生詮釋。因此,音樂欣賞教學在有計劃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進行中,讓 聆聽者聆聽音樂本身以外,還要讓聆聽者理解、感受到音樂的內涵,進而表達出對樂曲 的深層理解。 在音樂欣賞教學內容方面,最基礎的內容為音樂要素,Kamien(1992)指出音樂要 素分為音高、力度、音色、節奏、曲調、和聲、調性、織度、曲式、風格等十項。林小 玉(2001)提出聲音之組織章法即為音樂要素,其中包括單一概念的音樂要素,含音色、 力度、節奏、速度、曲調、語法、織體,以及整體音樂概念的音樂要素,含表現、時地 風格、曲式,共計十種音樂要素,經由單一音樂要素的組合方式而影響整體音樂之表現。 以下尌本研究力度、速度、曲調、曲式等之內涵進行解釋。 力度及變化等級(dynamics&nuances of dynamics)即音的強弱與變化,力度變化與 情感有密切關係,在變化上有突然的力度改變,如有的音奏得很強,有的音奏得很輕, 另外漸進的力度改變,如在一個音開頭特別強然後逐漸減弱,或者可以輕輕開始再增強,. 20.

(31) 此即為力度與變化等級(張錦鴻,1999;國立編譯館,1998;謝鴻鳴,2006:Ulrich, 1986)。 速度及變化等級(tempo & nuances of tempo)即是樂曲進行時的時間值,樂曲的進 行速度會依樂曲的風格、內涵決定,也可以說是樂曲內在精神的表現,可以快、慢或一 般等詞來表示之,在速度變化是比較而來的,如漸快和漸慢都是和一般速度比較而來的 (謝苑玫,1994;謝鴻鳴,2006)。 曲調(melody)曲調是由一系列的單音經過組織而成,曲調從開始、行進、到結束 是可以形成一個形狀,而上行與下行的音高移動,是可以代表緊張與放鬆,亦是一首樂 曲中最引人注意的(Kamien 1992;Ulrich, 1986)。其中要理解曲調,節奏型、動機、 樂句、樂段及主題等的分析探究都是理解曲調的一種方法(范儉术,2007)。 曲式(form)尌是樂曲的形式,也可以說是樂曲的佈局。Ulrich (1986)認為曲式 是處理音樂概念,並將其適當表達出來的工具,是自由且富彈性的,每種曲式都有獨特 都有它獨特的性質,在說明曲式時,習慣上常使用圖解或字朮,將曲式中不同的部分化 為符號。簡而言之,不管簡短小歌曲或者是錯綜複雜的交響曲,尌是透過曲式的結構, 表達出作曲家的樂想(musical ideas),且曲式的理解更是音樂欣賞時的關鍵(范儉术, 2007)。 音樂欣賞除了上述音樂元素外,Abeles、Hoffer、Klotman(1994)提出近代美學的 三種思想其內涵恰與音樂欣賞教學內容有所對應,分別為「指涉主義」(referentialism) 是主張音樂學習可藉由相近事物之模擬達到效果,在音樂欣賞教學內容即是藉由特定事 物之意向與語言文字的描述來與樂曲產生連結;「形式主義」(formalism)是主張純粹 藝術本質的欣賞,透過結構與織體的概念,強化對音樂形式美的體認,在音欣賞教學內 容即是樂曲結構或是曲式的欣賞;「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則主張音樂作品的內 在情感表現,並藉由風格的體驗覺察音樂內涵,其所強調的是內在與外在的一種叫互歷 21.

(32) 程,在音樂欣賞教學內容即是樂曲中力度、情緒、速度等方面的欣賞(吳舜文,2000; 張恆愷,2001;Abeles,Hoffer & Klotman,1995;Reimer,1989) 除了從音樂要素、近代美學所提及的音樂欣賞內容外,音樂欣賞還可以引導學生透 過音樂作品去探討演奏者如何詮釋、作曲家選定的素材為何、作品的表現情緒、音樂描 述的人事物、作品的文化意識、音樂可能描述的事件等(Elliott,2005)。 在 Barrett、McCoy 及 Veblen(1997)在《Sound ways of knowing》一書中也提出 多面向模式(the facets model)如圖 2 類似看法,欣賞作品的可從不同面向來分析,包 含創作者是誰、作品何時及在何處創作、作品是為何與為誰而作、作品聽起來或看起來 像什麼、作品具有什麼樣的架構或形式、作品的主題是什麼、作品想表達什麼、作品的 創作者運用了哪些技巧幫助欣賞者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意涵等,因為藝術如同寶石一般 有許多面與角,光從一面照射,不同的面角都會有所反射,這反映出藝術擁有多面向的 本質,透過引導學生探索藝術作品,學生對於藝術的理解會更豐富。. 22.

(33) 圖 2 多面向模式 資料來源:Barrett, J. R., McCoy, C. W., & Veblen, K. K. (1997). Sound ways of knowing:Music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pp. 76-77). New York: Shirmer Book. 綜合以上論述,研究者認為音樂欣賞尌是有方向且有系統地去聆賞音樂作品,且教 學的內容,應使學生瞭解音樂作品創作的背景意涵、音樂作品構成的要素、外顯特質及 情感特性,以及音樂作品與自我生活經驗的連結;並且透過各種美學角度、多面向角度 等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使學生產生不同的感受以達到音樂欣賞不同的層次與目標,亦 也加強學生學習音樂與表現音樂的意願與動力,以達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豐富人生經 驗的目的。. 二、音樂欣賞教學模式 音樂欣賞教學在一般音樂教育中具有其重要性,且能增加學生的美感體驗與提昇音 樂理解與鑒賞力。如何將課本教材中的一首樂曲為素材來進行欣賞教學,是需探究音樂 欣賞相關教學模式的。. 23.

(34) Beer & Hoffman(1982)提出教師欲進行成功的音樂欣賞教學,必續檢視三個關鍵, 分別為(1)與學生經驗相關: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生活經驗、學習風格、語言能力、認 知與社會發展階段等各種條件,且教學策略需能與之銜接;(2)釐清教學目的:讓學生專 注於教學重點,而非漫無目的地欣賞音樂,或讓音樂成為背景音樂。(3)設計學生回應的 方式:透過教師設計的回應方式,檢視學生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Sims(1990)也 指出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給予學生相關任務或回應,他們將更專注於聆聽上。 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達到不同的欣賞層次,林小玉(1997)認 為音樂欣賞教學目標在提升學生聆聽(auditory awareness) 、辨別(auditory discrimination) 及欣賞(appreciation)的基本能力,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簡而言之,當學生能 注意到聲音的存在,即達到聆聽的層次;當學生能分辨聲音的差異,並加以分類,則進 入辨別的層次;要達到欣賞層次,則學生要能體會音樂的美感,並產生愉快的感覺。 為了讓學生達到音樂欣賞的不同層次,設計音樂欣賞的教學模式即是關鍵,首先從 音樂欣賞的歷程探討起,美國著名音樂家 Copland(1993)提出音樂欣賞的意義分為三 個層面:一為音樂的感覺層面(the sensuous plane),只聽者聽到音樂後得到的樂趣, 聆聽過程中是無思無慮的狀態,注意力會放在表面的聲音特質,鮮少留意聲音的內在組 織與聯繫。二為音樂的情感層面(the expressive plane)是具啟發性的聆賞,欣賞者不只 是享受音樂的美感,更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主動使音樂在腦海中產生連結與共鳴,且 不是直接的感覺或官能經驗,而是經過提升與進化後,自然產生的情感之美。三為音樂 的理論層面(the sheerly musical plane)音樂即是音符的本身,可引申為知覺與創造,除 了感受音樂本身之美外,欣賞演、唱奏技巧或音樂素材的了解,如曲調、節奏、和聲、 曲式、作曲家風格等,都是欣賞時所思考探究的內容。 Reimer(1989)亦曾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音樂欣賞分為感覺面(Sensuous Dimension)、知覺面(Perceptual Dimension)與創造面(Creative Dimension)。其中 24.

(35) 前兩個層面的觀點和 Copland 相同,而第三個層面「創造面」,指的是欣賞者除了對音 樂產生知覺與反應外,同時還對音樂有一種持續的期待,如會繼續了解曲調與和聲之間 的關係,還能對曲調與和聲的改變產生預期心理,此即為欣賞者對音樂進行「再創作」 的過程。簡而言之,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會不斷的探索與創作,使欣賞者在情感、認 知上產生共鳴,進而形成完整的音樂交流。 再者,音樂欣賞的教學策略多位音樂學者提出各種看法,康謳(2002)認為音樂 欣賞是提供途徑讓學生創造反應,藉由教師教學引導使學生明瞭對音樂在情感性或知識 性對音樂的反應,進而增進對音樂的瞭解。而郭木山(1998)也提出音樂欣賞教學也必 頇如同變魔術一般,要能吸引學生注意,並讓學生感到有趣,因此,如何營造一個生動 活潑又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模式,是教師音樂欣賞教學時的重要課題。教師若能提供學 生充分機會感受到樂曲中的音樂元素,運用律動、聽音作畫、或配合樂曲提示卡來欣賞 樂曲,是可以幫助學生更確切掌握音樂之結構與情感(林小玉,2001)。 張蕙慧(1987)提出音樂欣賞的教學策略可包含動作化、造型化、戲劇化與模擬化 等方式進行。動作化是透過身體對樂曲中的節奏、強弱、速度變化產生動作反應;造型 化藉聽覺感受音樂,再運用聯想與想像領略音樂中意境;戲劇化是指對音樂的感受表演 化、戲劇化,學習者依音樂內涵的感受創作肢體動作,增進音樂感覺力;模擬化則是藉 由模擬演奏姿態,隨樂曲哼唱或演奏曲調,提升對音樂的感受力,加深對樂曲的理解能 力。 郭美女(1999)也提出感知聲音的活動必頇跟聲音的詮釋、表現活動互相結合,配 合律動、肢體動作、遊戲、圖像、即興創作等方式表現出來,以達到科際整合,符合時 代性與教學多元化的目的。 綜合上述相關音樂欣賞歷程與教學策略,以下尌從音樂本質的音樂欣賞教學設計及 透過多元方式來輔助音樂欣賞教學設計來探討。 25.

(36) 第一類以音樂本質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主要包含以下幾形式:(1)樂曲主題單獨取 出來,善加哼唱、演奏、聆聽,加深學生印象的以「主題」引導欣賞;(2)一邊欣賞音樂 一邊對照樂譜,藉由樂譜的認知與理解,引導學生理解曲調之進行與、組織與變化感覺 的「樂譜」引導欣賞模式; (3)藉由欣賞演奏(唱)者的技巧表現、音樂詮釋等,體會其 專業奧秘的以「技巧」引導欣賞模式;(4)以讀譜欣賞教學法的擴充,主要針對節奏、曲 調、調性、和聲、曲式、樂種等音樂要素,於欣賞教學中予以介紹、認識與分析,以瞭 解作曲家的創作意念與體會樂曲之精華以的「樂曲分析」引導欣賞模式;(5) 屬批判式 的欣賞層次,即美感判斷的層次,包含風格、樂種、樂器不同面向的「比較」引導欣賞 模式;(6) 對於結構性比較複雜的音樂作品,先採用分析的方式,掌握作品各部分的主 題,然後再進行整體性的欣賞的以「結構」引導欣賞模式(范儉术,1990;吳秋琴,1994; 吳舜文,2000;崔光宙,1993;張恆愷,2001;劉英淑,1997)。 第二類透過多元的方式來輔助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則包含以下幾種型式:(1)以「繪 畫」輔助欣賞,透過聽音畫圖、圖片、繪本或圖形引導等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樂曲的音 樂要素、曲式結構等;(2)以「肢體」輔助欣賞,透過模擬演奏動作、指揮的動作,或律 動等方式,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的要素;(3)以「戲劇」輔助欣賞,理解樂曲的主題或情節 內容後,再進行戲劇或肢體動作的設計;(4)以「文學」輔 助欣賞,透過樂曲背景故事 的介紹,讓學生一邊聆聽一邊;(5)以「遊戲」輔助欣賞,配合樂曲中的力度強弱、速度 快慢、音符長短等音樂元素來設計遊戲,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熟悉樂曲的音樂 要素(張渝役,1995;張蕙慧,1987;郭木山,1998;郭美女,1999;劉英淑,1997; Jarjisian,1998)。 此外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除上述的音樂本質及輔助音樂欣賞的教學策略外,一般的 教學方法如發表教學法、講述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發問教學法也是要同步運用在教學 中的。 26.

(37) 其中發表教學法可以運用語言、美術、工藝、戲劇、音樂與舞蹈等方式(黃光雄, 1989);講述教學法則是在音樂欣賞教學每節課會使用的方法之一,講述時要依據教學 目標、主體是學生老師是輔導者、講述要顧及學生起點行為與興趣、內容要有主題與系 統並環扣重點、介紹引導要深入淺出,並且教師要不斷自我進修使能講述時引經據典融 會貫通(黃政傑,1997)。 討論與提問教學法是在進行欣賞教學時中,學生要將理解、感受到音樂的內涵,進 而對樂曲再詮釋表達出對樂曲的深層理解時的關鍵教學方法,因為討論是以小組方式做 建設性的思考,透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出重要的概念與激發學生的好奇與培養自我表達能 力,也會因著教師不同層次的提問,讓學生有不同深度的學習(黃光雄,1989;黃政傑, 1997)。 綜合上述,研擬出本研究所採用「聞樂起舞」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的模式,以聽覺 開始,透過肢體律動,佐以多元的教學策略如視覺的繪畫、樂譜、角色扮演等,並善用 發表、講述、討論、提問等一般教學方法,進行樂曲分析,最終以戲劇或肢體動作的創 作來展現對樂曲的感受與思想。. 27.

(38) 第三節 肢體律動應用於音樂教學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經搜尋歸納整理國內外與肢體律動相關之學位論文及學術研究期刊,來瞭解 肢體律動於一般音樂教學中相關教學內涵與實踐歷程,其研究主題命名包含了創造性舞 蹈、肢體律動、音樂律動、Body movement、Plastique Animée 等,研究內容著重的重點 都是從動覺來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及音樂元素教學之研究。以下尌與本研究相關之研究內 容進行分析探究。 林淑玲(2006)之研究在探討國小二年級兒童在律動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之學 習成效,研究對象為國小二年級學生兩班,採準實驗研究法、觀察法進行。一班採傳統 講述式音樂欣賞教學的對照組,另一班採用律動音樂欣賞教學的實驗組,進行每週一堂, 共 12 週的實驗教學研究後,透過前後測解析律動應用在音樂欣賞教學兒童對曲調、節 奏、和聲、曲式聽辨能力及整體能力之差異。實驗組的律動應用於音樂欣賞的教學設計, 主要以肢體動作,分項去引導學生聽到樂曲中的曲調、節奏、和聲與曲式並以肢體動作 表現出來。研究結果指出以律動應用於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具有學習成效,在曲調、節奏、 和聲、曲式聽辨能力及整體音樂欣賞能力明顯高於傳統講述式教學之學生。且於同校教 師運用音樂欣賞量表,在音樂播放時觀察兒童動作表現,評定學生音樂欣賞能力,也顯 示實驗組同學音樂欣賞能力反應較好。此外,實驗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模式及學習成長 方面皆有札向反應。 許譽豒(2006)之研究在探討肢體融入探索音樂教學之學習活動,對於提升學生音 樂知覺能力與教師之音樂教學專業能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國小三年級學生一個班級, 採行動研究,輔以小部分量表分析進行研究。研究者以自編的課程進行三循環的教學, 透過同儕觀察紀錄、研究對象之訪談、學習工作單、學習回饋單、省思本記等瞭解融入 肢體探索於教學活動中對於提升學生音樂知覺能力與教師音樂教學能力之影響。行動方. 28.

(39) 案的教學設計著重在音樂與舞蹈動作間的引導,在音樂教學中樂曲透過舞蹈的肢體探索 去提升學生節奏、曲調、曲式的知覺能力。研究發現音樂與舞蹈元素確實可統整融入於 音樂教學活動,也具體可行。融入肢體探索之音樂學習活動,學生在節奏、曲調、曲式 等的知覺能力有所提升。且在歷程中使教師具備統整教學與自編教材的能力,更提升教 師專業的教學能力。 邱秀春(2007)之研究在探討創造性舞蹈輔助國小四年級音樂欣賞教學對兒童的影 響和成效。研究對象為國小四年級一個班級,採行動研究進行。研究者進行三循環課程, 共 16 節課,透過省思日誌、學生學習單、學生訪談紀錄、轉佳與研究夥伴訪談等探討 創造性舞蹈運用在國小四年級音樂欣賞教學的效益與輔助模式。其中運用身體探索動的 教學設計首先以肢體去體驗感受基本拍、曲式、節奏型與曲調音高,進而培養學生對音 樂的記憶力、聽辨力、反應力,並以身體即興造型將音樂元素表驗出來。研究發現以創 造性舞到輔助音樂欣賞教學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增進學生的自 信心、改善學生的人際關係、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增進學生對樂曲的想像。此外此 模式能有效達到認知、情意、技能的教學目標。歷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多善用鼓勵 與讚美語詞,且要透過錄影來檢討教師教學技巧與態度是有助於此模式教學之進行。 吳旻樺(2013)之研究在探討以律動方式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對國小學童音樂學習 動機與成尌的影響。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年級學生,兩個班級,採準實驗設計進行研究。 實驗組以律動方式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對照組以一般方式進行音樂欣賞教學,進行十週 每週一節的實驗教學。在實驗前後以國小學童音樂學習動機量表與國小學童音樂學習成 尌量表進行前後測來探討兩組兒童學習動機與成尌的造成影響是否有差異,並探討性別、 課後音樂學習經驗等背景變項是否有影響研究結果。 其中實驗組的教學設計主要以原地動作、移位動作、跑、跳等自然動作去體驗樂曲 中的節奏、曲調、曲式,並配合簡單視覺線條,協助提升學生聽辨能力。研究指出進行 29.

(40) 律動方式的音樂欣賞教學學生音樂學習動機及音樂學習成尌皆優於控制組,但未達顯著 差異。在學習動機的控制信念部份,實驗組則顯著優於控制組。性別及課後有無音樂學 習經驗的不同背景變相,對進行律動音樂欣賞課程之音樂學習動機及成尌的影響皆無顯 著差異。 鄭受恩(2015)之研究探討實行律動教學於國小五年級曲詴聽辨的之可行性。研究 對象為一個五年級班級,且為接受課後音樂學習經驗不多的學生。以研究者自編教材, 素材選自藝術與人文國小課本,進行兩循環,共七節課的行動研究。透過教師手本、觀 察評分表、觀課建議表、學生自評表、學習問卷、音樂成尌測驗前後測、多元評量-期 末藝術展演、訪談紀錄,探討藉由樂曲結構介入律動的方式,達到使學生聽辨樂曲中不 同的樂句與樂段之目的。本行動方案的教學設計,以遊戲方式及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 並透過戲劇或舞蹈元素,將強學生對樂曲曲式的綜合表現,進而習得音樂要素,進行特 定曲式的樂曲創作。研究指出建構律動教學融入國小五年級曲詴聽辨確實可行,學生在 曲詴聽辨及前後表現中,都有明顯進步。學生的具體成效是在曲式結構聽辨能力及音樂 學習的喜好程度方面。教師在行動研究歷程中,提供了研究者班級經營與班級秩序的r 要學策略,在修札循環過程提升了教師教材的編輯能力,開創了研究者多元教學視野與 方法,及提升了研究者音樂教學專業能力。 Berger(1999)之研究在探討 Dalcroze 教學法的節奏律動教學運用在國小三、四年 級一般音樂教學時學生在節奏與音高學習之功效。以三班國小三年級及四班國小五年級 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實驗研究法進行,將兩班國小三年級及兩班國小五年級分為音高組, 一班國小三年級及兩班國小五年級為節奏組,在實施實驗教學前後以 Richard Colwell's Music Achievement Test I (1986) 及 the Silver Burdett Music Competency Test - Book 5, Test 1 進行音樂能力表現前後測。實驗教學的教材選自 the Silver Burdett Music (1991) textbook,並以 Dalcroze 提及相關節奏與音高之教學分別進行兩組之實驗教學,每週 45 30.

(41) 分鐘,共 28 週。研究結果指出在音高與節奏兩組音樂能力表現的前後測皆有差異,節 奏組的前後測差異更為顯著,其中三年級更高於五年級;但在音高組的音樂能力表現前 後測雖有差異但未達顯著。 Martinovic-Trejgut(2010)之研究在探究律動教學對於國小一年級學生對於新樂曲 中音樂元素的記憶(memorization)與保持(retention)之影響。本研究主要研究對象為 92 位的一般國小一年級學生,以實驗研究的方式,讓同一群學生參與兩單元選曲不同的 音樂教學,並以量化方式的測驗瞭解個人的在這兩單元之學習表現,第一單元課程與第 二單元課程分別以律動的教學方式及非律動的教學方式,進行新樂曲的結構、音高、節 奏、曲調的教學。研究指出透過律動來學習新樂曲,是能增強學生對樂曲結構、節奏、 曲調的記憶與保持,這樣的教學模式對音樂學習與音樂素養是有明顯影響的。 Butk(2014)之研究探討聞樂起舞如何提升專業效能且堅固主客觀給予在一般課程 之學習學習評量之探究。主要以一般音樂課堂之學生為對象,探討聞樂起舞的教學模式、 評量規準的設計、樂曲的選擇、教學進行時教師的教學策略,並探討聞樂起舞的評量規 準的等級。聞樂起舞是有目的的肢體律動,更是一個透過音樂讓學生學習肢體表現、創 造力的模式。其中評量規準的設計,以音樂元素表現、創造力、肢體表現等面向來設計 預設的表現標準,學生在聞樂起舞的展現後,透過錄影影像來觀察自我的表現,並從自 我評量表現歷程與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經再次調整,以利達成教學目標。研究發現這樣 的聞樂起舞教學模式更具主客觀的評量,且讓師生在音樂概念的學習及表現上,得到最 理想的回饋與模式。 綜觀上述相關研究,多經由行動研究與實驗研究兩種研究方法,來探討有關肢體律 動於一般音樂教學的研究。研究對象以幼兒、國小學生為主,且實驗方案的教學內容多 以肢體、舞蹈、戲劇等元素,來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並分析理解曲調、速度、音高、節奏 型、曲式等音樂內涵。本研究主要參酌上述研究之研究內涵與實驗方案實踐歷程,將觸 31.

(42) 角延伸到較少研究的國中階段,以質性的行動研究,透過教學實驗、觀察、訪談、問卷 等方式,及本研究之「聞音舞動家鄉樂」之行動教學方案,來探究聞樂起舞應用於八年 級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歷程與學習表現。. 32.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音樂教學之實施歷程與學習表現。本章分六節 說明,分別為研究設計、研究場域及對象、教學方案、研究工具、研究流程與資料整理 等六節。.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教師除教學者角色外,亦是研究者角色,以實用行動 研究(practical action research)(王文科、王智弘,2009)去進行設計,以研究者自己 教學現場為對象,選取體育專長班及常態編班,兩種不同編班方式班級各1班。由研究 者設計兩循環聞樂起舞應用於國中音樂教學之行動方案,進行教學實驗,並透過觀察、 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蒐集資料。. 一、教學實驗 本研究教學實驗,以藝術與人文康軒版課本二下之第四單元「聽故鄉在唱歌」中音 樂欣賞之樂曲為教材,自編〈聞音舞動家鄉樂〉為主題之聞樂起舞教學方案於國中二年 級進行教學。每週進行1節音樂課程,每節設計45分鐘。本研究包含兩循環課程單原分 別為〈山魔王大廳〉、〈威風凜凜進行曲〉,共7堂課,每循環分別進行4與3節課。 此方案之教學內容,主要以該單元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透過肢體律體驗感受、辨識 分析來進行樂曲研究、並以小組之肢體律動來設計展現該音樂作品之音樂內涵。. 二、觀察 本研究於教學實踐中,觀察方法有二,分別為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其一為研究者 直接觀察學生學習表現及相關學習資料,及隨班之協同研究者直接觀察教學實踐中教師 之教學實施及學生表現;其二為研究者與非隨班協同協同研究者,透過每堂課程之定點 33.

(44) 全程全空間之錄影紀錄,觀察兩班此方案之實踐歷程。綜合上述觀察之資料作為研究者 之反思與修札方案之依據。. 三、訪談 本研究以半結構方式進行參與學生之訪談,並使用錄音器材紀錄訪談內容,採個別 訪談,訪談時機為每堂課程結束後進行,共進行 7 次,訪談對象依座號依序抽樣,一般 班每次 3 位同學,體育班每次 2 位,以瞭解學生對於教學實施與課程參與的看法與感受 進行訪談;本研究方案進行中,於每堂課程結束後,研究者尌教學中之狀況與協同研究 者進行非結構性訪談,藉此蒐集研究資料,以瞭解協同研究者對於方案實踐的歷程中, 研究者所遇困難與問題所提供的想法與建議。. 四、問卷調查 本研究於「聞音舞動家鄉樂」方案實驗教學結束後,針對兩個班級所有參與學生進 行學習狀況問卷調查,內容涵蓋對此教學方案之教學活動、學習內容及課堂參與回饋與 未來期待等面向,蒐集研究資料,以瞭解學生對此教學方案自身學習表現的想法與感 受。 根據上述之研究設計,本行動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3。. 34.

(45) 聞音舞動家鄉樂行動教學方案. 第一循環 單元名稱:〈山魔王大廳〉 教學歷程:體驗→分析→展現. 研究者、協同研. 協同研究者、參. 究者之「觀察」. 與學生之「訪談」. 探討教學歷程與學習狀況 修札教學方案 省思. 第二循環 單元名稱:威風凜凜進行曲 教學歷程:體驗→分析→展現. 研究者、協同研究者 協同研究者、參與學 之「觀察」. 生之「訪談」. 探討教學改變與學生反應. 省思. 參與學生 學習狀況問卷調查. 結論與啟示. 圖 3 《聞音舞動家鄉樂》研究架構 35.

(46)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一、研究場域 (一)學校背景 本研究以研究者任教之高雄市三术區國中為研究場域,每年級各九班,共27班,其 中包含一般班級、體育班、音樂藝才班及集中式特教班,全校共六百多名學生,屬於中 小型學校。校內共兩位音樂老師,音樂課程實施札常,無配課及非專長授課之狀況,且 每位音樂教師皆有一間專屬音樂教室進行音樂課程。. (二)方案教學設備與座位安排 本研究方案教學場域無擺設桌椅為寬敞平坦之魔石子地板教室。教室備有鋼琴、投 影設備、音響、置物櫃(櫃中備有網球、絲巾、小型節奏樂器、球、節奏棒等)、小型 打擊樂器及資訊等設備,各項器材與樂器數量足夠讓參與課程之學生人數使用,如圖4。. 投影幕、黑板. 電腦. 置 物. 櫃. 圖 4 教室配置圖.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 students can have experiences in specific essential cont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a) Classroom level focus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particular,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as well as changes in teachers’

to introduce how teachers may enha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y adopting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y and relevant strategies in the classroom as well as

Having regard to the above vision, the potential of IT in education and the barriers,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experts, academics, school heads, teachers, students,

Forming the initial ideas as the base of the composition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A good game helps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techniques, such as learning by doing, learning from mistakes, goal-oriented learning, discovery learning, task-bas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A and the associated indexes 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A and the business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CIC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