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循環行動方案之教學歷程與學習狀況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第一循環行動方案之教學歷程與學習狀況

此方案第一循環以山魔王大廳為素材進行四節課,第二循環以威風凜凜進行曲為素 材進行三節課,參與同學共兩班,一般班與體育班,此兩班於週四下午進行課程,一般 班於第五節,體育班於第六節。主要教學內容為透過肢體律動來體驗、分析、展現進行 音樂欣賞的教學活動。本章將根據研究問題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第一循環行動方案之 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情形,第二節說明第二循環行動方案教學轉變與學生反應,第三節 為綜合討論與啟示。

第一節 第一循環行動方案之教學歷程與學習狀況

第一循環教學方案以「山魔王大廳」為欣賞素材,每週一節,共四節課,其中主要 以肢體律動來體驗、分析與展現音樂作品為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課程設計理念主要 以肢體來體驗感受樂曲基本脈動、力度與速度變化與曲調後,佐以視覺化之紀錄來進行 分析理解樂曲結構及音樂內涵之變化,並以小組進行肢體律動創作,透過肢體與空間設 計將樂曲的結構與情感展現出來。本樂曲主要特色為相同曲調主題,在不斷的音樂進行 中速度、力度逐漸加快加重,在一個尾奏後結束。因此,本曲音樂欣賞主要讓學生去感 受速度、力度的變化,及曲式架構與情感上的表達為主。本單元課程教學活動規劃如表 9,以下則以各節課分述研究結果與討論。

表 9 第一循環課程教學重點

一、第一節課:聞樂初體驗

教師先依據前一學期音樂課之學期評量分數,透過 s 型方式以紅、黃、綠命名分成 三組,並於課堂開始時,說明了分組方式與課堂相關規定與期待。在本課程的第一節課,

主要讓學生體驗身體與基本拍中的重音、速度、力度間的關係連結,建立「聆聽」的習 慣,且引導學生知道在樂曲中「怎麼聽」到曲調的脈動,並先從簡單定點逐步到移動的 肢體動作來體驗所聽到的音訊。

(一)肢體與音樂元素間的關係

教學活動首先建立肢體與節拍、基本拍與速度力度變化間的關係。教師以手鼓引導 學生聽到重音拍手,建立節拍的週期與身體間的律動感,並加深肢體動作,如:腳踩出 第一拍,手拍出二三四拍,用 hop 來交換手拍第一拍腳踩出二三四拍等,進而改變速度、

力度,讓學生更專注於體驗節拍中的變化。肢體與節拍產生關係後,加入有旋律的即興 來讓學生體驗其中的基本拍與速度與力度之變化,讓學生有不同的體驗感受。

過程中發現,在一般班進行時學生未能確實掌握,加上教師空間大小及學生人數 的關係,又有即興旋律的干擾,有將近半數學生明顯未能聽到節拍中的基本拍且將它走 出來(札-般-Ⅰ-1)。為調整在有旋律的即興音樂中也能掌握的音樂的基本拍,體育班 調整成讓學生還是先以拍手來體驗教師即興旋律中的基本拍,確實體驗到後,再以移動 走出旋律中的基本拍,並在第一拍加入拍手,並以單雙數座號輪流進行體驗,增加彼此 觀摩調整的機會,過程中學生對旋律音樂的基本拍更能確實掌握(札-體-Ⅰ-1)。此外,

教師在引導體驗音樂的基本拍時,要不斷檢視肢體與音樂間的關係,尤其在即興時,不 能與肢體動作脫離,且要不斷地引導學生掌握到音樂的脈動。

基本拍體驗開始律動時候的速度,老師的鋼琴即興速度應該要慢一些,並提醒學 生老師彈一個音對應學生的步伐 1 步,這樣學生才比較有所依循,並不要太早導 入基本拍速度變化的部分,讓學生能確定的抓到基本拍事聞樂起舞是否成功的關 鍵(協 2 觀-般-Ⅰ-1)。

(二)樂曲各樂段速度力度之體驗

進入該堂課第二個教學重點,透過肢體律動佐以隊形之變化來體驗樂曲各樂段之速 度與力度之變化。首先引導學生找到樂曲第一樂段節拍中的第一拍,接續讓手與腳分別 擔任第一拍及第二三四拍的肢體位子,接續體驗不同樂段速度與力度上的變化。同時讓 各組輪流進行體驗,在樂句轉換時用 hop 作為各組輪流的訊號。過程中發現,學生不僅 要體驗樂曲的基本拍,更要去掌握不同的速度及樂句轉換,剛開始兩班學生都些微混亂,

在體育班部分,人數較少,教師可以更多的協助引導及多次的體驗練習後,能明確體驗 到不同樂段之基本拍(札-體-Ⅰ-1)。

要聆聽才能清楚體驗到個樂段中的速度基本拍,二三四拍拍手聲響會影響學生聆 聽,一般班人數也較多,空間移動不是那麼充裕,可以調整成第一拍拍手,二三 四拍拍大腿,或者第一拍拍手,二三四拍走路,都是可以改善體驗不同速度基本 拍的方式(協 2 觀-般-Ⅰ-1)。

接續進行樂曲全曲各樂段速度與力度變化的體驗感受,每組圍成圈並運用彈性帶,

如圖 11,其中以腳步體驗速度,雙手伸縮彈性帶體驗力度。主要引導學生去體驗觀察不 同速度時圈的大小與步伐的變化,及力度小與大彈性帶頗動的幅度有何不同。並在各樂 段音樂播放時將樂句概念加入體驗中,全曲三樂段每段三大樂句,每組以樂句為單位輪 流去體驗到各樂段中速度與力度之變化。

圖 11 透過彈性帶圍成圈進行樂曲速度與力度變化之體驗

此教學重點的活動設計,要掌握住加入輔助道具時學生較為興奮的氣氛,教師需靜 默等待,學生會知道老師在等待他們用耳聆聽音樂。更發現小組在圍成圈時會彼此用眼 神與各種暗示的方式將負責的樂句明確的表現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基本拍,其中雙手抓住 彈性帶圍成圈以腳步移動應該以踏併方式進行,不要產生交叉腳,會更順暢(札-般-Ⅰ -1)。兩班在速度體驗中,都能體驗到速度較慢時圈會較大,加快時圈會越來越小,並 在對話討論中,學生能明確地說出速度由慢變快體驗到的感覺。力度的體驗中,體育班 學生相較能更清楚地表現出力度小到大時雙手伸展的張力之不同,如圖 12(本-體-Ⅰ-1)。 彈性帶的特性具有張力,可以讓學生在彈性帶的圈內,也就是帶子在背後腰部,這樣學 生更能感受到彈性帶的鬆緊,更能明確體驗出力度變化時的不同(協 2 觀-般-Ⅰ-1)。

(三)樂曲曲調主題之體驗

最後進入該堂課程最後教學重點主題曲調的體驗感受,老師以曲調中三種主要節奏 音型,如圖 13,指定不移動之肢體動作,逐句的讓學生體驗感受並以設定的肢體表現出 來。此時一般班學生以小組並排而坐,各組最後幾位學生可能不清楚教師指令或者覺得 不會被教師看見,而未參與教學活動(協 1 觀-般-Ⅰ-1)。在體育班課程進行時,調整

圖 12 體育班於樂曲力度變化體驗中肢體表現清楚 且具有對比

為ㄇ字型隊形後,每位同學的表現狀態更為清楚,且更能清楚學生體驗到的狀況,並聚 焦練習,提升了不少學習效能(札-體-Ⅰ-1)。

教師將主題曲調分成三部分,並設計動作,簡單清楚易懂,學生在過程中有明 確知道教師所要引導體驗之內容,且不斷的看到學生期待老師彈奏出的音訊,

迫不及待想要去用身體作答,相較於速度力度的變化體驗,更具成效,看見學 生當成功用肢體動作表現出正確的節奏音型之組成時的成就感,讓班級學習氛 圍非常正向(協 1 觀-般-Ⅰ-1)。

最後加上哼唱樂曲各主題樂句,並佐以上述指定之曲調音型之肢體動作,讓組別依 照樂句輪流接替的唱出並搭配肢體動作去表現出完整主題樂句的曲調節奏音型。

第一節課在力度、速度變化與樂曲主題曲調節奏音型的體驗感受後,教師引導彙整 出所體驗到樂曲音樂元素的速、力度變化的模式,並透過譜例討論曲調節奏音型的特性,

作為下一節課樂曲分析的基礎。

(四)小結

這節課學生訪談中指出,發現自己可以將聽到的,用身體表現出來很有成就感(學 訪-般-05-Ⅰ-1)。此外,運用彈性帶來進行肢體律動的輔助道具,學生感覺較有安全感

(學訪-體-01-Ⅰ-1),且再逐步加深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雖剛開始跟不上,在幾次練習 後,就感覺更協調了(學訪-體-01-Ⅰ-1)。

從上述各教學重點中發現,聆聽是體驗的關鍵,此曲旋律不斷重複,速度力度上的 變化是本樂曲的重要特色也是欣賞的重點。學生要去精確掌握到不同樂段基本拍與力度 的變化及曲調主題音型的特色,教師在暖身掌握基本拍時的旋律即興不宜過快、引導語 要明確說明、肢體動作的設計不要影響聆聽音樂、班級小組位子的安排不要有死角、輔

圖 13 山魔王大廳主題曲調三種主要節奏音型

助道具的運用方式要與樂曲有所關聯、班級秩序掌控等,都是影響第一節課教學活動成 效之關鍵。

二、第二節課:感知樂音

第二節課以第一節課體驗到之樂曲速度、力度之變化與主題曲調節奏音型為根基,

來進行樂曲之相關分析。

(一)全曲速度力度變化之體驗

該堂課開始亦從暖身活動揭開序幕,首先還是從肢體與音樂元素間的關係進行暖身,

包含不同速度的基本拍、不同力度的聲響感受。雖暖身與第一節課雷同,以手與腳去表 現出第一拍及第二三四拍,為不影響聆聽音樂之狀況,所以此教學活動嘗詴用塑膠筷為 節奏棒,一樣腳踩出第一拍,第二三四拍引導學生可以隨著曲調在不同空間敲出基本 拍。

發給學生輔助道具前,教師的引導說明極為重要,可以減少班級秩序之掌控(協 2

發給學生輔助道具前,教師的引導說明極為重要,可以減少班級秩序之掌控(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