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依研究結論及研究過程中遇到的情形,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對於教學之建議

(一)學習單使用

本研究在課程實施時,學生使用自律學習單回去所搜尋紀錄的內容 彼此間的內容過於雷同,很多記錄欄位未實際填寫,有些學生反應題目 找不到所要搜尋的內容。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自律學習單上的搜尋題 目,每週題數與難易度需適當調整,以免過於難或簡單,引不起學生興 趣;教師在課程進行前,務先進行講解示範,讓學生熟悉此進行的課程。

(二)討論課程

本研究在實施討論課程,學生短短四週內並不能熟悉上課方式,並 不能由討論課程中,獲得回饋。因此建議未來的相關研究,可以拉長此 部份課程時間讓學生從中獲得回饋;教師在課程進行前,務先確時進行 講解示範,讓學生熟悉此進行的課程。

(三)教學示範產品和材料提供

本研究學生的產品大多模仿所提供的產品,產品形式大致相同。在 使用材料上,大多使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木材,因而,學生產品大多以 木材為主。因此建議進行教學時,可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示範產品來讓 同學參考、及提供多樣的材料讓學生使用,讓學生更多元呈現科技創造 力。

二、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製造科技為內容,投石車為實作課程。研究範圍建議,可 從生活科技另外的領域,或從不同的實作課程主題,來研究自律學習表 現與科技創造力表現的關係。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七年級剛進入國中的學生,對於生活科技的課程內容 第一次接觸,對於操作工具有點生疏。建議未來相關研究對象,可以選 擇有上過生活科技課程的學生。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中,使用程炳林和林清山(2001)的中學生 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主要量測閱讀為主的自我調整學習。自律學習不僅 只有探討閱讀,還有探討其它方面的自律學習。因此建議未來相關研 究,可以增加在操作工具技能方面、和生活科技課程上學習策略的自律 學習相關研究。

(四)教學實驗

本研究的課程時間為十週,但經過實施後,發現十週時間過短,在 認知討論課程上,僅有四週,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及從他人獲得回 饋。另外,十週內要影響學生自律學習能力提升,亦有其難處。因此,

建議未來相關的研究,將課程時間拉長,既可讓學生有充足時間思考及 獲得回饋。

(五)搜集資料方面

實施量表外,在搜集自律學習單,是連續四週的自律學習單,缺少 其中一份,資料就不夠完整,建議每週的自律學習單由教師每週蒐集起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明傑(2003)。國小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模式之驗證暨應用性向與事件 評量融入社會領域之自我調整閱讀理解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保堤(2005)。設計導向課程對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鼎銘(1999)。以人文科技為主軸的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

32(11),2-9。

伍建學(2003)。網路遊戲教學策略對國小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怡萱(2001)。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 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高雄。

吳怡瑄、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生 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39-260。

吳青蓉(2002)。英語學習歷程模式之驗證暨「主題建構式語言學習策 略」對國中生英語學習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 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大偉、張玉山(2000)。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教 育,33(10),9-16。

李堅萍(2001)。科技教育應於九年一貫課程變革中發揮課程特質。生 活科技教育,34(10),2-7。

邱志賢(2003)。教室情境中自我調整學習模式的驗證暨影響國小五年 級學生數學科之自我調整學習的教室情境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榮昭(1999)。試析科技創造力。2007 年 11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ccda.org.tw/able/teacherreport.htm

翁凱昕(2005)。線上遊戲式學習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世慧(2003)。創造力—理論、技術/技法與培育。台北:作者。

張玉山(2003)。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景媛(1992)。自我調整、動機信念、選題策略與作業表現關係的研 究暨自我調整訓練課程效果之評估。教育心理學報,48,201-243。

教育部(2003)。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郭俊賢、陳淑惠譯(譯)(2003)。Sternberg, R. J., & Williams, W. M.

著。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台北:心理。

陳文典(2003)。教學模組。2006年10月18日,取自 http://www.phy.ntnu.edu.tw/nstsc/pdf/book2/03.pdf

陳逸舟、黃俊宏(1998)。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2006 年 9 月 28 日 取自http://www.ccda.org.tw/able/electric_magazine/creative_edu.htm 陳龍安(1984)。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

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俊博(2005)。科技發展史課程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炳林(1995)。自我調整學習的模式驗證及其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炳林、林清山(2001)。中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量表之建構及其信效度 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8(1),1-41。

葉玉珠(2002)。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科技創造力發展與其主要影響生態 系統之動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過報 告,計劃編號:NSC902511S110006)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心理。

二、外文部份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 NJ: Pretice Hall.

Besemer, S. P. & O’Quin, K. (1999). Confirming the three- factor product-analysismatrix: Model in an American sampl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2(4), 287-296

Besemer, S. P. & Treffinger, D. J. (1981). Analysis of creative products:

Review and synthesis.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5, 158-178.

Corno, L. & Mandinach, E. (1983). The role of cognitive engagement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8, 88-108

Hocevar, D & Bachelor, P. (1989). A Taxonomy and critique of

measurements used in the study of creativity. In J. A. Glover, R. R.

Ronning, & C. R. Reynold. (eds.). (1989).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Plenum.

Lewis, T. (1999). Research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Some areas of need.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0(2), 41-56.

Pintrich, P. R. (2000).Multiple goals,multiple pathways: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544-555.

Pintrich, P. R., Smith, D. A., &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Pintrich, P.R., Smith, D.A., Garcia, T., & McKeachie, W.J. (1993).

Reliability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3, 801-813.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Williams, F. E. (1967).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and the teacher.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173-180.

Zimmerman, B. J, & Schunk, D. H. (1989).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1986).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assessing student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 614-628.

Zimmerman, B. J., Bonner, S., & Kovach, R.(1996). Developing

self-regulated learner: Beyond achievement to self-efficacy.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附錄

課程說明

以自律學習循環模式及設計與製作的課程為主,以自然與生活 科技中的製造科技為主題,設計生活科技自律學習模組,自律學習 是依據Zimmerman 等人(1996)所提出的自律學習循環模式,說明 如下:

1. 自我評鑑與監控:學習者根據對先前學習表現的觀察與結果的 記錄,來判斷學習者本身學習的效能。

2. 策略計畫與目標設定:學習者在進行學習任務分析的同時,設 立可行的特定學習目標,並根據所設定的學習目標去計畫或斟 酌合適的學習策略來完成目標。

3. 策略的實行與監控:學習者在一個結構化的情境中,嘗試執行 某個策略,並且在實行時監控其精確性。

4. 策略的結果監控:學生將注意力集中於「學習的結果」與「策 略的歷程」兩者間的相關上,以決定策略的效用。

圖 6.1 自律學習循環模式 自我評鑑與監控

策略計畫與目標設定

策略的實行與監控 策略的結果監控

課程實施如下:

1. 本課程的學習範圍為「製造科技概說」、「材料介紹」、「加工方 法」、及「設計與製作」,詳如各週課程說明。

2. 課程開始時教師給與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測驗。

3. 第二堂課,開始時由老師公佈課程學習範圍,以及說明課程進 行方式。

4. 認知課程分為四週,依自律學習循環模式四個步驟第一週強 調「自我評鑑與監控」,第二週強調「策略計畫與目標設定」,

第三週加強「策略的實行與監控」,第四週加強「策略的結果 監控」。

5. 每堂討論課程開始前一週,學生拿到「自律學習單」(紀錄單)

後,以單元所指定的題目設定目標。下課後學生利用個人不同 方法搜尋題目答案,依搜尋情形記錄在「自律學習單」,並把 搜尋內容記錄下來。每位同學需自訂學習目標並依照學習目標 進行內容搜尋,搜尋方法及結果請記錄於「自律學習單」。

6. 每堂討論課程開始前,學生把題目搜尋完畢,上課學生共同討

論所發表內容,彙整成該組的報告內容,依抽籤上台發表,發 表完後,同學及教師給予回饋討論。發表討論完後,進行個人 自我評價。

7. 每堂討論課程分組討論上台報告後,實施該週主題隨堂測驗,

題數為十題,在施測前,教師請學生預測答對題目,進行測驗 後,馬上訂正。請學生記錄於答案紙上(四次測驗記錄於同一 張)

8. 每堂考論課程隨堂測驗後,由教師進行該主題總結,播放投影

片。下課前,發次週的「自律學習單」,教師講解題目,並加

強學生要改進的地方。

9. 實作課程進行中,各組同學依照投石車學習單(在所有課程結

束後老師統一收回並在最後結論時給與同學建議。)內容討論 出實作進度與使用工具,確實追蹤實作每週進度,並依照進度 作出一台投石車。(老師公佈材料、工具,並利用影片教導材 料加工方式)

10. 課程最後進行投石車投射測驗,並依照測驗結果取得分數。

11. 所有同學檢視學習成果,並發表感想。

12. 投石車評分方式為『測量分數 50%』、『紀錄單 30%』、『美工 20%』

13. 課程評分方式主要為『學習單佔 50%』、『投石車製作佔30%』、

『課程參與佔20%』

14. 課程結束時,學生進行自我調整量表測驗、製造科技認知測驗

14. 課程結束時,學生進行自我調整量表測驗、製造科技認知測驗